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蘇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範文錦集七篇

才智咖 人氣:2.13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蘇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範文錦集七篇

蘇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廣玉蘭》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它描寫了廣玉蘭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表達了作者對廣玉蘭花的喜愛之情。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的教學要求,結合六年級學生的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1.認知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其中的9個,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部分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廣玉蘭的幽香、純潔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2.技能目標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廣玉蘭花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

(2)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寫其它植物開花時的形態。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廣玉蘭的熱愛,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根據以上目標,將全課分為三課時,第二課時的重難點確定為: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廣玉蘭花瓣的色澤、質感、花開時的各種行態以及葉片的特點,體會廣玉蘭花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

【說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廣玉蘭花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說教學難點】

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寫其它植物開花時的形態。

【說教學準備】

網頁形式、自主性強的FLASH網路專題網站。(廣玉蘭封面,分設四個主題篇:玉蘭苑徜徉;傾心賞玉蘭;玉蘭知識庫;玉蘭餘香濃。並提供配樂按鈕,學生自行點選選擇。“玉蘭苑徜徉”內容:全文、廣玉蘭配樂錄影;“傾心賞玉蘭”主題篇裡分設“飄香玉蘭”、“迷人花瓣”、“多姿花形”、“盎然綠葉”四欄,點相應區域呈現各主題欄;“玉蘭知識庫”提供廣玉蘭習性、栽培等課外資料,“玉蘭餘香濃”設課外作業)

【說教學策略】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本課採用網路教學手段,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指導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讀中感悟,多渠道接受資訊。

【說教學過程】

本課憑藉網頁課件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互動。本課採用三課時達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瞭解課文大致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並學習第一自然段瞭解廣玉蘭的幽香是吸引我觀察的原因。

第二課時: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廣玉蘭花瓣的色澤、質感、花開時的各種形態以及葉片的特點,體會廣玉蘭花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

第三課時:複習詞語並練習背誦第三自然段,最後讓學生根據第三自然段練習寫一個片段。

這裡,我著重說一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

(一)言簡意賅,直接匯入

課始,讓學生說說:“作者寫了廣玉蘭的哪幾方面?”

今天,我們就藉助我們的專題網站一起去走近廣玉蘭,用心欣賞廣玉蘭。

[這一設計既符合“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條原理:目標控制原理,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喚起最強的學習慾望。]

(二)自主探究,感受文字美

頁面導語:請進入“傾心賞玉蘭”主題欄,自主選擇你感興趣的內容點選進入!(請大家想想怎樣把自己的學習感受交流出來:你可以試著讀好課文,可以在對應網頁上留言,也可以和同桌探討一下……)

[此設計充分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利於學生髮揮個人的特長]

A.迷人花瓣

(欄目內容:第二自然段文字;部分文字連結相應圖片:“純白”——廣玉蘭花朵近景;“玉琢冰雕”——冰雕圖片與花朵圖片對比;詞語意思:像用玉和冰雕琢出來的藝術品)

導語1:認真讀讀課文,廣玉蘭的花朵給你什麼感受?(學生可跟帖留言)

導語2:作者具體是分哪個兩方面寫花瓣的?跟帖完後,請你再讀讀課文,細細品味一下。

導語3:課文中幾次提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憑幾個優美詞句是概括不了廣玉蘭花朵的內涵的”,這說明了什麼?(跟帖)

[這樣設計以各種優美的圖片構成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磁場,有利於學生把握語言文字,同時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體會,更是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具體體現。]

B.多姿花形

(“多姿花形”欄目內容:第三自然段文字。提供含羞待放、剛剛綻放、盛開、開過的玉蘭花的圖片,並製作圖配文的待移框;相關文字處做相應連結。“有的剛剛綻放……鑽了進去”——蜜蜂飛舞錄影片斷;“花蕊約有一寸長”——圖片;“數世同堂”——圖片,意思:幾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生生不息”——意思:不停地生長繁殖;將幾種不同形態的圖片製成連續的播放)

導語1:第三自然段作者用優美的文筆描寫了不同形態的廣玉蘭。請你讀讀這段文字,邊讀邊想:究竟寫了哪幾種形態?你能選擇合適

的圖片移到相應的描寫形態的文字框裡嗎?然後再認真讀讀課文內容,給它們分別取個好聽的名字。(學生可跟帖)

導語2:你願意把你最喜歡的那種廣玉蘭花介紹給大家嗎?再認真讀讀你喜歡的那段文字,聯絡你看到的圖片與錄影,感受廣玉蘭花的美。準備一下,選用你喜歡的方式,一會把你見到的景象描繪出來,讓大家一起來分享你感受到的美。(方式建議:用自己的語言介紹;準備一下,把你剛才給不同形態的花分別取名的理由和大家交流;朗讀(可自行選擇配樂)並說說想表達什麼感情)

[此環節中,利用網頁的超文字閱讀功能,提供學習資源,供學生自主的探究學習。提供配樂按鈕,自主選擇,並設計了取名這個環節,既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又勢必引導學生結合文字發散創造性思維,進行獨特的體驗。]

C.盎然綠葉

(“盎然綠葉”欄目內容:4、5自然段內容;文字內容相應連結:“密集油亮”——圖片;“終年不敗”——圖片;“秋冬……與松柏為伍”——圖片對比;寒風呼嘯的音樂)

導語1:俗話說,花兒還需綠葉襯。廣玉蘭的花美,它的葉子也別有一番情趣。選擇“盎然綠葉”的同學們,你們的眼光很獨特哦!現在你可以讀讀課文內容,看看葉子有什麼特點?

