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師師德演講稿七篇

才智咖 人氣:5.73K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師德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教師師德演講稿七篇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1

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應該是對我們教師最崇高的讚美。帶著這份美好的心情,回望自己走過的十幾個教育春秋,那點點滴滴的情思瞬間飄滿了整個心頭。

難忘初踏講臺時的青澀,帶著夢的憧憬,掛著一臉的微笑,就這樣結識了一群可愛又調皮的“小馬駒”。時值全國素質教育的呼聲風起雲湧,為學生減負的口號一浪高過一浪,就在這教育改革之風吹滿地的1999年,我開始揚帆自己的教育教學生活之理想小舟。

年輕,便沒有經驗可談,有的只是蓬勃的朝氣和充足的幹勁。攜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凜然正氣,便把一個認真、樸實、心繫學生的我,擺在了一年級國小生的面前。從此,那一張張可愛、純真的笑臉,便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遊戲,一起痛並快樂著。

那時的我,懷揣著師範時的一句話:微笑著進教堂!在我看來,那群可愛又調皮的學生,真真是把我“體罰”的不輕,因為我的不忍心,因為我的寬容,因為我的年輕,我總是捨不得去“懲罰"他們。想想那時自己真的太年輕,自己處理學生問題缺乏教育機智,更談不上什麼教育智慧,我實在是被孩子們好好地"修理"啦!可是那時的感覺卻最真,最純,最動人,也是腦海中印象最深,最不容易忘卻的精神財富。

在那青澀的歲月裡,有我一週內敲斷六根教鞭的無奈,有我和孩子們的歡歌笑語,更有閃爍在記憶之中,讓人終生難忘的感人一幕。隨時間溜走的美好生活,雖一去不復返,可是永存在記憶中的美好回憶,會一直與我相隨。隨手擷取的點滴,就這樣真真實實的重現於眼前,把我帶回到十年前的那個溫暖的冬天。

在一個寒冷的早晨,一個調皮且愛搗亂的孩子---王偉東,因為上課時不認真聽講,被我點名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而就是這樣一個剛剛被我訓斥過的學生,放學之後,居然和其他學生抬著一桶水送到了我的宿舍門口。當我開門後,看到孩子們被寒風凍得紅撲撲的小臉蛋時,看到滿滿的一桶水呈現在我的眼前時,看到孩子們額頭滲出點點汗珠時,一股莫名的感動瞬間湧遍了全身。這就是我的學生,發現老師忘了拿水桶,而主動抬水送到我的宿舍的學生,一個被我訓過還沒有超過十分鐘的學生,就這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對老師的愛的學生,我怎麼會把他們忘懷呢?多麼美好、純潔的心,試問我怎麼會不喜歡他們,不為他們而風雨兼程呢?

最令人難忘的,是孩子們在二年級時發生的一件事。那時由於新分的老師還沒有到校,我擔任兩個班級的數學教學及一個班級的班主任工作,每天要上6節課,批改學生的作業只有在晚上才有時間,工作的辛苦自不必說,就是和另一個班的學生相處的短短兩個月,孩子們和我便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新分的老師要來學校上課了,而我也將要結束另一個班級的教學工作。就在和學生告別的最後一節課上,學生們說著不忍和我分別的話語,當下課的鈴聲響起時,孩子們團團圍在我的身邊,不讓我離開教室,就在這時,一個女孩的聲音傳到了我的耳朵裡。十多年過去了,我早已記不清女孩的名字,但是那女孩的話卻時常在我的心底響起:老師您不要不教我們了,求求您了,難道還要讓我給您跪下嗎?

我不知道孩子當時說這句話的真實想法,但是孩子單純的話語卻深深地撞擊著我的心,震撼著我,讓我感動、感動......每當我身心疲憊時,每當我對學生流露出失望和無奈時,女孩的聲音就會在我耳邊響起,我怎麼會不盡職盡責的,用心地對待這群可愛的孩子呢?

