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三字經》作文5篇

才智咖 人氣:2.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與《三字經》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與《三字經》作文5篇

我與《三字經》作文篇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自從呀呀學語時,媽媽就教我背《三字經》。雖然並不懂其中的意思,只是覺得好玩,但我背得很熟練。隨著我不斷地長大,我慢慢懂得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從一個個經典的故事中,我明白了孝敬父母、謙讓同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也照著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記得剛剛懂事時,媽媽給我買回來美食,吃之前我總想著讓爸媽先品嚐。爸媽笑得合不攏嘴,我知道這是他們對我行為的認可。再大些,我學著為父母分擔家務,逐漸學會了做許多事情。現在,我會洗衣服,會生火做飯,會洗碗,收拾房間,每天給家人鋪床,疊被。爸爸出車我會打電話問候他,讓他小心駕駛;媽媽寫備課時我會給她送上一杯熱茶……我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而是父母的小幫手,父母因為有了我做事更加輕鬆,我們家的生活更加幸福溫馨。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每天上學一進校門,我要先親熱地問聲老師好,放學跟老師說聲再見。這看似簡單的舉動,卻體現著對老師的尊敬,體現著一個國小生的修養。課餘時間,我幫老師分發作業,管理班級事務,是老師的得力助手。老師們誇獎我,我感到無比幸福,學習的勁頭更足了。在學校我注意多關心、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同學,遇事多替同學考慮,多為大家服務。時間久了,我成了班上人氣最好的女生,大家都愛和我交往,我在收穫了許多朋友的同時,也收穫了許許多多的快樂。

《三字經》伴我長大,我由對三字經的完全不理解,到一知半解,到初步瞭解。隨著我的長大,將來我一定會對《三字經》有更深刻、獨到的認識。

我與《三字經》作文篇2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茶文化、酒文化、服飾文化:啟蒙文化等,數不勝數。今天單說說中國的傳統啟蒙文化《三字經》,這本書。

三字經一句三字,句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抑揚頓挫,聲音優美動聽,像一首動聽的.歌曲,百聽不厭。三字經是國學廣大少年兒童啟蒙文化的經典教材,是每一個少年兒童必讀之書。三字經裡面的內容很豐富,有歷史、地理、天文、倫理道德,名人幫事、勸人發奮讀書,保家為國等多方面的知識。

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聽聽先賢的細語,明白做人的道理,分辨社會上的真善美。

現在我雖然已經上三年級了,媽媽教我讀《三字經》至今我還能背下來幾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

這些句子,雖然現在我不能全懂它的意思,但我漸漸長大,隨著我知識的增多,慢慢我會理解的,對我是有益的,我喜歡《三字經》。

我與《三字經》作文篇3

我從二年級開始讀三字經,如今讀三字經似乎已經成了我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點心。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每天一有時間,我就會去讀三字經,雖然不能完全背出來,但只要聽到別人在讀,我總能接著背上一大段。每一組三字經裡都含有一個道理,如果想找出來,一點兒也不難,只要多讀幾遍就行了。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大家應該都聽過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故事吧!那裡面說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孟子有一個良好習慣,搬了三次家。孟子的家本來住在墓地附近,在這裡他經常看到有人送葬,覺得很有趣,也學著別人的樣子大哭,而且還在草叢裡挖洞、堆土包,還找小石片當墓碑。媽媽看見了,覺得住這不好,決定搬家。第二次他搬到了城裡,旁邊是家肉店,孟子也覺得很有趣,就學著屠夫把南瓜、茄子亂砍一氣。媽媽看見後,決定再搬家。第三次他搬到了學校旁,孟子覺得上學也不錯,就天天去聽老師講課,變得懂禮貌了,媽媽很高興,便把他送進學校。一天,孟子逃學回家,媽媽正在織布,情急之下舉刀砍斷了織布機上的紗線,告誡他讀書就像織布,積絲成寸、積寸成尺,如果半途而廢,就學不好了。

三字經真有趣呀!

我與《三字經》作文篇4

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媽媽就經常背誦《三字經》給我聽,它是我接觸過最早的經典誦讀書。

一開始,媽媽只要有空就在我身邊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並沒要求我也跟著學,後來聽的多了,我也就慢慢會背了,從一開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揚”,再到“弟於長,宜先知。”。再後來我就經常和媽媽一起配合背,有時候是一起背,有時候是接背,我背前面的,媽媽就對後面的,一句接一句。我越來越喜歡背《三字經》了。

媽媽看我背得越來越多,就開始給我講《三字經》的故事,像《孟母三遷》呀,《孔融讓梨》呀,我都特別感興趣,聽得津津有味。每天晚上,不聽聽這些故事就不肯入睡。這些故事讓我明白了好多道理,我下決心要做個尊老愛幼,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在我已經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能自己藉助拼音讀《三字經》、看《三字經》故事了。一有空閒我就把《三字經》從頭來一遍,那些經典的小故事,也成了我在小夥伴之間炫耀的資本。課間的我,身邊總有很多“崇拜者”圍在身邊,那是我的同學在用羨慕的眼神看我背《三字經》、聽我講《三字經》的故事。

我與《三字經》作文篇5

自從上國小後,我一直沉浸在古文化的海洋裡。因為我讀了《三字經》,我的感受很深,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些大道理令我很有感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玉不經過雕琢,就不能成玉器。如果人不學習,就不懂得知識和禮儀。張三丰小時候家裡很窮,整天就只知道玩,頭髮髒了也不洗,衣服破了也不縫,伯父說,三豐這樣做可真給我們家丟臉,張三丰聽後很不好意思,從第二天開始,他就把衣服補好,把頭髮洗乾淨,開始學武術,後來成為了著名的武術學家。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要我們努力學習,不然長大後就不能成大器。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意思是,孟母選擇好的地方給孟子居住,為了讓他有一個好的環境學習,有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剪掉織布機上的布來教育他。就好像我天天都練打球,如果有一個月放假不練了,那就等於之前學的都白費了,要再想撿回來之前學的知識,又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下去,才會有收穫。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說的是有一個叫竇燕山的富商,他到30歲都沒有子女,後來他夫人生了五個兒子,他對兒子都很嚴格教育,所以五個孩子長大都有了出息。父母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孩子長大了才會有出息,孩子要聽長輩的話,才不會做錯事情。

“夏有禹,商有湯。夏傳子,家天下。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太祖興,國大明。清順治,據神京。復漢土,民國興。”意思是,這些人都是因為知道了這些責任,才能去為國家做出無私奉獻,我們國家每個人都應該這樣。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堅定的目標,這樣就有希望成功

“幼不學,老何為”?所以我們現在要勤奮好學,不懂就問。“學則智,不學則愚,有不滿則進步”。求知無坦途,學習知識要有不滿足的精神,這樣才能使我進步。

“親師友,習禮儀”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要知道尊敬親人,老師和朋友就必須學習懂得禮儀知識。

我喜歡讀三字經,他讓我知道了很多了不起的歷史人物歷史故事,更讓我明白了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品格,為我的成長做了導航。

TAGS: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