導語2:課文裡“活潑”一詞用得好嗎?為什麼?

[這樣設計既使學生在閱讀中加深感悟,體現了語文學科的文字的準確性,又以發散式的“體悟”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靈活性。]

(三)交流品讀,展現個性美

A.迷人花瓣

1.作者是怎麼讚美廣玉蘭花朵的?

2.他是具體從哪兩方面來寫的?

3.“無法用語言文字準確形容”、“只憑幾個優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說明了什麼?

B.多姿花形

1.研究這個內容的同學來說說作者寫了哪幾種廣玉蘭花的形態?

2.那有誰願意把你最喜歡的那種廣玉蘭花介紹給大家嗎?

彙報學習情況:

彙報1: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彙報2:展示給每一種形態的花取的名字,指名結合圖配文專案說出取這個名的理由。(引導別的小組參與討論,有無更好的名字。諸如:含羞;蓓蕾初放;笑臉;風采依舊等等)其他作補充。

彙報3:配樂讀四種不同形態廣玉蘭的句子。(分別讓每個同學說說自己想表達什麼情感。)結合指導朗讀;再指名其他學生讀;評議。

C.盎然綠葉

1.花兒還需綠葉襯。廣玉蘭的花美,它的葉子也別有一番情趣。誰來說說它的葉子有什麼特點嗎?

2.交流品讀。“密集油亮的綠葉……活潑。”指導朗讀;指讀。

3.課文裡用到一個詞“活潑”你們覺得用得好嗎?為什麼?

5.還有其它句子也能體現它旺盛的生命力嗎?

指導朗讀“秋冬季節……裝點著自然。”

[此交流環節,充分利用網路環境下廣播的功能,進行交流,增強師生互動,同時學生各自充滿個性的學習結果的顯示下,學生間又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對文字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美

1.廣玉蘭的確美,花兒香,花瓣美,形態美,葉片美,美得脫俗、充滿了無比旺盛的生命力。學罷此文,你們喜歡廣玉蘭嗎?誇一誇它。

2.難怪作者在文章最後也情不自禁地抒發了自已的情懷:

引讀:“我愛——,更愛——”。

(五)課外作業:

1.摘抄你喜歡的詞語、佳句,注意積累。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2.仔細觀察你喜歡的一種花,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也可看看“知識庫”裡的文章),先抓住特點說說花的樣子,再寫下來。

[誇誇廣玉蘭的環節既總結了教學,又扣住了課文的中心,學生自然地體會到作者對廣玉蘭蘊含的思想感情。]

【說板書】

花瓣高雅潔淨

廣玉蘭形態姿態各異

綠葉終年不敗

[這一板書設計從文字上看簡潔明瞭,緊扣文意;從形式上看條理清晰,寓含文意;從媒體運用的角度看,與網頁各主題內容演示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蘇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的第12課《荷花》。下面我從教材和學生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教後小結等六個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一、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荷花》是國小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葉聖陶先生的作品。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撫玩荷花並睜開想象的事,稱讚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盼望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頭腦情感。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景象融會,不但寫出了荷花的丰姿,並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好看,又有身臨其境的覺得。讓學生隨著教學歷程的推進,入情、動情、抒懷、移情。課堂教學以情緒為紐帶,變得更富勾引力,使學生的勤學精力得到造就,促使學生在勤學、樂學中漸漸明白愛,明白熱愛高貴,尋求優美。這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具有奇特的吸引力。我所教的三年級的孩子們頭腦活潑,擔當新事物較快,但由於生存在城鎮,對荷花了解甚少。正是思量到這個特別緣故原由,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奇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能引導學生了解和欣賞荷花那差別平凡的美。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

1、採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易於理解。

2、直觀教學法: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3、以讀代講法。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學法:

1、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採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2、採用探究性學習方法,使學生在閱讀後自主探究合作。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學生和教材特點,確定教學目標:

l、學習本課的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觀察畫面、創設情景、深入感知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展開合理想象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在資訊科技環境下有機整合語文教學,將課文重點部分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促進學生藉助多媒體自主、個性化的閱讀。從而達到感受荷花之美,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樣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準備:CAI課件、貫穿課堂始終的音樂素材。

四、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設定,我把荷花第二課時的教學設定為四大環節:

(一)錄象引入,整體感知(在初讀課文和激發動機中——入情)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入境始於親。”新課開始,教師要讓孩子情感的河水盪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慾望,關注的心理。為此,我設計瞭如下環節來匯入新課:今天,我們先來個謎語“開在炎炎烈日下,長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汙泥心地潔,芳香撲鼻醉人心。”這麼美的荷花,大家喜歡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我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把孩子們帶到荷花池。如此激情匯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二)直奔重點,品味美麗(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