不經意間十年的光陰倏忽而過,而我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懵懂無知的年輕教師,不變的是我對孩子們的一顆真摯的心。

不論是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還是教師選擇了我,這已都不再重要了,問題的關鍵是,我深深地喜歡上了你---------人民教師。這是我發自內心的、真實的想法,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人生可以重演,我會毅然決然地作出選擇,我還要當一名人民教師。

我是真的喜歡上了課堂,喜歡上了孩子們,喜歡領著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裡自由地穿梭。從未感受過的快樂,從未體驗過的幸福,今天我已牢牢地把它握在自己的手中。這快樂源自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同進步,一塊成長;這幸福源自心靈的成長,讀書,思考,實踐,總結,這是自身成長過程中的主旋律,而它的奏響更讓我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讀書,是我教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而不斷地思考讓我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在我看來,這已經成了我生命中最自然,最尋常的事,它就如同我自由呼吸離不開新鮮氧氣一樣,化成了我生命中的一個分子。

或許未來的道路充滿了許多艱辛,也知道自己的任重道路,既然已經揚帆遠航,那就一路勇敢地走下去!做不成大樹,那就讓我做一棵無名的小草,即使不能把五彩繽紛的顏色塗抹,即使不能把誘人的芬芳拋灑,也要綠滿每個孩子的心空!

為了心中的夢,為了教育的理想,我會一直堅持,我會一直努力的追求下去!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師愛無價》。

從走出校門的那天起,我就下決心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這些年來也一直為之探索努力著。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優秀的教師呢?有人會說,優秀老師就是有淵博的知識,端莊的儀表,優雅的風度,健康的體魄。可我認為,要當一名優秀老師,首先要有愛心,不熱愛學生的老師,決不是好老師,學生們也決不會歡迎他。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不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是傾注了我們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們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上是我們教師最大的樂趣。當我的演講稿寫到這裡的時候,我想起了一個讓我熱淚盈眶的英雄教師——殷雪梅老師。她是江蘇省金壇市城南國小的女教師,20xx年3月31日,殷老師為了拯救身後的她的學生稚嫩的生命,張開雙臂,用身軀阻擋著鹵莽而來的小轎車25米,整整25米小轎車把殷老師撞出去25米在這個世界上行走、生活、熱愛、奮鬥、奉獻了的殷老師52年的生命歷程,嘎然跌倒在殷老師的追悼會上,10萬名各界群眾揮淚送別,被她救下的孩子跪在地上,淚流滿面,他們深深地在呼喚:“殷老師,您快回來啊”,“殷老師,我們想您了”,“殷老師,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如果說殷老師是一朵花,那十萬百姓的送別就是一隻生花的筆;如果說殷老師是一片綠葉,那她用生命和愛鑄造的葉魂在千萬人的心中都樹立起了一座堅固的豐碑,成為了我們所有這些為人師者師德師風學習的楷模。

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吧!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但是教師的愛也不是盲目的,愛是一門藝術,我們不僅要能愛,而且要善愛。“愛”要一視同仁。學生沒有貧富貴之分,他們有一樣的智慧和熱情,有一樣被愛護的權利,我們應該用一樣的心去關愛他們。“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這點上有好多老教師都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指明瞭方向。她們疼自己的學生嗎?疼。有的.老師帶生病的學生回自己家照顧;有的老師經常給貧困的學生衣物。她們都在學生身上傾注了愛心,但是她們對學生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不放過一點小錯誤,及時進行教育,以促其不斷進步,這才是善愛。“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平等、民主、理解、尊重和信任會使我們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更好的幫助他們進步。

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我曾為學生不學習而大動肝火;曾為半夜找不到學生而心焦如焚;曾為作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絞盡腦汁;曾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淚。我猶豫過,消沉過,有時候問我自己,和幹其他工作的同學比起來,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當看到學生們體會到老師的苦心奮起直追,成績進步時;當生病時看到學生關切的目光,聽到他們親切的問候時;當聽到他們驕傲的談起“我們班”時;當經過自己和同學們努力班級取得成績時,一種感動和自豪就會油然而生,原來付出就有收穫,愛的付出就有愛的回報。這時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熱情,又充滿了事業的執著。我想雖然我的工作做的並不優秀,離“名師”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雖然可能我的事業永遠也不能夠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我的工作充滿著希望,決定著未來,所以我會始終堅持用心去做,用愛心耕耘終生。

