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作文【熱門】

才智咖 人氣:2.19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字經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字經作文【熱門】

三字經作文1

從我有朦朧的記憶起,就記得媽媽常常給我誦讀(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隨著我漸漸長大,經文中句意我也漸漸理解了,並且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我記得有一段經文是這樣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看到不同的生活環境對小孟子的言行有著不同的影響,為了使小孟子成為正人君子,孟子的母親三次搬家,最後把家搬到學宮傍,小孟子學到禮儀和待人接物的細節,孟母才定居下來。但是小孟子並未體會到母親的苦心,他在外求學時,一天因疲倦逃學回家,正在織布的孟母,舉刀砍斷了布匹,並嚴厲責斥兒子說,讀書就像織布一樣,織絲成寸,積寸成尺,於是成丈匹。半途而廢,最終將一事無成。這就是被歷代傳為美談的“孟母三遷”和“孟母斷織”的故事。孟子領悟了母親的教誨,發奮學習,終於成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

其實,我們的媽媽對孩子的愛也像孟母一樣,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且不說上學送放學接,一日三餐噓寒問暖,甚至陪讀陪學,給孩子請家教報輔導班,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滿滿當當、豐富多彩,對孩子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為了讓孩子成才,幾乎是滿足孩子的所有願望。但我們作為孩子,似乎沒有像孟子一樣及時領會母親對我們的愛。我就不止一次地讓媽媽感到失望。我能夠體會到媽媽對我的期望和付出,但我在學習上總是出現因為馬虎而發生的錯誤,而且屢屢發生並且反反覆覆。媽媽每次發現我的錯誤後總是很有耐心地給我講解,我卻是總是很不耐煩地告訴她我本來就會作,只是看錯題了。之後便再次犯同樣的錯誤。久而久之,馬虎似乎成了我的影子,總是與我形影不離,我的學習成績也日漸下降。媽媽雖依然像原來一樣對我關心,但卻多了一些思考,在媽媽的臉上我看出了這些思考,一定是在想辦法讓我更細心一些,更耐心一些,更堅強一些,更自信一些……這些都是我一直無法克服的毛病,媽媽沒有嫌棄我,一直在鼓勵我,教導我,這就是母愛,最無私、最偉大、最純樸,永不停止的愛。我希望自己儘快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讓媽媽為我感到驕傲。我要繼續努力!加油!

三字經作文2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大,可是,由於以後的薰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

從“苟不教,性乃遷。”到“知某數,識某文。”告訴我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告訴我們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而學習的方法,貴在專心。“昔孟母,擇鄰處。”裡面蘊含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學習環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告訴我們人就像玉一樣,不打磨雕刻,就不會成為精美地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就像方仲永一樣:他家世代都是種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時候時,方仲永就已經會作詩,由此父親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很多人都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於是父親就一天到晚帶著方仲永去寫詩、賺錢,不讓方仲永去學習。直到方仲永十二三歲時,寫作才華仍和五歲時地寫詩水平一樣,到了二十多歲時,他地才華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了。這不正體現了這句話地意思嗎?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又讓我懂得,做兒女地,從小時候就要親近好地老師和朋友。正所謂“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從“一而十,十而百。”到“此五常,不容紊。”告訴了我們十進位算術方法,什麼叫“三才、三光、三光”,告訴了我們“春夏秋冬”、“東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等四季、四方和五行。從“地所生,有草木。”到“絲與竹,乃八音。”這句話還告訴了我們“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和“稻樑菽麥黍稷”等許多豐富的知識。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作文3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讀朗朗上口,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南宋官員暨經史學者王應麟所著《三字經》,家喻戶曉,距今800多年,一直廣為流傳。

《三字經》一直作為兒童啟蒙讀物而聞名海內外,是一部優秀的兒童道德教育教材,今天我站在一個成人的角度重讀《三字經》,對其中一些思想有些更深的理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儀",本意是講"一塊沒有經過雕琢的玉石,是不能成為美玉的,同樣,一個人沒有經過教育,是不會知曉禮儀的"

我理解作為一個成年人,要想有所作為,成就一番事業,首先要善於學習,只有學習讓我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才能讓我們具備成就事業的基本條。同樣,在我們高速公路行業,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熟練掌握相關的專業和技能,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得出色。

