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材料範文

才智咖 人氣:1.57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事蹟材料都不陌生吧,根據事蹟材料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材料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材料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材料範文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材料1

繼“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三八紅旗手”之後,雲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階中學校長張桂梅再獲殊榮——“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中共中央《決定》裡讚譽張桂梅“以堅韌執著的拼搏和無私奉獻的大愛,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這是一個實至名歸的稱號。從教幾十年,張桂梅幫助1600多名女孩走出雲南深山,考上了武大、浙大、廈大等高校,今年大學聯考又創造了本科上線率94.3%的“教育佳話”。年逾花甲的她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滿身傷病,2018年病危住院時還提出要把喪葬費預支出來用在孩子身上,以至有人說她的故事“連石頭人看了也要流淚”。

從2007年至今,《新華每日電訊》持續關注和報道張桂梅的故事。這些報道里的張桂梅,是穿破舊牛仔褲的黨代表,至今仍和學生住在宿舍裡;不忍看山區女生失學,連續多年揹著勞模、先進獎狀去昆明募捐;工作再忙、身體再差,也堅持假期家訪,行程超過10萬公里……

張桂梅把全部身心投入到邊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和兒童福利事業,所以在《新華每日電訊》的報道中,我們尊稱她為“燃燈校長”。

對張桂梅來說,初心就是燃燈,是支撐她無私奉獻的原動力。在她那裡,對山區女童的愛心與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是完美統一的。為了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她用一輩子專注地做著一件事,但這件事播下了一千多顆與貧困決絕、創造美好新生活的種子,也將希望撒遍雲嶺山鄉。張桂梅用她的拼搏和大愛,完美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

近些年,中國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尤其貧困地區學生受教育水平的大幅提升,離不開像張桂梅這樣的優秀共產黨員的堅守與付出。正是他們點燃了孩子們的人生夢想,讓孩子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讓孩子們贏得了人生出彩的機會。希望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程序中,有更多照亮希望的“燃燈者”!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材料2

雲南華坪女高的一天,從清晨的喇叭聲開始。

女高就建在半山腰上,天還沒亮,五點多響起的高亢喇叭聲,是來催促起床的,女孩們揉著眼睛往外走,一個女人的聲音穿透過喇叭:傻丫頭,快點!到了教學樓,喇叭聲也不間斷:時間快到了,遲到了的掃球場去!

課間操的音樂響起,喇叭聲繼續從人群中穿過:腳抬高點唄!到了吃飯時間,喇叭裡傳出的是震耳欲聾的紅歌,吃完飯的女孩們趕緊往外跑。到了深夜,喇叭聲喊著女孩們的名字,讓她們趕緊上床睡覺。拿著喇叭的女人就站在樓下盯著,按照規定,宿舍的門不能關,誰要是玩手機或者聊天,她馬上能聽到。

這個木蘭王牌的小喇叭始終握在女高校長張桂梅的手裡,在它之前,她已經用壞了十幾個一模一樣的。喇叭的主人強硬,脾氣挺大,不好對付,掌控著關於女高的一切。

在這所寄宿制學校,性別特質是要被抹平的,女孩們必須剪齊耳短髮,短髮洗起來節約時間,也節約水,吃飯時間被壓縮到10分鐘,每週放假只有3小時。開學時要抄黨章,看革命戰爭片,週六有一堂思政課,張桂梅會拿著喇叭在臺上講,作為一個女性,一定要堅強,要獨立,要讀書,用知識來改變命運。

有高三的學生,把書碼得高高的,在那兒低頭打瞌睡、照鏡子,張桂梅發現了,一股腦兒把桌上的書掃到地上,把鏡子直接砸爛。還有學生11點多下了晚課,被張桂梅揪出來說藏零食的事。按照規定,私藏零食是要退學的。女孩倔著不認錯,張桂梅就要求老師和她一起盯著,有時候僵持到凌晨一兩點,6點多上課,老師快堅持不住了,還是得陪著張桂梅演戲,分飾黑白兩角,一定要讓女孩認錯。

女高的畢業生陳法羽回憶說,上學時看到張桂梅站在那兒,她和同學們都不敢往那邊走,乾脆繞點遠路。女高的學生幾乎不敢抬頭和她對視,上課沒注意聽講要被罵,成績下降了要被罵,負責打掃的區域有灰也要被罵……

