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實習目的

才智咖 人氣:1.76W

自然地理學專業的同學對實習目的是否有明確的認識?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自然地理實習目的,以供參考!

自然地理實習目的

  自然地理實習目的【1】

自然地理學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形成、發展、結構和地域分異規律的科學,該課程在我國大專院校地理系的教學計劃中都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根據自然地理學的學科特點,目前我國的自然地理教學基本上包括三個環節:一是課堂教學,二是室內實驗實習,三是野外實習。其中前兩個環節主要在校內進行,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經過抽象概括了的自然地理學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第三個環節是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學生走出校門,置身於大自然之中,實地驗證課堂上所學的自然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過程。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和鍛鍊學生的動手和獨立工作能力,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調查的基本技能。所以,從自然地理人才培養來說,上述三個教學環節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缺少野外實習教學,學生所學的.書本知識就不能理論聯絡實際地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加強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是自然地理教學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教學環節。 自然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它的形成和發展是建立在堅實的野外調查基礎之中,反過來又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服務。

  自然地理實習目的【2】

自然地理野外實習不僅可以培養和鍛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而且還可以使學生領略到祖國的秀麗風光,瞭解我國的基本國情,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使他們進一步樹立民族自尊心,增強社會主義優越感。野外工作不同於校園生活,有時需要爬山涉水、風餐露宿、早出晚歸,生活和工作條件比較艱苦,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精神。在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期間,是以小組或小班為基層工作單位的,完成某項實習任務,要靠全體同學有組織、有紀律的共同努力,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其組織紀律性。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期間,師生同吃、同住、同工作,這有助於密切師生關係,為教師開展教書育人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總之,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是自然地理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型人才的重要環節,是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途徑之一。

  自然地理實習目的【3】

自然地理學及其相關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野外教學實習對本專業本科學生來說是一次啟蒙教育,是以認識為重點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基)訓練的實踐過程。其目的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使同學們對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瞭解,進一步鞏固和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為以後我們的學習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加深們對上學期所學習的關於土壤和植物的有關知識內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們環旅學院09級地理科學與地信學生在辛曉十等老師的帶領下在桐柏淮源國家森林公園進行了為期五的野外實習考察。

這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實地考察與實際操作等方法,來識別不同的植物種類、觀察土壤剖面及劃分土壤剖面的層次(水簾洞東)、垂直帶觀察(太白嶺)、採取與製作植物樣本(桐柏山腹地)、觀察植物群落演替的變化及對植物群落的調查(桐柏縣城郊鄉劉灣村龍潭風景區)。

這次實習我收穫頗豐,不僅見到了美麗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風光,也進一步瞭解了三大類岩石的特徵和構造,加深了對課程中地層、地質構造和地貌等內容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這次野外實習鍛鍊了我的實踐動手能力,我學會了對地貌的觀察,內容的描述,資料的記錄等野外工作方法。當然還有許多不明白的問題,應該與老師多多探討,這樣有利於知識與實踐的結合。

  自然地理實習目的【4】

野外實習是理論聯絡實際的重要措施,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野外實習,印證課堂理論,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認識土壤和其它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及土壤和植物的發生、發展與分佈規律;學會土壤地理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基本技能,為將來從事地理工作打下基礎。

  自然地理實習目的【5】

通過野外實習,綜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層各自然要素的性質和特點,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環境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係等內容,激發對祖國、對廣西大好河山的熱愛,增強珍惜資源、合理和集約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為達成人與自然和諧之目標,為建立和諧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