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怎麼才能一路走好

才智咖 人氣:2.03W

每一位關心養老金命運的人,都希望養老金投入運營後能一路走好,但養老金如何才能一路走好,還真是一個讓人牽掛的問題。

養老金怎麼才能一路走好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3月20日宣佈,受廣東省政府委託,社保基金投資運營廣東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1000億元。

每一位關心養老金命運的人,都希望養老金投入運營後能一路走好,但養老金如何才能一路走好,還真是一個讓人牽掛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爭取固定投資收益。

從爭取固定投資收益這方面來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運作方向是正確的。在3月20日釋出的訊息裡,社保基金理事會就強調,社保基金將堅持更為審慎的方針,新增資金將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中,確保實現基金保值增值。次日,社保基金理事會新聞發言人進一步表示,一些媒體和個人把“委託投資運營”誤讀為“委託入市”,理解為入“股市”,這是不準確的,並再次強調,該項資金將主要投資於國債、銀行存款、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固定收益的產品。因此,養老金投資的大方向是可以令人放心的。

不過,雖然社保基金理事會在釋出訊息時用“委託投資運營”代替了“入市”的說法,而且社保基金理事會發言人也做了澄清,但在筆者看來,“委託投資運營”之中還是包含“可以進入股市”要義的,也就是說,養老金投入運營,可以但不限於進入股市。除了股市之外,養老金還可以投資債市,如國債、企業債、金融債等,還可以進行實業投資。

此前,之所以有不少人士反對養老金入市,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反對養老金進入股市,而並非反對養老金進入債市,更不是反對養老金進行實業投資。在股市投資方面,筆者以為還應慎之又慎。首先,要對股票投資的比例嚴加控制;其次,對於投入股市的資金,可將其中的一部分用於風險相對較小的直投和PE(去年社保基金股權投資的近七成收益來自於直投和PE,證券投資為負值);此外,就二級市場的股票投資來說,宜以藍籌股為主要投資物件,這樣才符合養老金“安全第一”的投資原則。

富士康高薪招工反襯出啥

富士康高薪招工,不僅引發當地人才的“跳槽潮”,使本地企業不得不加薪留人,同時吸引大批人才由‘“東南飛”改為回巢中原。“富士康猶如一條‘鯰魚’,攪動了勞動力市場一池春水”,媒體和輿論作出如此評價和解讀。

河南一家方便麵廠的老闆發現,剛過完春節,原本應該前來報到的30多名工人辭職了。原來,這些工人結伴趕往富士康鄭州科技園求職。一份富士康(鄭州廠區)的招聘簡章顯示,“現招聘技工4000人、普工20000人,普工試用期3個月,轉正後的綜合收入2000元至3600元”。富士康,這條遊進中原的“鯰魚”正在將當地的用工薪酬攪得水漲船高。今年剛過完春節,富士康就招聘了6000多名工人,再加上當地其他協助富士康招聘的招工中介,僅正月初八那天,河南就為富士康輸送了3萬多名工人。(據《第一財經日報》)

富士康高薪招工,不僅引發當地人才的“跳槽潮”,使本地企業不得不加薪留人,同時吸引大批人才由‘“東南飛”改為回巢中原。“富士康猶如一條‘鯰魚’,攪動了勞動力市場一池春水”,媒體和輿論作出如此評價和解讀。

勞動報酬可以說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只要市場經濟存在,只要經濟向前發展,員工工資價位也會隨之水漲船高。倘若企業不提高工資標準,或在原地踏步,企業就無法找到合適的勞動力,最終被淘汰。否則,要麼它就轉變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用來提高它的利潤空間。

當然,所謂的富士康“高薪”,也是相對當地一些企業而言,但毋庸置疑,這在勞動力市場已經形成了足夠的吸引力,並進一步形成了“定價權”——當地工人拿富士康工資作為評判標準來向老闆討價還價。從巨集觀的視角看,富士康的“搶人”背後,也折射出當前產業承接轉移已進入一個新的時間節點,處於下行通道的企業無法滿足農民剛性增長的工資需求之間的矛盾。