在欣賞畫面以後,我將以“作者是怎樣把看到的美景寫下來的呢?”的這一過渡語讓孩子直接去學課文的二、三自然段。

由於學生的個性品質存在著諸多差異,同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因此,我提供三種方法讓學生選擇:(朗讀法、畫圖法、討論法)朗讀法:用感情朗讀表達出你體會到的美;畫圖法:用五彩的筆描繪美麗的荷花;討論法:用語言和夥伴交流學習體會。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由組合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這樣設計教學,將使學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強,學生的頭腦不再是儲藏知識的容器,而是被點燃的火把,閃出智慧的光芒和個性的亮點。

在學習後交流學習體會時,交流的方法是:找出自己覺得美的句子,說說美在哪裡,能講出理由更好。藉助圖畫,通過自主學習,孩子們一定能大膽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挨挨擠擠”體會荷葉的茂盛之美;從“碧綠、嫩黃”體會顏色之美;從“冒、飽脹、破裂”體會荷花的長勢之美;從“有的……有的……有的……”體會一池荷花千姿百態的美。

1、在引導學生提出“冒”字後,我將採用以下步驟讓學生深刻理解“冒”

(1)換詞體會“冒”的妙處;

(2)讀課文體會怎樣長才叫“冒”,選一個喜歡的詞填到這句話中,大聲朗讀、用心體會是不是這種味道?這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解讀“冒”,是對“冒”字內涵的領悟。

隨後出示迫不急待、興致勃勃地長出來的白荷花,讓孩子們想象,展開討論:它們長出來想幹什麼?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讓孩子在團結協作的氛圍中更進一步地理解課文,養成孩子們善於合作、互助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

交流時,孩子的回答將思路開闊,富有情趣,這不僅僅是他們對語言文字的實踐,更是情感的流淌、靈性的湧動。

2、在品味荷花的美麗之後,我運用CAI課件再現畫面,感受一大幅活的畫,理解“畫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我讓孩子們對著滿池的白荷花說出他想說的話。有前邊豐富的表象儲備,加上自己對錶象的體驗,孩子們一定會迫不及待地舉起小手、毫不拘束地暢談心得,又使他們心中美的體驗得到昇華。這是與課文情感相碰撞產生的火花。這樣設計,藉助文字而又超越文字,引導想象,既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又加深理解和豐富了課文內容,培養了創造能力。

如詩的畫面,優美的文字,讓學生自讀感悟,互讀點評,用聲音之美展現文字之美、景物之美。最後就能熟讀成誦,由讀到背,必將十分順利地達到能力目標中的背誦目標。

4、在部分學生用“畫圖法”描繪荷花時,我將鼓勵學生把自己想畫的內容畫到大黑板上,它綜合運用文字、圖畫、線條、色彩等手段,變抽象為形象,強化表現力,讓學生的思想情操、審美觀點受到感染和薰陶。

(三)體會意境、昇華情感(在表情朗讀和語言訓練中——抒情)

課文的第4自然段是寫當“我”彷彿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的景象。這個自然段的學習,我主要採用各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意境:有自己輕聲讀,想象美麗的意境;有配音像朗讀,感受意境。在反覆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還有圖文對照讀,學生定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學生的情感也達到了高潮,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彙的積累和內化。然後抓住第四自然段的省略號讓學生想象:還有哪些動物會來和“我”交談,可能告訴“我”一些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的思維將又一次被啟用。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蒐集資訊、拓展學習(在操作創新的原動力中——移情)

我們要樹立大語文觀,構建課內外聯絡,學科間融合的語文課程體系。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荷花的資料在課上進行交流。老師也將自己收集的資料與學生共享。我收集的資料有:作者簡介、荷花簡介、古文、古詩、各種圖片等。這樣,擴大學生資訊量,拓展學生的視野,並讓學生在課外分小組將收集到的資料辦成小報,並進行評比,學生通過實踐創新,綜合能力得到鍛鍊。

五、板書設計

荷花

聞到清香——觀察形態——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

趕緊色彩美活化為荷花大自然

板書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能引導、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也為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六、教後小結

1.教學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思路清晰,脈絡分明。

2.抓住作者寫荷花、荷葉的精妙之筆,咬字嚼句,反覆進行品味,不僅讓學生欣賞作者遣詞造句的生動準確,而且通過遷移學習,訓練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3.多法品讀,內化語言。對於文質兼美的文章,抓好讀的訓練是最好的教學本領。由於文章的“美”是通過多種讀法咀嚼出來的。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能使學生迷戀,孕育發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氣成誦,把課文語言內化為本身的語言。

4.教學中學路明白。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連結自主、積極、自動的運動。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效”和諧,“立體式”睜開。

本課的教學計劃,力圖以新的課程尺度為引導,樹立“大語文觀”的全新教學看法,奇妙地運用當代的教育技能,優化課堂布局、革新閱讀教學,化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實現知識與本領、智育與美育的奇妙融合。

