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實習我收穫為零

才智咖 人氣:2.18W

剛進臺裡,一個經驗豐富的記者對我說:“實習,最重要的是弄清楚這個職業需要什麼,自己要學什麼,弄清了這兩個問題,你實習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當記者是我從小的夢想,那時只是覺得拿著話筒在鏡頭前講話,讓無數的人聽到自己的聲音是件很威風和榮耀的事,大一些才略微理解記者的內涵,無冕之王,群眾喉舌,於是更加嚮往這個職業。大學我選擇了新聞專業,記得第一堂專業課上,年輕的老師說:“記者是奔波勞累的命,但是幫助世人認清事實是極大的欣慰,你體會到這一點才會有激情去從事這個行業。”我當時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很有一種使命感似的——要做一名幫助世人認清事實的記者。
  渾渾噩噩在大學過了一年,對枯燥的新聞導論之類的理論知識實在提不起興趣。熬到暑假,家裡通過一些關係為我取得一個去當地電視臺實習的名額,讓我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剛進臺裡,一個經驗豐富的記者對我說:“實習,最重要的是弄清楚這個職業需要什麼,自己要學什麼,弄清了這兩個問題,你實習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我懷著滿心的好奇和歡喜期待跟隨記者們一塊出去跑新聞。
  第一次出去是隨兩個較年長的記者,目的地是縣城裡一個鬧水災的村莊。由於臺裡用車緊張,我們自己搭面的去,中間還要轉坐小巴,那段路很崎嶇,我們一路顛簸著到達採訪地,花了兩個多小時。然後攝像記者開始拍素材,文字記者四處瞭解災情,採訪村幹部和受災村民。我則屁顛屁顛地跟在旁邊遞遞話筒,提攝像包,做一些記錄。開始還意興盎然,過了大半天就只覺得又餓又累,加上天氣燥熱,渾身不舒服,到返程時已近黃昏了。回到家,我直嚷:“第一天實習就累得夠嗆!”然後倒在沙發上不想動彈了,心裡卻在打著小九九:“下次可要留心點不去這種地方了。”
  由於大部分的採訪任務是提前安排好寫在辦公室的小黑板上,第二天我特意看了一下,大多又是派到災區的,只有燕姐是被派到市裡的稅務局。我打定主意:“今天就跟燕姐出去。”於是在所有人準備出發時,我跟燕姐搭訕:“今天帶我去學習學習吧。”燕姐很爽快地答應了。
  果然,這次出訪格外輕鬆,不僅不用晒太陽,還被招待在冷氣室裡吃水果喝冷飲,只聽燕姐在向局領導瞭解稅收情況,同行的攝像師很快便採好了需要的鏡頭。中午還在一家豪華酒樓享受了一頓昂貴的佳餚。局領導真是面面俱到,最後還專程派車送我們回臺裡,好不愜意。我暗自得意於自己的“英明”:“想想另外幾個實習生現在一定在叫苦不迭吧。”
  燕姐告訴我,她這兩個月都在做關於稅務的專題,是一個帶廣告宣傳性質的系列報道,所以總得往稅務局跑。我一喜,脫口而出:“那好啊,我以後都跟你混啦!
  實習結束,已經和我很熟的.燕姐在我的實習鑑定表上寫上幾句諸如“實習期間工作認真,勤奮好學”之類的套話,我竟心安理得地把它揣在包裡。
  不久後的一次編輯課上,老師讓我們去機房做實踐操作。一個同學跑來請教我關於非線性編輯的一個基礎問題:“你實習的時候應該早接觸過這機器了吧,指導一下我啦。”我懵了,憋了半天只能說:“我……也不知道。”別說這機器了,就是小攝像機我還沒把握能操作呀。
  我想起那位資深記者對我說的話:實習,最重要的是弄清楚這個職業需要什麼,自己要學什麼。這個職業需要什麼?我要學什麼?我會什麼?一連串的問號如小錘子般叩擊著我的腦門。我恍然,任何一個問題我都無法對自己交付一個答案,我什麼都沒弄明白,還妄自得意,整個實習我一無所獲,導致這個結果的是我的無知,懶惰和毫無眼光。
  機會落在有心人的手裡才會有其意義,而我心不在焉的態度使眼前這個難得的鍛鍊機會落得一文不值。只希望現在的醒悟將那顆麻木無知的種子從我心裡徹底地剔除。
 

第一次實習我收穫為零

TAGS: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