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路上的不同風景

才智咖 人氣:2.4W

    對畢業生而言,這一個冬季,似乎比往年更加寒冷——不景氣的經濟環境,帶來嚴峻的就業形勢。 

求職路上的不同風景

    在寒風中,大部分畢業生們還在忙碌奔波,希望遞出的簡歷能換回一個心儀的職位;同時,一小部分人卻已幸運地找到了工作,似乎沒有費什麼力氣;當然,還有人另闢蹊徑,走上自主創業的艱辛之路。 

    雖然各自發展不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畢業生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本報選擇了3個不同型別畢業生的代表,希望他們的經歷能帶給學生們一點啟發。

    ■已簽約者

    兩個月找到滿意工作

    代表人物:田備,二外阿語系本科生

    田備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大四學生。去年12月,小田已經和一家國企簽約,只等畢業後就可上班。算起來,田備從去年10月底開始找工作,只用了兩個月就找到了滿意的單位,這在他的同學中算是順利的。

    從未去過招聘會

    小田說,自己沒去過招聘會,只是在各大招聘網站上搜索相關資訊。在發出了六七份簡歷後,他就找到了現在的單位。這家單位招聘的是阿拉伯語專業的業務經理,與小田正好專業對口。小田期望的月薪是四五千元,這家國企提供的工資跟他的預期差不多,而且各項福利都特別好。 

    平時積累很重要 

    對於自己能夠快速找到滿意的工作,小田認為跟自己投簡歷時比較有針對性有關,同時他也在面試、筆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包括查詢資料、學習面試技巧等,“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記者後來瞭解到,小田平時在班裡就非常優秀,綜合成績經常是全年級第一。大三時,小田作為交換生前往葉門一所大學學習了8個月,“對我的適應能力、口語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小田在學校經常參加各種競賽,並去過新浪等企業實習以獲得實踐經驗。 

    對於小田能順利找到工作,小田的同學都覺得很自然,“他確實非常優秀。”一個同學說。在與小田的交談中,記者發現小田是一個思維清晰、為人謙虛的人。

    整體就業不樂觀

    雖然小田順利找到了工作,但小田也深刻感受到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其實我剛開始想去外企,但我發現外企招小語種專業的人特別少。”跟上一屆學生相比,小田覺得今年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小田同班有23個同學,到目前只有5人找到了工作,而去年此時,畢業班裡大約已有一半同學都與企業簽約了。 

    提到是否繼續深造的問題,小田說,考研、出國現在基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我想我更需要的是實戰經驗。至於以後是否深造,現在還不好說。”

    >>對話田備

    有信心最重要

    記者:找工作時是什麼心態? 

    田備:比較放鬆吧,準備充分,也順其自然。 

    記者:你覺得自己為什麼能那麼快找到工作? 

    田備:跟我準備充分有很大關係,同時要掌握良好的專業知識。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記者:有什麼建議給那些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同學? 

    田備:大家一定要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不要反覆,確定了自己未來想幹什麼,然後全力以赴。

    ■無著落者

    研究生連換5個單位實習

    出場人物:黎天傳媒大學研究生

    黎天(化名)是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專業研究生,7月即將畢業。從去年10月至今,他已連續換了5個單位實習,投過上百份簡歷,但工作目前仍沒有著落。

    招聘會上專業遇冷

    黎天學的是國際關係專業,去年10月,他參加了一場研究生專場招聘會。“那麼多家單位,竟然沒有招我這個專業的。”黎天說,看到銀行等單位,他都沒敢投簡歷,“怕被企業當場拒收。” 

    那天,他只給北京日報和鳳凰網兩家單位投出了簡歷,但一直沒有迴音。黎天從那時起才意識到自己的專業有多冷門,此後他找工作時,都是往傳媒等行業靠。 

    曾在5家單位實習 

    黎天說,因為專業比較冷門,“只希望找個能過得去的.單位”,預期月薪是三四千元。
    從研二開始,黎天就開始積累經驗。他先去網站實習,還到奧組委應聘過。去年10月,黎天參加一家中央媒體的招聘,並留下來實習。到了12月,他又馬不停蹄地參加了新華社的招聘,經過筆試、面試,又實習了兩週。此後,黎天又找到一家晚報繼續實習。“多到幾家單位實習,勝算更大”。 

    手機24小時不離身 

    實習之餘,黎天每天都會在招聘網站轉悠,到現在,他已投出100多份簡歷,但有迴音的寥寥無幾。 

    黎天的女朋友說,因為工作的事情,黎天很是焦慮。為了能不錯過招聘企業的電話,黎天的手機24時開機。“要是哪天在外面時手機突然沒電或沒訊號了,他就擔心得不得了。” 

    不考慮外地就業 

    儘管找工作很難,但黎天並不考慮繼續深造或出國。“未來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樣,如果再念個三四年的書,歲數也大了,又沒從業經驗,更沒有競爭力了。”黎天說他不考慮去北京以外的城市就業。至於去京郊當村官,“不到最後不會考慮。” 

    他說,班上共有20多名同學,目前大多在傳媒等相關單位實習,但都還沒確定工作。雖然就業形勢嚴峻,但黎天不想降低工資的預期目標,“不能再低了,不然就沒法生活了。”

    >>對話黎天

    多實習會增加勝算

    記者:在好幾個單位實習,還要寫論文,忙得過來嗎? 

