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事蹟材料

才智咖 人氣:2.0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事蹟材料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恩事蹟材料,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恩事蹟材料

感恩事蹟材料1

她叫王倩穎,今年8歲,在西關國小二年一班讀書。別看她只有8歲,個子不高,小巧玲瓏的,但這個“小不點”個性活潑開朗,能說會道,語言風趣,深得父母、老師和同學的喜歡。她是一年一班的班長、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還是父母的好女兒、周圍朋友的開心果,被大家公認為西關國小一年級的“感恩小明星”。

在父母的眼裡,她是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早出晚歸,放學後她就主動幫父母摘菜、學著包餃子;吃飯時幫著拿碗筷、盛飯;吃完飯爭著洗刷碗筷。有好吃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媽媽。儘管家中經濟條件很好,但她平時從不亂花錢,不隨意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錢。每當家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過生日,她都會送上自己親手做的賀卡,獻上一支祝福的歌。她從小就知道見到樓下的爺爺奶奶要主動問好,深受左鄰右舍的喜愛。在學校,她也不忘對同學們講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要善待父母,尊敬長輩和老師,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同學。

在班主任的眼裡,她是認真負責的好幫手。作為班長,她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以身作則,對同學熱情幫助、團結友愛,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因為她知道“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她對班級工作認真負責,中午老師不在的時候,她就是代理小老師,把班級管理得井然有序。同時,除此之外,她還是一個非常節儉和充滿愛心的班長,她現在正籌劃在班級建立一個“愛心小屋”,以便大家能隨時將多餘的書刊、衣物、零花錢、捐獻出來,幫助學校和災區需要幫助的人。王倩穎用自己的行動蠃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期末被評為“優秀班幹部”稱號。

在任課老師的眼裡,她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王倩穎學到了許多本領,她會唱歌、會畫畫、會念兒歌、她還會做算術,每次問她,為什麼這麼優秀,她總是說,“有老師的教育和培養,我才能進步。”前幾天,她看見老師唱歌時一邊唱一邊咳,她站起來說;“大家別吵了,別讓老師這麼辛苦了。”當時作為老師真的很感動。她不僅自己勤奮學習,還積極組織班裡同學成立了“幫困小組”,成績優秀的隊員與學習困難的隊員結成了“一幫一”的對子,使全班同學形成了“勤學、樂學、會學、助學”的良好學習氛圍。學校舉行的朗誦比賽、學會感恩等主題班會活動,她都積極參加,總是取得較好的成績。老師也非常欣賞她的才智和為人,時時刻刻關心呵護她的成長。

在同學們的眼裡,她是熱心助人的好夥伴。上課,她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勇於發言,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當天所學知識消化掌握;課後,她認真做好作業,自覺堅持寫日記,並提前預習好次日要上的新功課。學習中遇到難題她最愛鑽研,虛心好問,勤于思考,有時會因一個問題與同學爭得面紅耳赤,直到找出正確的答案為止。她品學兼優,善於團結同學,人緣很好,和同學關係密切,同學們都願意接近她,更因為她樂於助人,在班上威信很高,同學們只要有困難,就會去找她。她只要力所能及,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從不推辭拒絕。如有的同學書不會讀,她一句一句地教;有的同學應用題不會解,她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給講解。同學感冒了,她幫著取藥、倒開水。她還喜歡活動,操場上,經常有她和同學們活躍的身影、清脆的笑聲和歡呼聲。

她,忽閃著一對會說話的大眼睛,時常面帶微笑,一眼望去並沒什麼特別,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國小生,樂於助人,工作負責,成績優異,全面發展。她自上學以來,一直勤奮好學,加上聰明才智,因此獲得了驕人的成績和榮譽。一年級期末就被評為學校的全優之星、管理之星、智慧之星、讀書之星。在一年一度的孝敬父母活動中,她被評為“好孩子”,並多次在各類比賽中為班級贏得榮譽,的確是一個感恩小明星。

感恩事蹟材料2

於晗,今年十三歲,她品學兼優,善於團結同學,還積極參加班級管理,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多次被評為“學習標兵”、“優秀班幹部”,“優秀團員”等。她從小酷愛讀書,良好的讀書習慣使她從小受到了更多書籍的教育,讓她更深刻的體會到了人間的真情。在學校裡,老師的教育,同學們的相處,讓她學會了回報老師、感恩父母、感謝社會。

一、感恩學校,尊敬老師,愛護同學

學校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園地,在校園裡,她總是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心集體。身為班級幹部,她樹樹立良好榜樣,處處以身作則,從始至終保持著積極的工作態度,快樂的為同學服務,在屬於自己的小小的平凡職位上發光發熱。她不怕苦不怕累,協助同學做好衛生工作,同學們不會幹的活她帶著幹,同學們會幹的活她搶著幹;協助班主任做了很多班級管理工作,她不怕煩不怕雜,不嫌事小而不為。於晗團結同學,樂於助人,人緣很好,同學們都願意接近她。她經常犧牲休息時間,幫助班裡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學習。只要有困難,同學們都會想到她。而她,只要力所能及,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盡全力地幫忙,從不推辭拒絕。看見同學感冒了,她幫著取藥、倒開水;看見同學自行車壞了,沒有辦法回家,她就急忙向前,積極出謀出力。

