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

才智咖 人氣:2.7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音樂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高中音樂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1

一、 對大綱、教材與教學目標的分析與把握

高中音樂新課標中指出: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音樂教育。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課的教學重在啟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

本課教材是“人音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鑑賞》中的第八單元《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中第十五節《貝多芬》。這個單元主要探究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一共有兩首,分別是《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和《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重點是通過學習《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貝多芬的作品風格及內涵,瞭解作品的曲式結構,啟發學生把學習、生活同樂曲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緊密結合起來。

根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音樂知識和感知能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瞭解奏鳴曲、奏鳴曲式及交響曲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能夠會唱《歡樂頌》的音樂主題;並能看懂4拍子的指揮圖示。

(3)情感目標:感受、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加強學生對歐洲古典主義音樂及貝多芬精神的認識。

要達到這些目標,單靠教材是完不成的,必須貫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必須通過教材引導學生組織學習,構建比較全面紮實的知識結構。

二、教法設計概要

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是音樂教育和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而音樂是聽覺藝術,因此,要堅持以聆聽為主的教學原則 ,在音樂鑑賞活動中不但要聽辨音樂的變化,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情感的辨別力、表現力和理解力,瞭解音樂表現的方法手段,培養對音樂形象的感知和體驗。為此,本課教學將結合運用調查法、啟發法、分析法、比較法、合作法等授課的基本方法。

三、學法設計概要

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1.在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時,運用體驗、探究、合作等學習方法,啟發學生在對音樂形像與音樂情感的體驗中充分展開想象,建立一定的音樂思維空間。

2.在音樂知識內容的學習方面,採用師生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避免枯燥的知識灌輸和單一的講解。

3.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包括課前準備),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相關資訊,做到會提出問題、能分析問題、善解決問題,增強與他人間的協作能力,享受學習的快樂過程。

四、教學過程概要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聆聽《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環環相扣的教學模式進行。

1.課題引入:

⑴.聆聽《第23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並選出內容表達正確選項:

a、又名《熱情奏鳴曲》

b、該曲表達的是一種含蓄、優美的情感。

C、以歌頌為主題,曲調莊重舒緩,輝煌燦爛。

d、此曲如莎士比亞的名篇《暴風雨》一樣,也是表現人與大自然搏鬥的大無謂精神的。 ⑵請同學選出《第23鋼琴奏鳴曲》的作者:

a、莫扎特

b、海頓

C、貝多芬

d、巴赫

[設計意圖]:通過聽辨音樂和選擇答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並引出課題《劃時代的音樂大師----貝多芬》

2.講授新課:

⑴講新課之前,先請幾位同學把我們上節課要求大家針對以下問題收集的相關資料給大家展示一下。

a、貝多芬的生平簡介;

b、貝多芬創作的作品分類;

c、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創作背景及音樂主題;

d、試舉例,說說貝多芬創作的作品主要有哪些?(各組代表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課外收集相關資料,不僅調動他們積極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而且可以培養自主研究學習的良好習慣,為其學習音樂、喜愛音樂,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奠定基礎。

⑵剛才在“貝多芬創作的作品分類”這個問題裡面,我們說他一共寫了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曲等等。那麼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把什麼是奏鳴曲、奏鳴曲式、交響曲這三個問題,集體探討一下並掌握概念。

[設計意圖]:採用共同學習、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識主題,避免枯燥、單一的知識灌輸和講解。

⑶完整聆聽《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回答該作品體現了貝多芬怎樣的偉大思想?

[設計意圖]:有了以上的音樂知識做基礎,著重培養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能力。

⑷分段鑑賞,聽辨後列出各段的演唱形式、人聲音色的變化,在表達情感,增強藝術感染力中所起的作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形式及情感的辨別能力和理解能力。

⑸學唱《歡樂頌》主題,體驗合唱情緒與表達的感情。說說它對你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方面有什麼啟迪?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合唱情緒,引導學生正確把握作品的風格及內涵,啟發學生把學習、生活同合唱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緊密結合起來。

⑹課堂實踐:引導學生在學唱的同時,感受4拍子的節奏特點,能看懂4拍子的指揮圖示,並嘗試指揮合唱《歡樂頌》主題。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實踐活動,達到遷移知識,延續創新的目的。