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工作者,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用自己的愛心來創造美好的未來!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註定是大家一生難忘的回憶和傷感的一天,歷史上的今天,1982年6月16日,新中國首次舉行博士論文答辯會,標誌著我國自主培養的第一批博士產生。70年前的1945年,是學校前身蚌埠工業職業學校建校元年。在學校建校70週年、在國家首批博士誕生紀念日之際,我們隆重舉行XX屆研究生畢業典禮及學位授予儀式,意義非凡。值此激動人心時刻,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向順利完成學業、獲得博士學位的21位博士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的641位碩士研究生致以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培育你們的老師和服務你們的員工表示誠摯的感謝!向你們的父母、親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幾年前,你們經過刻骨銘心的艱辛努力和付出,進入了xx深造,開始了與xx交相輝映的心路歷程,你們增添的蓬勃生機和創新力量,付出的點點滴滴,時刻演繹著xx的故事,奏響著xx的音符,凝成了xx的精彩與光輝。

同學們,作為xx最為優秀的學子。你們發表的學術論文,在告訴我們,你們學的很用心;你們參加數學建模大賽或學科競賽頻頻獲獎,傳遞著你們勤學善思、勇於創新、敢於拼搏的精神;你們跟著導師在實驗室做實驗,開展科學研究,到現場測試資料,整理報告,撰寫專利,展示了你們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習的風貌。你們的努力和智慧讓我欽佩,你們為學校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此,我代表學校向你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30年前國家召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大會,作為“中國第一號博士”的馬中騏作為博士代表上臺發言,題目叫《新的起點》。時任復旦大學校長的蘇步青提了個問題:“以後那麼多博士怎麼辦?”很多人當時並不明白蘇步青何有此問。這個問題在今日聽來,更容易理解其中深意:中國研究生的數量與日俱增,研究生是否還能保證足夠的“含金量”?在科研工作中是不是有相稱的貢獻?

有感於馬中騏的發言和蘇老之問,今天當此特殊場合我想對同學們說,將學習進行到底,終生與書為伴,這也是我的臨別贈言。

將學習進行到底,你們或許認為這個話題老生常談,毫無新意。但我們都知道,做起來很難。因為將學習進行到底,就是古人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我們今天與其說在慶祝畢業,不如說是歡呼新的學習的開始。

將學習進行到底,喊喊口號容易,要想做到非常不容易。首先你得養成愛好讀書的習慣。我先讓大家看看以色列和匈牙利國人是如何愛好讀書的。

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而以色列的猶太人人均每年讀書68本。猶太人有個習俗,當孩子出生時,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上一點蜂蜜,讓小孩去舔《聖經》上的蜂蜜,通過這一舔,讓孩子對書產生美好的第一印象:書是甜的。當孩子稍稍懂事時,幾乎每一個母親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家裡突然起火,你首先會搶救什麼?”當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時,母親會嚴肅地告訴他:“這些都不重要,你首先應該搶救的是書!書裡藏著的是智慧,這要比錢或鑽石貴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因而猶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文盲的民族,就連猶太人的乞丐也是離不開書的,即使在乞討,他們的身邊總會帶著每天必讀的書,更別說衣食無憂的人了。在猶太人眼裡,愛好讀書看報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種美德。

匈牙利,它的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足中國的百分之一,但卻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圖書館,而我國平均45.9萬人才擁有一所圖書館。匈牙利平均每人每年購書20本,比同地區的西歐人要多得多,而我國上世紀90年代統計,平均每人每年購書只有5本,XX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提供的統計資訊,人均4.3本,呈逐年下降趨勢。

