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區清明節習俗

才智咖 人氣:2.99W

潮汕地區一直被認為是節日及當地習俗濃重的省份,那麼關於潮汕地區清明節習俗是怎樣的呢?潮汕清明節習俗有哪些,以下,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潮汕地區清明節習俗,歡迎閱讀。

潮汕地區清明節習俗

潮人清明掃墓都在節前三天至節後三天進行,提前或拖後都被視為對亡人的不敬。人到墓地時,先將墓前、墓身雜草拔除,填土整墳,打掃乾淨。然後重新整理墓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綠色油刷外,其餘的字都用紅色油塗寫。祭祀將畢時,就要壓紙鏹,分別壓於碑頂和墳身上。如果是去年清明節後才修的新墳,碑石頂端要壓下十二張宴幣,若為閏月則壓下十三張,作為給亡人陰間花費之用。墳身上也要壓上五至七層紙鏹。今年壓多寬,明年就多寬,不能擴大和縮小,據說這是死者還“地租”的範圍。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墳今年掃墓就稱作為“新社”,要壓紅白紙鏹,以後每年壓的便用白紙條。掃墓的供品,一定要有燙熟的蚶,吃了蚶,蚶殼壓紙鏹,意為留給祖宗當錢用。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4月5日前後。關於此節日緣起,歷來眾說紛紛。較為普遍的說法是起源於春秋時晉文公悼念介子推的寒食節。其時晉文公與介子推等流亡別國,子推割股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為迫使他出山做官,晉文公便焚山燒林,不料介子推寧願抱樹焚身,也不從命。文公傷心之至,決定把綿山封給他,稱為“介山”,還規定每到介子推被燒那天,停火3天,不吃煙火食,只准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寒食節,“去冬節一百五日”(《荊楚歲時記》),即在清明前一、二日,其主要習俗是拜掃墓塋。大約在元代以後,民間逐漸將寒食、清明合為一個節日,也就有了清明起源寒食之說。也有人說這個節日源於清明風。春分後加十五日,清明風至。此時,萬物生長,清潔而明淨,稱之清明。

潮汕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一、上墳“掛紙”

“掛紙”,也即掃墓,祭祀先人。這是潮汕地區一項很普遍的民俗活動。

清明節祭祀先人,源於古代寒食節。按曆法計算,寒食應在清明節前兩日,第三日才是清明。晉朝陸[歲羽]的《鄴中記》上講了這麼一個故事:重耳流亡國外十餘年,得介之推輔佐,才得以回國掌權。介之推回國後不願當官,隱於山中。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寧願抱木而死也不願出來。重耳哀之,便在介之推死難之日(3月5日)禁菸寒食以紀念他。後來,人們紀念自己的祖先也在這一天進行。其實,寒食是上古遺風,原與介之推沒有關係。早在《周禮。司[火亙]氏》便有“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之制度。《呂氏春秋。仲春紀》也說:“是日也……無焚山林。”

潮汕人將掃墓稱為“掛紙”。掃墓者到了墳地,把墳上的雜草除盡,墳堆上土少的地方再用土填起,然後把水果三牲餅食排列好,把小酒杯添滿,再上香致意,接著用五彩紙條遍插墳頭。潮人這一種習俗,與中原古俗大致相同。白居易《寒食野望》詩云:“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因為紙錢沒燒成灰,才有“風吹曠野紙錢飛”的景象。北宋歐修在《五代史。周本紀論》中說:“寒食野祭而焚紙錢,居喪改元而用樂,則禮樂政刑,幾何不壞矣?”可見掃墓而焚紙錢是不合乎當時的禮制的。掃墓不焚紙錢之風則有可能源於寒食禁菸的古俗。

二、食薄餅

食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 潮汕清明吃薄餅有個傳說:清康熙十四年間(1675年)鄭成功之子鄭經率兵圍攻閩南的漳州城,清軍守將黃芳度出兵頑抗,圍城數月,城裡居民餓死無數,屍橫街巷,存活者便用草蓆裹屍掩埋。