二、感恩親人,孝敬父母,禮待友人

於晗同學的的家裡堆滿了書籍,這也是她最愛的物品。從小的閱讀習慣使她明白了父母的不易。在父母的眼裡,她是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放學後她就主動幫父母摘菜;吃飯時幫著拿碗筷、盛飯;有好吃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媽媽。平時她從不亂花錢,不隨意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錢。每當家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過生日,她都會送上自己親手做的賀卡,獻上一支祝福的歌。她從小就知道見到樓下的爺爺奶奶要主動問好,深受左鄰右舍的喜愛。她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孩子,平時的生活中,她總是用心地用愛去回報父母。在父母疲憊時,默默遞上一杯暖暖的熱茶;在父母煩惱時,扮一個調皮的鬼臉,逗父母開心。

三、感恩社會,奉獻愛心,幫助他人

“5·12”大地震發生後,看見瓦礫下的那些同齡的孩子們,她哭了!她愣是把零花錢都捐了出去!一個人在某一次慈善活動中捐出大筆的捐款這並不稀奇,而一個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始終堅持對人對事對社會感恩卻是最難得的。而今年4·20雅安地震,她又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錢。

3月22"世界水日",她還帶領同學們舉辦了“水是生命之源,讓我們從點滴做起”為主題的節水宣傳簽字活動,積極熱情的向大家宣傳水資源的可貴與不可再生的性質,呼籲大家從自己的生活小事做起,盡力儘量節約用水資源,讓大家不要隨便浪費,讓大家不要隨便揮霍,她以真摯的行動、誠懇的語言,極大的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和熱情,使同學們都踴躍簽名,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喚起了眾多同學們的節水意識。

不積細流,無以成大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於晗同學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她卻能用行動奉獻愛心,在自強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長,譜寫著一曲曲感恩的旋律。這旋律,一次又一次撥動我們的心靈

感恩事蹟材料3

她叫韓笑,今年11歲,是煙臺祥發國小五年級五班的學生,擔任班裡的語文課代表。在家她是父母的孝順乖女兒,在學校是老師的敬業好幫手,也是同學們眼中充滿愛心的小天使。

雖然在家她也是獨生女,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但她卻從不任性霸道,像貼身的“小棉襖”一樣孝順父母,尊重家人。小小年紀,她就懂得“百事孝為先”的深刻道理。每次跟爸爸媽媽去超市逛商場,從來不亂要東西。每回爸爸媽媽詢問她:“韓笑,你喜歡什麼呢?想要點什麼呢?”她總是體貼地回答:“爸爸媽媽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吧,我聽爸爸媽媽的。”如果她提出想要的東西后爸爸媽媽覺得沒有必要買,她也能善解人意地尊重理解父母的意見。

記得XX年她才上一年級,那年的冬天下了一場很大的雪,地上鋪了厚厚的雪,再經由來往的車輛的碾壓光滑得讓人舉步維艱。放晚學她和媽媽等了好幾班公交車都因人滿為患沒有擠得上去,媽媽怕她長時間站在雪地裡挨凍會感冒,就想打出租回家。可在那樣的天氣能打到出租也並不容易。只見她懂事地說:“媽媽,咱們還是步行回家吧。這樣不僅能把打車的錢省下來,還能鍛鍊身體呢。”就這樣,在她的一再堅持下,和媽媽小心翼翼地踏著冰雪一路相互攙扶著蹣跚走回了家……但是後來,當震驚全國的汶川“5.12”大地震發生以後,她卻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平時一點點積攢的50元零花錢慷慨得捐獻給了災區小朋友,並且還利用課餘時間特意為災區的小朋友親手摺了6只精美的千紙鶴寄託自己的祈願。這是一位多麼讓人感動的愛心小天使,這是一位多麼讓人敬佩的好孩子啊!

在家裡,哪怕爸爸媽媽買一點兒好吃的東西,她也捨不得獨自全部吃光,非得留出一些給爸爸媽媽嘗一嘗。如果爸爸媽媽不捨得吃,她就硬給爸爸媽媽遞到手邊塞進嘴裡才肯罷休。前年暑假她隨媽媽去青島舅舅家照看那一對兒還在幼兒園的龍鳳胎弟妹,早上看到媽媽趁大家還沒睡醒就悄悄起來為上班的舅舅舅媽準備早餐,她也不聲不響地跟著起床,主動幫弟弟和妹妹把洗臉水打好,還把弟弟妹妹的牙膏也都擠好,然後輕聲細語呼喚弟弟妹妹起床,幫弟弟妹妹穿鞋襪,監督弟弟妹妹洗臉刷牙,甚至吃飯的時候幫弟弟餵飯。不管是在青島舅舅家做客,還是舅舅家的弟弟妹妹來煙臺做客,她總是大方地拿出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從不仗著自己是姐姐以大欺小,跟他們爭搶。所以弟弟妹妹都非常喜歡他們的笑笑姐姐,尤其吃飯時這兩個小傢伙都爭著要坐到笑笑姐姐身邊呢!

