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海醫療保險最新政策

才智咖 人氣:2.97W

9月23日,市人社局召開了《關於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有關問題的通知》、《珠海市殘疾人醫療保障及康復救助實施方案(試行)》、《關於進一步加強門診特定病種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聽證會。

廣東珠海醫療保險最新政策

本次亮點:

個人賬戶將進一步擴大使用範圍,可購買保大病的補充商業保險、醫療器械等;殘疾人即將擁有自己的專屬醫療保障辦法;在門診統籌醫療機構看慢性病可報銷70%。

用醫保卡可買醫療器械

今年我市將再次適度擴大個人賬戶支出範圍。

《關於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有關問題的通知》建議醫保卡里的資金可以支付購買商業健康保險及大病救助保險費用,作為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補充,緩解職工因患重大疾病導致醫療費用支出增加和收入減少帶來的經濟負擔。

《通知》建議個人賬戶資金在我市定點零售藥店購買符合國家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中的第一類醫療器械費用以及衛食健字、國食健字保健食品。此新政將能啟用個人賬戶功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有代表認為,醫保卡用自己的錢購買商業保險是“陷阱”,因為公民的健康、生命應歸於政府管理,政府不能將為人民服務轉嫁到商業保險。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政府不會轉嫁義務,購買商業保險將由政府主導整體購買。關於此政實施的細則隨後推出。人社局將收集代表的建議和意見,再對新政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殘疾人救助放寬條件

《珠海市殘疾人醫療保障及康復救助實施方案(試行)》

亮點:放寬康復救助物件條件,允許未辦理殘疾證的0-6週歲珠海市戶籍兒童經市級定點評殘機構評定符合國家殘疾標準的,可申請救助;對0-6週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基本康復治療及教育訓練服務、殘疾人配置基本型輔助器具、精神殘疾人等6種情況放寬了經濟困難的限制;大幅提高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補貼,由原來12000元/年提高到24000元/年;新增了對0-18歲視力殘疾青少年、兒童驗配光學或電子助視器套裝助視器補貼。改變了原來假肢安裝和矯型器安裝僅有一個補助標準的做法,對假肢安裝和矯型器安裝的部位進行了細分,制定了不同部位不同的補助標準。

有代表提出進一步完善的建議,如言語殘疾、吞嚥殘疾影響了殘疾人正常生活,希望納入康復救助《方案》。

市殘聯康復科科長林寒秋解釋說,新政制定前相關部門已進行了摸底調查,目前全市言語殘疾人只有170人,由於人數相對少所以沒納入。引導參保人社群就診。

《關於進一步加強門診特定病種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將引導參保人在社群醫療機構就診,並設立轉診機制,在門診統籌醫療機構看慢性病可報銷70%。

據調查,到藥店買藥的消費者中,七成憑經驗吃藥。

病種參保人到零售藥店購藥存在用藥安全隱患。同時,現行政策引導參保人在社群醫療機構就診的`吸引力不夠,參保人選擇社群醫療機構或者大醫院就診,其病種報銷比例是一樣的,導致參保人寧願選擇大醫院治療而不願到社群醫療機構就診。

《門特》新政建議職工經認定可享受中額費用病種待遇的,其病種就醫選擇範圍限定為定點醫療機構。為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建議病種參保人僅選定其普通門診就醫的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機構作為其病種費用結算機構的,在支付限額內,由基金支付70%。

同時設立轉診機制,經病種結算機構同意轉診的,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就醫機構按相應病種的報銷比例支付。結算機構無治療病種所需藥物的,經該機構同意,病種參保人可憑其外配處方到本市定點零售藥店購藥,所發生的購藥費用,由該機構按規定比例報銷。

有代表質疑,社群醫療機構缺少專科醫生,醫資配備、技術上尚顯不足,患者是否能在社群門診醫院得到很好的治療?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政策只是用經濟槓桿引導參保人到基層就醫,並沒有強制、限制,希望參保人在病情穩定的基礎上,選擇信任的醫療機構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