蘇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材簡析: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是蘇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其實人版也有錄用,不過題目是“釣魚的啟示”,內容也略有不同,可見這篇文章文質俱佳。因為我們這兒使用的是蘇版,所以我主要從這個版本來談。這篇課文是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共三篇文章,都是關於“人與動物”的故事,又不僅限於,而是以為視角,反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小男孩湯姆釣到了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由於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爸爸要求湯姆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湯姆有些不情願的放掉了魚,但這件事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學構想:

在以往的學中,對這一類課文的處理,常常出現這樣的兩種分離:其一,常常注重了思想育的內涵,而淡化了語言文字,談化了語文學科的學特,使得人文性與工具性分離開來。其二,在學中,師常常把自己的理解和經驗,導或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的口說成人的話,使師、學生、文字分離。基於這樣的思考,對這篇課文,我想嘗試一種新的學路徑,那就是體驗式閱讀,意在讓學生在感悟語言,理解內容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體驗,與作者,與文中主人公進行真誠對話,讓學生對生活,對周圍的事物有自己的認識和思考。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會做人。

三、學設計:

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學會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通過體驗式閱讀,將自身情感融入角色之中,懂得自覺遵守規則是做人的必須。

學重:

通過抓住文中關鍵詞句,體會湯姆釣魚、放魚的心理變化。

學難:

體會並認同“自覺遵守規定”的重要。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內容及要求:

初讀,初步感知課文,學習課文第一部分,體驗湯姆釣到大鱸魚時的喜悅心情。

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學內容及要求:

學習課文的二、三兩個部分,通過語言感悟和內容的理解體會湯姆從不願放到放到牢記爸爸的話語這一心理情態變化的過程。

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在這一部分中,兩個人物是兩條線,一條是爸爸,一條是湯姆。爸爸:讓孩子放掉魚,因為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即使沒有人看見,也應該遵守規定。湯姆:開始不理解,希望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留下鱸魚,最後還是不情願地放掉了鱸魚。這兩條線交叉並行,推動著事情的發展。

這一部分既是學習的重也是學習的難,難就難在學生對“不管有沒有看見,都應該遵守規定”這句話的理解。在這裡,學生可能會贊成爸爸的觀,也可能同意湯姆的想法,因為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積澱決定著學生與文字對話時的個性體驗,對這種多元的個性體驗,我們應予以尊重和珍視。但珍視並不等於認同,針對學生認識中的差異,我們應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同時,適機適度加以撥和引導,這才是真正的珍視。

基於面的思考,我做了以下的學設計。

1 請學生仔細讀第二部分內容,看看這部分內容主要講了什麼?

2 依循學生的發言,提煉出一個討論題:爸爸要湯姆必須放掉鱸魚,湯姆不情願地放了,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在這裡,可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聯絡日常生活中的體驗來談談自己的看法。(預測:在這裡或許有學生聯絡遵守交通規則來談;或許有學生聯絡乘公交車主動投幣來談;或許有學生聯絡校園生活中保潔來談等等。)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師適機加以引領、撥,使學生對學會做人有正確的認識和感悟。

3 在正確理解的基礎,再讓學生分角色讀父子對話,在師生、生生互動的朗讀與評讀中加深對“必須”、“斬釘截鐵”、“不管有沒有人看見,都應該遵守規定”等重詞句的情感體驗。

(二)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瞭解了湯姆在放魚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也正為這樣,這件事給湯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一起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由於有前面的學習積累,對這段話就採用這樣的處理,在讀中讓學生對事情發展的延續有一個瞭解,對全文的內容有一個整體迴環。

(三)課外拓展

請同學們讀一篇文章《中彩那天》,邊讀邊思考,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想說些什麼?把你想說的話在小組內和同學們交流。

課外拓展的這篇讀物,選自人版大修訂版五年制第五冊,文章的行文和思想內容與我們這篇課文相似相通。選擇文閱讀,意在讓學生在自主自能讀書的基礎,自悟其做人的道理,讓三維目標在自主閱讀中得到遷移和發展。

綜所述,是我對這篇課文的設想,但是課堂學是動態發展的,當學生思維被啟用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無法預料的情景,這些都是正常的,對,我們應該適機加以撥,使課堂學成為動態生成的過程。

蘇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蘇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6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課內容、結構較簡單,但有些句子離兒童生活較遠,不易理解,如“釋放、回收人造衛星”等。本單元的訓練是“寫清楚一件事物的特點和用途。”本章節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致力於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嚮往。根據單元訓練要求和的要求,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懂得太空梭的相關知識。

2、讓學生在自主查閱資料和合作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3、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長大致力於用科學為人類造神福的志趣。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把教學重點定在朗讀課文,瞭解太空梭的特點和作用,並學習用自己個體語言介紹太空梭,使讀寫相結合,培養交流的能力。難點為領悟“太空梭能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衛星”;“從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等句子的意思。

二、學生分析:

