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國小音樂說課稿集錦九篇

才智咖 人氣:1.0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音樂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國小音樂說課稿集錦九篇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歌曲《野兔餓了》是一首由四個樂句構成的兒童歌曲,旋律活潑而風趣,配有兩段歌詞,歌詞內容用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一隻野兔餓了,到處找吃的,原想偷吃農場伯伯種的糧食,後想這樣做不應當,跑出農場繼續找,找到路邊把天然的青草嘗,吃來覺得青草還比稻穀香。講述了野兔雖然餓了,但它懂得不做不勞而獲、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歌曲的旋律上下行走向明顯,並在每一句的句尾有一個休止符。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比較活躍,想象力豐富,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錶演性活動的特點,可讓學生自行動手動腦表演、自行創作。(根據歌詞曲意編排遊戲、律動、給欣賞的曲目描繪背景圖等)

教學目標

1、從語言的朗讀中體會音樂節奏裡X—0的停頓。

2、在歌唱中,常識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形象,能背唱歌曲《野兔餓了》。

3、從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上行、下行、同音反覆。

說教法

本課時在教法上運用瞭如下的方法:

1、情景匯入

2、創編互動

3、講解法(包括學生自我評價老師講評)

教學重點

1、有表情地演唱《野兔餓了》。

2、用律動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形象。

教學難點

1、音樂的走向。

2、音樂中的停頓。

教學基本過程

1、情景匯入

2、教授新課

3、創作拓展

4、小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

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關鍵),讓學生在活潑、輕鬆的音樂聲中(《唐老伯有個小農場》)進入課堂,師生相互問好。

學唱歌曲前,先通過玩遊戲“小兵雄赳赳”讓學生先進行語言與音樂中的停頓的探索。

二、新課教學

1、感受音的高低

通過平時的走路:上坡、下坡、原地行走,從小兔上、下山坡、走平路,形象地讓學生感受音的走向知識:上行、下行、同音反覆。

2、按照音樂節奏讀歌詞

3、模仿老師做打手號唱旋律的練習

這個環節的重點是通過聆聽、手號、模唱、演唱、律動等一系列的音樂活動,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

4、音樂故事表演唱

A、隨琴視唱教譜。

B、試著跟琴小聲唱。

C、處理歌曲。

歌曲學會後,採用兩大組同學接唱的方式,在比賽中鞏固和掌握歌曲的演唱。

三、創作拓展

運用合作與探究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自主學習、表演、創編合作活動中,積極思維,共同創造,營造出一個師生互動,學生協作的課堂環境。

四、小結

通過師生共同總結,幫助學生回憶

鞏固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國小音樂實驗教科書第四冊第二課《賣報歌》。

一、教材分析

《賣報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優秀兒童歌曲,是我國著名音樂家聶耳根據舊上海一個小報童的真實生活經歷創作的一首歌曲。歌曲為五聲宮調式,四二拍,基調樂觀活潑,形象單純,結構短小,是四個樂句的單樂段結構。唱起來琅琅上口,優美流暢。歌曲共有三段歌詞,這三段歌詞在演唱時要進行不同的情感處理。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創設特定的音樂情境,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賣報歌》,在生動的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報童生活經歷的感受。

(二)、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學習小報童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所保持的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技能目標:通過歌曲情感的表現,訓練學生通過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動作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得到體現。鼓勵學生創造性參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正確的評價能力。

三、教學重點:歌曲情感表現。

教學難點:準確掌握後十六分音符節奏型。

四、說教法

本課我綜合使用,創設情境法,歌曲接龍遊戲法等教法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形象的教學語言,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

五、說學法

(一)、體驗感知法:通過體驗舊社會貧苦的孩子小報童的悲慘生活經歷及

他對這種生活那種樂觀向上的態度,從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並且要學習小報童樂觀自信的對待每一天的學習與生活。

(二)、自主探究式學習法:通過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比較選擇最適合體現歌曲內容的演唱方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關鍵,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美學中的“共感原理”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為此,我使用了以下教學程式:

(一)、輕鬆進入課堂

為了充分體現音樂課的特點,我讓學生聽著優美的音樂和老師一起編創律動,這樣既調整了情緒,又提高了學習興趣,再通過音樂化的語言進行師生問好這一環節,讓學生感到音樂老師和藹可親,音樂課真有趣。