雖然在學校裡她的媽媽就是一位老師,但作為老師女兒的她,總是那樣的謙虛而平和,從不以優越高傲自居。因為她是班裡的語文課代表,她格外嚴格要求自己,每份作業都爭取一絲不苟地完成。老師吩咐要收的作業、佈置查詢的資料也總是保質保量地率先完成。就在今年5月份,有一回她生病了,晚上發高燒,渾身軟綿綿的一點兒力氣也沒有。媽媽心疼她,跟老師打電話請了假,暫時不讓她晚上寫作業了。吃過藥,讓她躺下趕緊好好休息。誰知半夜,她的燒還沒有全退,就掙扎著爬起來非要寫作業不可。她說:“如果我完不成作業,第二天怎麼好意思去收同學們的作業呢?”無奈之下,媽媽只好開啟燈,一直陪著她把作業寫完。此時,媽媽抬頭看了一下掛在牆上的時鐘,已經凌晨3點了。多麼要強上進的好孩子!多麼富有責任心的小幹部!更讓人值得敬佩的是,第二天早上6點她又堅持起了床,吃完藥沒有吃飯就匆匆趕到學校參加舞蹈訓練。她知道:還有十多天就要到區裡進行匯演比賽了。在這個關鍵時刻即使自己病了也不能耽誤呀。她還知道:舞蹈的隊形老師已經排好,如果自己一人缺席就會影響整個舞蹈隊的效果,所以一定咬牙堅持!就這樣,憑著自己堅韌的毅力,她又倔強地站在訓練的舞臺上。細心的音樂老師發現她臉色不好,幾次勸她休息,她都低聲拒絕了,直到訓練結束。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付出就有收穫。不久前高興地得知她們表演的舞蹈獲得區級一等獎!聽到這個訊息,她開心地笑了,笑得是那樣的甜美。

她的大公無私心地善良還表現在很多方面,記得那天學校開春季運動會,她晚上回家不僅連夜寫了許多篇運動會廣播投稿,而且把家裡的絹花全部紮成一束束帶到學校。媽媽奇怪地問她:“你怎麼帶這麼多花兒?”她認真地說:“萬一別的小朋友忘記帶了,我就可以把多餘的借給他呀。”看到教室蓋電視的遮布髒了,她就主動拿回家清洗乾淨,老師讓她分管的衛生區也總是盡心盡力反覆打掃,就怕出一點兒差錯。瞧,這就是她,甘願奉獻、勤奮敬業而又樂於助人!

她不會說什麼動人的豪言壯語,只是低頭無怨無悔地為別人做著她認為自己應該做的一切。她就像一棵平凡而稚嫩的小樹,向四周殷勤地伸展著她柔弱的枝葉,努力為大家撐起一片綠色的天空,在燦爛的陽光下默默地付出著,快樂地成長著……

感恩事蹟材料4

掌聲與淚水相伴,鮮花與感動相隨。她,一個在家孝順長輩,在校尊敬師長、關心同學、熱心班級事務的小女孩,讓我們對生命和愛有了新的認識。她叫謝運蘭,今年7歲,在城關三小一年級讀書。她是父母的好女兒,爺爺、奶奶的好孫女,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

感恩是一種品德

她從小就知道使用禮貌用語,向長輩問好,深受左鄰右舍、親戚的喜愛。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幼兒園時學會了掃地,一年級學會了洗碗筷、洗衣服、疊被子。她的爸爸在外打工,母親在幫別人賣衣服,看到長輩這麼累,她總是悄悄地把髒衣服揉洗乾淨,把屋子打掃地乾乾淨淨。

去年冬天,她母親生病,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小小的她用手一摸,媽媽的額頭滾燙滾燙的。她學著電視裡的模樣,費力地打來一盆水,打溼毛巾,敷在媽媽的頭上,一遍又一遍。夥伴叫她去玩她聽不見,爺爺奶奶叫她休息她不讓,她寸步不離地守在媽媽的床前,喂媽媽喝水,為媽媽端稀飯,幫媽媽洗腳。媽媽的病終於好起來,她才鬆了一口氣。媽媽笑了,她也笑了。

“媽媽,您累了,快坐下,我給你捶捶背!”“爺爺奶奶,您們年紀大了,盛飯的事就交給我吧!”“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您們先吃!”每當看見那嬌小而熟悉的身影,聽見那甜美而暖人的話語,父母感動,爺爺奶奶欣慰。鄰居都誇她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感恩是一種責任

在學校,她尊敬老師,關心集體。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同學。上學期,身為班級勞動委員的她,不怕苦不怕累,天天早出晚歸。擦拭窗臺,清理垃圾,同學們不會幹的活她帶著幹,同學們會幹的活她搶著幹。這學期,身為副班長的她,中午兩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忙完家務,完成作業後,她還積極地來班上管紀律。在她的帶領下,同學們懂事了,教室裡一塵不染,早讀時書聲朗朗,午休時寂然無聲,一次次被評上“流動紅旗”。這時,笑得最甜的便是她。

感恩是一種文明

團結同學,樂於助人的她人緣很好,同學們都願意接近她。同學們只要有困難,就會去找她。只要力所能及,她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盡全力地幫忙,從不推辭拒絕。看見同學不會讀書,她一句一句地教;同學感冒了,她幫著取藥、倒開水。同桌周鵬,頭腦靈活,但父母外出打工,隨舅舅生活,缺少管束的他上課不專心,作業好快。於是,運蘭同學便成了周鵬的小家長,上課提醒他認真,多發言,做完作業幫他檢查。功夫不負有心人,周鵬聽話了,去年參加一年級語文學科知識競賽,榮獲二等獎。這次分班,周鵬還成了一(5)班的班長呢。去年“5·12”大地震發生後,看見瓦礫下的夥伴,她哭了!她愣是把零花錢都捐了出去!