其次,人生需要雕琢,需要經歷很多事情,沒有人可以永遠成為溫室裡的花朵,只有經歷挫折,不斷雕琢、沉澱和積累,才能成長為一塊"美玉"在我們的工作領域,沒有誰敢說自己永遠不犯錯誤,錯誤不可怕,只要我們在錯誤中汲取經驗和教訓,錯誤也可以成為我們進步的階梯。

總而言之,要想成為一塊"美玉",必然要經歷兩個過程,第一是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第二是雕琢的過程,在挫折中成長,錯誤中涅槃。

"我教子,唯一經;勤有功,戲無益",這句話也很有感觸,不僅僅是南宋王應麟自己教育孩子的宗旨和方法,也值得我們現代所有人特別是為人父母的借鑑和學習。

"勤有功,戲無益"這六個字非常經典,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心底,只有勤奮、刻苦,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是隻知道玩耍,浪費大好時光,那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到時候會追悔莫及。聯想到現在一些年輕人,整天打遊戲,沉迷於網路,白白浪費本該用於學習的美好光陰,到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所以我們自己應該以身作則,在自己生活、工作中以"勤有功,戲無益"嚴格要求自己,教育自己的子女時也要以"勤有功,戲無益"為宗旨,自己先做到刻苦勤奮,以自己為榜樣影響我們的子女,培養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對祖國和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字經作文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一聽到這句話每個人就會聯想起來小時候自己坐在家門口朗朗的誦讀這句話。沒錯!這正是大家熟悉的《三字經》。我也非常喜歡《三字經》,《三字經》讓我知道的東西太多了,當然,它給我的啟示也是不可估量的。

它讓我知道許多的道理,同時也讓我學會到了許多從來不知道的事情。讀了《三字經》我以前不知道的啟示我都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道理我也都明白了,以前我從來不知道的事情也全都明白了。《三字經》你一讀“三字經”這三個字就能知道里面是三個字一句話的,就像和尚在廟裡唸經一樣很有旋律。比如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讓我知道了為什麼每個人的性格不同這是因為每個家庭的生活環境不同,受到的影響也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性格不同。

怪不得在我們班裡每個性格不同的同學都合不來。還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句話讓我體會到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如果做事半途而廢了那你做每一件事都沒有恆心,到了以後你做每一件事情都會沒有信心,也會不相信自己能不能做好。所以,做事要持之以恆,不能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不僅有這些呢還有呢“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在黃香九歲的時候大冷天的就能給自己的父親捂被子,那我們這些做兒女的,豈不是更應該幫住自己的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一想到現在,哪還有孩子給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全都是父母為我們操勞,我們這些做兒女的還不如才九歲的黃香呢,一想到這我就一臉的愧疚啊!。

在《三字經》裡不僅能找到家長教育我們的方法還能找到許多古代歷史的事情。比如說:“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這句話讓我知道了:漢祖高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漢朝的地位傳了兩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時,被王莽篡奪了皇位。王莽篡權,改國號為新,天下大亂。劉秀推翻更始帝,恢復國號為漢,史稱東漢光武帝。東漢延續四百多年,到漢獻帝時滅亡。

《三字經》裡的故事可真不少!雖然我沒見過皇帝,但是每次讀《三字經》我都能感覺到皇帝就在我的面前。《三字經》給我的頭腦增添了不少的新風景。也讓我以《三字經》裡的故事對比我現在的事情。讓我懂得了做人的基本原則。感悟出了人不能貪心、做事不能半途而廢等一些道理。

三字經作文5

自從上國小後,我一直沉浸在古文化的海洋裡。因為我讀了《三字經》,我的感受很深,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些大道理令我很有感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玉不經過雕琢,就不能成玉器。如果人不學習,就不懂得知識和禮儀。張三丰小時候家裡很窮,整天就只知道玩,頭髮髒了也不洗,衣服破了也不縫,伯父說,三豐這樣做可真給我們家丟臉,張三丰聽後很不好意思,從第二天開始,他就把衣服補好,把頭髮洗乾淨,開始學武術,後來成為了著名的武術學家。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要我們努力學習,不然長大後就不能成大器。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意思是,孟母選擇好的地方給孟子居住,為了讓他有一個好的環境學習,有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剪掉織布機上的布來教育他。就好像我天天都練打球,如果有一個月放假不練了,那就等於之前學的都白費了,要再想撿回來之前學的知識,又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下去,才會有收穫。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說的是有一個叫竇燕山的富商,他到30歲都沒有子女,後來他夫人生了五個兒子,他對兒子都很嚴格教育,所以五個孩子長大都有了出息。父母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孩子長大了才會有出息,孩子要聽長輩的話,才不會做錯事情。