(二)、識“行家”——引情

這一環節旨在為下面的情感教學做好鋪墊。同學們,知道“行家”是什麼意思嗎?行家就是很在行,就是在某一方面很拿手然後通過學生的議論和老師的總結,讓學生深刻理解、明白行家的意思,知道了要想成為行家必須在某方面特別用心,特別花功夫,並要能得到大家的讚許和肯定。從而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說“行家”——激情

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掌握難點節奏,並激發學生好學習、發展特長,希望他們不久的將來在某一方面也能成為人人羨慕的行家。

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行家,她是賣報的小行家,我通過給大家介紹行家,引出“ ”這一難點節奏,讓學生模仿一下老師剛才的讀法,學生在模仿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難點節奏。 然後讓學生對行家進行編創, 如他是“彈琴的小行家”,“他是畫畫的小行家”,這樣既鞏固突破了難點節奏,又利於幫助學生更好的感知音樂作品, 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現,喚起相應的情感。

(四)、議“行家”——動情

我讓學生想一想在舊社會賣報的小報童是怎樣賣報的,並讓學生模仿報童的叫賣聲。接下來我指導學生用高位置、輕快的聲音及拉長的音來模仿賣報的吆喝聲,進行發聲訓練,把生活中的聲音藝術化,然後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來介紹本

課歌曲的創作背景及作者,把學生帶入解放前舊社會這個特定的環境當中,並設定一個問題——真正觸動著名作曲家聶耳的是掩藏在小報童單薄破舊的衣衫後閃閃發光的東西——就是對待悲慘生活的態度,是什麼呢?用心聽了歌曲後就會感受到的,從而自然的引出歌曲《賣報歌》,使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及情感。

(五)、唱“行家” ——抒情

歌唱是學生抒發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悟的一種重要手段,為了更好的感受歌曲,我對歌曲進行了聲情並茂的範唱,並讓學生為我打節拍,然後我指導學生輕聲有節奏的朗讀歌詞,體會報童的生活。

在學唱時,我分成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學唱一段歌詞,我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學生掌握好歌曲的旋律後我讓學生找出歌曲中的難點,學生之間相互解決、相互評價,然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演唱方法,激發學生興趣體現自主探究式學習。

第二環節,學唱二、三段歌詞,在這一環節我採用了對比感受的方法,在學生共同學會歌詞後,讓學生根據歌詞所表現的情境,通過自己的感受,選擇與第一段歌詞不同的音色、速度、節奏、力度、表情、動作進行表現。

第三環節,完整演唱歌曲,這一環節我放手讓學生展示的空間,學生興趣很高,積極投入音樂實踐中,把歌曲表現的情感表現得準確、很生動。既能唱出了歌曲的內涵,又使他們的心靈受到了美的滋潤和薰陶,達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六)、演“行家”——升情

學生掌握好歌曲後,單純的“唱”已不能將他內心情感表達出來,“演”於是成為一種很好的表現形式。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賣報的小行家,根據歌詞進行簡單編創。在集體演唱時,我會加入到學生當中,與學生一起享受那份快樂。

整堂課,“行家”既是 教學主線,又是情感主線,它一點點激起學生的興趣,又逐漸燃起學生的激情,它把握住了作品的情感脈絡,引導學生漸入佳境,行家從理性到感性,讓學生的情感有了質的變化,產生了作品美與心靈美的情感共鳴。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分析與設計,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3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點,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它由三大環節構成:第一個教學環節:感受音樂、明白情感。計劃用時10分鐘。

1、播放《我愛米蘭》,學生在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2、經過常規的組織教學後,迅速過渡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即:

3、帶著問題聆聽歌曲《我愛米蘭》和《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各為2分40秒)

問題有如:這兩首歌曲分別是什麼演唱形式?歌曲讚美的是什麼?

4、引領學生展開討論:為什麼要將老師比喻成米蘭?兩首歌曲速度上有什麼區別?這樣的速度對傳達音樂情感有什麼作用?