感恩使心靈飄香

她品學兼優,xx生氣,一眼望去並沒什麼特別,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普通學生,成績優異,全面發展。她自上學以來,一直勤奮好學,因此獲得了驕人的成績。她多次在各項考試中拿滿分,上學期參加語文知識競賽榮獲年級第四名,為班級贏得了榮譽。本學期,她毅然決心拿下語文、數學雙課一百,以此報答父母和老師的厚愛。

在學校召開家長會,運蘭同學的才智和為人受到老師們的表揚和所有家長的讚賞,她的媽媽非常欣慰的說:“有這樣的好女兒沒白活,再苦再累也值。”

感恩是崇高的,感恩是快樂的`。謝運蘭同學,用行動奉獻愛,在自強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長,譜寫著一曲曲感恩的旋律。這旋律,一次又一次撥動我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充盈我們的良心。願三小的每一位學子,都能以謝運蘭為榜樣,在好習慣的陪伴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感恩事蹟材料5

劉宇軒,今年十一歲,碼頭鎮廣田國小六年級一班學生,他品學兼優,善於團結同學,還積極參加班級管理,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多次被評為“學習標兵”、“優秀班幹部”,2009年還被評為了“小孝星”。他從小酷愛讀書,良好的讀書習慣使他從小受到了更多書籍的教育,讓他更深刻的體會到了人間的真情。在學校裡,老師的教育,同學們的相處,讓他學會了回報老師、感恩父母、感謝社會。

一、感恩學校,尊敬老師,愛護同學

學校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園地,在學校裡,他深知老師的不容易,明白老師對自己和同學們的辛勤付出,明白自己如今的一切光彩的鮮亮是由老師燃燒自己光亮照出來的。不僅自己的學習,就連自己身體上的不適、心情上的失落老師也會進行開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深深的記在心裡。但是偏偏有些同學不讓老師省心。在老師本來對學習就心力交瘁的情況下依然胡鬧。這些他看在眼裡。於是他常常會自發的去管理班級,幫同學們管住自己,儘自己所能去讓老師對班級更放心。在老師分配給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的去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從收發作業到班級衛生打掃,從輔導同學學習到糾正同學的細小錯誤,儘管這些事讓同學們不理解,但他依然如舊。因為在他心裡,這是自己的職責,是對老師對自己和同學付出如此之多的回報。在一年年地成長、進步中,他知道了感恩是敬重的,教師節那天,他用自己寫的賀詞祝老師節日快樂,用自己的學習成果回報老師。自三年級以後,他每年過年都用父母的手機為老師發賀年簡訊,感謝老師的教導。

二、感恩親人,孝敬父母,禮待友人

劉宇軒的家裡堆滿了書籍,這也是他最愛的物品。從小的閱讀習慣使他明白了父母的不易。儘管有時父母經常會對他進行嚴厲

的教育,犯錯後進行懲罰,但是他從來沒有怨言。因為他知道,這是自己錯誤的代價,更重要的,這是代表著父母對自己未來的期望,是父母對自己愛的體現。

劉宇軒從小就用禮貌用語,向長輩問好,他也深受左鄰右舍、親戚的喜愛。很小的時候,他就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幼兒園時學會了掃地,一年級學會了洗碗筷、洗衣服、疊被子。現在,每當到了家務勞動的時候,都會搶著去做—刷碗、掃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房間、收拾家裡的書架。如果去老家,他更勤奮的幫助奶奶收拾碗筷,洗菜,做著許多的家務勞動。

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兒子,平時的生活中,他總是用心地用愛去回報父母。一次媽媽過生日,他親手製作了一張生日賀卡,沒想到這樣一個小小的生日禮物,媽媽卻高興地展開了幸福的笑容。在父母疲憊時,默默遞上一杯暖暖的熱茶;在父母煩惱時,扮一個調皮的鬼臉,逗父母開心;在父母生氣時,主動同他們溝通,讓父母開心起來。記得有一次,媽媽想給處於成長時期的他補補身體,買了大骨頭給他熬湯喝,當他正要狼吞虎嚥的吃肉時,發現媽媽並沒吃,他讓媽媽快吃,媽媽卻說:“我不吃,你快吃不要涼了。”他很生氣的對媽媽說:“你不吃我也不吃了!”這時媽媽摸著他的頭笑了,笑得那樣開心!媽媽心中那最柔軟的一角被輕輕觸動,兒子是媽媽的永恆,媽媽也是兒子的全部啊!

三、感恩社會,奉獻愛心,幫助他人

劉宇軒同學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20xx年5月12日,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汶川地震。在那段日子裡,他跟著父母每天在電視機前收看救援場景,時不時地流淚、感慨。為此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捐款,儘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災區的小朋友。他還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去敬老院看望爺爺奶奶們,幫他們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衛生,摘菜洗菜,聊聊天等。看到爺爺奶奶們開心的笑了,他一點也不覺得疲憊。

感恩是崇高的,感恩是快樂的。國小就要畢業了,他非常感激學校老師為她付出的心血,為他提供的一個個學習比賽、展現自己才華的舞臺。他在自己的一篇日誌中曾寫到:等我長大後一定會經常回憶起國小時代的美好經歷,感謝所有教過我的老師,我一定會用更加出色的成績報答老師們對我的辛勤培育。