那麼,一個崇尚讀書學習的國家,會得到什麼呢?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濟濟。建國時間雖短,但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8個。以色列環境惡劣,國土大部分是沙漠,像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國家的糧食不夠吃,還要以石油換食品,而以色列卻把自己的國土變成了綠洲,而且生產的糧食不但自己吃不完,還源源不斷地出口到其他國家。他們憑著聰明和智慧,創造出驚人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匈牙利,諾貝爾獎得主就有14位,一個區區小國,因愛讀書而獲得智慧和力量,靠著智慧和力量,將自己變成了讓人不得不服的“大國”。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人均讀書為7本,我國人均水平遠未到達。你們,是xx的精英,也是我們社會的精英,我希望你們無論走到哪裡,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能做到手不釋卷,將讀書變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讀書要講究方法。我國古時醫聖李時珍讀書方法有三點,一是涉獵面廣,二是依類專功,三是勤做筆記。閱讀時應全神貫注,不是一般地泛觀博覽,而是一邊讀書,一邊思考問題,且務求有所心得,一旦有了心得,就隨時筆記,決不輕易放過,更不能斷章取義,囫圇吞棗。李時珍花了31年功夫,讀了800多種書籍,寫了上千萬字筆記,遊歷了7個省,收集了成千上萬個單方,最後寫成了中國醫藥學的輝煌鉅著——《本草綱目》。博覽群書,用心研讀,廣拜名師,勤為實踐是李時珍成為科學巨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將學習進行到底,要將讀書變成自己的生活。現在資訊科技這麼發達,日本人還經常口袋裡裝著袖珍書,坐在地鐵上拿出來閱讀,看看我們的高鐵地鐵,大家都在低頭看手機。

有外國記者曾說,“來到中國,有兩個願望:一是看看萬里長城,二是見見錢鍾書”。他把錢鍾書看作了中國文化的奇蹟與象徵。錢鍾書是誰,他學貫中西,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兩方面做出了卓越成績。他一輩子鍾情於書,讀書是他最大的癖好。因他週歲“抓週”時抓得一本書,故取名“鍾書”。

考入清華後,他的第一個志願是“橫掃清華圖書館”。他終日泡在圖書館內,博覽中西新舊書籍。在國外留學期間,為了博覽群書,他競日夜埋首在圖書館的書叢裡,聚精會神,心無旁騖。

年過八旬以後,錢鍾書每天依然孜孜讀書,樂此不疲。對他而言,閱讀就是生活。錢鍾書從兒時的閱讀啟蒙中,逐漸確立了“滿室書香、博學強記”的做讀書筆記閱讀習慣。讀書筆記是錢鍾書攀上學術高峰的重要階梯。他寫學術鉅著《管錐編》時,所用的資料足有幾麻袋。

錢鍾書先生的讀書生涯告訴我們,“對一個人生閱歷有限的學生來說,閱讀在豐富其人生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今天我想向同學們提議,你們畢業後每年能讀20本以上的書,並保持下去。每讀一本書都寫讀書筆記。當你完成100本書的閱讀時,請你登上xx理工大學的大講堂,讓你的學弟學妹共同分享你讀書的快樂!

同學們,你們就要離開,從此開始你們絢麗多姿的五彩人生,我希望你們無論遇到什麼艱難困苦,挫折遭遇,永遠記住這句話:當你與書為伴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說一聲再見,但讓我們在心裡永遠不要告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4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幅照片,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的一組塑像。師者手持書卷,神情莊肅,目光深 而平和;弟子則有列布四周,或誦習、或沉思、或舌辯、或聆聽,上有飛雲朗日,下有青松古石。我的心中突然湧出一種 然莫御的感動,多麼和諧的師生圖,多麼真切的師生情啊!夫子的德、才、勤、容真可謂萬代之師也。5000多年悠悠歷史長河中,不缺雄才偉略的君主,不缺流芳百世的賢臣,不少品行高潔的隱士,但影響至今,將精神滲透到我們這些炎黃子孫血液中、骨子裡的卻是一生身無長物、顛沛流離的夫子。這足使後代為師者共與榮 ,使我們這些在“師途”中行進的人對“師”的真諦有了更多的感悟。

夫子是高懸晴空的皓月,是潤澤田野的清源。但我寧願將他看作一座山,不可逾越,卻可攀援。夫子之德,德配天地;夫子之才, 古爍今, 子自難奢望。但夫子“韋編三絕”、“三月不知肉味”,雖非常人可以做到,但絕非不可企及。師道在勤,“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師道在勤。人們自古便視“勤”為人之美德,因而便有“勤儉可持家”、“勤能補拙”、“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的種種感嘆。豈有作為傳承人類文明的“師”者而不勤者?