“夏有禹,商有湯。夏傳子,家天下。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太祖興,國大明。清順治,據神京。復漢土,民國興。”意思是,這些人都是因為知道了這些責任,才能去為國家做出無私奉獻,我們國家每個人都應該這樣。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堅定的目標,這樣就有希望成功

“幼不學,老何為”?所以我們現在要勤奮好學,不懂就問。“學則智,不學則愚,有不滿則進步”。求知無坦途,學習知識要有不滿足的精神,這樣才能使我進步。

“親師友,習禮儀”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要知道尊敬親人,老師和朋友就必須學習懂得禮儀知識。

我喜歡讀三字經,他讓我知道了很多了不起的歷史人物歷史故事,更讓我明白了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品格,為我的成長做了導航。

三字經作文6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話一年級小朋友都知道,這就是三字經的經典“臺詞”。

背誦三字經,人人都會,可誰又知道其含義呢?我閒來無事,隨手拿起了三字經全解。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美德。

從最經典的幾句開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格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其實我覺得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的,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這幾句一直到“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直是告訴我們應好好學習,親近老師和同學並且要不恥下問。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是做人的基礎。

今天讀了三字經我學到了很多,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出我們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公交車上,一個孕婦上了車,兩位老大爺因為爭著讓座吵了起來,其他人像看熱鬧一樣,有的還起鬨。結果出來了,但孕婦到站了,她為了知道結果還多坐了一站,但她還是很謝謝兩位老人。司機轉頭說:“我看在座的大都是年輕人,兩位大爺雖然為誰讓座而爭吵,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想法,為什麼除了兩位老大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讓座呢?”車上的人聽了都默不作聲,慢慢地低下了頭,車內一片寂靜。

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說明了我們不懂禮讓,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為老孕幼殘讓座,可誰有動於衷呢?

我們應從尊敬兄長和長輩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不應該計較自己的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溫暖。

21世紀,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國小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為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為父母溫暖床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趕快拿起《三字經》,相信你的收穫比我更多喲!

三字經作文7

小時候,我常躺在媽媽的懷裡,嘴面微微地隨著媽媽,思著那耳熟能略的“人之始、性標善……”雖不明確話中的意思,但那琅琅上心的句子,卻讓我擊小記住了它,記住了《三字經》。

跟著年紀的增加,爾對《三字經》的興致愈漸濃重伏去和媽媽聊《三字經》中的故事,聊《三字經》中蘊露的情理,是天天睡前最津津有味的'事件。聽,昔晚的《三字經》故事會又終場了——

我翻啟書頁,讀到了“詩既歿,春秋作,寓褒貶,別擅惡”這一句,我惡奇地答媽媽:“媽媽,什麼是寓褒貶?”媽媽撫摩著我的頭,親熱地給我道起了《戰火戲諸候》的故事來:“春秋時代,周幽王為了贏得一位鳴褒姒的美父一啼,居然戲弄諸侯,說有敵我入攻了,屢次將烽火臺點焚,瞅到諸候一個個急著趕來營救臣王的樣子,褒姒果然哈哈大笑起來。但認真正有敵人來時,卻不己再信任周幽王了。”媽媽清清嗓子,交著又問:“法寶,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觸呀?”

“媽媽,我感到為人誠信很主要。”

媽媽豎起大拇指誇我:“真聰慧,望樣子你聽懂了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沒從於孔子編著的《春秋》這部史書之中。這孔子是一介書生,替什麼會編定《春秋》這部書呢,讓咱們一訖來讀錢文忠編寫的這篇故事——為詩滅而息的《年齡》。讀完你就會清楚啦!”媽媽的一席話,激發了我的瀏覽興趣,我開啟《錢文忠帶你讀》,一口吻就把這多少百字的文章讀完了。

本來,孔子編訂《春秋》,不僅僅是為了記載這一段歷史,而是要把他要表彰的東東,要批駁的貨色,包括在《春秋》,警誡後人呀。我的口中恍然大悟,如同撥開了雲霧,睹到了青地,末於亮紅了“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這句話的意思。我謙心歡樂,將我的所悟取媽媽分享。

沒想到,這欠短的三十五分鐘我的播種可真不小哩!