在女高當過三年志願者的殷鑑告訴《人物》,自己能待這麼久,是個意外,跟張桂梅在一塊,必須處處自覺。他看著之前許多去女高支教的志願者,有人想指導張桂梅搞素質教育,還有人夜裡貼黑不溜秋的面膜,讓女孩們看見,也模仿著買三塊錢的面膜,把臉弄過敏了。這些志願者,基本都被張桂梅轟走了。

女高老師的情況也是如此。2008年,張紅瓊讀大四,在雲南師範大學見到了張桂梅,她和同學們被張桂梅的講演感染,找到了張桂梅住的旅館,說想來女高當老師。張桂梅強調,要能吃苦。她想,自己後來被選上,可能也是因為看著強壯。

來華坪面試那天,張紅瓊看到,校址上只有一片草地和一個廁所。5個月後的9月1日,憑著一棟4層樓,女高開學了。在兩個大教室各放幾張床,男老師住一間,女老師住另一間,學生們住在二樓,宿舍也是教室改造的。晚上學生上廁所,就由一名女老師和一名男老師陪同,到旁邊的民族中學去上。

剛辦學的時候,張桂梅要求老師們五點鐘起床,分成四個小組打掃整棟教學樓,到七點鐘,還要打掃乾淨院子。張紅瓊說,他們一點也不情願,覺得她太壓榨了,違反了《勞動法》,十幾個老師還寫好了聯名信,簽了名,要抗議張桂梅的行為。一年之後,17個老師走了9個。

衛生交由學生打掃後,張紅瓊是學校團委書記,負責每天站院子裡看著學生打掃衛生。有一次,她沒看學生掃地,出門吃飯了。吃著飯,接到張桂梅的電話,她趕緊坐個摩的回學校,但還是晚了,張桂梅在院子裡劈頭蓋臉批評了她一頓:你現在回來幹什麼……張紅瓊一邊哭,一邊走回去繼續看學生打掃衛生。

早上要跟衛生,中午要跟,晚上還要跟,後來張紅瓊懷孕了,她想,以後孩子出來我怎麼辦啊。一天早上,她決定軟抵抗,就在宿舍睡著不出來了,想以此退出這個工作。張桂梅找到她,她說,衛生不想管了,我要更多去關注一下孩子。張桂梅同意了。但之後兩年,她明顯感覺到和張桂梅的關係疏遠了,為了家庭疏於工作的這種人,張老師就不怎麼欣賞。

就是這樣一位“暴君”,今年夏天出現在央視的《面對面》節目裡。她建起的女高,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__年有159個女孩參加大學聯考,考上本科的是150人。再往前數,從2008年女高成立到現在,一共有1804名女孩考上大學,離開這裡——在西南邊陲的小縣城,這可以稱作一個奇蹟。七八月份,張桂梅為此接受了兩次群訪,13家媒體的記者圍繞著她,網上都是女英雄的稱呼。

在華坪,張桂梅的名字其實20年前就傳開了。成為女高校長之前,她是帶病上課的民族中學老師,也是當地孤兒院兒童之家的院長。時代變遷裡,她的故事變得越來越魔幻,隨意問起路人,人人都知道她,一位上了年歲的婆婆說,在電視上看到張桂梅騎著駱駝去深山裡家訪,勸女孩們回來讀書——實際上,華坪壓根兒沒有駱駝,張桂梅騎的,是一匹馬。

在那些過往的語境裡,張桂梅已經成為一個全身心奉獻的、偉大的黨員——少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一生無子。她日日往返於女高和兒童之家,連遠在東北的哥哥、姐姐相繼去世,她都沒有時間回去。她沒什麼朋友,也沒什麼興趣愛好,像一個完全沒有縫隙的人——直到她登上微博熱搜的那天。

那是今年10月,張桂梅的一個採訪引發了熱搜。視訊中,張桂梅講述因為學生當了全職太太,而不願意接受她捐款的故事——我最反對當全職太太,你滾出去,將張桂梅置於輿論中心,全職太太也需要尊重和理解的聲音,一時之間淹沒過了女英雄。

在這之後的一個月裡,張桂梅拒絕了不斷前來約訪的媒體,直到11月份的一天,她才出現,穿一件黑色羽絨服,黨徽戴在胸前,開啟羽絨服,裡頭是黑色毛衣,在同一個位置,還戴著一個黨徽。紅到心裡去了。她伸手去遮,有些不好意思。

有媒體問張桂梅,你覺得自己現在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女性狀態嗎?你希望學生們成為怎樣的女性呢?