3.拓展與研究

對比聆聽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未完成交響曲》、《小步舞曲》、《命運交響曲》片段。說說有何異同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欣賞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片段,認識古典主義音樂的共同特徵及三位作曲家的個性特徵。

4.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並對“樂聖”貝多芬的生平和坎坷遭遇有了較全面的瞭解,相信大家也都有不同的收穫。大家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一些挫折與困難,如何正確的面對這些挫折、困難?或許你已經從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當中,得到了一些啟示??希望同學們都能夠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勇敢地去面對困難與挑戰。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與舞蹈》第二單元中的《傣族舞蹈》,傣族舞蹈是少數民族民間舞的重要組成部分,傣族人民以舞蹈這種特殊的語言,直率、真摯的反映了他們的生活、勞動、風俗、娛樂場景及思想感情,是實現他們精神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優美的舞姿把人們帶入了詩一般的境界。

2、教學目標

(1)調動學生興趣,積極、有創造性地參與音樂與舞蹈活動,使學生初步瞭解傣族舞蹈的基本舞姿、風格及動作韻律等特點。

(2)在欣賞、模擬、表演、創編等活動中,廣泛積累舞蹈素材,提高自身鑑賞和舞蹈表現力,並具有一定的創編能力。

(3)引導學生感受樂舞交融所產生的美感和魅力,培養和激發學生熱愛少數民族舞蹈的情感。

3、教學重點、難點

舞蹈是肢體動作的藝術,不僅僅是做做而已,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民族風格特點,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傣族舞蹈的體態風格,靈活運用傣族舞蹈的基本動作。難點是要求學生根據舞蹈音樂來進行創編。

 二、說學法

課堂標準關注的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樂舞交融的教學活動當中,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用視覺來觀察模仿老師和圖片中所給出的動作,用聽覺來把握傣族舞蹈的音樂風格特點,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表現音樂,並用互動式的學習方法,創設學生互動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創編舞蹈作品的熱情和信心,讓樂舞交融裝點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

三、說教法

遵循“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原則,在教與學的問題上,從重教師的“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主;在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問題上,要重點關注對學生的全面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為了讓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達到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了影象觀摩法、情景模擬法、比較鑑賞法等,從而使學生獲得感受與鑑賞、模仿與表演、創編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1、情景模擬,親近藝術。

課伊始,教師身著傣族服飾,伴隨優美的音樂跳一小段傣族舞蹈,接下來以導遊的身份帶領同學們來到具有“動植物王國”之稱的雲南,開展一次豐富多彩的“舞蹈採風活動”,期間採用“傣族文化”知多少的提問方式,揭示課題《傣族舞蹈》,為學生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引發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視訊鑑賞,領悟風格。

通過多媒體輔助式教學,請學生欣賞相關的視訊與圖片,鑑賞後請同學們來談一談: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瞭解傣族舞蹈的風格特點,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瑞麗、西雙版納等地區,人民普遍愛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動,感情細膩,許多動作多為動物的模擬與美化。頭、肩、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線,俗稱“三道彎”,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

3、自主探索,領悟動作。

教師首先播放電腦合成的影片,呈現傣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手型、手位及腳位,讓影片所表現出優雅、柔美的靜態舞姿,深深吸引著同學。抓住這一切入契機,教師向學生提出:請同學們三人一組來模仿手型、手位及腳位,讓他們自己去感悟動作的要領,再讓學生看教師示範,啟發學生髮表評議,加強手型、手位及腳位動作要領的領悟,然後出示課件:借鑑觀賞由舞蹈家楊麗萍表演的傣族舞蹈《雀之靈》,使學生通過影視欣賞——互動模擬——教師示範——借鑑欣賞——師生評議等過程,既避免了枯燥的說教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內容更加形象化、生動化,又較好地掌握了傣族舞蹈的風格特點。

4、聆聽音樂,感受情緒。

首先教師給同學介紹雲南特有的民族吹管樂器葫蘆絲,讓同學們對它的外部結構有一個直觀的印象,然後教師來演奏一小段音樂片斷,讓同學們瞭解此樂器的音色特點,然後完整的來欣賞葫蘆絲獨奏曲《月光下的鳳尾竹》時,主要採用聆聽——討論交流——感受情緒等三個環節來組織教學。讓學生感受、體驗:夜幕下的傣族村莊、鳳尾竹下的青年男女、村莊恢復寧靜進入夢想的情緒,從而更好的揭示音樂的主題和結構特點。

