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寫的《三字經》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5.55K

《三字經》是我們學習中華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門之書。據資料介紹,《三字經》是中國800年來流傳最廣的啟蒙讀物,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兒童道德叢書》,那都說明了《三字經》的文化地位何其重要,同時為了讓剛入學的孩子對中華傳統文化又一個薰陶,為了自己補上《三字經》這一課,我認認真真抽空讀了這本書,雖然沒有讀完, 但發現《三字經》裡面確實有許多寶貴的東西,值得現代兒童,甚至成年人都來讀一讀。

老師寫的《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可謂是一塊“全營養飴糖”說它是“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適全文結構嚴謹,文筆自然流暢,深入淺出,講求押韻,琅琅上口,非常適合背誦識記;二是指其具有“緩釋”功能,識記後未必能全面理解,卻能指導其日後的學習,並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常識的增多能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有回味豐富的功能,能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三字經》採用敘事和論理並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的歷史典故,蘊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廣泛深動而又言簡賅。我為了實現和孩子共同成長進步的目標,潛心研讀吟誦《三字經》,並已開始教孩子理解朗讀《三字經》裡的故事,以期培養孩子的品德、禮貌、文化素養。讀《三字經》,和孩子一起讀《三字經》,我覺得具有現實意義或有針對性。

如今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獨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嚴而造成的,《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等都說明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和嚴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另外,在日常教學和學生相處中, 我發現現在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國小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為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為父母溫暖床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三字經》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從其對歷史的表述中可見一斑,文中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變遷,寥寥三百餘字,卻集齊要點和精華,讓人耳目一新,有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伐紂。八百載,最長久。”寥寥48個字,卻包含了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先後順序。“三王”所指三個朝代開國君王、延續時間,以及從夏朝開始摒棄禪讓、王位世襲等豐富的知識。

《三字經》在結尾時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給子孫後代留下什麼遺產。作者的態度是“人遺子,金滿籝;我教子,唯一經。”

他說世上許多人為子孫計,留下許多金銀財富給後代,教育子女,唯有一冊經書而已。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我很贊同這個觀點。讀了《三字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而最大的收穫是對孩子進行中國經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作為教師的我們, 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一起學習,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小朋友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如果我們不提高自身的修養, 又怎麼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呢?所以, 我覺得讀《三字經》、習《三字經》, 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