張桂梅輕輕搖了搖頭,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又提到女性了,算了。

全職太太事件之後,她面對媒體有了些謹慎。那天,包括《人物》在內的一行人來到她面前,她看著縣委宣傳部的人,說你怎麼又來了,是揶揄的語氣,也是她一貫的說話方式,直接、乾脆。

她說她的想法最初是從自己的女學生出發,後來到深山裡的女性,能救一個是一個,希望女孩們在成為一個母親之前,還可以讀書,大學聯考,離開這裡,給下一代一個好的環境。

真的是重要,家庭的背景,家庭的環境,母親母體的肥沃,張桂梅正講著,我們大笑了起來,母體的肥沃?多麼新穎的表達。

我說的是知識的肥沃,土地的肥沃……張桂梅趕緊解釋,但也跟著笑,我又不好好說話了。

那些圍繞著張桂梅的女權主義者的稱謂,華坪縣婦聯主席劉安萍並不認同。她和張桂梅認識好幾年,覺得對方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救山裡的女孩,救一個就是救三代,可能我和她接觸多,我也認同她的這個想法,我覺得她的這個樸素的觀念就是這樣,如果一定要把她和什麼概念聯絡起來,是不是有點過度解讀了?

女高辦學路上曾經最堅定的反對者、曾任華坪縣教育局局長的楊文華在採訪時主動提起了那個視訊。很多人談獨立,談自由選擇,不見其語境。他覺得張桂梅反對的不是全職太太,而是反對她的學生們去當全職太太。這些學生就像她親生的一樣,如果沒有這個學校,她們10年前就是結婚生崽,生一窩的那種。他激動地側著手掌砸了砸桌子,她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老師,把你撈出來,救了,你又回到原點了。

王秀麗在華坪縣電視臺工作,是最早關注和報道張桂梅的記者之一。作為記者,她最開始書寫張桂梅,並非是那種歌頌式的報道視角。因為我覺得不管對她的評價有多高,其實她是個非常普通的女人。她是張桂梅在華坪唯一的好朋友,她們會各自搭著摩的到餐廳會和,相約吃火鍋和披薩,喝幾杯雲南乾紅,偶爾也在辦公室偷偷喝飲料、吃零食。張桂梅和她說起自己年少時的男友、去世的丈夫,以及後來可能成家又被她拒絕的機會。

她們也會爭吵,常常其中一個摔門而出,十幾天不聯絡,直到另一個打來電話。女高建校那年,王秀麗接到一個電話,張桂梅在那頭說,我都要死了,你還不來看我。她也有她的煩惱,她也有她的委屈。

跟著張桂梅去家訪,王秀麗會幫忙拍一些鏡頭,家訪的視訊會放給學生們看。但有時候,王秀麗不願意拍,她覺得女孩們會自卑,並不想展示出來。張桂梅固執地要拍,她說,我不這樣做,她們就以為她們像公主一樣。王秀麗還是舉起攝像機拍了,一個人撐了那麼大一所學校,還要努力地讓這些孩子出去,不要讓人家看她們的笑話,至少要讓她們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她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那時候她可能稍微有點暴躁,有點尖銳。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材料3

許多年前,張桂梅過的是一種和現在完全不同的生活。那時,她在大理有丈夫,有一個家。

她是黑龍江人。母親在近50歲時才生下她,在她年少時去世,她跟著哥哥姐姐們長大、生活,一直有寄人籬下的滋味,她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家。1974年,17歲的她跟著三姐來到雲南支邊,在中甸林業局當過播音員、宣傳隊隊員,80年代,經人介紹,她認識了一個男人,是中甸林業局子弟學校的校長,為了他,我也申請去當了老師。很快,他們結婚了。

她跟著丈夫回了他的老家大理喜洲,在喜洲一中任教。在她的回憶裡,丈夫多才多藝,兼職給別人修傢俱、講微積分課,賺來的錢給她花,給她買她愛吃的楊梅罐頭。她不愁衣食,不用自己做飯,兩人常常去洱海邊上散步,想去哪兒玩就買車票。丈夫對她好,去大理市裡開會,只要當天能夠趕回去,一定會和她一塊吃飯。