我校從一年級便開設有電腦課,孩子到三年級已經會熟練運用google等搜尋引擎上網查詢資料,從網上覆制資料存入文件,會運用frontpage製作簡單的網頁,個別學生會製作出水平相對精美的網頁,這樣對於太空梭的學習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差異資源,小組互助學習。

三、教學媒體設計

教學活動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教學為宗旨,在教學中以網路為平臺,設計了太空梭的課程資源網頁。該網頁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分為:

1、相關資料(包括學生前期準備製作的網頁和教師資料,其中有航天器、神州5號等相關的各種資料以及連結的相關網址)、供學生主動探究

2、課文學習(主要用於情境引入、重難點突破、生字學習、學習方法指導等)、

3、展示舞臺(學生學習中製作的作品國小語文互動拓展閱讀教學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學生的大量閱讀與作業緊密地掛起鉤來。教師將學生的作品在站中展示,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小小論壇(主要用於學生提出、上傳各種問題為學生主題學習而開設的BBS論壇,是學生髮表見解和交流的視窗。學生可以在討論區提出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回覆看到的事實,發表自己的見解。)

5、小小研究員(A提供研究小主題。B介紹一些適用的研究方法)這五個部分,教師、學生可以根據教和學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使用。

四、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難點部分以教學網站相助,配合活動教學法及總結法,幫助學生分解教學難點,增強課堂的問題情境,促學生入境探究,學生可以在網路的背景下,通過扮演角色而主動地去瀏覽資訊,擴大資訊量,學習課文。

五、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前期準備:1)教師準備,製作出多媒體網頁式課件。

2)學生準備,分小組完成預習的資料查閱,並在第一課時後整理自己的資料,形成自己的網頁。

本課時的教學設計,主要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1、背景呈現,情境匯入,進行質疑

1)課件演示:浩邈宇宙中,飛船、航空站等航天器的活動顯示廠人類對天宇的孜孜追求,當第一個太空梭部出地球,人類瞭解宇宙的夢想就越來越近了。我國的神州5號衝入天宇,把中國帶入了尖端航天科技的領域。在不久的未來,中國也一定會擁有自己的太空梭,邀遊太空。

宇宙是人類亙古的嚮往,對於孩子也一樣。視訊的展示,激起學生的興趣,形成“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2)學生活動:在課件的引導下,感受宇宙的廣闊和神祕,並交流自己在前期的準備中所得到的資訊。同時對自己想知道的進行質疑。質疑是創新思維的起源,是探究的起步,面對神祕的太空,學生一定會充滿好奇,這樣利於調動起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

3)教師活動:幫助學生把問題分類,存疑。並引導學生進入太空梭的學習。

2、朗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脈絡

3、多邊互動,讀寫結合,突破重難點

讀寫是三年級的兩大支柱,更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所在。課標強調在學習寫作的初期,給予學生寫的材料和寫的興趣。運用站中的“相關資料”平臺,使學生共享豐富教學資料,幫助學生理解難點,同時提供豐富的說話材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1)、視訊演示,理解句子,朗讀感悟(突破難點)

難點處需要教師的幫助,對於“太空梭繞地球轉圈圈,在太空中釋放和回收人造地球衛星。”等2處難點句子的理解太空梭得快、飛得高的特點,通過點選句子,觀看課件太空梭在太空工作的實錄,以形象的直觀錄相幫學生理解課文句子。促學生有理解地讀,有感悟有想像地讀。

2)網上瀏覽,拓展說話材料(落實重點)

課標中強調習作練習應在感悟、積累的基礎上運用語言。先以課文為例,感悟語言寫話,再以課件中豐富的資料為輔,(課前學生和教師製作的網頁已經在站中實現共享。學生可以在網上點選任何一個同學或教師的網頁進行學習)拓寬說、寫的內容,進行說、寫訓練,“我是太空梭,我的本領可大了,我能______,我還能______”。(前一空可運用書中的資料,後一空拓展學生對太空梭的課外認識。)達到課內到課外的延伸。從而教會學生學習。

這樣重、難點的突破在站的幫助和讀寫的過程中進行著。使語文成為一種實踐,並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得到落實。

4、展示作品,辯論對比

學生將課文和網上的資訊進行處理,選擇小組的主題,製作成PowerPoint等電子作品,利用大螢幕投影演示自己的作品,進行太空梭和飛機的辯論“到底誰更能幹?”在辯論中,學生運用資料進行有禮有節的對話,(太空梭有很大本領,但它耗資太大,起飛不方便,不能民用等)並最終得出結論:不論是誰,都有自己的本領和作用。角色的扮演,對資訊的處理運用便語文課堂富有人文氣息。同時為學生對課後的繼續學習研究提供方向。

蘇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第十二課的《荷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本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象的事。作者寥寥400個字,把滿池荷花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觀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養成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讓學生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重點、難點:(1)理解荷花開放時的種種姿態,體會荷花的美。(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說教法和學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國小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特設計如下教法、學法:本堂課以情感為紐帶,通過創設情景、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美景。並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薰陶。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荷塘美景,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師提供直觀的影象幫助理解。