一項統計顯示,我國居民勞動報酬佔GDP的比重,在1983年達到56.5%的峰值後,就持續下降,2005年已經下降到36.7%,22年間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而從1978年到2005年,與勞動報酬比重的持續下降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資本報酬佔GDP的比重上升了20個百分點。全國總工會去年公佈的《2010年企業新生代農民工狀況調查及對策建議》也提出,新生代農民工面臨整體收入較低、工作不穩定等問題。顯然,我國勞動報酬佔GDP比例連降20多年,這才是富士康“鯰魚”效應的根源所在。

有多少房地產老闆為錢愁白了頭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需要幾十億,專案完成可能要上百億。可是完成的專案也賣不出去,專案建成能賣得出去?

房地產是不是最賺錢的行業?恐怕現在毒品交易都沒有這麼高的利潤。毒品價格近些年是下降的,利潤當然也下降,但是全世界差不多隻有中國的房地產是成倍的翻著個年年漲價。

房價下降多長時間?沒有多長時間。

房價下降了有多少?沒有多少。

因此,我們無法相信房地產老闆沒有錢。

我有一個房地產老闆的朋友,屬於非常聰明的那種,前年就已經賣掉所有開發的房子後洗手不幹了,轉到了別的行當。在房地產賺的錢,全部套現。

他最近告訴我,他最近接觸了不少房地產老闆,都愁眉不展。其中有一個相當了不起,業內非常知名的房地產老闆,幾個月沒見,頭髮全花白了。這個老闆大規模買地,大規模開發,堅信中國房地產還火20年,既有住宅專案,也有商業地產。

但是,前面開發的房子沒有賣出去,佔用大量資金,資金無法回籠。後面大規模專案需要資金投入,現在銀行貸款又貸不到,以前的貸款要歸還,利息每天就是一個相當大的數目。去找市領導,市領導也不能命令銀行貸款,以前賣地建專案的時候,政府很支援,現在遇到實際困難,也是一愁莫展。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需要幾十億,專案完成可能要上百億。可是完成的專案也賣不出去,專案建成能賣得出去?

難啊!

房地產遇到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操縱市場,總是宣傳土地多麼少,房子上市少,胡弄老百姓快買房多炒房,現在房價開始下降,反而有這麼多的樓盤開盤銷售,房子這麼多要賣,炒房的二手房也要出手。

賣出套現成了房地產老闆的當務之急。

中國房地產走到今天這一步,政府有原因,政府為了財政急功近利,唯利是圖。但房地產老闆們也不能完全推託責任。如何做企業,如何做產業?政府官員可以不想,企業老闆不能不想?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是應該學學萬科王石。房地產誰能比得過王石?他做到了全世界第一,更是中國房地產老大。但他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他知道不能改變現在,但能改變自己。去年他就激流湧退,出國留學了。他已經看到房地產今天的情況。

當時這個行業的人,太多被高利潤衝昏了頭腦,忘乎所以,完全忘記了事物最基本的規律,認為他們能夠超越規律,認為房地產是超人,相信金錢能夠擺平一切,貪戀官商交易,貪戀高利潤,貪婪成性,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房地產的教訓,每一個企業老闆都應該記取。

郎鹹平:房企太集中 百姓將永為房奴

馮侖:我認為房地產現在整個的情況,如果從市場的力量來看的話,現在是一個偏癱的情況,就像一個人得病是偏癱,還不是完全動不了。

2月4日-6日,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二屆年會在黑龍江亞布力召開,萬通控股集團公司董事長馮侖參加了此次論壇並就房地產的現狀問題發表講話。馮侖表示,依照現在的情況看,房地產處於“偏癱”之中,而市場能夠決定的東西還非常少。

馮侖指出,就住宅房產而言,現有土地的定價都是要經過政府審批,而這一過程甚至比計劃經濟時代還要複雜,為此企業家的創新和主動性已大大降低。同時,馮侖也表示,商用不動產還是非常市場化的。因而,馮侖稱,房地產的這種“偏癱”狀態也會在以後的發展中慢慢活起來,用“市場”良方來根治。