同年10月間,清軍投降,漳州百姓為悼念死難親友,特做薄餅狀如草蓆裹屍,以此祭妃亡靈,此俗世代相傳成風。 卷薄餅是用精麵粉拌人適量溫水後,充分攪拌搓捏成團塊狀,置於爐火上面的.煎盤(平底鐵鍋),烙成圓形薄餅皮,然後包裹餡料。 料有鹹、甜兩種,鹹餡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雞肉或豬肉絲、香菇、蝦乾、蛋絲,油煎蔥珠等調料。入口時又在餅皮上塗抹香甜適口醬料即成美食。甜餡料用白糖加工製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冊絲,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餅皮即成薄餅。食時用薄餅皮捲成圓筒狀就食。

清明時令,春韭性溫,是保肝佳蔬,有行氣理血,化瘀的功效。民諺有“春食韭菜、法病消災”之說。新增綠豆芽又有清熱解毒和止渴利尿的作用,療效甚妙,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潮汕人清明食薄餅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沿變來的。

清明日食薄餅,既有紀念寒食古俗的含義,也享用了一頓別具風味的美餐。 蒸樸籽粿。潮汕有一種樹叫樸籽樹(又叫樸丁樹,屬榆科),葉子卵形或長橢圓形,果實圓,狀如綠豆大點, 味甘甜, 無毒,有消痰下氣之效。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樸籽樹葉滿叢嫩綠。 據傳昔年元兵於清明前人侵潮州,殺戳掠奪,民不聊生,被迫無奈而避人山林之中,飢不擇食,只好採摘樸籽葉,果籽充飢,後人為永記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葉”民諺。

潮人世代相傳,清明節加工蒸制“樸籽棵”吃的風俗,沿襲至今。 樸籽棵是採摘樸籽葉和果實(俗稱樸幟)搗爛,與大米一起混成粉末,過篩出粉精。加工製作時將米粉新增白砂糖及發酵粉,

加入適量水份攪拌均勻充分發酵,然後裝入陶製桃形棵印或梅花形棵印。放置於蒸籠裡(炊具)蒸熟。噴噴清香的裸品呈淺綠色,就成為質優味香色美的樸籽棵。 掃墓。清明節在潮汕各地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掃墓俗稱“掛紙”,為與冬至掃墓有別也叫“掛春紙”。

三、踏青春

清明時節,春風輕拂,暖意襲人,民間自古以來便有踏青春遊之俗。

《澄海縣誌》載:三月三日郊遊,稱為踏青。踏青遊玩原也是古俗,後來人們將這一活動挪在清明日。清明時節,陽光明媚,草木盎然,春燕剪柳。人們經過一個嚴寒的冬天後,紛紛抖落寒意,走出家門踏青賞春。宋代歐陽修的《阮郎歸。踏青》寫道:“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現在,潮汕人往往把掃墓和踏青結合起來。掃墓時帶上一些飲料,俟掃墓完畢,找一處乾淨平坦的地方,就著祭品和飲料,席地而食,別有一番野趣。

四、蒸樸籽粿

樸籽粿為潮人清明掃墓普遍要蒸制的粿品。它是用一種叫樸籽樹(又叫樸丁樹,屬榆科)的嫩葉,和米舂粉,發酵配糖,裝入桃形陶製粿印或小碗蒸熟後吃的粿品,也叫碗酵桃。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有清風去淤,清脾健胃之作用。據說,先人每逢饑荒年,便採樸籽樹葉充飢度荒。為不忘過去,後人相沿便成此俗。

五、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

古籍《清嘉錄》雲:清明日,滿街叫賣楊柳,人家買之,插於門上。潮汕農諺有:“楊柳青,而濛濛;楊柳千,晴了天”、“插柳掛青,福降農家”和“簷前插柳青,農夫望莊稼”,表達了世人祈望風調雨順,田增產人增壽,依戀清明插柳,祝福康寧益壽、五穀豐登之情懷。

這個習俗是為紀念晉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第二年,老柳樹死而復生。晉文公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後,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