四、教學程式設計:

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四個環節:第一環節讓學生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慾望和關注的心理。為此,我是這樣匯入新課的:“同學們喜歡花嗎?能不能說一下”“小朋友見過荷花嗎?今天老師要帶大家欣賞一篇題為《荷花》的課文,大家準備好了嗎?”以學生們喜歡,能提高興趣的方式匯入新課,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第二環節兒童的情感總是與他們對教材的認識相連。而作者的情感是寓於他們所描繪的物件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環是要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因而,我在引導學生從初讀進入細讀的過程中,飽含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用圖畫的、音樂的藝術直觀,讓學生彷彿看到、聽到、整個心靈都感受到,在學生眼前再現課文中描寫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潔、高雅的本色。我依據這個材料製成鮮活的課件進行展示,使學生們直觀的感受到了荷花各種不同的姿態,從而對於第二段的學習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第三環節領悟課文的神韻,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應牢牢把握,並順勢將教學過程推進,從細讀進入精讀。所謂精讀,即讀課文精彩片段詞句,讀出其神韻。課文語言不僅承載著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形象寄託著作者的情感。因此精讀時要將學生的情感移入課文描寫的物件上,從而激起情感深化。我通過三條途徑將學生的情感引向深層,產生移情。1、藉助比較區別;2、藉助想象展開;3、藉助語言媒介。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1、課件展示:看圖想象說話,“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 ,有的 ,還有的 。”小組討論,指名說,集體評議。2、指圖引讀這一自然段最後一句話。討論:作者為什麼把這一大幅畫看作是“活的畫”呢?用這麼美的詞句來描寫荷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樣的設計,既鍛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到作者對荷花強烈的喜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第四環節 抒情表情朗讀是抒發學生內心感受的一種常用形式。表情朗讀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他們往往用恰當的語氣、語調、語速來表達,抒發他們對作品中人物、角色、場景的情感。因此,在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我都設計了小組合作,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自己小組內先自學,然後在小組內討論,最後小組彙報。在反覆品讀欣賞後,荷花之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此時,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彙的積累內化,從而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學生有情,教材有情,“學生——教材”之間的情感橋樑就是教師。由教師來傳遞情感,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學生在充滿情感的課堂教學中學會熱愛生活,追求美好。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不僅起著舉綱張目的作用,還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更好的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我設計瞭如下板書:

12.荷花

荷葉 : 挨挨擠擠 像大圓盤

荷花: 含苞荷花 半開 全開

這樣使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到荷花得美。

總之,這節課我抓住以下幾點設計教學過程:

1.抓住作者寫荷花荷葉的精妙之筆,咬文嚼字,反覆品味,不僅讓學生欣賞作者遣詞造句落筆的生動準確,而且通過遷移學習,訓練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2.多法品讀,內化語言。對於文質兼美的文章,抓好讀的訓練是最好的教學手段。因為文章的“美”是學生通過多種讀法品味出來的。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能成誦,把課文裡一個個句式,一種種規範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3.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立體式”展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整個教學過程在師生的平等對話中進行。

4.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使學生在欣賞美的過程中,感悟美,享受美,進而達到去創造美。

蘇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6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18課《特殊的葬禮》是一篇有關環保的記敘文。作者描寫了巴西著名景觀塞特凱達斯瀑布由雄偉壯觀到日漸枯竭的過程以及人們失望、震驚、痛心、反思的表現,說明環境破壞給大自然帶來的嚴重危害,告訴我們要珍惜環境、保護環境,愛護我們共同生存的家園——地球。

知識技能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3、培養學生探究意識,教給學生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課題質疑,引發學生初讀探究,瞭解課文大意。

2、引導學生通過情境探究、對比探究、語言探究等法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情感。引導學生聯絡課文內容,寫一篇演說辭。

3、課外拓展,引導學生查閱圖書蒐集關於我國河流湖泊的現狀,制訂保護措施。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探究意識,提高探究閱讀能力。

2、理解大瀑布消失的原因和舉行葬禮的意義,激發學生情感,樹立保護環境的強烈責任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說教法、學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的設計質疑釋疑,通過朗讀引導,鼓勵學生在自讀感悟、情感體驗中,領悟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質疑問難,引發互動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例如,課始,預設了這樣的幾個問題:課題中的關鍵詞是什麼?課文哪幾個自然段直接寫了這次特殊的葬禮?這次葬禮特殊在哪裡?通過這種設問,讓學生進入“問題情境”,使學生學有所思,思有所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模仿著提問。在教學課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時,嘗試著讓學生質疑。“在小組討論時,大家有什麼疑問嗎?”讓學生學會思考,啟用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小組合作,生生互動

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進行動態的資訊交流,乃至思想、情感的交流,是用互相討論的方式進行的。例如,在學習課文直接寫“特殊的葬禮”的部分(第一、七、八自然段)時,設計了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讀文、看圖,在組內交流讀懂了什麼,提出疑問,全班交流合作學習。這樣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暢所欲言”思維環境,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闡明自己的觀點,張揚自己的個性,從中獲得更多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結果,也有利於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的培養。