她是極其外放的性格。在東北,她有過一段不安生的少女時期,在家排行第五,跟著哥姐長大,沒有嚴厲的管束,人送她外號五猴子,總是上躥下跳,後來在文工團裡當舞蹈演員,調皮搗蛋,會哄騙鄰居家的小女孩,把人家的長髮剪掉,還會抓毛毛蟲嚇別的孩子,老師一巴掌拍死毛毛蟲,手就腫起來,她捱了一頓罵,往外跑,在野外遇到了狼,最後被老鄉送回家。

等結了婚,她喜歡去歌舞廳,不想去開學校例會,作為校長的丈夫就包庇她去唱歌跳舞……有時候喝醉了,丈夫就把她揹回家。那時候她是一個美麗的老師,說一口動聽的普通話,化妝,穿紫色皮鞋、藍色褲子、紅色上衣,她和丈夫的宿舍裡,掛著一個手編的門簾,小個小個的珠子掛起一串,美極了。

一位喜洲一中的女老師回憶,到了午休的大課間,在桃子樹下的草坪上,張桂梅會帶著孩子們圍著圈圈唱歌、跳舞,裙子穿起多漂亮多飄逸,學校裡關係好的老師給她取了個外號:老妖精,簡稱老妖,她也回嘴,小妖,生活有滋有味的。

1993年12月,張桂梅的丈夫被查出胃癌晚期。後來,她形容那段歲月,我看那山和水都是灰濛濛的一片,這意味著我有家的生活即將終止,愛與被愛的生活即將結束。

她盡了最大努力留住丈夫,把房子賣掉,家裡所有能賣的東西也全部賣了,總共籌了二十多萬。她到處跟親戚朋友們借錢,後來丈夫的家人勸她別治了,她不願意。丈夫自己也想放棄,她勸他,我們能活一天算一天唄,就等於你陪我一天就行唄。不管多貴的治療方案,她都試,7千多一天的進口藥也用上,二十多萬,半年就見底了。

1995年2月,丈夫還是走了。她不想埋葬他,也不想火化他。她走到昆明的大街上,萬念俱灰,往行駛的車上撞,駕駛員踩了剎車躲開,讓她尋死別連累別人。回去以後,她和停屍房的人說:請您把他從冰箱裡頭搬出來。她最後一次抱著丈夫痛哭。愛與被愛的生活,結束了。

抱著丈夫的骨灰盒回到大理,處理完後事,她失去了生命力,頭也不洗,只是躺著,什麼都不想幹。只要一出門,她就看到丈夫活在小草裡,活在洱海中。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她想,她必須離開。她申請調動,填了許多地方,只有華坪接收了她。對於這個小縣城來說,大理是個大城市,她是個來自大城市的老師。1996年,她把裙子和門簾都留給了同事們,帶著一件丈夫留下的毛背心,來到華坪。

起初,這更接近於一種放逐和逃避。她先是在中心中學當老師,一年之後,申請調動到新建的民族中學。但到了華坪,她看到的事物有些不一樣了:有學生冬天穿著一兩塊錢的塑料涼鞋,有學生買不起飯,晚上抓一把米放進熱水瓶,作為第二天的早餐。她常帶學生下館子,幫他們交學費、添置衣服和被子,把丈夫的毛背心給一位小男孩。這裡的孩子需要她,為了能讓他們走出大山,我做了一點小事,我感到快樂。她的心裡有了一些輕鬆的感覺。

她清楚地記得,一個帶著女兒前來交書本費的父親,走了五六個小時,把賣桃子的收入、一大包的'錢塞給了她,他很樸實地告訴我,就這些了啊,我有錢還給你送來。她動員了幾個學生一塊數錢,一分錢、五分錢、兩毛錢的紙幣,零星的幾個硬幣,髒兮兮的,總共不到50塊錢。但她把紙幣捆成了一捆,留作紀念,你看看人家這日子過的,還滿高興滿高興的,然後把孩子還送給你。人家沒有一句怨恨的,一句都沒有的。我們還怨天怨地在這兒怨的。

她反觀了自己。人家還沒像我,我不缺吃,不少穿啊,這個人的生死應該是自己明白的。這個天災人禍自己應該明白。自己(就別)糾結在那出不來的情感,是不是?她慢慢打起了精神,內心的苦悶和空虛漸漸被驅散了。