媽媽象徵深長地說:“盼望你無論什麼時候皆能記住‘言必言、走必果’這句話。共時,媽媽願望你能跟《三字經》接上敵人,邊讀邊思實正懂得每一句話的意念,它會讓你受害盜淺。”

三字經作文8

這段時間,我每天晚上寫完作業後喜歡看《三字經》,還大聲地背出來。媽媽覺得很奇怪,問我怎麼突然喜歡看這本書呢?她說自己也只會背前面的部分,還想跟我一起往下背呢。

其實媽媽不知道,是因為在學校裡,我經常聽到好多同學都會背《三字經》,而我卻只會開頭那幾句,心裡不服輸。所以這個寒假我想好好學習一下,爭取趕上同學們。

我原本以為單純地背《三字經》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沒想到才看了前幾頁,我愛不釋手了。因為這裡面講的全是古代的小故事,並且都是三字一句,兩字一韻,讀起來琅琅上口。有的句子能從字面上理解含義,有的句子意思很深奧了,好在每一頁都有拼音和註釋,可以讓我輕鬆快樂地學習。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是說黃香九歲時知道在冬天先幫父母把被子暖熱了再讓他們睡覺。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向黃香學習,體諒父母的辛苦,有時間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家聽父母的話,孝敬父母。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後他媽媽剪斷織好的布來教育他的故事。我明白了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我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困難不會退縮,要勇敢面對不放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告訴我們,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不認真學習,無法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即使這個人再聰明,如果不用在正當的地方,不刻苦不努力,長大後也會一事無成的。

媽媽說《三字經》這本書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從中學習了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知識,讀後的確感到受益匪淺。我終於明白了古人為什麼說讀了《三字經》,可以知道天下事了。

我很喜歡這本書,打算繼續讀下去,不只是死記硬背,而是要好好學習,理解記憶。我要把《三字經》上的知識時刻牢記在心,學會做人、做事和學習的道理,做一個好孩子!

三字經作文9

我是從三歲多時開始認識《三字經》的,那時,媽媽常常給我聽《三字經》的錄音,慢慢的我記住了幾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但卻對每一句的意思不明瞭。

上國小以後,老師又帶領我們一起誦讀《三字經》,在學習和誦讀的過程中,我漸漸了知道了許多的故事明白了許多道理。

從“香九齡,能溫席”這句中,我知道了尊敬、關愛自己的父母,是孩子應該做的。從“玉不琢,不成器”這句中,我知道了一塊好玉,不經過雕刻成不了玉器,人也一樣,如果不好好學習,就不會懂得各種知識和道理。從“幼不學,老何為”這句中,我明白了我們必須從小要好好學習,長大才能有所作為。從“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這句中,我明白了做晚輩的要尊敬長輩。從“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這句話中,我明白了連動物都知道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換取勞動果實。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是“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一句。

“囊熒”的典故說的是晉朝的車胤(yin),“映雪”講的是晉朝人孫康的故事。

車胤因家中貧寒,晚上看書沒錢點燈,他就捉些螢火蟲放在紗布縫製的袋子裡面,藉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燈光苦讀。在他父親的指導下,車胤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

孫康幼時酷愛讀書,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攻讀,可此時家道中落,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了。到了冬天,映著雪光讀書。整個冬天,孫康都夜以繼日地苦讀,從沒有中斷過,學有大成,終成晉時很有名望的學者,南朝宋景平年間官至尚書左丞相,封德陽縣侯。車胤、孫康他們雖然家境貧寒生活艱苦,卻能立志苦讀,沒有因為讀書的條件差就停止學習。他們的故事一直激勵我在學習的路上不畏困難,一路前行。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誦讀《三字經》,教會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學習,如何對待自己的長輩,如何去做事,以後我仍要繼續學習、誦讀《三字經》。