5、想像創編,體驗成功。

根據剛才欣賞過的音樂《月光下的鳳尾竹》,讓學生靈活的運用傣族舞蹈的基本動作,開展創編活動。首先由學生自主創編動作,初步感知,再把學生分成三組分別創編音樂中的一段,注意學生強弱搭配,然後以小組為單位選派代表表演創編的作品,並進行自評與互評的互動式學習,同時為舞姿優美的學生頒發獎品——金孔雀的掛飾,最後在歡樂的音樂旋律中讓

學生跟隨教師盡情的舞動起來,表達樂舞交融給人們帶來的歡樂,把這堂課推向輕鬆、愉悅的高潮。

6、課堂小結,藝術昇華。

我會告訴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傣族舞蹈便是民族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需要我們更好的學習和發揚光大,使這朵奇葩光輝燦爛。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學生進入教室的那一刻開始,教師就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的音樂舞蹈環境,使學生經過:情景模擬,親近藝術、視訊鑑賞,領悟風格、自主探索,領悟動作、聆聽音樂,感受情緒、想像創編,體驗成功、及課堂小結,藝術昇華等過程,逐漸熟悉瞭解舞蹈音樂的旋律,而且在樂舞交融中體會到自己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最後學生與老師共同表演創編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在這種創造性的音樂舞蹈實踐中,由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始終保持著高漲的氣氛,達到了“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效果。

這堂課只是一中嘗試,不當之處,希望得到個位專家、老師的幫助與指導!謝謝!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3

各位考官好,我是應聘高中音樂教師的03號考生,我抽到的說課題目是《金蛇狂舞》,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我的說課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

說教材

這一課選自於人音版高中音樂鑑賞第十六單元。此曲是聶耳在1934年根據民間器樂曲牌《倒八板》整理改編並親自指揮錄成唱片的。樂曲以活潑跳躍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表現出江南人民在節日的夜晚賽龍船的熱烈場景和歡騰的情緒,以鮮明的民族色彩,簡練的筆墨,勾畫了一副生動的民間生活風俗畫面。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夠加深學生對我國民樂隊合奏曲的瞭解。

我將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激發。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參與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家聶耳音樂風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聶耳的生平及他對音樂的貢獻。

依據教學目標的分析,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感受《金蛇狂舞》的音樂形象。

教學難點:能夠為樂曲創編豐富的打擊樂器節奏。

說學情

高中階段的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控能力較強,在國中階段,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鑑賞能力,並有了大量的音樂素材積累,但是對音樂本體的組織形態以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聯絡還不夠了解。這些都將成為我組織教學考慮的因素。

說教法

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欣賞法、評價教學法等。

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如下學法:合作探究法、實踐練習法等。

說教學過程

我將我的課堂順序設計為4個步驟:

1.匯入

讓學生談一下對聶耳的瞭解,並告訴他們聶耳除了寫出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些音樂以外,還有很多專業性很強的音樂作品,以此激發學生興趣,引出新課。

2.新授

(1)學生初聽《金蛇狂舞》,感受音樂基本情緒,之後我會講述該曲的背景知識以及聶耳的生平與貢獻 。

(2)引導學生結合之前學習的民樂合奏音樂,嘗試歸納該音樂形式的特點。

(3)分段聆聽樂曲,並對樂曲的曲式結構、配器以及旋法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更加理性的感受樂曲。

3.鞏固練習

(1)給學生以視訊的形式介紹中國傳統打擊樂器的音色和節奏特點,並抽出常見節奏型進行練習。

(2)播放一首被去掉打擊樂器的民樂曲,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何給曲子編配打擊樂,並進行實踐。

4.小結

(1)每個小組展示編配成果,之後以師生共評的方式進行探討。

(2)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並介紹一些其他優秀的聶耳作品供學生課後欣賞。

說教學體會

為了使課堂的氣氛更加的適合學生學習,我將我的板書設計如下:我的板書主要分為主機板書和副板書,主機板書內容以譜例為主,譜子寫在黑板上方便學生了解音樂的旋律組織形式,副板書的內容以知識點為主,方便學生了解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考官。

篇三:《鱒魚》說課稿

各位評委好,我是應聘高中音樂教師的1號,我的題目是《鱒魚》,我將從說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6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說教材