師道在勤。只有勤學、勤思、勤,才能在知道少一點的人面前知道多一點,在迷茫的人面前沉穩一點;在如海的知識面前謙虛一點,在強於自己的學生面前從容一點;才能在淺薄面前深刻一點,在浮器面前淡泊一點,在物質不富有時精神豐富一點。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因奮鬥而閃光》。

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志願,充滿著求知和鬥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和信心的青春。"的確如此,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季節,青春是人生最鏗鏘的篇章,青春是摧枯拉朽的豪情,青春是旭日東昇力量,青春的我們意氣風發,青春的我們敢為人先,青春的我們鬥志昂揚。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我們,帶著對前程事業無限的憧憬,帶著年輕人無比的朝氣,敢為人先的激情和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跨入了剛剛落成的北郊新校園。

漫步校園,看整齊氣派的教學樓,藝美樓,實驗樓;鬱鬱蔥蔥的友誼林,校友林,學子林,朝氣蓬勃的莘莘學子孜孜不倦,意氣風發的教師隊伍兢兢業業……身在北郊校園,面對如此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北郊沃土,怎能不引起我們年輕教師心中那份身為北郊人的榮耀與自豪呢

工作中,同事間團結協作,和衷共濟,眾志成城;生活中,朋友間互幫互助,坦誠相待,其樂融融。身在北郊校園,面對如此充滿熱情和溫情的北郊熱土,怎能不使我們青年教師感受到工作的安心,順心,生活的舒心,溫馨

身為北郊新教師,我切身的感受到北郊是一個煥發著勃勃生命力的學校,為年輕教師的發展搭建了一個廣闊的舞臺,為年輕教師的茁壯成長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地。也切身感受到她對輕教師的那份殷切的關懷。不僅給我們提供了豐厚的物質條件,而且開展新老教師師徒結隊和各類教研活動,促進我們年輕教師早日成材。"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正是這種宗旨和理念,一批年輕教師不斷成長,為北郊的繁榮發展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北郊必將生生不息,充滿生機。

現在北郊正處於二次創業的關鍵性時刻,勵精圖治,百廢待興,新的路子和成功的經驗,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去吸取。創業是艱苦的,佈滿荊棘和坎坷;創業是喜悅的,充滿著成就和自豪。創業對於我們青年教師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創業必須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身為北郊的新教師,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必將會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水平,不斷進取,愛崗敬業,厚德愛生,以自己的一腔熱誠投入到工作中去;把自己的一片愛心奉獻給學生,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北郊事業的蒸蒸日上添磚加瓦。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更是短暫的。"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墓如雪。"我們不能在人生最光輝的時刻虛度年華,碌碌無為。迷人的彩虹出自大雨的洗禮,豐碩的果實來自辛勤的耕耘。我們應好好地把握青春,學那搏擊風雨的海燕去展翅翱翔;學那高大挺拔的青松去傲雪經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青年教師們,讓我們用我們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奮鬥,使我們的青春在北郊二次創業中閃光!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6

大家好: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淨,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的學術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你排憂解難,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讓你有著自信。很難想像幾十年前的教育理論,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還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實用意義。難怪他要成為廣大教師心中追尋的偶像,成為心中的指明燈。書中談到100條教育理論。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真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尤其是《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蘇赫姆林斯基在學校裡工作了35年,工作了20年後,他明白了,課堂上老師必須做兩件事情:一、要交給學生一定的知識。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很多老師認為,教給孩子很多知識就會讓孩子變得聰明,於是把主要的力量用到記憶知識上去了。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學會思考,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這話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在教學中發現,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怕思考了,學習很被動,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其實學習應該是一種樂趣,但凡學習好的孩子,都把做對一道題目當作一種樂趣,把思考所得當作一種發現,於是從中得到很多常人得不到的樂趣,最終成功了,問及他們的學習經歷,無一不說學習過程是一種快樂。

可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孩子還是會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呢?原因也很簡單,孩子沒有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依賴思想嚴重,稍有不會的題目就問家長,或者等待老師的講解,怕動腦筋,即使題目做對了,他也不引以為自豪,因為那是父母或者老師講解的結果,他沒有體驗到思考的樂趣。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祕的感覺;誰缺少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的顫慄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認為是死人。”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務。把學習當成一種思考、認識、發現和好奇的需要,這樣的學生才會成為會思考的勞動者。只有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思考者時,學生才能體驗學習是一種快樂和幸福,而這種快樂反過來促進學生的思考。

沒有問題意味著沒有思考,沒有思考怎麼能提出問題?較多的學生早已不會思考了,忘記了思考的概念,更不知思考的線路,要思考做啥?

