立冬習俗大全

才智咖 人氣:1.54W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立冬的習俗與物候。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立冬習俗大全

立冬物候

氣候特點按氣候學標準,連續5日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才算冬季的開始。

在我國,最北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已進入冬季,而長江流域則要等到“小雪”節氣前後,冬季才真正開始。

(咳咳,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地區和終年無夏的青藏高原就不在本次討論之列了哈...)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在北方,冷空氣勢力較強,常南侵,形成大風降溫並伴有雨雪寒潮。此時北方,水通常開始結冰了,只不過是小冰凌而已。

二候地始凍。此時,北方秋收早已結束,空曠的原野上,裸露出一片片紅黃的土地。一場雨下來,經過霜凍,泥土的表層往往會出現一層薄冰。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雉是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線條、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這是立冬後雉變成大蛤了。

事實上,冬季候鳥南遷,雨水減少,海水與河流的水位也就相應減退,於是人們便常常可以在裸露的沙灘上看見大蛤了。

立冬習俗

北方有諺語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兩頭翹翹,中間鼓鼓的餃子,看起來就像人的耳朵。因為立冬是秋冬季之交,依“交子之時”的說法,我們必須得吃餃子,它也有咬破混沌天地,迎來新生之意。南方人在立冬會做些雞鴨魚肉等豐盛食物,比如燉麻油雞、四物雞,迎接熱量耗損較快的寒冬。

臺灣立冬這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座無虛席,生意火爆得很。

一些北方地區如天津,則有吃樓瓜餃子的風俗。

農家所備的樓瓜,一般是夏日購買的,放置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長時間糖化,用來做餃子餡,其味道與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新鮮樓瓜餡不同。還可以蘸醋和蒜泥食用,別有一番滋味。

在潮汕有立冬吃甘蔗、炒香飯的習俗。

流傳著“立冬食蔗不會齒痛”的說法。當地民間認為,立冬日吃甘蔗,既能保護牙齒,又有滋補的功能。而用蓮子、蘑菇、板栗、蝦仁、紅蘿蔔做成的香飯,廣受汕頭市民的歡迎。

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一些冬泳愛好者們,會選擇在立冬這天下水,用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還有著名的紹興黃酒,也是選擇在立冬時節開釀。從立冬到第二年立春的這段時間,最適合做黃酒,稱為“冬釀”。

因冬季鑑湖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確保發酵順利進行,又能在低溫的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

許多紹興的釀酒企業會在立冬這天,舉行開釀儀式,祭祀酒神。

由於冬夜長,且又是農閒,是辦“冬學”最好的時機。

入冬後家長孩子,端上方盤(放四碟菜、一壺酒、一隻酒杯),提著果品,到學校去慰問老師,叫做“拜師”。

講究些的老師人家,會在立冬或冬至這天,設宴招待前來拜師的學生。

立冬諺語

“立冬補冬,補嘴空”凜冬將至,人們要進行食補來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西北地區習慣吃狗肉、牛羊肉等大溫大補食品。而且辛苦勞動了近一年的人們,也會在立冬這天,犒賞一下家人,用豐盛佳餚解解饞。

“立冬不砍菜,必定受凍害”

立冬節一到,大白菜就得及時砍收,蘿蔔、芹菜也要適時收穫。要做好防寒流的準備,以免使秋菜和冬季蔬菜生長受到凍害。

“禾到立冬死,麥到穀雨黃”

此時東北大地已經封凍,曠野裡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

江淮地區“三秋”已近尾聲,正忙著搶種晚茬麥,移栽油菜。

南方則進入大忙時候,廣東諺語“禾到立冬死,麥到穀雨黃”和福建民諺“田要冬耕,兒要親生”等,都說明“立冬”時節農耕活動的緊急必要性。

“立冬無見霜,春來凍死秧”

意思是,有些年份立冬氣溫偏高,沒有出現凝霜,到明年初春天氣會較為寒冷,對於秧苗的生長非常不利。

TAGS:習俗 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