這一課選自於人音版高中音樂鑑賞第九單元。《鱒魚》是舒伯特1817年夏天寫成的一首藝術歌曲,音樂形象鮮明生動,整體氣氛輕鬆活潑。這一節課的學習為學生了解浪漫主義時期藝術歌曲乃至整個浪漫主義音樂風格打下基礎。

我將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得到提升。

過程與方法目標:聆聽《鱒魚》,感受歌曲情緒,能夠 隨音樂哼唱,理解記憶音樂主題。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瞭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他對音樂的貢獻,知道“藝術歌曲”、“聲樂套曲”的音樂知識。

依據教學目標的分析,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聆聽舒伯特藝術歌曲,感受其風格特徵。

教學難點:體驗三首歌曲的音樂情緒和審美價值。

說學情

高中階段的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控能力較強,在國中階段,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鑑賞能力,並有了大量的音樂素材積累,但是對音樂本體的組織形態以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聯絡還不夠了解。這些都將成為我組織教學考慮的因素。

說教法

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欣賞法、評價教學法等。

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如下學法:合作探究法、實踐練習法等。

說教學過程

我將我的課堂順序設計為4個步驟:

1.匯入

以舒伯特的一些趣聞軼事作為匯入,激發學生興趣,並讓他們對舒伯特有一個初步印象。

2.新授

(1)學生初聽《鱒魚》,感受音樂基本情緒,之後我會講述藝術歌曲的特點以及該曲的背景知識 。

(2)引導學生結合之前學習的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嘗試歸納該流派風格特點。

(3)分段聆聽樂曲,並對樂曲的曲式結構、配器以及旋法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更加理性的感受樂曲。

3.鞏固練習

(1)聆聽《鱒魚》的鋼琴五重奏版,應到學生跟隨樂曲哼唱旋律。之後讓學生談一下聆聽不同版本的感受。

(2)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討論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樂風格的同異。

4.小結

(1)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討論成果,之後以師生共評的方式進行探討。

(2)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並介紹一些其他優秀的舒伯特作品供學生課後欣賞。

說板書設計

為了使課堂的氣氛更加的適合學生學習,我將我的板書設計如下:我的板書主要分為主機板書和副板書,主機板書內容以譜例為主,譜子寫在黑板上方便學生了解音樂的旋律組織形式,副板書的內容以知識點為主,方便學生了解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考官。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高一年級選修課第三課時的內容,是即第一,二課時中國流行音樂概述之後的內容,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啟下:更是從學生興趣出發為了讓學生能夠更進一步走近自己喜歡的音樂,更加了解這些音樂本質的文化。

二:說教學目標:

以校本課程標準為依據,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從學生興趣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本課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從音樂本身入手,初步感受這三種音樂的風格;

2)通過對作品的欣賞與辨析,來培養學生的思,辨潛能;

3)通過對這三種風格的欣賞與瞭解,體會流行音樂的一些內在特點;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三種風格的把握

教學難點;三種風格的辨析

四:說教法

校本教學,以學生興趣出發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採用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採用多種教學形式:

1、創設情景教學法能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採用啟發式、討論式、對比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和把握知識。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視、聽結合起來,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並加大課堂的資訊容量。

五:說學法

學生強調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自己的積極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動腦來提高認識,獲得知識。

六:說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進入教室,同時欣賞作品“串燒”;

問:剛才你們聽到了什麼?(由此引出下一個問題)

(二)匯入新課:

1)告訴學生講此課的原因即他們給我的一張紙條;

問:到底什麼是嘻哈(hip-hop),說唱 (rap),搖滾(punk),這幾種音樂有什麼聯絡?

2)請同學們做一道連線題

(三)內容講授

(1)說唱

1)先聽琴猜作品,由此引出第一個內容

2)得出作品名稱《聽媽媽的話》

3)請一個學生演唱幾句

4)全班跟琴演唱此歌

5)小思何為說唱(rap)

6)欣賞一則說唱(rap)動漫

7)請學生談何為動漫

8)欣賞此音樂型別中一些領軍人物的作品

9)小結說唱(rap)

(2)嘻哈

1)通過一則廣告,請學生感性認識嘻哈音樂(hip-hop)

2)請學生初談對嘻哈音樂(hip-hop)的理解

3)教師談何為嘻哈音樂(hip-hop)

4)認識欣賞此音樂型別中一些領軍人物的作品

5)小結嘻哈音樂(hip-hop)