三字經作文10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每天早晨來到學校,總會聽到同學們在教室裡一絲不苟的讀《三字經》,三字經。在歷史的長河中,先人們經歷了許多艱辛和磨難,為我們留下了無數寶藏。《三字經》就是其中的藝術精華。“孟母擇鄰”, “黃香溫席”, “孔融讓梨”……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都出自《三字經》。每當我拿起書本,津津有味地讀著《三字經》時,總會想到那一個個動人心絃的故事,這總會讓我牽腸掛肚,如痴如醉。《孟母擇鄰》中,孟子有一個愛他的好母親,其實,天下的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一樣的。愛表現在父母身上是那樣的真切。父母的愛是遮雨的傘,父母的愛是一陣涼爽的風,父母的愛是滴落的淚水。同樣,我們也要孝敬父母,在父母勞累時,給他們倒一杯茶;在父母生病時,細心照顧。在古代,人類又是怎樣孝敬父母的呢?《黃香溫席》大家都聽說過吧!小黃香為了讓父親在冬天睡覺暖和些,便用自己的身體取暖,那拳拳的孝心感動了多少炎黃子孫啊!不僅是晚輩孝順長輩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們感動,長輩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讓我們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兄弟姐妹之間又應該是怎樣的愛呢?《孔融讓梨》的故事中,小小年紀的孔融把最大的梨給了自己的兄長,這種團結友愛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啊。《三字經》中還有許多酷愛讀書的感人故事。頭懸樑,錐刺股。蘇秦刻苦學習的品質一直讓我記憶猶新;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孫康雖然家境貧寒,但他勤學苦練,後來成了大官。那麼多的故事,都講了古代人們喜愛讀書的精神,作為一名當代的國小生,我們應該要學習他們,雖然我們不能頭懸樑,錐刺股,但我們也要孜孜不倦地學習。一想到古時候人們家裡條件那麼差,而現在高科技時代人們學習不那麼刻苦時,我便內疚起來。自從學校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後,對我的幫助很大,不但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而且還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人生如一本書,愚人嘩啦啦地翻過,而智者潛心細讀。我學習了《三字經》,讓《三字經》指導我天天進步、健康成長吧!讓《三字經》指導我們的行動,使我們成為有道德、講文明、愛學習的好少年吧!

三字經作文11

朋友們,你們聽過“三百千”嗎?它是三本中華第一啟蒙讀物,分別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而《三字經》又位居其首,自然是最重要的了。令人發笑的是我第一次見識這本偉大的書,既不是在學校,也不是在家裡,而是在暑假的英語夏令營中接觸的。老師告訴我們《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化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深深地吸引了廣大人民,這不止是因為它有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四句一組。讀起來琅琅上口。 它的詞藻樸實無華,並能夠深入淺出地瞭解到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禮儀。

在文學講座課上,我們拜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其中一些句子的印象特別深刻,比如說 “首孝弟,次見聞。”,它的意思是: 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我認為,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基礎,否則,你就不是一個大寫的人,而是一個外表是人,內心冷酷的冷血動物。還有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包含的意義是: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玉器;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我想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就像雕刻玉器一樣,玉在沒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在告訴我們蠶吐絲來供我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製蜂蜜,給人們吃。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以自己的知識來體現自己的價值,那就連小動物也不如了。

《三字經》告訴我們人類只有認識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和風、雷、雨、電,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蟲魚,而人又是萬物之靈。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改造這個世界。人類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掌握前人留下來的知識,並以此來開拓更深、更廣泛的知識領域,不斷地改善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環境。《三字經》讓我懂得了為人處事的道理,瞭解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與濃郁的文化底韻.在同時也讓我結識了五千年來的名人。《三字經》包羅永珍,真不愧為中華兒童第一啟蒙讀物!

朋友們,如果你還沒有拜讀過這本著作的話,趕快到書店解解眼饞吧!