根 據學生的討論,老師適時的範唱與講解,使學生逐漸明白:兩首歌曲都表現了學生們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之情。前一首歌曲是將老師比作米蘭,頌揚了教師默默奉獻 的崇高精神。而後一首歌曲則是直抒心懷,歌頌了老師為培養一代新人而嘔心瀝血、忘我工作的精神。(米蘭,並不是一種名貴的植物,也不是絢麗多姿的花卉,但它能靜靜地散發著幽香,而以它來比喻教師的品格則是十分相宜的。)

這 一環節中的欣賞過程,我沒有運用圖片、錄影等其它形式來提示、幫助學生們感受、明白音樂,因為我認為:音樂藝術應該運用音樂來體驗與傳達,明白音樂最好的 方法就是:仔細地聆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加之,經過一、二年級的長期系統的學習之後,這一學段的學生也已具備了這樣的能力。這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循序漸進”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經過這一教學環節後,我將點出今天的課題,即:學習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課本第40頁)從而進入第二環節的教學。

第二大環節:演唱歌曲、傳達情感,計劃用時22分鐘。

在這一環節中,我將主要運用:視唱法、教唱法相結合的學習手法,教學生演唱歌曲、表現情感,具體過程是:(重點說:教唱的過程及對重難點的解決方法、手段)

1、教師彈琴伴奏,引領學生輕聲地跟琴視唱樂譜; 這時,我的教學不僅要指導學生在音高、節奏方面的準確,還會適時地引領學生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輕輕地進行演唱。這種輕聲唱的要求,不僅是為了保護嗓音,我還會引領學生們明白,這也是歌曲情感傳達的需要。

2、將學生分兩組進行“啊”音演唱,檢驗並鞏固學生的旋律感;

3、請學生跟琴學唱第一段歌詞,教師進行及時的引領;

如,提出問題:你覺得第一段要用怎樣的速度、力度來演唱呢?從而引領學生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進行演唱。這一步驟中,我還將對歌曲中一字多音與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啊”字的力度控制、主副歌的情緒增進等重難點運用對比範唱等形式進行教學。

4、 經過我細緻地引領學生學習掌握了第一段歌詞的演唱之後,接下來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詞,我將把學習過程完全地交給學生。根據學生的討論、演唱,進行及時地引領,最後,老師彈著伴奏,請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並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達到這樣的演唱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進行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心 情,中速演唱,第三段則用稍快的速度進行演唱;

5、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鞏固學生的新授歌曲,我還將分別設計了這樣幾種演唱形式,如:分組競唱、分句接龍、領唱和齊唱合作等形式。這樣,不僅鞏固了新授歌曲,同時也豐富了學生們的歌唱表演形式,一舉兩得。

第三大環節:拓展創編、深入體驗(8分鐘)我主要採用:“分組合作,現場創編”的形式開展活動。

我將提示學生,可採用如:歌唱、配樂詩朗誦、舞蹈、小品、畫畫等多種形式來傳達、體驗歌曲的情感,老師這時做適時的巡迴指導。

雖然學生們創編活動的質量高低參差不齊,但是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師這時則變成了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服務者,比如:彈伴奏、放音樂、組織評比等。但卻讓每位學生都在活動中獲得了不同的經驗,愉快的體驗了過程,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藝術的薰陶。

當然,由於時間的緊迫,學生們的創編形式在這一節音樂課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現出來,我將選擇其中較好的小組創編的表現形式在本節課上進行當眾表演,並鼓勵其它組創編的形式,課後進行再加工,下一節音樂課為老師和同學進行表演。

這樣的設計,不僅使本節課的教學得到了適時的拓展,而且,還將這一內容擴大到了課後,為下次的音樂課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總之,我設計的這節針對三年級學生的音樂課,體現了新課標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則,並在單元目標的總體規劃下,體現了音樂課獨特的施教特點,完成了教學內容,達到了授課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你們好:

我是國小的音樂教師劉莉。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教材分析: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國小音樂教材第六冊第六課《嘀哩嘀哩》。《嘀哩嘀哩》是一首歡快活潑,富有朝氣的兒童歌曲。它的旋律給孩子們勾畫了一幅寬廣明媚的春天景象,而本課教學正是對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發展。是在第一課時歌曲學習的基礎上,以審美教育為主線的一堂自創音樂課。