那麼,怎樣才能使思考的活動在學校生的頭腦裡佔據統治地位,怎樣才能使思考、認識、發現、理解和求知的需要,成為一個人的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

首先,需要使用教師的智慧。

教師本身應該是個思想者,用思想去點燃思想,用智慧去碰撞智慧,力求轉變自己的一味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蘇赫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裡,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只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這就是教師點燃起來的勤學好問、渴求知識的火焰。只有教師才有可能向兒童揭示出:思考,這是多麼美好、誘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成為年輕的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那種熱愛自己的事業而又善於思考的教師,才有力量使教室裡保持肅靜,使兒童特別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傾聽他的每一句話,才有力量激發學生的良心和羞恥心,這種力量才是一種無可爭議的威信。而那些沒有什麼東西好講,學生也感覺出他沒有什麼豐富的思想寶藏的教師,確實是很可憐的。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願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嚮往”。

道理很簡單,一個不會思考的教師,教不出會思考的學生。當然,這些前提需建立在教師素質的提升上。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的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的激勵思考,他是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實踐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創造性的勞動,和學生一起,互相影響、討論、激勵、鼓舞。

其次、解放學生思想,轉變學生的學習心態。

長期以來,學生習慣了等待、習慣了依賴、習慣了接收、習慣了習慣的一切,主體意識丟失,獨立能力退化。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而自主學習表現為學習責任,學習是誰的事情,誰應該改承擔學習的責任?教師固然應該承擔,但學生若意識不到學習的責任,不能把學習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有機聯絡起來,學生永遠在昏昧等待中。只有當學習的責任真正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時,學生自己的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才是一種真正的學習。

然後、學會等待、牽線搭橋。

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實際的課堂往往是這樣的,要叫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常常沉默寡言,面面相覷,提不出來,為何提不出?因為不習慣思考,也不會思考,那麼,老師提出問題,大家發表看法吧,仍然沉默,為何?因為沒有看法,哪裡去找?不知道。也許有極少的同學有點想法,礙於面子怕回答。時間一分分過去,教學進度走不了,急死老師了,忍不住越粗代庖來得乾淨利索,省時省力,結果,我們又回到老路。學生永遠在等待依賴中。所以,教師不能急,首先給學生充裕的思考準備時間,善於激勵,耐心等待。一部分學生可能就差那麼點勇氣,需要教師為他們打打氣兒,有種種顧慮障礙的,需要教師排洩疏導。其次會引導,學生思維卡殼的地方要牽線搭橋,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結合可能開發的教學資源,如;報刊雜誌、電視、多媒體、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國內外重要的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等,以使思考由溫故而知新,由形象到抽象,由混沌到明晰的過渡飛躍;或者要知梨子的味道,親自去嚐嚐,讓學生親自其參與去體驗,也許這個探索自尋過程要花費很多時間,甚至表面一無所獲,但它使學生思維得到磨礪碰撞,活躍起來。這是一個人的學習、發展、創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能力、智慧發展的內在需求,它是一種不可量化的“長效”,比起短暫的急功近利的強行灌輸,是一種難以言說的豐厚回報,學生會受益終生,故而眼前所耗費的時間經歷應該說是值得的。

最後,以包容情誼,為學生創造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

試想,身處惴惴不安,緊張壓抑,過度莊嚴肅寂的氛圍裡,學生的腦力過度集中在時時刻刻的提心吊膽,焦慮惶恐,瞻前顧後中,怎能集中精力進行積極健康有序的智力思維呢?自由就是不給學生太多的束縛,有寬泛的空間,讓他們暢所欲言,輕鬆自如的各抒己見。這其中,教師和藹親切的微笑,循循善誘的開導鼓勵無疑是重要的。只要能思考,敢思考,哪怕是錯誤都是一大進步。人的認識,總是在錯誤中提高,誰畏懼錯誤,誰就毀滅進步,因而對錯誤不是批評指責,哪怕是不經意的一個輕視眼神,一句冷漠的話語,都不能輕易流露。而是引導指正,保護他們思維火化的幼芽是學生學會思考的重要開端。