三、創設情境,人境互動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通過展開想象,比較塞特凱達斯瀑布的過去、現在的不同情形,體會到環境破壞給大自然帶來的嚴重危害。在教學時,利用媒體創設兩個截然不同的情境。利用直觀動感的畫面,背景音樂的渲染,讓學生感受塞特凱達斯瀑布的雄偉壯觀,幾年後到逐漸枯竭,掀起學生強烈的情感波瀾,而且也很巧妙地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入所學內容打下很好的感情基礎。另外,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充分發動學生查閱資料,開掘這些學習資源,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程式]

一、交流課前資料,匯入新課

請學生談談課前通過查資料所瞭解的瀑布是什麼樣子的,怎麼形成的。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併為下面學習課文埋下伏筆。

揭示課題後,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疑問:為什麼說這是一個特殊的葬禮?葬禮是為誰舉行的?舉行這個葬禮的目的、意義是什麼?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接著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文字,自由的輕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字

學生初讀課文,逐步做到正確、流利,學會生字詞,瞭解本文的主要內容並理清文章的結構,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

(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識字,讀中整體感悟、通過讀內化語言。正確流利地朗讀是做到有感情朗讀的基礎。)

三、細讀課文的2—6自然段,體驗大瀑布的不幸。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領學生抓住文字中的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通過有層次的讀中感悟,有效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比較塞特凱達斯瀑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不同情形,體會到破壞環境給大自然與人類帶來的嚴重危害,從而感悟到“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重要性。

要求:

1、將三、五兩個自然對比閱讀,找一找,哪些詞語寫出了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的壯觀和它即將消失的情景?

2、將找出的詞語反覆朗讀,感受塞特凱達斯瀑布今昔變化之大。

交流閱讀體會。

1、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塞特凱達斯瀑布曾經的雄偉壯觀的?

2、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大瀑布的雄偉壯觀嗎?

a、自由練習。

b、互讀互評。

c、指名朗讀,評議。

d、引讀。

3、可現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有是怎樣的呢?

文中有一句話生動而又形象地寫出了大瀑布現在的摸樣。請找出來,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

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低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著最後的消亡。

a、作者把逐漸枯竭的瀑布比作什麼?

b、若是看到這樣一位老人,你會產生怎樣的感慨?

c、認真品讀,讀出感受。

4、再次品讀課文第三、五兩個自然段,進一步感受大瀑布昔日的雄壯氣勢和如今的無奈。

a、多媒體展示大瀑布昔日的雄壯氣勢和如今的無奈的背景。

b、男女生分讀。

5、小結。

(朗讀指導必須讓學生理解文字,做到循序漸進,這樣才能讓朗讀達到最優化。學生在讀中才能感悟到“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重要性。)

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由盛到衰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感悟出“浪費水資源”、“亂砍濫伐”,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

再此基礎上多媒體出示中國環保狀況的資料,讓學生快速地默讀。

(新課標指出: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四、讀寫結合,直抒胸臆。

面對曾經給巴西人民帶來驕傲和快樂的瀑布,如今卻面臨即將完全消亡的命運,作為一名國家的總統,在葬禮上你會發表怎樣的演講呢?請同學們拿出你的筆來,先寫一寫,再說一說,適當用上書上的語句。

五、課堂小結,昇華主題。

(這樣使得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由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

板書設計:

特殊的葬禮

過去:雄偉壯觀 瀑布 保護環境

現在:逐漸枯竭

蘇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7

《鄉下孩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4課,這首詩歌描寫了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遊戲、勞動等生活情境,反映了他們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作者以鄉下孩子從幼年到漸漸長大的時間推移為“經”,以鄉下孩子從媽媽懷裡,爸爸背上到廣闊田野的空間轉移為“緯”,交織成鄉下孩子童年生活的鮮活畫面,同時融進作者嚮往之意,讚賞之情。

全詩語言洗練而有童趣,所創造的意境清新活潑,我所執教的物件是城市孩子,大多學生對鄉下生活了解不多,但他們思維活躍,善於發表個人觀點,敢於創新、想象豐富。因此,在熟讀成誦、積累語言的基礎上,側重學生感悟、體驗,開拓視野,發展想象力是我教學的重中之重。 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是我教學理念的靈魂。其次,轉變教師角色,和學生平等對話,相信學生,給學生自主權,在合作中學習,是我教學的策略。鼓勵學生對感興趣的話題有豐富的想象,有表達的自信心,培養創新能力,是我教學的又一理念。 語文課標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式學習之外,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課標還要求“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因此,我的教學流程設計是這樣的:

《鄉下孩子》一課,反映了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那麼,如何使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同時,又感悟到這一點,既而轉化為對農村,對大自然的熱愛呢?在教學流程中,我採用了“情感體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作為鄉下孩子的客人去體驗、去感悟鄉下生活,進一步想象,鄉下孩子還會幹些什麼?同時,運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聲情並茂的動畫素材,再現農村生活,使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所以,教學的主線是“以說為入、以讀為主、以悟為神”。