本課的教學目標,包括了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以及品德的教育。通過學習,讓學生能用輕快明朗的聲音演唱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們的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得到煅煉,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良好情感,從中滲透對學生心靈美、行為美的品質教育。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學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現音樂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分組為旋律創編春天的歌詞。

本課以音樂教學為主,同時結合了語文、思品、美術等多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資訊量大等優點,為學生創設一個春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讓學生感受自然的美、音樂的美。針對兒童愛玩、好動的年齡特點,我還採用了遊戲法,實施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策略。

學法指導:

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採用人機互動的手段,讓學生點選滑鼠自由選擇畫面上的物件,組成春天的圖畫。學生分組進行活動,在交流和協作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現代音樂課程標準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所以,我為這節課擬定的題目為《春天的旋律》。它所蘊涵的內容本身很美,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音樂藝術想象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我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始終。把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在教學中我打破傳統、單一的音樂教學模式,把音樂和多媒體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聆聽音樂、理解音樂,為音樂所表達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萌發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激發學生去表現音樂、創造音樂。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它由複習歌曲,感受春天,遊戲活動這三部分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說春天、贊春天三環節。通過這樣的安排,使學生的欣賞美、感受美、表達美、歌唱美、創造美這一系列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我採用提問的方式開課:"同學們,請看窗外,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學生很快就進入了現實的情景裡。接著我告訴學生,"讓我們一起來唱首春天的歌吧",這時候,學生就可以看著電腦螢幕上出現的歌單,拍著手在音樂的伴奏聲中唱起了歌曲。我又採用聽練結合的方法,讓學生聽辨自己和老師模仿小黃鸝唱歌的不同,突出強弱關係,解決歌曲中的難點,使演唱更加完整悅耳。接著進入第二個環節:看春天。我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有效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這一特點,讓學生看關於春的錄影,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鋼琴旋律,讓學生從視覺上,聽覺上都得到藝術的感染,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得到培養。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在音樂聲中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用語言來描述,並進行模仿。也許有的孩子會說太陽,有的學小鳥,有的用身體表現柔柔的柳條,還有的渴望在草地上放風箏。

你一言,我一語,我再讓他們用自己的小手在電腦上,選擇出喜歡的春景,用電腦拼圖的方法自由組成春天的圖畫,這時候,我們的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幅美麗的春天美景。通過這一部分的安排,在教學內容上,就把語言、律動、音樂、美術、多媒體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使新課標中提倡學科綜合的精神得以體現。這樣的教學,既能面向全體學生,又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學生積累了許多描寫春天的語言,也為後面的創編歌詞打下基礎。

接下去,我又讓孩子們用優美的旋律去歌唱春天。在教學方法上,我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為主,尊重個體的不同體驗,讓學生在鍵盤上敲出自己所喜歡的速度,感受同一旋律採用不同速度時所產生的不同情緒。歡快的音樂像小朋友在做遊戲,舒緩溫柔的音樂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這些充滿童趣的語言,讓他們在感受音樂中豐富了想象,在想象中又進行了樂感的培養。

接著,我讓學生分小組為這段旋律填寫春天的歌詞,這喚起並促進兒童潛在的音樂本能。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是自已生活中的需要。學生在一起進行創作,發揮集體協作精神,我再讓小組展示自己的創作,並進行互評。這樣的創作活動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孩子們在心理上都得到滿足、肯定、愉悅。最後,我採用情景陶冶法,用多媒體技術把教室創設成一個美麗的大草地,在春天圖案的背景下,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學生分組進行遊戲活動。在輕鬆快樂自由的氛圍中學生知道了春天到底藏在哪裡?它,在溫暖的陽光裡,在嫩綠的枝頭上,在大家的歌聲裡,在老師的笑臉上,在我們的心裡,在美好的生活裡。孩子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無處不在,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想,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音樂中認識美,在生活中尋找美,在未來裡創造美,讓美融入每一個孩子的心裡。

以上設計肯定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們:

您們好!我是重慶市人民國小的音樂教師顏秋晴。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唱歌綜合課《小雨沙沙》。它是人民音樂出版社9年義務教育國小音樂課本第二冊,第一單元《春天》中的第二課歌曲《小雨沙沙》。