(3)搖滾

1)先聽一首作品《遠航》

2)介紹兩位代表人物

3)通過欣賞體會搖滾(punk)這種音樂形式

4)再欣賞一遍

5)請學生初談何為搖滾(punk)

6)介紹一下概念中的相關知識點,並小結

(四)拓展與鞏固

通過欣賞幾首代表歌曲片段,對它們所屬型別進行比較分類,達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飄逸的南國風》 是高一音樂鑑賞必修教材第二單元“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的最後一節,根據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 “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以及“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和反映近現代與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音樂作品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任何文化都是屬於民族的,本民族音樂文化是音樂文化中的“母語”。而本節課中的南方地區民歌是母語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婉轉、細膩、抒情的旋律,含蓄的歌詞都給我們以美的感受,美的傳承。在前面幾節課分別欣賞了西北民歌、少數民族民歌以及中原民歌,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收尾課,因而除了在感受體驗南方民歌音樂情緒的基礎上,認識南方民歌的風格特徵;同時也要在小結“多彩的民歌”這個單元的基礎上,探究民歌之民族風格、地方風格主要表現及形成的原因。

二、說學情

學生音樂雙基較薄弱,對民族音樂的瞭解比較片面,特別是對民歌知識瞭解甚少。大多數學生不喜歡民族音樂,但學生對音樂充滿好奇與熱情,喜歡唱歌並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多數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三、說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幾首南方民歌的音樂情緒、音樂風格的感受與理解,激發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過程與方法目標】

聆聽《彌渡山歌》、《對鳥》、《幸福歌》,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並認識南方民歌婉轉、抒情、細膩的風格特徵,運用討論、體驗法、圖象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瞭解民歌的音樂特徵同時自主參於各項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能感知歌曲的情緒、表演形式及不同的音樂風格,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力和理解力。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唱過程中,深入體驗南方民歌的風格特徵。對比認識民歌的民族風格、地方風格形成的原因,對形成民歌的民族風格及地方風格的原因進行探究,形成較為完整而清晰的認識。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聆聽、演唱三首民歌,感受、體驗南方民歌的風格特點。

【難點】對民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使學生更為主動的達到本節課的目標,我將使用圖片展示法、小組合作法、體驗法貫穿整個教學,倡導對音樂作品整體性的感知與體驗,設計具有探究性和啟發性的問題,採用集體討論的方式,避免枯燥的說教方法,有利於學生理解和分析歌曲,使每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魅力。引導學生感受與理解音樂作品。

六、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需讓學生能主動的學習,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思想感情,通過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教學手段,使學生完成教學目標,課堂教學需要調動不同特性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學生的情緒正常,在歌曲分類環節、分析歌曲調式的旋律、結構、演唱特點、伴奏特點等環節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互動集中在學生自己演唱演奏的環節中,學生能順利地完成作品,情緒得以調動。

七、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匯入新課

課件播放視訊音樂作品三首南方民歌進行欣賞,請學生探究以下問題:

1、是我國的哪個省,知道哪些景點和民歌。

2、比較三首民歌的音樂風格談談南方民歌的風格特點是怎樣的?

3、民歌的民族風格及地方風格主要表現在哪些音樂要素上?

雲南:這裡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少數民族雲集。民歌特別豐富並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

(設計意圖:直接提出問題,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明確本節學習目標,帶著問題學習。通過對雲南民歌的聆聽,加深學生對雲南民歌風格的印象,為新課民歌的風格對比做好鋪墊的作用,通過我聲情並茂地示範演唱匯入,拉近師生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從聽辨引進新課)

環節二:新課教學

1、分析探究南方山歌的風格特徵

(1)首先播放《彌渡山歌》的音訊,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音樂風格。

是一首讚美愛情的山歌。歌詞用了比興的手法,暗示著愛情的道路上的艱難曲折。旋律由三部分組成:起-平-落。起即引腔,這種長音在南方民歌中常見。

(2)介紹雲南彌渡,欣賞雲南風景圖片。

彌渡地處滇西高原。北部有云嶺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無量山,加上相距不遠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謂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為這裡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蘊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南詔鐵柱置於彌渡縣城西約6公里的鐵柱廟內,欲稱天尊柱,現存大殿建於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懸掛“威鎮昆彌”金匾。大殿達三閣五殿,建築規模巨大,是彌渡縣至今儲存較好的古建築群。

