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十大經典語錄人生感悟

才智咖 人氣:2.04W

佛家講究“緣起性空”,瞭解一些禪語,你會發現對人生會有一種新的理解感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參閱。

佛家十大經典語錄人生感悟

佛家十大經典語錄禪語

1: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2: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3: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4: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5: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6: 不可說。(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一旦失口,往往一絲脆弱的牽伴都會斷掉,縱然痛惜也)

7: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9: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10: 一切皆為虛幻。

關於佛家十大經典語錄禪語的詳細介紹:

經典佛學禪語1: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簡單的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捨生取義”。它表示一種敢為別人犧牲,一種經世濟民的精神,也是一種勇猛精進,拯救人心,改造社會風氣的精神。

出處:佛教《地藏本願經》說地藏接受了釋迦涅槃前的重託,立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等巨集誓大願。因而他現身在人、天、地獄六道之中,廣設方便,救度苦難眾生永離痛苦。所以地藏菩薩獲得了“大願地藏”的稱號,密宗稱他為“悲願金剛”。

經典佛學禪語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佛教教理當中,“色”的定義是變壞、變礙、質礙。在《俱舍論》卷一說:“由變壞故……變礙故,名為色。”同書卷八說:“或示現義。”《大乘義章》卷二說:“質礙名色。”比較通用的解釋是“質礙”義,也就是指有形狀的物質、能夠成為障礙的物體。用現代白話丈來講,色,就是指一切物質現象。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經典佛學禪語3: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一花一世界,亦被稱為一花悟世界,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除了如來佛祖,誰能有這樣的境界呢?

最早出自英國詩人布萊克的詩。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佛語,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即是花,花即是佛。只准借花獻佛,不準借佛獻花?所以說越玄越好,咋個都不得拐。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經典佛學禪語4: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大悲是無盡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淚來形容;大悟就是開大智慧,這個智慧不是言語能表達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興,內心的喜悅又怎麼是笑聲能表達的呢?

年齡越長,對於這句的體會就越深刻。

經典佛學禪語5: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這句話,並不出自佛經,而是出自一個故事。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

萬發緣生,皆系緣分! 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經典佛學禪語6:不可說

佛曰:不可說,道家講三緘其口,儒家講沉默是金

《大般涅盤經》卷二十一則剖析諸法之生與不生,雲(大正12·490b)︰‘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智顗《四念處》卷一、《維摩經玄疏》卷五等則以其中之生生不可說配釋藏教,生不生亦不可說配釋通教,不生生不可說配釋別教,不生不生亦不可說配釋圓教諦理,並謂前二者為界內事理,後二者為界外事理。

此外,《瑜伽師地論》卷十六謂不可說總有四種之別,即︰

(1)無故不可說︰謂補特伽羅於彼諸蘊,不可宣說若異不異。

(2)甚深故不可說︰謂離言法性,不可思議如來法身,不可思議諸佛境界,如來滅後若有、若無等不可宣說。

(3)能引無義故不可說︰謂若諸法非能引發法義梵行,諸佛世尊雖說不說。

(4)法相法爾之所安立故不可說︰所謂真如於諸行等,不可宣說異不異性。

經典佛學禪語8: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語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佛學禪語9: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

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佛語有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經典佛學禪語10:一切皆為虛幻

這句出金剛經: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對於愛情:美好的愛情,動人的愛情,原來都是虛幻的!可是虛幻的愛情卻也是最美的!如墜夢中,近在眼前,卻觸控不到;遙遠的總是最美,因為遙不可及,充滿想象,卻難以瞭解。真正的最美,在於人心所營造的幻境。這種美,值得我們凡人一直去追尋,即使花去畢生的時間,得到心碎的結局,卻依然在憧憬。

對於生活:如果人不執著世間的一切物質名利,就不會被物質名利所控制;正由於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才會變得不快樂……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為才會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記得佛家的句:一切皆為虛幻。

人生如夢隨風散!聚散,喜憂皆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