或許他沒有太感人的感恩事蹟,沒有太感人的感恩文章,但是作為一個知道感恩的國小生,這樣已經夠多了,畢竟這只是他小小的感恩之心。

感恩事蹟材料6

她叫譚晶菁,今年7歲,在毓秀國小一年級三班讀書。她是一年級三班的安全班長、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還是父母的好女兒,小小年紀,卻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

在父母的眼裡,她是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放學後她就主動幫父母摘菜;吃飯時幫著拿碗筷、盛飯;有好吃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媽媽。平時她從不亂花錢,不隨意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錢。每當家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過生日,她都會送上自己親手做的賀卡,獻上一支祝福的歌。她從小就知道見到樓下的爺爺奶奶要主動問好,深受左鄰右舍的喜愛。

有幾次媽媽生病了要吃藥,譚晶菁看到媽媽要拿藥吃,立馬主動跑過來說:“媽媽,我來餵你吃藥”,然後模仿媽媽拿藥給她吃的樣子,一隻手拿藥,一隻手輕輕地抬起媽媽的下巴,把藥小心地塞進媽媽的口中,然後端起水杯送到媽媽嘴上

在班主任的眼裡,她是認真負責的好幫手。作為安全班長,她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以身作則,對同學熱情幫助、團結友愛,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譚晶菁用自己的行動蠃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學期中被評為“優秀班幹部”稱號和“五星少年”等榮譽稱號。

在任課老師的眼裡,她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譚晶菁學到了許多本領,她會唱歌、會畫畫、會念兒歌、她還會做算術,每次問她,為什麼這麼優秀,她總是說,“有老師的教育和培養,我才能進步。”

在同學們的眼裡,她是熱心助人的好夥伴。上課,她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勇於發言,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當天所學知識消化掌握;課後,她認真做好作業,並提前預習好次日要上的新功課。她品學兼優,善於團結同學,人緣很好,和同學關係密切,同學們都願意接近她,更因為她樂於助人,在班上威信很高,同學們只要有困難,就會去找她。她還喜歡活動,操場上,經常有她和同學們活躍的身影、清脆的笑聲和歡呼聲。

感恩父母,因為父愛與母愛最平凡,又最偉大。感恩老師,因為老師的辛勤付出,才有了自己今天知識的積累。感恩社會,奉獻愛心,幫助他人。感恩祖國,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對國家的熱愛深埋心中,用實際行動,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努力學習,將來做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她沒有太動人的感恩事蹟,但她知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果我們人人都做一個感恩的人,那麼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美好!

感恩事蹟材料7

我叫宋雲哲,是五年級的副班長兼宣傳委員,今年春節我積極參加第三屆“百萬中國小生春節感恩行動”。在活動中讓我學會了要做家裡的小主人感恩老師、感恩親人、奉獻愛心。

一、當家裡的小主人

我來自一個特殊的家庭。爸爸患有高血壓,還要出外做工掙錢。母親弱智,只能自理,不會做家務。家裡只有六十多歲的奶奶給我們全家做飯、洗衣服。看到爸爸、奶奶這麼苦、這麼累,我告訴自己:長大了,要成為家家裡的小主人,替奶奶分擔家務活。我悄悄的把父母、奶奶的髒衣物用洗衣機洗乾淨,把屋子打掃的乾乾淨淨。還搶著為做飯、盛飯、洗刷鍋碗。我和爸爸一起購買年貨、貼春聯,把家佈置得既整齊又漂亮,讓家有年的氣味。

除夕當天和奶奶一起包餃子、準備年夜飯。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奶奶,爸爸、媽媽。

當爸爸、奶奶疲憊時,我會默默遞上一杯暖暖的熱茶,幫奶奶、爸爸、媽媽洗腳;在父母、奶奶煩惱時,我會扮一個調皮的鬼臉,或講一個笑話逗他們開心;在父母生氣時,我會主動同他們溝通,讓父母開心起來。總之,我讓我家擁有了一個幸福、快樂的春節。

二、感恩老師

在學校裡,我深知老師的不容易,明白老師對自己和同學們的辛勤付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深深地記在心裡。我知道了感恩是敬重的,我在除夕夜、元宵節那天用爸爸的手機為老師發祝福簡訊,感謝老師的教導。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感恩是崇高的,感恩是快樂的。

感恩事蹟材料8

你們知道感恩節是哪一天嗎?對,就是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知道為什麼要設立感恩節嗎?就是要讓我們學會感恩。

首先要感恩父母。我們呱呱墜地,是因為父母;我們能快樂歌舞,是因為父母;我們能讀書學習,是因為父母;我們能擁有現在的一切,還是因為父母。難道我們不應該向他們感恩嗎?遞上一雙拖鞋,獻上一杯熱茶,都是感恩父母的表現,然而父母最需要的還是我們勤奮、聽話,做個讓父母放心,引以為榮的好孩子。

我們要感恩老師。是誰教給我們知識?是誰引領我們做“大寫的人”?是老師。都說師恩難忘,老師就是我們的第二父母。面對無私奉獻的他們,我們無需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我們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工整,對他們來說就足矣。

我們要感恩同學。一天中與你相處時間最長的就是同學了。從早晨7:40到下午4:40,同學們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校園生活,而且還讓我們開心、快樂。如果我們每天都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周圍的同學抱以微笑,生活將會充滿陽光!