三字經作文12

北京市大學聯考閱卷工作已經過半,大學聯考語文今年首增的微作文和大作文都已經出現滿分作文。在昨日舉行的“北京市20xx年大學聯考閱卷媒體開放日”上,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臧鐵軍透露,本市今年24。6萬餘份大學聯考考卷閱卷工作將於22日全部結束,6月23日12時起,北京考生可以查詢大學聯考成績,與此同時,高招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也將同日向社會發布,7月5日至8月中旬進行錄取工作。

大學聯考作文感人程度已多年未見

在今年大學聯考作文評價方面,北京大學聯考語文閱卷領導小組負責人漆永祥表示,今年針對微作文和大作文都各設了四個分值檔次,並針對每個檔次分值都準備了樣卷供評卷教師學習。同時,今年的作文評卷允許考生作文有瑕疵,鼓勵閱卷老師對出現瑕疵諸如出現個別句子、個別段落寫得不好的“個性作文”、“才情四溢作文”、有觀點有見解的作文給予高分。“敢打高分,也要敢打低分”,漆永祥表示,預計今年的滿分作文情況比去年好。

“今年的微作文中,出現了很多感人的作品,比如紀念自己的18歲這個選題,學生寫的花樣的年華,真實的青春,很感人,很多年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現象了”,漆永祥表示,今年假大空的作文已經很少見。微作文已經出現了滿分作文,其中有一篇用的“三字經體”,寫得非常好。同時,大作文也已經出現了滿分作文,對於是否會出現同一考生微作文和大作文雙滿分的現象,漆永祥表示,目前還不掌握這方面的情況。

同時,漆永祥表示,今年在作文評價方面,還首次提出兩個允許、兩個不允許和五個不對比,即允許考生水平有限、允許文章有瑕疵;不以高校師生作文水準論高低、不以中學教師各自教學水準論高低;不跟去年考生比、不跟社會比、不跟古人比、不跟作家比、不跟課文比,只在6萬考生中比高低、比水平、比人才。

今年閱卷組不允許組內臨時調動

漆永祥表示,今年大學聯考語文試卷總數為6萬份左右,比去年減少了20xx份,但是閱卷教師人數卻比去年增加了10多人,主要是為了保證閱卷公平客觀,嚴防前鬆後緊,保證一把尺子端到底,特別在質量檢查組方面增加了人員。其中8個組參加知識題閱卷,12個組參加微作文和大作文閱卷,在嚴把作文評價標準一致方面,今年閱卷組提出不允許組內之間的臨時調動。(來源:北京青年報)

三字經作文13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照常揹著書包,和好友佳欣一起上學。剛走進教室,上課鈴就響了。我快步走到座位上,等老師來上課。老師一進教室,就點我們幾個好友的名字:“佳欣、雪銀、麗佳、肖雨等同學,馬上到校長辦公室去一趟。”聽了老師的話,我和同學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校長辦公室走去。

來到校長辦公室,音樂老師羅葉每人發給我們一張卡片,我仔細一看,全是《三字經》的內容。我明白了:老師是要我們讀吧。讀《三字經》啊,我可喜歡了,全都是三字組成的,節奏感很強,一定很順口的。老師看著我們激動的樣子,微笑著說:“孩子們,你們先讀一遍吧。”沒等老師說完,我們便放聲讀起來。剛一讀完,我們就興致勃勃地看著老師,等待老師地“評判”。老師和顏悅色地說:“你們讀得很流利。但字音錯了不少啊!”當時,我們幾個同學都感到很鄂然。平時,我們聽家裡的爺爺、奶奶念,或是聽同學念,就跟著隨口唸出來來沒有認真練習過,自以為讀得還可以,沒想到。然後,老師把易錯的字音一個一個地給我們糾正,要我們反覆練習幾遍,再從頭讀。

當我們讀這一遍的時候,都覺得有些膽怯,沒有第一遍的激情了,總害怕讀錯字音。但是,我們還是試著讀,我相信:只要自己用心了,沒有做不好的事。“人之初,性本善——-”這遍讀了下來,我們頭上還冒出了汗。哎,有這麼難嗎?我們幾個出了名的“讀書大王”,這可是頭一次“遇難”啊!我們又懷著急切的心情看著老師,只見老師微笑著對我們說:“孩子們,你們的進步真大啊!這遍字音讀得很準了。”接著,老師又嚴肅地說:“每篇文章或詩句都有它們自己的意思和風格,《三字經》也是這樣的,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還得用心理解它的內容,體會它的感情啊。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讀,才能讀得很好。”

