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範文彙總七篇

才智咖 人氣:3.15W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範文彙總七篇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水果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它富有營養,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這個活動我選了蘋果、梨和香蕉作為主體,因為這三種水果都是秋天常見的,孩子們也比較熟悉。我利用幼兒喜歡玩的捉迷藏遊戲,引導他們對常見水果從整體到區域性地進行認知梳理,從而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整個活動巧妙地運用閱讀大書的形式引導幼兒從蘋果、梨、香蕉的外形、顏色和從區域性觀察整體來區分三種水果的不同。讓幼兒對三種水果從直觀形象到影子形象逐步昇華。整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的遊戲中渡過,並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激發了幼兒對大自然的探索慾望。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幼兒現狀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他們喜歡直觀的、真實存在的東西,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貫穿於一個教育活動的始終,對活動起著主導作用。

在生活中,小年齡的幼兒對吃的、玩的東西很感興趣。為此,我們常常以他們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巧妙地將教育目標蘊含其中,讓幼兒在生活化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發展。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表達交流,又有親身體驗的部分。目標為:(1)嘗試從整體到區域性觀察常見的水果,提高觀察能力。(2)樂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這個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及美術領域等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觀察想象、判斷及語言領域的表達為主,主要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運用語言表達想象結果;難點在於引導幼兒從水果的輪廓——>影子——>顏色——>區域性,去觀察、判斷,從而得出水果的整體。

對於突破重點所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引導幼兒輕鬆學習;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多觀察多實踐,使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事物的漸變過程5.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實用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1)自制大圖書;2)用紙盒做成“蘋果的家”,裡面裝入紅、黃、綠蘋果;3)用多張大圖書的頁面遮擋蘋果、梨、香蕉的圖片,在遮擋的頁面上挖洞,越往後洞越大,露出的水果面積越大。4)幼兒操作材料:①用黑色手工紙做成蘋果、梨、香蕉的影子,放於幼兒身邊的桌子上;②用透明塑封紙做成的蘋果、梨、香蕉,藏於大圖書內的信封裡,多種顏色的底板紙。③活動室一角佈置成“水果樂園”

二、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1.觀察法在整個活動中一直都利用捉迷藏的遊戲讓幼兒去認真仔細地觀察,在幼兒觀察的同時教師不斷地用語言幫助幼兒去完成任務,並把觀察與判斷更好地結合起來。

2.直觀法在活動中有兩處用到了直觀法。在第一環節中出示三種水果目的讓幼兒更有效地建構有關水果形狀的認知經驗;第二環節中出示“蘋果的家”請出三種不同顏色的實物蘋果,拓展了幼兒對水果顏色的認知。教師出示實物進行小結,既讓幼兒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也起到了小結的作用。

3、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4、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個活動我始終以水果寶寶和我們捉迷藏為主線,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既能更好地達到活動目的,又能更好地激發出幼兒的豐富想象力,並幫助幼兒鞏固想象結果。

4、操作體驗法它是幼兒建構知識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體驗活動:第一次是用捉迷藏的方法讓幼兒把找到的影子與相對應的水果聯絡起來,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主要是讓幼兒從直觀形象轉變成影子形象,並大膽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二次是讓幼兒尋找三種水果的顏色,為水果寶寶找衣服的顏色,從而提升了對顏色的鞏固;通過展示“蘋果的家”拓展了幼兒對水果顏色的認知,並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探究水果與顏色之間關係的願望。第三次通過尋找躲在門後的水果讓幼兒從區域性到大體再到整體來提高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

此外,我還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穿插運用了啟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動一動多種方式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判斷,發揮想象、大膽表述及表現。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在活動中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去體驗自己或別人的想象結果。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共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尋找蘋果、梨、香蕉的影子。幼兒對操作性較強的遊戲活動較感興趣,尋找水果影子的環節為幼兒提供了直觀生動的操作機會,使幼兒在找一找的過程中將影子形狀與水果形狀一一對應,以外形特徵為依據區分蘋果、梨、香蕉。