此外,馮侖認為,當前的住宅地產面臨的問題其實更像是少女臉上長了青春痘,不算疾病,隨著人口增長速度呈倒金字塔式遞減,這一問題自然也就會解決。

以下是馮侖發言實錄

馮侖:

我認為房地產現在整個的情況,如果從市場的力量來看的話,現在是一個偏癱的情況,就像一個人得病是偏癱,還不是完全動不了,所謂住宅這部分,經過限購,還有這些調控,應該說市場能決定的.東西非常少,比如說現在土地,現在定價都是政府稽核批准的,每一單交易、每一個客戶成交,政府要稽核2-3周,我要賣你一套房子建委要審三週,這比計劃經濟還複雜,價格審計這房我賣1.1萬,或者是1.3萬,他說你只能賣1.1萬,你就只能賣1.1萬,住房中市場來配置作用是降低了,而且幾乎是企業家的創新和主動性已經大大降低了。

但是,另一方面,商用不動產還是非常市場化的,不僅市場化,而且在過去一年,應該說還很好,你比如CBD的房租、寫字樓租金漲了差不多30%-50%,個別漲了70%,08年CBD的房租是降了5%,整個工業在江浙出租漲了30%,原因是房地產企業大部分成為物流企業,所以物流倉庫漲的很厲害,當然有一些街鋪、商鋪漲的很厲害。商業部動產大概有4300億進入市場,也就是說人民銀行、保監會10%的總資產大概是4300億進入商用地產,商用地產有兩件事不能做,一是住宅,第二不能買地,但是剩下這4300億都能幹。整個商用不動產市場化程度很高,而且越來越活躍,同時整個租金、資金環境都是很好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我們整體上來看,房地產目前的問題,應該是兩面看:就是說是偏癱情況,隨著今後日子的發展,慢慢調養癱的那部分希望能夠活起來,然後還是要用市場來解決。

對於住宅部分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因為李主任是在政府做的,這是對一個問題的估量和角度,從估量上來看,究竟是少女的青春痘,還是一個疾病,這是一個問題。如果是青春痘等等就過去了,如果當成病到醫院一治臉上到落下坑了,最後這個姑娘反而找不到婆家,如果是病,是大病、小病,怎麼治。現在看是把它當病治的,我一直認為這是青春痘。因為非常簡單,在座的你想再過十年,80後、90後,老人去世以後房子問題沒有那麼嚴重了,因為你人口是倒金字塔,所以我們現在把它當成大病治,雖然是一個治,但是也要看到也許是一個青春痘,也許過一段時間就去了。

第二就是用什麼方法治,假如是青春痘家長就只能等待,中宣部就能調解這個事,而不是住建部。所以就是估量,怎麼估量的問題,如果估量把它當成病、當成大病,到醫院動手術,最後的結果,留下的陰影就是剛才說的,如果當成青春痘就等待,另外做做思想工作,讓宣傳部門給他講講人生、道德。因為前一段時間我去日本,日本人也是看,27歲才開始買房,我們是23歲就開始買房,所以我覺得住宅這部分,還有李主任講的面對、網上的輿論怎麼應對,這些事情可以綜合實施,但不完全是用治大病的方法去治,這樣傷害了市場,最後是傷害了所有的利益相關者,而不是真正我們想要幫助的人就能夠因此來感激你。

我就說這麼多。

郎鹹平:中國養老金是個大難題

2005年以來,國家連續6年7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而且最後幾次的上調幅度都在10%左右。國務院為何如此重視養老金問題?養老金的實際狀況到底怎樣?

按照現在的養老金情況來看,一旦退休很可能面臨悲慘的生活。2010年3月29日有媒體發表文章說,如果退休以後每天只吃盒飯,需要100萬元的退休金。現在一般盒飯的市場價格是10元,隨著通脹率的不斷上升,假如以4%來算,30年後盒飯的價格大概會漲到32元,如果一日三餐都吃盒飯,一天就需要100元,30年的盒飯錢就需要100多萬元。當然,4%這個數字肯定是被嚴重低估了。

