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李萬君事蹟及頒獎詞

才智咖 人氣:1.23W

大國工匠李萬君,堅守電焊工崗位29年,用手中的焊槍詮釋“工匠精神”。本文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李萬君事蹟及頒獎詞,歡迎大家閱讀。

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李萬君事蹟及頒獎詞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階技師。為了在外國對我國高鐵技術封鎖面前實現“技術突圍”,李萬君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兒,一次又一次地試驗,積極參與填補國內空白的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先後進行技術攻關100餘項。2016年他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頒獎詞:

你是兄弟,是老師,是院士,是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表裡如一,堅固耐壓,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傑作。

事蹟:

焊工是最平凡的工匠。被譽為“沒有翅膀的飛機”的高鐵,卻離不開他們非凡的雙手。

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焊工李萬君看來,工匠精神有兩種。一種是創新發明開拓,攻克非凡的難題;另一種是始終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

每一天,工作了29年、已獲得“中華技能大獎”的李萬君,都在手握焊槍、踏踏實實地做著這兩件事。

“入了黨,就要發揮更大作用”

1987年初入職場,李萬君披掛著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著封閉的焊帽,和工友們在電焊車間水箱工段的煙熏火燎中淬鍊意志。

焊槍噴射著2300攝氏度的烈焰,瞬間將鋼鐵融化。炎熱的盛夏,車間裡火星四濺,煙霧瀰漫;聲音刺耳,味道嗆鼻。一年後,一起入廠的28個小夥伴有25個離職。李萬君留了下來。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但是李萬君熱愛它,鑽研它。

廠裡要求每人每月焊100個水箱,他總會多焊20個;廠裡兩年發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師傅們都說這孩子黏人,問問題問得太細。1997年,他首次代表長客公司參加長春市焊工大賽,雖然是最年輕的.選手,三種焊法、三個焊件、三個第一輕鬆收入囊中。

1995年,工作了8年的李萬君終於如願成為一名黨員。“當時工作條件艱苦,我就想好好幹活,加入黨組織好發揮更大作用。”

成為黨員,李萬君更加不講條件地帶頭幹活。廠裡的尖端活、關鍵活都找他,他的作用越來越大。有一年,工廠水管凍裂了,水嘩嘩地流,生產無法進行。可帶壓焊接一焊就噗噗冒氣兒,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也沒了主意。李萬君仔細觀察,反覆琢磨,在裂口處焊上了一個帶螺紋的管座,讓氣體從中排出,難題迎刃而解。

“黨員,要帶頭攻克難題”

多年的勤學苦練下來,李萬君把焊槍使得出神入化。兩根直徑僅有3.2毫米的不鏽鋼焊條,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對焊在一起,不留一絲痕跡;20米外,只要聽到焊接聲,李萬君就能判斷出電流電壓的大小、焊縫的寬窄、焊接質量如何。

技藝越來越高的他自然走上了攻克技術難題之路。2007年,作為全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車型,時速250公里動車組在長客公司試製生產。列車轉向架橫樑與側樑間的接觸環口,是承載整車約50噸重量的關鍵受力點,按常規焊法焊接段數多,接頭易出缺陷,質量無法保證,成為阻礙生產的攔路虎。

“能否一槍把這個環口焊下來呢?”李萬君提出這個想法,來自阿爾斯通的法國專家認為不可能。經過1個月的反覆鑽研摸索,李萬君總結出“構架環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槍焊完整個環口。這連最先進的焊接機械手也無法完成的操作,讓倨傲的法國專家對中國工人豎起了大拇指。

隨著我國高鐵產業不斷升級,技術難題也越來越“高精尖”。“既要保證生產任務,又要攻克難題,黨員自然要加班加點帶頭幹。”今年,李萬君又帶領團隊攻克了美國紐約地鐵列車轉向架焊接難題,通過32道焊接把4釐米厚的鋼板嚴絲合縫地焊在一起,用超探、射線技術檢測也看不到任何缺陷。

“技能,傳承下去才有價值”

溫度高達幾千攝氏度的電焊弧光四面散射,為了看清徒弟孫維鵬的操作手法,李萬君一個晚上都沒有帶護具。“後來我看到師傅的眼睛開始紅腫、淌眼淚,就為了教我焊試驗片,我是又感動又自責啊。”在26歲的年輕技工孫維鵬心中,師傅李萬君是他最敬佩的人。

在傳授技能這件事情上,李萬君的確毫不含糊。他利用業餘時間舉辦高階電焊工培訓班,一招一式地傳,手把手地教,經常跪在地上指導操作。他還會根據大家的不同特點量身定做訓練方案。2013年,長春市焊工比賽的前三名都出自李萬君門下。

隨之設立的“李萬君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既是傳承技術的培訓站,也是解決企業生產難題的攻關站。不僅培訓企業內部和吉林省內其他企業的焊工,李萬君還赴新疆阿勒泰地區對400多名技術工人進行培訓,把自己的技能變成社會財富。“我的技能不能留給自己,傳給企業和社會才更有價值。”李萬君說。

2011年以來,李萬君帶頭完成國家發明專利21項,革新70多項,重大技術創新10多項,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項,獲獎104項。而在短短6年時間裡,中國高鐵也完成了時速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三級跳”。大國工匠正助力“中國夢”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