我們要感恩陌生人。很多與我們素不相識的人都在默默地為我們奉獻著,沒有建築工人,哪來舒適的住宅和教學樓?沒有傳遞工人,哪來新鮮可口的牛奶和充滿快樂的信件?沒有好心的指路人,我們哪能每次都順利到達目的地?陌生人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但願我們也要把這種無私的精神傳遞到世界每個角落。

我們要感恩大自然,太陽讓我們獲得溫暖,江河讓我們擁有清水,大地讓我們擁有生存空間。若沒有了大自然,相信也就沒有了世間萬物。讓我們拿出實際行動來感恩大自然吧!吃飯節約一粒米,洗手節約一滴水,走在路旁愛護花草樹木,相信大自然會更加美麗!

同學們,我們要感恩的人其實很多很多,你的朋友,你的對手都值得你感恩。感謝朋友是一種禮貌的品質,感謝對手則是一種樂觀的心態,感謝生活更是一種多樣的藝術!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學習、生活,我們的校園將會更加美好,我們的明天將會更加燦爛!

感恩事蹟材料9

他叫張貴麟,今年9歲,他是班長,他是父母的好孩子,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村隊的好少年。

很小的時候他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剛上一年級他就學會了洗衣服,學會了做飯。從小就知道使用禮貌用語,向長輩問好,深受村隊居民的喜愛。他看到父母這麼苦、這麼累,他悄悄的把父母的髒衣物揉洗乾淨,把屋子打掃的乾乾淨淨。放學後他還搶著為父母作飯、盛飯、洗刷鍋碗。有好吃的她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媽媽。

在學校裡,他也不忘對同學們講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要善待父母,尊敬長輩和老師。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同學。

他品學兼優,善於團結同學,熱心助人、人緣很好,和同學關係密切,同學們都願意接近他,更因為她樂於助人,在班上威信很高,同學們只要有困難,就會去找他。他只要力所能及,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從不推辭拒絕。如有的同學書不會讀,他一句一句地教;有的同學應用題不會解他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給講解。

他,一眼望去並沒什麼特別,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學生,樂於助人,工作負責,成績優異,全面發展。他自上學以來,一直勤奮好學,加上聰明才智,因此獲得了驕人的成績和榮譽。多次在各類比賽中為班級,學校贏得榮譽,是同學們心中的好榜樣。

感恩事蹟材料10

感恩是什麼?感恩是充滿感激。感恩是什麼?感恩是我們感謝別人的行為體現。感恩是什麼?感恩更是一種熱愛生活的態度。感恩,並不侷限於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薰陶更多的人,感化更多的人,甚至改變更多的人。

感恩,是最基本的做人道德,它來源於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體會,你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我們要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擁有接觸和感受世界的機會;要感恩老師,是他們堅持循循善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要感恩同學,是他們給予我們快樂,為我們詮釋友誼的內涵;要感恩對手,是他們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要感恩社會,是社會給予我們更寬廣的視野……感恩這世界上對你有幫助的人,以及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將感恩延續。

大家應該記得《開學第一課》中的那個最美的女孩孟佩傑吧!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這是她的信條——養母雖然只照顧她短短3年,而她卻照顧癱瘓的養母12年。她8歲時就擔起了這個重任。每天6點起床,幫養母洗漱、吃完早飯,自己才小跑著上學去,放學回家趕緊買菜做飯,有時甚至自己拿著個冷饅頭奔跑著去上學,晚上放學回家把養母先帶出去透氣,幫養母做仰臥起坐200個、伸腿240下、捏腳30分鐘,到晚上九點多才做自己的作業,就這樣她堅持3500多個日夜。是什麼力量支撐著這麼一個弱女孩如此堅強?是愛,是感謝養母給她有個家。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呢?想想我們自己,真是慚愧。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能諒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嗎?能明白父母為我們的生活、學習操碎了心嗎?想過老師為我們批改作業用多少時間?知道老師為我們備課花多少精力?現如今,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常常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聖誕節……如果一個人連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父母、老師都不會去感恩,他們又會感恩誰呢?難道說人們已經習慣於索取,認為別人幫助自己是天經地義的嗎?

讓我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懷揣感恩心!

感恩事蹟材料11

潘月英同學是我校八年級八班的一名平凡的學生,但是她卻做出來一件不平凡的事。近日,潘月英同學無私救助孤寡老人的事蹟先後被《黃海晨刊》《日照新聞網》《莒州網》報道,一時傳為美談。

上學期開學第二週,細心的七年級八班班主任王洪國老師發現班中平時一向守時認真、刻苦好學的潘月英同學最近經常遲到。週四上課時間,潘月英來到辦公室請假,這令王老師困惑不解。聯絡前些天的遲到,王老師認定,這孩子一定碰到了什麼事。經再三詢問,方得知事情真相:

3月1日早晨,潘月英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背起書包上學了。天還矇矇亮。當她走到邢家莊附近時,藉著雪後的亮光,她發現,前面雪地上有一個黑乎乎的東西。當她壯著膽子走上前去時才看清楚,躺在雪中的是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老人衣服凌亂,神志不清,已經奄奄一息。雪後的氣溫驟降,遠近無人,這讓她英焦急萬分。情急之下,她突然想起在上學的路上有一個看石料廠的小屋。於是她自己嘗試著背起老人,但是隻有十四歲的她,瘦弱的身軀很難背起一個一百多斤重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她滑倒在地上,汗水,雪水,泥水,沾滿了她的身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她終於將老人連拖帶背地帶到小屋裡,自己也累得氣喘噓噓。從此,潘月英悄悄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義務。