以北京為例,目前北京一個普通家庭1年的生活費是5萬元,以更為嚴重被低估的3%的通脹率來計算,20年後要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1年就需要9萬元。假設離退休還有20年,退休後還要再活20年,需要的養老費用是242萬元。按照現行的養老制度,如果月薪4000元,再假設薪水的漲幅和通脹一樣每年漲3%。退休時養老保險金總共也只有37萬元,但需要的費用卻是242萬元,連零頭都不夠。

我們看看清華大學養老金工作室提供的資料,2012~2017年,中國14~64歲的勞動人口開始下降。到2035年,65歲以上的人口約為2.94億。也就是說,現在是每10人中有1個老年人,但二三十年後,每10人中老年人的數量可能會達到4個,將出現2個納稅人供養1個養老金領取者的局面。這對年輕的夫婦來說意味著每對夫婦要供養4個老人,你們怎麼養得起?

我們再看看其他國家都是怎麼做的。比如智利在養老金這方面做得就比我們好。其中有一條就是它們的社保基金經理人必須交納他所管理資金的1%的個人資金做擔保。比如你負責10億美元的養老金投資管理,必須自己拿出1000萬美元的個人財產作為擔保。智利政府養老基金監管部門單獨僱用審計人員、律師進行審查,而且養老金的投資交易當天上報,財務和資金情況要月報。也正是因為有這樣規範的流程,儘管智利已經有幾個養老金公司倒閉,但是養老金都沒有受到損失。

我們的養老金全部統籌運用的結果就是,任何一個省跟任何一個市只有總量,其他所有的資料,如何投資、如何回報、如何使用,全部都不透明。社保局徵收的效率極低,還要單獨找一批人進行企業財務核算,監控企業工資,通過類似稅務總局的徵管軟體去進行調查、稽核、徵繳,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費用都要從社保基金的收入中扣除。很多地方的社保返還率都不到40%,也就是說60%都被當成費用扣除了。需要花60%的社保金去做這種調研、徵稅的工作,這就是我們的社保金。

這個錢是可以省下來的。支出為什麼這麼大?因為既沒有明確分工,也沒有問責。最不合理的是政府根本就不鼓勵大家存錢。我們的社會保險法規定,參保人交費年限滿15年以上者,達到規定年齡後可以每個月領取養老金。交費不足15年的,可以交費到滿15年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沒有投資回報,也沒有任何的政府鼓勵。不過話又說回來,在現在這種體制之下,也沒有辦法鼓勵大家為自己多交養老保險,因為交了,這個錢就直接進入政府的統籌賬戶裡面去了,但少交還不行。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只願意交規定的數字,多交就虧了。

我們現在是在用年輕人交的養老金去補老年人的支出。玩的就是一個“龐氏遊戲”,就是拿後面的錢補前面的,等到前面的退休金都被拿光了,並且現在的年輕人也退休了,我可以負責任地跟你講,沒錢了。目前就是這麼危險。

當然,養老金也會破產。比如中國香港,2000年香港大學退休金破產時,學校竟然召回所有合同重籤。過去答應給你的退休金,現在一筆勾銷,不認賬了。如果你不願意重籤合同,你就別幹了。如果你想通過跟學校打官司來討個說法的話,那你就得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掏得起律師費。打不起官司只有重籤合同。所以,像筆者這種級別的教授,本來可以拿到2000萬港幣退休金的,但是現在就只能拿20萬港幣了。

內地的養老金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如果繼續這樣下去,肯定會比香港地區還要糟糕。如果現在不解決養老金問題,這麼多退休的父母親怎麼辦?將來一對年輕夫妻要養12個老人。如果國家不趁現在把問題解決掉,將來怎麼辦?所有的擔子全部都壓在年輕人的身上。筆者建議最好對整個社保基金做一個改革,最起碼每個人要有一個獨立賬戶,而且這個錢是不可挪用的,然後讓每個老百姓都知道自己存有多少錢。這是一切問題的開始,之後我們再慢慢規範,慢慢管理。當然,個人也要養成投資理財的好習慣,通過多種理財工具和產品,豐富自己的投資手段,在社保之外,自己動手為養老做好準備。也只有這樣雙管齊下,才能夠像溫總理講得那樣,讓每個人活得更有尊嚴。

TAGS: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