這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在有規律的節奏配合下,生動的描繪出小雨沙沙的聲音,使用擬人化的歌詞,顯得天真而富有稚氣。充滿兒童情趣,同時又向孩子們滲透了種子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知識。

這個單元的歌曲都是與春天有關的歌曲,通過聆聽歌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通過演唱歌曲引導學生細心觀察事物,啟迪學生熱愛大自然。

本課的教學目標,包括了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創造能力的培養及品德的教育,通過歌曲的演唱,讓孩子們懂得種子發芽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啟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其有感情的歌唱,並受到歌曲藝術形象的感染教育,用歌聲表達出對生活的熱愛。

本課以音樂教學為主,同時結合了語文、思品、科學等多方面綜合知識。

本課的重點是

1讀譜知識認識DO的音位及唱名並唱準音高。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音樂意境,表現音樂形象。

針對以上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藉助多媒體課件,設境悟情,以情激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我準備在節奏教學中,開展創造性活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節奏,創編節奏,培養其節奏創作的表現能力和節奏的創造意識。

3在新授歌曲環節中,主要採用教唱法,和聽琴視唱的方法進行。通過教唱,使學生能自己慢慢跟著琴視唱。讓學生真正成為主體。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我使用以下教具和學具:

鋼琴,多媒體課件:

為了能讓他們在美中學樂中學,良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一準備階段。二新授階段。三發展階段四總結

下面我將分別說一說這四個環節的操作。

一、準備階段:

1組織教學:

我準備讓學生聽音樂進教室並做律動。接著用親切的歌聲向學生問好,把情感教育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同時還進行了發聲練習。

2發聲練習:在發聲練習中,我採用了發聲曲《模仿動物叫》,不去過分強調什麼口形、氣息、位置、橫膈膜 。。。。。。 該 怎樣,而是通過動作把小雞、小鴨、青蛙等幾種小動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不用過多地理論講解,學生就會把各種聲音表現的淋漓盡致。教學要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從直觀入手,使學生如臨其境,產生真切感,我利用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直觀形象化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快樂中就掌握了發聲方法。

3 學習讀譜知識:認識DO音位置。

為了調整教與學的關係,讓學生在愉悅中,不知不覺的完成學習任務。我有意將讀譜知識的學習用電腦多媒體來完成,通過生動的畫面及音樂的渲染和教師生動的講解,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很快掌握DO的音位及唱名,並唱準音高。

4 節奏練習

節奏教學是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為了能使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節奏教學中。我採用"超級變變變"這個形象化,趣味化,直觀化的遊戲形式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遊戲方法:在教室前面放好六張塑料凳,一張表示一拍。即[1]=x ,[11]=xx,[x][—]=x—, 這種直觀的教學,學生很快就學會了,然後我請幾個同學到臺上任意組合一組節奏,臺上的同學認真思考如何難住臺下的同學,臺下的同學努力要快速拍對臺上的節奏,這對臺上臺下的同學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形成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迫切渴望參與,化被動為主動,也只有學生主動想學了,才能學好。通過以上的節奏練 習,解決了曲譜教學中的難點,為新課的教學掃除了障礙。

二、新授階段:

1匯入新課

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我採用猜謎激趣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千條線萬條線落到地上看不見。同學們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呢?”

2 。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當孩子們猜到是雨後,我讓學生搓揉塑料袋發出“沙沙”聲 模擬營造下小雨的意境為歌曲伴奏。扮演小草加入適當的動作進行表演,這對學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起了很大的幫助,加深了對歌曲的感受和認識。生活本身就是音樂的源泉,同學們利用生活中物品的自然音源表現了歌曲的意境,並且通過動手實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最後通過聽唱法學唱歌曲。

3 藝術處理:

通過啟發提問:雨的聲音有大有小,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什麼?小雨是細細的我們應該唱得怎樣?種子喝著甜甜的雨水多高興啊,它說話的聲音會怎樣呢?我們該帶著怎樣的心情來唱呢?這樣,通過啟發性的語言,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到了歌曲中活潑親切的情緒。