但不幸再次降臨在了她的頭上,用華坪縣前教育局局長,如今是張桂梅宣講小組一員的楊文華的話說。1997年4月,張桂梅被診斷出患有子宮肌瘤。從醫院到學校10分鐘的路程,她走了40分鐘。回到了宿舍,她哭一會兒,站一會兒,一夜未眠。

當時她是四個國中畢業班的政治老師,第二天,鈴聲一響,她本能地走進教室。她想陪孩子們走完這關鍵的幾個月,他們來不及適應新的老師了,那是他們考學的機會。她還能怎麼辦呢?當年患癌的丈夫撐了一年多,是因為自己百般籌錢,在他身邊照顧,如今輪到了自己,沒有醫藥費,也沒有人安慰。

吃止痛藥,再疼就捂著肚子上課,就這樣,她送走了四個班的畢業生。後來,她借了幾千塊錢,坐上了夜班車,到昆明做手術。她的腫瘤拿下來,腸子粘連到了後背,每次摸的時候就感覺到非常硬,肚子像一塊石頭一樣,疼的時候是一陣陣的,人也變成黑瘦黑瘦的了。

萬幸的是,這個從外地來的、埋頭苦幹、帶病上課的女人被看見了。當時華坪縣正大力發展開採煤礦,學校裡的老師工資低,就幹著第二份職業,或者辭職出來做煤礦生意,縣裡正需要一個正能量的老師作為宣傳典型。一個政協委員告訴她,我們絕不能捧著骨灰盒來宣傳您。她的事蹟開始在小縣城裡傳遍,兩次手術期間,一天晚上她喘氣困難,學校裡的幾位老師冒著大雨去醫院,給她取氧氣袋,一晚上跑了五六次,整夜在身邊照顧她。還有一位山裡的女人,把五塊錢的路費也捐給她治病,自己走了六個小時的山路回家。

她形容,那是一種愛的支撐。

後來,她有過幾次成家的機會。她的名聲傳出了縣城以外的地方,有人慕名而來。有一次,王秀麗接到了她的電話,說北京來了一個作家,你過來看一下嘛。王秀麗想,跑上門跟人家說自己是作家的人,通常都是不厲害的,便沒去。第二天才知道,那是張桂梅的追求者,見面的時候,張桂梅還塗了口紅,穿了高跟鞋。王秀麗立刻叫個摩的就去了兒童之家,但那人已經走了。

要是成家了,必然是要分一半的心給對方,張桂梅說,找一個伴有什麼用呢。王秀麗說,每天很累地回到家,至少有個人跟你說一下話嘛,抱一抱你也是好的嘛。

王秀麗聽說,是兒童之家的孩子不喜歡那人。那人坐椅子,孩子就說,你起來一下,假裝要掃地。那人坐床邊,孩子就說,你起來一下,假裝要疊被子。一天都不讓那人坐下。他們還問張桂梅,你要忙著結婚嗎?你就怕以後我們養不起你嗎?

後來,就再也沒有什麼北京來的作家了。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材料4

張桂梅祖籍遼寧,從東北到雲南支邊後,隨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天不遂人願,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她害怕觸景傷情,申請從大理調出,來到了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從大理調到華坪不到一年,張桂梅被查出子宮內有一個近五斤重的肌瘤。由於之前給丈夫治病花掉了幾乎所有積蓄,張桂梅決定放棄治療。但縣裡積極動員大家為她捐款。再次回到校園,張桂梅發現,華坪的教育環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甚遠,民族中學裡的女生不僅數量少,還時不時有女生從課堂上消失。

為此她開始找那些退學女生做家訪。2008年9月1日,在張桂梅的倡導下,在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援下和社會各界捐助下,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開學,這是全國第一家全免費的高中。

目前,張桂梅是麗江華坪女子高階中學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義務兼任)。

該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一切費用。張桂梅把所有捐給她治病的錢和獎金、工資,共70多萬元全部捐獻出來,修建鄉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黨代表證、五一勞動獎章、奧運火炬和畢生獲得的所有榮譽證書,毫無保留地交給縣檔案館。

為了大山深處的貧困女孩,張桂梅一個人在大山深處辦起這座免費女子高中。建校12年,已有1645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裡走進大學。很多學生考上了浙大,廈大,川大,武大……

有人問過張桂梅為什麼要做到這個地步,她的回答很直白:我不管我怎麼著,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數多還是數少。

2020年10月17日,全國脫貧攻堅獎揭曉,張桂梅獲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