(3)播放配套課件中《腳伕調》的視訊材料。

問題:南北方山歌的區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說大綱 新課標中指出高中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其目標之一便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在音樂教學中應有機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課的教學,除了讓學生理解非洲音樂文化的獨特魄力,更為主要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樹立多元文化的價值觀,拓展學生的音樂鑑賞的視野,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感知和欣賞音樂能力的目的。

2、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是高中《音樂鑑賞》第五單元《亞非音樂神韻》第十一節非洲歌舞音樂。教材和教參所提供的教學內容與參考資料較多,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設計。因為學生對黑非洲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知識瞭解的比較少。要在一堂課內對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表現形式、演奏樂器等有全面、準確的瞭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我設計了以非洲音樂的節奏特點、鼓樂風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內容為主線的教學思路。課堂中選擇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並儘可能採用音像資料。內容的設計涉及了鑑賞、體驗、表現、創作、探究等教學領域,引導學生充分地感受和體驗音樂。

3、說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初步瞭解非洲音樂的概況,體驗非洲音樂中複雜多變的節奏特點,並瞭解鼓在非洲音樂中的重要地位。通過欣賞和體驗,理解非洲音樂文化獨特的魄力及神祕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樂文化對世界音樂文化的影響。培養學生以正確的態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樂。

4、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非洲音樂的節奏特點。

5、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非洲音樂文化獨特的魄力及神祕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樂文化對世界音樂文化的影響。

二、說教法與學法

高一的學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斷力,知識結構完整、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教學重點,我選用的教法是參與互動式教法,在講授音樂理論知識的時候,儘量的結合作品,通過讓學生聽,看,參與體驗,互動交流等形式來實現我教學的目的。在匯入中,我用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引起討論,最後總結,從而達成與學生的互動.總之,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感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也能從樂趣中學習到一些音樂知識.

三、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共包括了:聽辨匯入,欣賞與探討,創編與表演,拓展與延伸四個部分組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上儘可能的突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根據本課教材的內容和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在課堂中設計了學生探究學習、師生交流,節奏模仿、鼓樂模擬、旋律模唱、音樂情境創編等教學活動,通過這些教學手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思考與探究。

課堂教學中的欣賞部分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音樂畫面,營造音樂情境,使學生能通過更具體的音樂形象準確的感受和理解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音樂知識內容的學習方法,採用師生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識主題,避免枯燥的音樂知識的灌輸和講解。本課還合理地設計了許多學生律動活動,如簡單的非洲節奏模仿,非洲鼓樂的模擬,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這些學生活動的設計不僅僅讓學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礎上,更加充分地體驗了音樂,同時也大大增加了課堂的生動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在本課的非洲音樂情境的創編與表演環節,把課堂的中心與重心再一次讓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和探究的基礎上,充分表達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樂。讓學生把認知行為內化為基礎技能實踐活動。

課堂最後設計了非洲音樂與世界音樂的拓展學習部分,學生通過欣賞、思考與討論,理解每一種民族音樂都是世界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非洲音樂也是如此。從而使學生珍視人類文化遺產,共享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

四、說反思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特別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所有音樂作品的欣賞、分析、創造都是為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並讓學生以審美的眼光欣賞音樂作品。音樂還是一門實踐性的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尤其在表現領域更體現了這一特點,長期以來,我們的高中音樂課堂在注重學生感官體驗的同時,卻忽略了對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的培養,我們一直認為活潑、律動的音樂課是國小和國中的音樂課特點,而高中音樂課堂應該是知性的,理性的。

但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的熱情與活躍,積極與投入改變了我的看法。我們高中音樂教師更應該在我們的音樂鑑賞課教學中,儘可能合理的設計學生的律動及創編活動,豐富我們的課堂氛圍,同時也給學生足夠的音樂發展和表現的空間。讓我們的課堂不再單一和枯燥。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是人民音樂出版社高中音樂鑑賞(必修)第九單元的一節鑑賞課,該單元共包含三部作品,分別為《魔王》《鱒魚》《菩提樹》,其中《魔王》是一首戲劇性很強的敘事歌曲,歌曲主要描繪了,一個狂風之夜,父親懷抱病重的兒子騎馬飛奔,魔王不斷誘惑兒子,企圖奪走兒子生命,最後兒子死在了父親的懷中。