只有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思考者時,學生才能體驗學習是一種快樂和幸福,而這種快樂反過來促進學生的思考。袁振國先生在《反思科學教育》中指出:“中國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時,將有問題的學生教得沒問題了,全都懂了,所以中國的學生年齡越大,年級越高,問題越少;而美國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是將沒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有問題。如果學生提的問題教師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國的學生年級越高,越富有創意,越會突發奇想。”其實學生不會思考,低效學習的癥結就隱藏在其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親自去感知,只有學生親身參與,參與體驗的過程中是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這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深深明白,一個善教的老師,所賦予孩子的,是一種思考,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認真思考,認真反思,反思我的課堂,反思我的理念,讓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樂園。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7

還有三天就是7月1日建黨節了。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共同慶祝黨的八十九歲生日。我經過黨組織的培養,昨天也順利通過了組織談話,就要成為一名預備黨員了,很高興向大家彙報我的思想和工作。

人們常用“蠟炬”來形容老師,多傷感,多淒涼啊!我想,教師不應該是蠟燭,需要悲壯地燃燒生命帶給學生光明。教師應該是一盞明燈,一盞指引學生認識世界,排除困難,勇往直前的燈。

作為一名教師,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與學生連線在一起的,工作中有歡笑,也有眼淚,但我都從沒有退縮,不輕言放棄。一件事要麼不做,要做就盡力去做好。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點一滴的行動去履行一名教師的職責,去詮釋我對教育事業的忠誠。

“關愛全體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我一直堅持的信念。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天空,即使你曾對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付出了關愛,但你對百分之一的孩子有疏漏,那麼對這個孩子來說,也許意味著你放棄了他百分之百的未來。作為一個母親,我更能體會到家長對我們的期望: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鼓勵每個孩子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讓不同的孩子獲得不同的發展。

唐斯琪是從普校轉學來的一名新同學。她有殘餘聽力,但聽見不等於聽清楚,她與正常孩子仍有差別。在原來的學校,她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在老師眼裡她是不優秀的學生,同學也嘲笑她是失聰、啞巴,她的成績越來越差,所以轉學來到我們學校、我的班級。她剛來的那段時間,我發現她悶悶不樂,甚至有同學告訴我她偷偷哭過。為了幫她儘快適應新的環境,上課時我就講慢一點,儘可能多一些板書,多給她一些發言的機會,練習時在她身邊多停留一會;課下找她談心,寫紙條幫她解決思想上的煩惱、生活中的困惑。一年過去了,再看看現在的她,上課時神采飛揚,總體成績突飛猛進,現在已是我們班的優等生!她在作文裡寫到:老師們對學生就像朋友一樣,永遠帶著天使般的微笑。老師就像是溫暖的太陽一樣,照亮了我心裡那灰暗的地方。在這裡,我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快樂。我們也許不會像普校老師那樣桃李滿天下,但那一刻我體會到了收穫的快樂。

我用智慧和汗水在特教這塊土地辛勤耕耘,我無愧於我的學生,可我卻不是一個稱職的妻子和媽媽。孩子上幼兒園兩年了,我接送她的次數屈指可數,沒辦法,爸爸笨拙的大手學會了梳辮子。偶爾在休息日我接送她時,看著女兒眼中閃爍的光芒,我知道她多麼希望讓小朋友看到,她也有一個愛她的媽媽。“媽媽為什麼總是這麼忙”面對女兒稚嫩的疑問,我感到好愧疚。因為她的媽媽不只屬於她,還屬於更多的特殊孩子。要想達到家庭和事業的雙贏,有時真的很難。我們的工作,離不開家人的支援。相信每位老師家裡都有這麼一些可親可敬的家人,為我們這盞明燈提供不竭的動力,讓我們能安心工作、傾情付出,學校的發展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我敬佩每一位在崗位上默默耕耘著的老師。在座的許多老師愛崗敬業,與你們相比,我做的還遠遠不夠。每天早上班主任老師早早到校開始一天的工作,每天傍晚總是幾位校領導最遲離校,生活老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細心照料,老師們向學生捐助衣物,深夜帶學生去醫院看病,為學生清洗髒衣服。正是因為特校黨支部的正確領導,才有了這麼多默默無聞、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園丁,才有了一項項驕人的成績,一面面金黃色的獎牌,學校才會一步步由小到大、從弱到強,成為省級規範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