一、 情境導課,激發興趣。

在導課的環節中,我先出示了一幅農村生活畫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都畫了哪些景物?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通過讓學生觀察畫面上飛舞的蝴蝶,遊動的小魚和漂亮的白鵝,可愛的花狗,美麗的公雞,饞嘴的貓咪,,憨厚的胖豬,清澈見底的溪水,盛開的野花等景物,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鄉下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我接著問:誰會在這裡生活呢?當學生說道鄉下孩子時,我又巧設過渡:“今天,就有一位熱情好客的鄉下姑娘邀請我們到她的家鄉去做客,她的名字叫‘大眼睛妞妞’。她悄悄地告訴老師,她生活得特別快樂,所以專門做了一首詩歌送給大家,你們想知道嗎?”這種導課方式,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

二、層層遞進,引導初讀

1、一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二讀課文,看看這首詩歌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三讀課文,劃出小節。想想每小節都寫了鄉下孩子什麼有趣的事?

[通過三次不同要求的讀,使學生對詩歌內容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逐步培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三、 創設意境,讀中感悟

在學生對詩歌內容有大致瞭解的基礎上,我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節,用自己最喜歡的學習方式自由結合成小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學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權,尋找自己興趣相投,關係親密的小夥伴,就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小組內大膽質疑,積極發言,展示自己,在合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產生新問題。這時,我就作為小組的成員,深入到各小組,與他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一方面,可以瞭解他們的學習主題,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點撥。另一方面,可以收集學生遇到的困難,以便在小組彙報時,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彙報第一小節時,有一位同學提出為什麼說他是“歡唱的黃鸝”“盛開的野菊”?我讓學生說一說,小時候躺在媽媽懷裡會覺得怎麼樣?爬在爸爸背上會幹些什麼?由此喚起學生得到父母愛撫時那種溫暖幸福的情感體驗,回憶起當時歡樂愉快的心情,體會到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就像“歡唱的黃鸝”,父母看到天真活潑的孩子就像“盛開的野菊” 。

[讓學生明白這一小節作者用了兩個比喻。把鄉下孩子小時候在媽媽懷裡“撒嬌”、“淘氣”,在爸爸背上“頑皮”“任性”的特點表現了出來。學生體會後,心靈碰撞、真情感悟,深情地讀出那份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的愉悅之情。]

又如:學生朗讀第二小節後,我覺得他們讀得不到位,就出示課件,讓學生邊讀邊觀察畫面,引導學生進入鄉下孩子的生活情境去想象:鄉下孩子是怎麼捉蝴蝶,會編個什麼樣的故事?(美麗的童話故事)他選用什麼樣的草葉,會吹出什麼動聽的曲子?體驗鄉下孩子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嬉戲時的活潑愉快,學生進入情境後,指導學生用輕鬆、愉快的語氣朗讀和背誦這一小節。

小組彙報完後我用第一人稱的語言描述,導讀各個小節,配以優美的音樂,把學生帶到鄉下孩子童年的意境,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鄉下孩子天真可愛、聰明伶俐、勤勞能幹的性格特點,同時,感受鄉下孩子在如此環境中是幸福快樂的。激起學生熱愛農村,熱愛大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

四、啟發想象,遷移練習。

對課文進行朗讀、背誦後,我對學生說,假如你到了妞妞的家鄉,你會幹些什麼?你能像妞妞一樣也編個詩歌嗎?低年級的學生生活經歷較淺,讓他們言之無境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首先根據學生實際創設情境,出示了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的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有一定的物質依託,圖上有小狗、公雞、小貓、小魚、小豬、鵝等學生喜愛的動物,學生們見了個個神采飛揚,見物慾言。紛紛舉手發言:“拾一把稻穗,樂壞了驕傲的公雞。”“割一籃青草,饞得小羊咩咩叫。”“捉幾條小蟲,撐圓了公雞的肚皮。”“撿幾根肉骨頭,樂得小狗直搖尾巴。”這樣,“一石擊起千層浪”,孩子們爭先恐後,思維活躍,不僅能夠準確地運用課文上的句式,而且還能夠聯絡實際,說出生活中喜愛的小動物、吃的食物及相關的一些事情。這時,我又引導學生:你們都是城市孩子,能把自己的城市生活再現成詩歌,說給“大眼睛妞妞”聽嗎?學生憑藉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大膽地去想象,去創新,在嘗試中體現我能行的快樂,做出了一句句,一首首天真、稚嫩、充滿童趣的小詩。比如:“曾是媽媽懷裡/可愛的小豬。曾是爸爸背上/頑皮的猴子。彈一首歌曲/能喚起美好的回憶,打一次籃球/鍛鍊鍛鍊自己的身體。”雖然不夠完美,但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了。[遷移練習,把課堂還給學生,密切聯絡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讓學生憑藉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拓展,去創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人。]

通過《鄉下孩子》的教學,以創設情境、趣味閱讀、感悟運用為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同時,讓我更深地體會到教師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學生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