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元宵節手抄報的內容

才智咖 人氣:2.79W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下文關於春節元宵節手抄報 ,歡迎借鑑!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的內容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放燈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開元盛世,,長安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戲曲表演內容。

歷代人們除遊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麵食和焦飠追(即烤餅),到宋代有鹽豉湯和綠豆粉做科斗羹,並出現“圓子”,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

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中國“情人節”。

傳統社會元宵節是城鄉重視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中國民眾特有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共同精神興趣,複雜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食俗。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

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形成有一個較長過程,據一般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吉日良辰。漢明帝為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擴大及道教文化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充套件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生活願望。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

春節食俗

在古代農業社會裡,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食品。因為醃製臘味所需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埠味,幾乎成家家必備應景食品。年糕式樣有方塊狀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意思。

年糕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和”字就是“合”意思;餃子“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或帶餡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春節元宵節手抄報

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曆紀元後。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傳說。隨著社會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春節,是我國各族人民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裡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是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生動寫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記載,有慶祝歲首春節風俗。但當時曆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曆新年習俗就流傳20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