三、發展階段

學生能有感情的演唱這首歌曲後,我就鼓勵激發學生自編節奏型即興創編歌表演。我啟發學生:“春天裡,除了小雨和種子很高興以外,還有誰一樣高興呢?”引導學生進行歌詞的創編,每小組6個人進行討論,並以繪畫,舞蹈,歌唱等不同的形式把他們自己所討論的內容表現出來,讓學生用動作表現音樂歡快的情緒,用音畫啟迪美的想象力,使他們受到美德薰陶,並誘發學生展開思維,展現自我,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 、總結階段

本課我採用了歸納式的結尾來歸納本課的教學內容,最後佈置讓學生當一名小演員的作業,在音樂伴奏下離開教室。

以上設計肯定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指正批評。

謝謝大家!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6

一、設計說明: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這是新課標中對音樂教育重要的指導思想。我設計的這堂音樂課遵循了“以聽為中心”的原則,在聽中辯,聽中學,聽中想,聽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達到感受美、體驗美這一效果。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賣報歌》曲調歡快活潑、形象單純,唱起來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及學生年紀相仿,所以整體比較貼近二年級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點。這單元在本冊教材中是唯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

除了情感上的適合外,在內容上隱含著許多的教育價值,既有前一課的樂理知識的深化應用,又有心得節奏型出現,只要老師在活動過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對學生現有的認知和音樂表現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學生分析:

新課標中指出: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並有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適合進行直觀教學。

教學中學生通過聽、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參及音樂的活動,陶冶了情操,激發了興趣,激活了表現欲、創造欲,讓其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鍊和發展。

三、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體會歌曲快樂的情緒,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知識目標: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柔和的聲音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

能力目標:能用恰當的動作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

教學重點:

①學會正確演唱歌曲。

②能對歌曲進行歌表演的創作。

教學難點:

①後十六節奏的正確演唱。

②讓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方法:

教師通過運用故事法、聽唱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整個教學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和學生是平等關係,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設疑激趣

1、聆聽法,創設教學情境。

說明:放國歌,在聽的過程中提出兩個問題給同學們思考,從而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介紹作者,及其相關作品。

說明:分別播放《金蛇狂舞》和《梅娘曲》讓學生體驗兩首歌的情緒。

國小音樂《賣報歌》說課稿

3、講故事,引出《賣報歌》的創作背景。

說明:用講故事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具有濃厚生活味道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求知慾,這樣做極其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聆聽學唱,突破難點

1、不同方式的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

2、填詞演唱,發現節奏問題,並進行節奏唸白。

3、學唱第二段時,後十六的節奏再次應用。

4、學唱第三段,讓學生自行突破。

說明:由於這首歌大部分同學以前聽過所以這個環節只安排了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其實就是一個聽唱教學的過程,最終目的是熟悉歌曲旋律,達到突破教學重點的目的。跟唱後發現節奏問題,首先用“da”來慢讀節奏,在把歌詞帶進去進行節奏唸白,最終突破第一個教學難點。唱完第一段後引導學生說出通過第一段的學習知道了些什麼,然後引出第二段,這段就是後十六的節奏型再次應用,加深學生的印象。第三段的節奏問題有同學們自行突破。這樣循序漸進教唱既遵循了音樂學科的特點,又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介紹、讓用打擊樂器

1、引導學生用探索的認識打擊樂器沙錘。

2、唱、奏兩種形式體驗音樂快樂的情緒。

說明:這是一個增趣的環節。讓學生們通過觸控、試奏,自己總結出沙錘的聲音特點和演奏方法。通過學習讓用打擊樂器,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然後讓學生們分別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體驗音樂,從而可以讓他們產生愉悅的情緒,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唱、奏、兩種形式的體驗音樂,會把同學們的愉悅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設定的激發學生對於音樂喜愛的情感目標。

(四) 動作創編——動作表現及歌曲的情感結合

1、嘗試對歌曲的表演創作。

2、分組進行,教師巡視幫助。

3、分組表演,進行評價,改進提高。

說明:新課標中鼓勵音樂創造,注重個性發展,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本節課安排了歌曲表演創作的環節,分三段,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創設“小毛頭”當時賣報的情景,表現“小毛頭”的心情。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啟發學生展開音樂想象,在課堂上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創造、大膽唱、大膽演,鼓勵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這個環節還可以鍛鍊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

