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在我心中”手抄報資料

才智咖 人氣:3.01W

隨著香港澳門的迴歸,我國結束了幾百年來受侵略的屈辱史; 2001年七月, 我國申奧成功, 我們激動, 我們流淚, 因為祖國在我心中;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我們的體育健兒一舉獲得了32枚金牌,使我國成為體育強國, 我們歡呼,我們雀躍,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大地, 使我國由貧窮走向富裕; 加入世貿組織, 融入世界經濟, 國力強盛, 東方巨龍正在崛起! 我們驕傲, 我們自豪, 因為祖國在我心中!

“祖國在我心中”手抄報資料

近百年來,許許多多大有成就的中華兒女,哪一個不是用“祖國在我心中”來鞭策自己繼續努力奮鬥。周恩來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人民敬仰的一代偉人,不就是因為他從小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來鞭策自己;現代科學家童第周從一個後進生變成了轟動西方科學界的中國留學生,這股動力不就來自他的堅定信念——“外國人能辦到的,中國人也能辦到”;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不畏艱辛遠渡重洋回到祖國, 為國家奉獻了一生, 因為他一直以不變的崇高信仰, 是他歸國時感人肺腑的話 “祖國啊,我回來啦!”

祖國,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哪一寸沒有深深地烙下華夏後代的足印, 哪一寸不值得炎黃子孫引以為榮? 長江黃河是我們奔騰的血液; 千萬座聳入雲霄的山脈是我們不屈的盤古; 無際的肥田沃土是我們開闊的胸膛;無邊的森林草地是我們烏黑的頭髮;祖國的每個部分,都嵌在了我們的身上,更深深地嵌在我們的心上。

我們是祖國的驕子,是新時代的寵兒。風華正茂的一代啊,怎樣用鋼筋鐵骨支撐起共和國的大廈,怎樣邁開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學們,祖國在我們心中,我們就應該為之而付諸努力。努力學習吧,直到我們反躬自問時能問心無愧地說:

“祖國在我心中!”

名言: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顧炎武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

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 ——(法)大仲馬

愛祖國高於一切。 ——(波蘭)肖邦

人類最高的道德是什麼?那就是愛國之心。 ——(法)拿破崙

愛國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崙

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願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之中,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 ——《匈)裴多菲

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無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前蘇朕)蘇霍姆林斯基

愛國主義也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於高尚,使人愈來愈能瞭解並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於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並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 ——(前蘇聯)凱洛夫

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 —— 奧斯特洛夫斯基歷史典故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總理在青少年時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為興我中華而讀書。

1910年夏,12歲的周恩來,跟隨伯父到東北奉天,先在鐵嶺銀崗書院讀了半年書,後來,轉入奉天關東模範學堂讀書。

有一次,老師提出“為什麼讀書”的問題,要同學們回答。有的說“為了明禮而讀書”,有的說“為了光宗耀祖而讀書”,還有一個學生說“為了幫助父親記賬而讀書”,弄得鬨堂大笑。當老師問到周恩來時,他站起來響亮而嚴肅地回答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充分表達了少年周恩來要為祖國獨立富強而發憤學習的巨集偉志向。

1912年10月,關東模範學堂隆重舉行建校兩週年紀念會。當時,14歲的周恩來感慨萬分,揮筆寫了一篇《關東模範學校第二週年紀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明確寫道:“學生讀書應以擔負“國家將來艱鉅之責任”為己任。這篇優秀作文,收錄在《奉天教育品展覽會國文成績》一書中。

後來,周恩來轉到天津南開中學讀書。他和同學們發起組織“敬業樂群會”。在會刊《敬業》上,他發表了許多詩篇和文章。其中有一首詩寫道:“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抒發了他憂國憂民和發憤圖強的情懷,表達了他立志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17年,19歲的周恩來,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遠涉重洋到日本留學。臨行時贈給同學一首詩寫道:“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富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表示他決心鑽研社會科學,挽救國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種“面壁十年”的刻苦精神,來改造當時的社會,即使壯志難酬,蹈海而死,也無愧為中華兒女。

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示兒》詩是詩人臨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後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一轉:“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一。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並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佔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裡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情緒,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