聽了老師的話,我們又低頭看著稿紙小聲念起來,一邊念一邊思考其中的道理。哦,原來《三字經》是教我們怎樣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帶著肯定、勸說的語氣讀才對,不能只圖順口隨便讀。於是,我們跟隨著老師地指點,一遍遍地練習,到了第八遍的時候,我們不僅讀得很流利,而且還有古人讀書的味道了。這時,老師滿意地說:“孩子們,你們真棒!今天,我們一起享受到古人的風采了。我為你們的進步感到驕傲!”聽了老師的話,我們情不自禁地擁抱著跳了起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總是樂滋滋的。是啊,讀書就是這樣,你越喜歡讀它、欣賞它,它就越是想給你做“朋友”。

三字經作文14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大,可是,由於以後的薰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

從“苟不教,性乃遷。”到“知某數,識某文。”告訴我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告訴我們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會變壞,而學習的方法,貴在專心。“昔孟母,擇鄰處。”裡面蘊含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學習環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告訴我們人像玉一樣,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像方仲永一樣:他家世代都是種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時候時,方仲永已經會作詩,由此父親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很多人都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於是父親一天到晚帶著方仲永去寫詩、賺錢,不讓方仲永去學習。直到方仲永十二三歲時,寫作才華仍和五歲時的寫詩水平一樣,到了二十多歲時,他的才華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了。這不正體現了這句話的意思嗎?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又讓我懂得,做兒女的,從小時候要親近好的老師和朋友。正所謂“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從“一而十,十而百。”到“此五常,不容紊。”告訴了我們十進位算術方法,什麼叫“三才、三光、三光”,告訴了我們“春夏秋冬”、“東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等四季、四方和五行。從“地所生,有草木。”到“絲與竹,乃八音。”這句話還告訴了我們“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和“稻樑菽麥黍稷”等許多豐富的知識。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作文15

冬春之交,外婆的菜園裡生機勃勃,一片豐收景象:白菜像打包的棉花坨,依偎在大地的懷抱;萵筍像一個個挺立的衛兵,等待人們去檢閱;蘿蔔悄悄地探出頭來,渴望主人去撫摸;大蔥披著一頭散發,等待人們去梳理……噢,外婆的菜怎麼種得這麼好呢?外婆笑著對我說:“你哪裡知道,我種菜也有‘三字經’哩!”

一、勤

外婆常說:“小菜小勤快。”種菜離不開“勤快”二字。無論是驕陽似火的夏日,還是寒風凜冽的冬天,在菜園裡都能看到外婆勞動的身影。從播種到鋤草到施肥,再到收穫,外婆總是忙個不停。外婆常說:“菜,三分在種,七分在管。”管理菜園需要相當多的時間的。特別是施肥,三天一小澆,七天一大澆,才能保豐收。外婆一年萵筍至少換種六次,白菜至少換種四次。品種分別採用50天、80天、100天、120天生長期的,一輪接一輪,土也閒不住,人就更閒不住了。外婆就是這樣每天不停地在耕耘,在勞作,用一雙勤勞的手把小菜園打理得生機盎然。

二、密

外婆只有兩塊一丈見方的土地,我常在想:外婆家只有那麼一點土,怎麼收穫了那麼多菜呢?我不解地去問外婆,外婆說:“蔬菜蔬菜,多收密栽。想要多收蔬菜,就得合理密植,在有限的土地上適當縮小作物行距和株距,能夠增加播種量,還能充分利用空間、陽光和肥料。”“哦,原來是這樣。”我點點頭。從我懂事開始,就觀察外婆種菜,她把田地分成了好幾片,土與菜親密無間,收完這又種那,一撥接一撥,沒有間斷。果然,人家的菜早吃光了,可外婆的菜一撥吃完了,另一上冒的井水喝也喝不完。

三、肥

要想種好菜,沒有肥是不行的。“生口的要吃,生根的要肥。”這句話是外婆的口頭禪。外婆種菜用的都是有機肥,如人類糞便、雞屎、山灰等。種菜前,外婆先施足底肥,把土挖好之後,將底肥放進凼裡面。然後根據需要及時追肥。生長時,一發現菜苗黃了就加緊施肥。施肥時,將糞便、雞屎搭配,絕不盲目地施一種肥,根據生長情況輪番施肥。由於外婆種菜不使用化肥、不噴灑農藥,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吃起來又香又甜,無毒無汙染。

外婆的菜園裡,一年四季,蔬菜累累。有時菜多了吃不完,就送給鄰居和親友吃。大家都稱讚道:“吃了外婆的菜,放心又自在,安全又無毒,身體長得快!”

TAGS: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