(五)教學評價

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評價過程,能讓學生達到感受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的目的。

教學預設:

本節課的設計中,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每個知識點的出現儘量做到自然流暢,難點教學中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或聆聽感受,或聽辯體驗。40分鐘的快樂學習,一定會讓全體同學都有所收穫,那就是能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並且會用動作表現和歌曲情感來進行歌表演。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7

我這堂課的內容是人音版國小音樂第四冊第5單元——獸王。我將這個單元的內容有目的地選擇了歌曲《兩隻老虎》和欣賞《老虎磨牙》進行組合。由於這一課內容較長,所以就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作為教學內容。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制定的

1、 讓學生在看看、聽聽、唱唱、動動等系列活動中,感悟音樂魅力,學習虎的知識,瞭解虎的文化,提高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2、 聆聽音樂作品《老虎磨牙》的片段,認識鼓、鑼、鑔三種打擊樂器,在多次欣賞、感受打擊樂器塑造的'音樂形象的同時培養學生音樂想象力。

本課的難點是歌曲《兩隻老虎》的兩聲部卡農練習,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在課中做了許多的準備,從學生演唱一聲部的歌曲開始,在不斷層層深入的要求中訓練學生從輕聲唱到有強弱的演唱,再到有表情地演唱,既讓學生熟悉歌曲,又讓學生紮紮實實唱好歌曲,為兩聲部的演唱做好鋪墊。二年級的學生很難理解什麼是輪唱,我設計了虎寶寶跟虎媽媽學唱歌的環節,通俗易懂,通過聆聽、觀察,學生很快理解並學會了進行二部輪唱練習,解決了難點。

本課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欣賞《老虎磨牙》,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它具有不確定性,針對二年級的學生特點,我確定了學生感受音樂形象、聽辨主要的演奏樂器,再進行表演,使學生了解了用器樂的形式展現虎的形象。新課標指出,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感受與見解,鼓勵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所以學生在說出自己的感受時,我沒有給予錯或者對的評價,而是鼓勵、讚許。

創作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生積極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造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歌曲的教學中,我從畫面引入,先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小老虎有的沒鼻子、有的沒嘴巴等,再請學生自己編一編、唱一唱,給學生自由創作的空間。充分激發學生的創作精神。欣賞中讓學生用肢體語言進行伴奏也是一種創作。

新課標下的音樂課最大的特色就是音樂與相關文化,也就是綜合,但不是簡單的相加,也應該體現藝術性。我在本課中向學生展示了虎的剪紙、泥塑、國畫,以及離我們生活貼近的虎鞋、虎帽、布虎等,讓學生了解虎的文化。增加了欣賞兒童歌曲《小老虎》,表達了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彩雲追月》。

教材分析:

本課是面向國小四年級學生,所用教材是湘教版新編教材民樂合奏《彩雲追月》。《彩雲追月》是一首國樂精曲。整個樂曲以富於中國民族色彩的五聲性旋律,形象地描繪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曲調悠揚而抒情。

根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聽賞民樂合奏《彩雲追月》,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意境,體會中國民族音樂的獨特意韻。

2.熟悉音樂主題並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主題的演奏活動。

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引導和啟發學生對整首樂曲的情感體驗。有效的組織好學生參與演奏活動。

學法指導:

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我的教學設計是以聽為本,重情感、美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自由發揮,從而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

