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語文心理健康手抄報圖

才智咖 人氣:1.1W

微笑是禮貌的表示。一個懂禮貌的人,微笑之花會永遠開放在他和她的臉上,使接觸到他和她的人感到親切,愉快。下面是心理健康手抄報內容,歡迎參考閱讀!

國小生語文心理健康手抄報圖

  心理健康手抄報1

  心理健康手抄報2

  心理健康手抄報3

  心理健康手抄報4

  心理健康手抄報5

心理健康手抄報內容1:如何讓孩子心理健康

很多父母忙於工作,忙於賺錢養家,而疏於對孩子心理的安慰。社會問題都與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有關聯。人不是機器,小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愛,愛也不是用金錢物質衡量。孩子要想健康不僅身體要健康,心理健康同樣不能忽視,父母應多給予孩子心理教育,最好是從小做起。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更離不開親情。親情是最天然的和諧劑、營養素和定心丸。嬰幼兒長久地處在自己熟知的母親身邊,就能避免產生害怕的情緒,繼而避免出現易哭鬧等情緒障礙。孩子自出生後,就不斷接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刺激,形成條件反射,這標誌著其心理活動的萌芽和發展。母親應多給孩子必要的愛撫和情感依託,這對嬰幼兒心理髮育有很大幫助。

從在媽媽肚子裡開始,孩子的心理就開始發育,許多家長都認為未滿週歲的嬰幼兒什麼都不懂,給他吃飽睡好就足夠。週歲前是孩子成長的輝煌期,同時也是脆弱期,如果心理養護不當,很容易使孩子將來在性格、心理上出現問題。為培養嬰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家長在護理期間多逗孩子,說說話,唱唱兒歌,傳達自己輕鬆愉快的心情,既能增進孩子聽力,又可培養其樂觀情緒。

家長要促使孩子逐步適應環境和外界刺激,家庭氣氛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帶來一些影響。一些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剛出生時,和成人離家一樣有戀巢心理。因此,要在一定時期內延續子宮時代的環境和習慣,如抱孩子時將他的頭擱在媽媽心臟處,讓他能聽到媽媽熟悉的心跳。為鍛鍊孩子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還可以幫他做些輕柔的運動,緩解肌肉緊張,如抬頭、翻身、站立、四肢伸展等。當然,這些訓練應逐步加強,而不是給予“突襲”。

另外,家長及時對嬰幼兒進行早期智力開發。一位母親說,在她的孩子6個月左右時,她每天都定時翻看色彩鮮豔的兒童讀物,在她講述書中內容時,孩聽得很專注。有一次,她翻書略作停頓,孩子竟表現出煩躁、欲哭等情緒,直到她重新開始翻閱,孩子才安定下來,結果這個孩子長大後不僅愛看書,學習也頗自覺。這說明孩子小時候的習慣對未來的學習方式有著很大的影響。

孩子的心理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不可盲目樂觀,心理養護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從此高枕無憂。心理養護得當的嬰幼兒一般不認生,也不愛無故哭鬧,並能很快適應陌生環境,表現活潑機靈。不過,家長也不要因怕造成心理負面效應而對孩子過分溺愛,因為溺愛常常是導致“問題孩子”出現的重要原因。

母愛能促進嬰幼兒健康地生長,給孩子講故事,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家長不要認為“吃奶的孩子不懂事”,忽略嬰幼兒的心理養護。“望子成龍”的巨大工程,在“龍”出世的那一刻,就該破土動工。為避免孩子因環境的突然改變而產生心理不適應,父母最好留在孩子身邊工作,能補出遠門打工、工作最好不過。

心理健康手抄報內容2:如何判斷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大多與遺傳(基因)相關。既能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經受各種事件的發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蔡焯基教授經過調查與研究,提出心理健康的6條標準與評價要素:

1、情緒穩定,有安全感。

2、認識自我,接納自我。

3、自我學習,獨立生活。

4、人際關係和諧。

5、角色功能協調統一。

6、適應環境,應對挫折。

蔡焯基解讀說,一個人成功與否,與心理健康關係密切。“世界上沒有兩個性格完全一樣的人,所以,判斷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也要從多個側面來評判。有些人為什麼能成功,其實也跟人格很有關係,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同樣,跟軀體疾病一樣,性格上也有一些“惡疾”,比如害羞、自我中心、孤僻、自卑、嫉妒、交往恐怖、多疑,這些都是性格“毒藥”,讓人在社會人際交往中造成障礙。

調整身心健康的方法有哪些?蔡焯基給出一些建議。總體上說,大悲或大喜、緊張與焦慮,都是健康的大忌;平和與舒展的心境,適當的宣洩與鬆弛,是身心健康的祕訣。

心理健康的特徵

雖然人們生活的水平是在逐步的提高,但是有一個問題是不容忽視的,這就是健康的問題。很多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亞健康不是健康的狀態,而是非常危險的非健康狀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雖然表面上看是健康的狀態,但是實際上是很危險的。就相當於保險絲即將斷開之前的狀態,而心理的健康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非常有必要針對心理的狀態進行分析和解決。

心理健康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特徵如下:

1.智力正常

這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2.情緒穩定與愉快

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它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意味著肌體功能的協調。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行為協調統一,其行為受意識的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語言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應該進行心理調節。

3.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4.良好的適應能力

人生活在紛繁複雜、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裡,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變化,都將能夠適應。心理健康並非是超人的非凡狀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表現,只要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

5、內省能力

人生本複雜,只有一個平靜的心,不斷內省自己的心態、行為,不斷改進自身缺點,以無塵之雨洗滌心中的黑暗,才能立足於世。

心理健康手抄報內容3:心理健康8大標準

心理活動是人在清醒狀態下,在社會活動實踐中,通過頭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能力的反應。每個人的心理活動的過程大致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個性特徵又是不相同的。具體如下:

1、觀察、注意、記憶、思維及語言表達的能力達到同齡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場合下能發表自己的見解;

2、情緒比較穩定,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基本能保持較好的心境;

3、興趣廣泛,對某些方面的興趣有穩定性和專注力,能積極參加社會活動;

4、行事有較明確的目的,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調節力;

5、自尊、自重,能正確認識欣賞自己;

6、性格較開朗,對生活有較大的熱情,有進取的精神面貌,處事基本上做到言行一致,有正義感;

7、樂於交往,與家庭成員、同事、夥伴大都保持比較和諧、親密的關係;

8、能面對現實並以積極的態度適應環境,能識別和抵制不良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