    黎天:是有點忙不過來,但多實習幾家單位勝算會比較大。 

    記者:覺得自己為什麼到現在沒能找到工作? 

    黎天:一是跟專業比較冷門有關。第二就是自己的經驗還是不夠。還有個原因,我很少考慮外地的單位,選擇面自然也就窄了。 

    記者:找工作到現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黎天:太難了。一開始我根本不關注外地企業,但現在我想,要是有好的機會我也會考慮的。

    ■自主創業者

    農大畢業回農村做豬倌

    出場人物:王培東、陳勇  中國農大08屆畢業生

    在艱難的就業環境面前,很多大學生還在為了找工作四處奔波,農大畢業生王培東和陳勇卻選擇了一條很少有人敢走的路——去農村自主創業,做“豬倌”。

    從城市回到農村

    陳勇是中國農業大學農村區域發展專業08屆畢業生,來自四川廣安。上學時,他與同樣來自農村的王培東有一個共同而模糊的想法——去農村創業。由於沒有現成的榜樣,去年找工作時,他們還是和其他人一樣,四處投簡歷,但一直沒有得到回覆。兩人決定放棄求職,把精力全部投到創業上。 

    巧遇創業機會 

    去年4月,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啟動了畢業生“聯村三人行”活動,招聘第一批志願者前往農村基層創業。 

    經過考察,兩人來到安徽潛山縣潘鋪村,開始創業。潘鋪村村委會為他們提供免費食宿,並在一段時間內無償提供土地、大棚,供他們進行科技示範使用。 

    新豬舍成為新景點 

    他們和普通農民一樣,要下地幹繁重的農活,並承包、自建了6個蔬菜大棚。 

    他們從母校一位老師那裡引進了技術,以合作的方式在村民後院建了一間示範豬舍,養了兩頭母豬、20頭育肥豬。短短3個多月,每頭豬的體重都增長了200多斤。更讓人稱奇的是,因為微生物菌種的作用,豬圈裡聞不到半點臭味。 

    這個訊息很快傳開,前來參觀的村民絡繹不絕。目前,這種新技術已經在其他5個養豬場推廣。 

    沒經驗導致小失誤 

    雖然養豬得到了認可,但在農活方面,由於沒有經驗,還是有不少小損失。比如他們錯過了蔬菜澆肥的時間,發現的時候菜葉長滿了地,已經澆不下去。 

    除了專案組給每人每月1200元的生活補貼外,他們並沒有其他資金來源,半年下來,只能緊張地維持。 

    帶動更多大學生創業 

    雖然陳勇和王培東的創業剛剛開始,成敗還沒有定論,但是兩人卻始終抱著樂觀的態度,並有著不小的野心。在一年前,大學很少宣傳鼓勵大學生去創業,但是現在農大正在籌辦一場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宣講會,並擬邀請兩人做示範演講。

    >>對話陳勇  要考慮清楚再走這條路

    記者:去農村創業是自己的選擇還是無奈之選? 

    陳勇:我們其實很早就有這個念頭,並有強烈的創業慾望,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做,遇到了合適的機會就下了決心。 

    記者:你們這條路對於其他人有什麼借鑑作用嗎? 

    陳勇:我們也希望可以告訴師弟師妹們,有一條其他的路可走。城市裡人才太多,我們很難找到自己的價值,可是在這裡我們能做更多的事。但是我也不希望大家沒有考慮清楚就跟風,不想誤導那些不適合的人。 

    記者:你覺得自己成功了嗎?會一直在這裡創業下去? 

    陳勇:沒有,現在還是有盈利的壓力,我們才剛起步,也有可能失敗。我們也許不會只在這個村裡呆下去,但至少要扎兩三年吧,以後就算離開也會繼續現在的事業。 

    記者:還想回城市嗎? 

    陳勇:今後城鄉就一體化了,城市和農村沒有區別,沒有回到城市這一想法。

    ■專家點評

    要有去中小城市的勇氣

    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表示,以上幾個學生的現狀有其必然性。黎天的專業可以說面很寬,也可以說太窄,所以導致找工作時很難碰上對口的。而小語種近幾年比較熱門,同時田備個人也很優秀,因此找工作就相對順利。王培東和陳勇事先就有創業的計劃,然後利用自己的專業自主創業,發展好了以後還可以帶動其他人就業,值得提倡。 

    張車偉說,目前很多大學生存在就業誤區,覺得上了大學就應該有好工作,把工作分成高低貴賤。其實,需要大學生們的崗位還是非常多的。在經濟形勢好時,如果能找到好工作當然好,但當經濟形勢不好時,不能找到“最好”,就儘量做到“次好”。 

    他認為,大學生們要改變就業觀念,大城市不行,就要有勇氣面對去中小城市就業。

TAGS:風景 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