整堂課以“皓空美景”為情境背景展開。其環節包括“初步感受——主題欣賞——參與快樂的小樂隊——拓展欣賞”。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安排,讓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主動的學習音樂,並從中使自己的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初步感受。輕快的音樂,讓人輕鬆充滿遐想。巧妙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兩幅圖,一靜一動。教師提問;“你覺得剛才播放的音樂更適合表現哪幅圖?為什麼?”音樂是通過聽覺來感受的,教師出示課件,兩幅圖對比明顯,學生能輕易的感受出不同,為聽賞奠定一個基調。再次聆聽音樂,聽辨主奏樂器及瞭解演奏形式。培養學生聽辨出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的音色是音樂欣賞課一個內容,而運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在聽辨主奏樂器後,要求學生模仿演奏。這個設計的目的,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對樂器的瞭解;另一方面為後面的律動做好準備。最後一個環節是為音樂取名。由於前面的鋪墊,學生能把握住音樂的基本意境。同時音樂具有不確定性,每位學生都有其個性化的理解。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自然的引出本課的課題。總的來說,第一部分在創設的情境中,通過選圖畫、說音樂;聽辨主奏樂器及演奏形式;取名字三個環節層層推進,讓學生在設計的活動中不知不覺的加深對音樂的印象,使學生通過音樂描繪的情景展開想象和聯想,從而完成對音樂所表現的意境的理解及認識。達到這一部分的教學目的。

第二部分,主題欣賞。為了完成好教學任務我做以下設計:唱熟主題後引導學生找出旋律的特點(既民族五聲除錯);找出節奏上的特點(即切分節奏)。並用這個節奏型隨音樂律動。通過前面的鋪墊,學生能輕易地並背唱音樂主題,併為後面的音樂活動做好準備。通過主題音樂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及認識。

第三部分:參與快樂的小樂隊。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主題的演奏活動。樂隊的組建對一般的四年級教學班來說是一個困難。本設計另闢奚境,從打擊樂入手,降低了學生演奏的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首先,教師出示打擊樂器,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樂曲設計伴奏。通過這一環節,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一種節奏型練習,為樂曲伴奏。最後,演一演。老師或有器樂特長的學生演奏主旋律,其他同學節奏伴奏。這個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之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整個欣賞活動中去,盡情地表達對樂曲的感受。

最後一部分:拓展。欣賞多種版本的《彩雲追月》。同一個音樂素材,通過不同的修飾手法展現出了別樣風情。通過這一環節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同時又折服於中國民族音樂悠長的歷史和深遠的影響力,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與自豪感。

以上是我對歌曲《彩雲追月》的教學設計和理解。肯定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1、《蒼山歌聲永不落》是國小音樂第8冊中的欣賞部份位於第9課,前是欣賞《喜慶進行曲》,後是表演《丁香花》。這是雲南本土題材的欣賞課程,本節課的目的就是:①通過聆聽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讓學生在具體的音響感知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音樂鑑賞力,激發學生熱愛雲南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感受白族音樂的風格特點。②瞭解三種裝飾音的用途。③嘗試為旋律填詞,通過不同途徑培養學生“音樂的耳朵”及動手動腦的能力。

2、教學重點:聆聽、瞭解、感受白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①裝飾音的作用②嘗試為旋律填歌詞③旋律中頻繁的音程跳進。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法無定法,我在這一堂課中將“雙基”教學和音樂形象的教育結合在一起,採用了講述法、演示法、聽賞法等教學方法,使用多種直觀教具,如各種樂器、電化教學手段等來進行教學。

講述法,就是深入淺出的講解,在演示法中充分使用笛子、口琴等教具,在聽賞教學中大膽地創設意境,自制教學光碟,克服環境進行教學。為什麼這樣教呢?因為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說學法

方法比知識重要,學法更是多種多樣。在這一節課中,我使用了提問法、表演法、聽視欣賞法、競賽法等,提問法有利於集中學生注意力,表演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聽視法能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感受《蒼山歌場永不落》的藝術風格,集中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視覺、聽覺,瞭解感知大理的風土人情。競賽法能夠鼓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在這一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精講少講、多聽,語言要力求簡明、準確,富於啟發性,不搞枯燥乏味的技能技巧訓練。

四、說程式

本課的教學程度設計為:

1、組織教學(使用別開生面的自編《拍手歌》)。

2、綜合訓練(使用口琴伴奏,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

3、匯入新課(聽視匯入,使入自制教學光碟)

4、a聆聽樂曲1(整體感知音樂形象,把握藝術風格)

b聆聽樂曲2(提出具體的要求)

c填詞練習及教學難點解說(使用笛子教學)

5、旁徵博引,欣賞白族民歌《蝴蝶泉邊》

(聽視結合,交錯與漸離)

6、音樂遊戲(葫蘆絲、巴烏的使用)

7、小結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