每天,她把自己帶的飯、水餵給老人,看到老人吃下,平靜了,然後才離開小屋。由於家境貧寒,父母常年有病,這件事情她一直瞞著父母。每天她都早早起床,帶著水、飯,給老人吃,有時還給老人買自己都捨不得吃的方便麵,就這樣一直堅持了四天。

3月4日早,因為走得匆忙,她沒能來得及給老人送飯。她打算跟老師請假,去給老人送飯。王老師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買上飯,帶著本班的兩個同學騎著自行車趕往潘月英所說的小屋。他們在石料廠的小棚子中見到了那位被救的老人。待到老人狼吞虎嚥地吃完飯後,王老師返回學校,把這件事報告給學校劉校長。學生送飯本不是長久之計,為了能夠更好地照顧老人,劉校長當即派人趕往事發現場,並聯系110指揮中心,將老人送到鄉鎮敬老院。原來,這位老人由於神智不好,本來就住在敬老院。前些天,由於無故出走,杳無音信,又無從找起,敬老院正為這事著急。敬老院的人們為老人重返敬老院而高興,更為潘月英同學的高尚的行為所感動。

潘月英同學的事蹟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得到了縣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黃海晨刊》《日照新聞網》《莒州網》也先後進行了報道。潘月英同學是浮來國中優秀學生中的典型代表,她不僅學習好,而且品質好。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美好品德和當代中學生的高尚境界,是我校全體同學學習的楷模,是全校廣大團員學習的榜樣。為表彰潘月英同學的大愛精神和先進事蹟,學校研究決定,在全校廣泛開展向潘月英同學學習的活動,同時,經團縣委批准,共青團莒縣團縣委授予潘月英同學“莒縣優秀共青團員”、“助人為樂十佳標兵”、“十佳青少年標兵”榮譽稱號。

學校團委也向全體同學、共青團員發出號召:向潘月英同學學習!學習她在社會上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美好品德;學習她在學習中刻苦學習、頑強拼搏的精神;學習她在家庭中勤儉節約、不怕困難的精神;同學們要以潘月英同學為榜樣,做刻苦學習的模範,做助人為樂的模範,做遵規守紀的模範。

感恩事蹟材料12

一、感恩學校,尊敬老師,愛護同學

學校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園地,在學校裡,他深知老師的不容易,明白老師對自己和同學們的辛勤付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深深地記在心裡。但是偏偏有些同學不讓老師省心,所以,他常常會幫助老師管理班級,幫同學們管住自己,儘自己所能去讓

老師對班級更放心。在老師分配給自己的崗位上,他盡心盡力的去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從收發作業到班級衛生打掃,從輔導同學學習到糾正同學的細小錯誤,儘管這些事讓同學們不理解,但他依然如舊。因為在他心裡,這是自己的職責,是對老師對自己和同學付出如此之多的回報。在一年年地成長、進步中,他知道了感恩是敬重的,教師節那天,他用自己寫的賀詞祝老師節日快樂,用自己的學習成果回報老師。自三年級以後,他每年過年都用父母的手機為老師發賀年簡訊,感謝老師的教導。

二、感恩親人,孝敬父母,禮待友人

姜夢菲從小就用禮貌用語,向長輩問好,他也深受左鄰右舍、親戚的喜愛。很小的時候,他就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幼兒園時學會了掃地,一年級學會了洗碗筷、洗衣服、疊被子。爸爸在外打工,母親也在工廠裡打工,看到長輩這麼累,他總是悄悄地把髒衣服洗乾淨,把屋子打掃地乾乾淨淨。

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孝順的兒子,平時的生活中,他總是用心地用愛去回報父母。在父母疲憊時,默默遞上一杯暖暖的熱茶;在父母煩惱時,扮一個調皮的鬼臉,逗父母開心;在父母生氣時,主動同他們溝通,讓父母開心起來。

記得有一次,姜夢菲的媽媽想給處於成長時期的他補補身體,買了大骨頭給他熬湯喝,當他正要狼吞虎嚥的吃肉時,發現媽媽並沒吃,他讓媽媽快吃,媽媽卻說:“我不吃,你快吃不要涼了。”姜夢菲很生氣的對媽媽說:“你不吃我也不吃了!”這時媽媽摸著他的頭笑了,笑得那樣開心!媽媽心中那最柔軟的一角被輕輕觸動,兒子是媽媽的永恆,媽媽也是兒子的全部啊!

儘管他有時也會同父母撒嬌,發脾氣;可他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父母;其實有時,父母的願望並不奢侈,他們只求兒女平安快樂,姜夢菲說他的願望也很樸素,祈願父母幸福、安康!