整首歌曲的發展裡,鋼琴自始至終疾快的三連音,營造出一種緊張、危極的情緒基調。第二首作品《鱒魚》,取材於舒巴爾特的一首浪漫詩,音樂輕鬆、活潑,主要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統治下的弱者的同情。第三首作品《菩提樹》選詞於繆勒的詩歌,是聲樂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主要描寫了一位流浪漢,看到門前的“菩提樹”回憶起過去的生活,表達力主人公期盼能夠回到安寧的生活的心境。

學生在感受音樂作品的同時擴充了知識儲備,提高了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繼續瞭解與探究音樂。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作品的故事情節、藝術歌曲的定義,以及“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

二、說學情

那麼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高中階段的學生通過國中階段知識的學習,已掌握了一般的學習方法,他們空間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比較豐富,邏輯思維比較成熟,但是自主歸納總結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我會積極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總結歸納。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絡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1.聆聽《魔王》《鱒魚》,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感受、體驗並理解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徵。

2.運用感受、體驗、合作、表現等方法,提升音樂審美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

3.瞭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樂創作,瞭解國外藝術歌曲及我國的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徵。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為欣賞《魔王》《鱒魚》,瞭解作品的故事情節、風格特徵。難點為掌握藝術歌曲的概念及風格特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1.教法:自主探究法、講授法。

2.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聽賞法。

六、說教學用具

為了輔助課堂更好的展開,我採用以下的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七、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新課匯入——深入探究——鞏固提升——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匯入環節

好的匯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

我將採用創設情境的匯入方式進行匯入,在上課前我會彈唱《搖籃曲》,引導同學們在聽賞的過程中說出歌曲的名字,順勢引出作者舒伯特,簡要介紹作者,由此匯入本課的主題——《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第二環節是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的環節,我共分三部分進行,首先,我會引導同學們聽賞《魔王》,並提問同學們這首作品的情緒是怎樣的、又聯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學生自由作答,而後師生共同總結出作品的情緒是緊張的、不安的,其主要向我們講述的就是一個狂風之夜,父親懷抱病重的兒子騎馬飛奔,魔王不斷誘惑兒子,企圖奪走兒子生命,最後兒子死在了父親的懷中的故事情節。隨後我會引導學生再次聽賞作品,感受作品的演唱方式,學生不難發現,該作品的演唱方式為男生獨唱,由一個男演員扮演父親、兒子、魔王、敘事者四個角色,而後引導學生感受伴隨著故事中人物的情緒愈加激動,演唱者的聲音也愈發變高,以此感受到演唱者演唱技巧的高超,而後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配樂朗誦,真正的參與音樂當中,成為音樂的主人。

探究學習的第二步,我會引導學生聆聽《鱒魚》,交流歌曲的主題及人物,簡介作品、瞭解作品的故事內涵、分析歌曲的情緒。

《鱒魚》主要講述了鱒魚與漁夫的事。作品開始音樂輕鬆活潑,表達了天真的鱒魚自由自在的歡快的遊著,後來音樂緊張表現鱒魚遇到了危險。

最後絕望了。本首歌曲的內容彷彿一個寓言故事一般,在歌詞的表象後面隱含著一定的象徵意義。這部作品的歌詞選自舒巴爾特的詩,因為政治的原因,舒巴爾特被關進監獄,為了表達他嚮往自由的心情,他寫了許多抒情詩。《鱒魚》,把當時的統治者比作攪渾水的漁夫,把群眾比作上當受騙的小鱒魚。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憤慨和不滿。在學生對作品的內涵有了深入的瞭解之後,我會引導學生帶著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切身演唱樂曲。

深入探究的最後一個環節,我會引導學生一同總結藝術歌曲。

概括出藝術歌曲的特點為歌詞多采用名家詩作;

側重表現人的內心世界;

旋律表現力強;

表現手段及創作技巧比較複雜;

對演唱技巧要求高;

伴奏佔有重要地位。是歌曲最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學習歌曲、瞭解歌曲。

第三環節是鞏固提升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體會;

我會引導同學們聆聽藝術歌曲《嘉陵江上》《教我如何不想他》,感受中國藝術歌曲的博大精深。

這樣做不僅能深入瞭解藝術歌曲的特點,還能在瞭解西方藝術歌曲的基礎之上,對中國的藝術歌曲有一定的瞭解,不僅加深了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新學又提高了藝術審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