三、感恩社會,奉獻愛心,幫助他人

姜夢菲同學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XX年5月12日,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汶川地震。在那段日子裡,他跟著父母每天在電視機前收看救援場景,時不時地流淚、感慨。為此我要儘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災區的小朋友。於是,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捐款,又參加了社群組織的捐款活動。在週末的時候,他和同學還會組織去敬老院以及社群去看望爺爺奶奶們,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衛生,摘菜洗菜,聊聊天等。看到爺爺奶奶們開心的笑了,他一點也不覺得疲憊。

感恩是崇高的,感恩是快樂的。國小就要畢業了,回顧五年來的國小生活,他非常感激學校老師為她付出的心血,為他提供的一個個學習比賽、展現自己才華的舞臺。他在自己的一篇日誌中曾寫到:等我長大後一定會經常回憶起國小時代的美好經歷,感謝所有教過我的老師,我一定會用更加出色的成績報答老師們對我的辛勤培育。

感恩事蹟材料13

她叫董夢怡,今年9歲,是臨朐魯能希望國小的學生,擔任五年級一班的班長。在父母眼中,她是活潑懂事的乖乖女;在老師心中,她是負責得力的好幫手;在同學們眼中,她是充滿愛心的快樂小天使。

俗話說:不積細流,無以成大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董夢怡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她的感恩全是有一點一滴的小事組成的;可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卻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大家,讓大家認可。

董夢怡一直很尊敬那些為困難群體、希望工程及災區群眾捐款、捐物的人。但作為一個學生,她無力參與這些,她便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來實踐著對社會、學校、教師、家長的“感恩”,在家中孝敬父母、幫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學校,她努力學習,恪盡職責;對社會,極力奉獻。作為她的家長,我給孩子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感恩在家裡。雖然在家她是獨生女,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但她卻從不任性霸道,像貼身的“小棉襖”一樣,孝順父母,尊重家人。小小年紀,她就懂得“百事孝為先”的深刻道理。在家中,董夢怡一直都是個孝順的女兒,平時的生活中,她總是用心的回報父母。在父母疲憊時,她會默默遞上一杯暖暖的熱茶;在父母煩惱時,她會扮一個調皮的鬼臉,逗父母開心;在父母生氣時,她會主動同他們溝通,讓父母開心起來。

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上三年級的時候她就學會了洗衣服,學會了做飯。從小就知道使用禮貌用語,向長輩問好,大家都非常喜歡她。女兒非常懂事,當她看到父母工作一天,非常勞累的時候,她就悄悄地把父母的髒衣物揉洗乾淨,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放學後她還搶著為父母收拾家務,吃飯時幫父母盛飯、飯後搶著洗刷鍋碗。

有好吃的,她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媽媽,哪怕就是爸爸媽媽買給她的一點兒,她也捨不得獨自全部吃光,非得留出一點給爸爸、媽媽嘗一嘗。如果爸爸媽媽不捨得吃,她就硬給爸爸媽媽遞到手邊,塞進嘴裡才肯罷休。

記得有一次,我回到家裡,因為工作的瑣事,心情非常不好,還和她爸爸吵了起來。女兒默默地寫完作業,又懂事地做起家務,看爸爸媽媽平息了,她若無其事地講起了笑話。“看到孩子這麼懂事,這樣努力地讓家庭快樂起來,我們做家長的,沒有理由不以身作則。”對此我至今感慨萬分。

第二,感恩在學校。在學校裡,董夢怡尊敬老師,關心集體,恪盡職守。她身為班長,不怕苦不怕累,每天早到晚歸,協助同學做好衛生工作,同學們不會幹的活她帶著幹,同學們會幹的活她搶著幹;她協助班主任做了很多班級管理工作,她不怕煩不怕雜,不嫌事小而不為。在她和全體同學的努力下,五、一班教室裡總是一塵不染,早讀時書聲琅琅,唱歌時聲音響亮,班級紀律得到任課老師一致好評,學校衛生紀律的“流動紅旗”簡直就成了她們班的“班旗”。

她品學兼優,善於團結同學,熱心助人、人緣很好,和同學關係密切,同學們都願意接近她,更因為她樂於助人,在班上威信很高,同學們只要有困難,就會去找她。只要是她力所能及的,她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從不推辭拒絕。在班內,如有的同學英語不會讀,她一句一句地教;有的同學應用題不會解她一遍又一遍地、不厭其煩地給講解。

雖然在學校裡她的媽媽就是一位老師,但作為老師女兒的她,總是那樣的謙虛而平和,從不以優越高傲自居。因為她是班裡的班長,她格外嚴格要求自己,時時事事比別人做的都好,每份作業都爭取一絲不苟地完成。老師吩咐要完成的作業、佈置查詢的資料也總是保質保量地率先完成。

第三,感恩在社會。在班級裡,董夢怡團結同學,樂於助人,人緣很好,同學們都願意接近她。只要有困難,同學們都會想到她。而她,只要力所能及,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盡全力地幫忙,從不推辭拒絕。看見同學感冒了,她幫著取藥、倒開水;看見同學自行車壞了,沒有辦法回家,她就急忙向前,積極出謀出力……。震驚全國的“5·12”大地震發生後,看見瓦礫下的那些同齡的孩子們,她哭了!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平時一點點積攢的50元零花錢,慷慨地捐獻給了災區小朋友,並且還利用課餘時間特意為災區的小朋友親手摺了6只精美的千紙鶴寄託自己的祈願。以後的玉樹大地震、西南災害,他都捐出了自己的愛心,這是一位多麼讓人感動的愛心小天使,這是一位多麼讓人敬佩的好孩子啊!一個人在某一次慈善活動中捐出大筆的捐款這並不稀奇,而一個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始終堅持對人對事對社會感恩卻是最難得的。要不毛主席也說嘛,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啊。

感恩是崇高的,感恩是快樂的。董夢怡同學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她能用行動奉獻愛,在自強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長,譜寫著一曲曲感恩的旋律。這旋律,一次又一次撥動我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充盈我們的良心。願我們魯能希望國小的每一位學子,都能學會感恩,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奉獻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愛的環繞下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