第二個環節:尋找蘋果、梨、香蕉的顏色。小班幼兒在思考問題時缺乏全面性,這一環節讓幼兒在為蘋果、梨、香蕉尋找顏色的過程中喚醒已有經驗,搭建有效的交流平臺使他們在充分互動中產生認知衝突。

第三個環節:尋找躲在門後的水果。這個遊戲是在幼兒對水果的形狀、顏色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後進行的,具有挑戰性。三扇門中分別出示三種水果的區域性,讓幼兒通過推理猜測是什麼水果,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解決問題。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小雞是孩子們日常都能見到的家禽之一,相對其他家禽而言,孩子們對於他們的外形、顏色、飼料等來說都是較為熟悉的。本次我選擇了“小雞吃米”這個藝術美術活動,根據新《綱要》藝術領域中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並提供給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二、教學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材,針對小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一、幼兒熟悉小雞,並有飼養小雞的經驗。

二、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習表現小雞的外形及簡單的動態。

三、根據飼養的經驗添畫食物,感受小雞生活的快樂。

(二)根據本班幼兒的個體差異,本班的活動重難點如下:

一、重點:在小雞的外形,繪畫小雞一定要非常的熟悉小雞,最好是有過飼養小雞的經驗。

二、難點:繪畫小雞的動態,小雞的動態看似很複雜,但是仔細觀察,還是很有規律的,幼兒要掌握其中的規律。

(三)為了完成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一、認識小雞,最好飼養過小雞。

二、小雞(食物或錄影)、小雞的圖片(外形圖和動態圖)。

三、油畫棒和白紙人手一份。

四、幼兒用書。

三、說教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操作法為主,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幼兒興趣後的第一次操作,主要是讓幼兒學會一大一小的兩個圓連在一起,小的畫在前面大的畫在後面,並學會均勻塗色,掌握繪畫技能;第二次操作是繪畫米粒,讓幼兒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的快樂。同時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還穿插了直觀教學法、交流討論法、榜樣示範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活動輕鬆,愉快,讓幼兒能更好地理解,並接受。

四、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提示的方法,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因此我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嘗試法、體驗法等方法,慢慢學習繪畫的技能。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在教學中把教法與學法有機聯絡起來,有意識的進行學法的指導和滲透,不但可以讓幼兒學會,還會讓幼兒會學。

五、說教學過程

1.觀察小雞(實物或錄影)教師:小雞是什麼樣子的?(毛茸茸的。)有什麼顏色?(黃、黑)身體是什麼樣的?(圓圓的。)頭是什麼樣子的?(圓圓的。)像什麼?嘴巴、眼睛又是什麼樣子的?(尖尖的、圓圓的。)像什麼?

2.觀察小雞的動態師:小雞做了哪些動作?低頭、抬頭、回頭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飛起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3.出示圖片,討論繪畫方法。

①教師:小雞怎麼畫?先畫什麼?後畫什麼?(提供兩個大小不同的圓讓幼兒進行演示。)然後添上什麼?(嘴巴、眼睛、小雞冠、翅膀和腳。)

②幼兒變成這樣了又該怎麼畫?(提供不同動態的小雞,讓幼兒尋找不同的變化規律。)

4.幼兒進行繪畫創作活動。

①教師:你想畫幾隻什麼樣的小雞?它們在幹什麼?怎麼才能看出它在吃米?(低頭、地上有米。)

②教師:小雞還喜歡吃什麼?(小蟲子。)小雞喜歡在那裡玩?

5.作品展示與評價。

教師:你畫的小雞是什麼樣子的的?他們在幹什麼?你最喜歡哪一隻小雞?為什麼?

活動延伸:在美工角知道幼兒用橡皮泥表現小雞的生動姿態;在課後讓幼兒飼養小雞或小鴨,進一步觀察和表現小雞、小鴨的生動形態。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3

【設計意圖】

太陽--是一個熾熱的大火球,這段時間總是陰雨綿綿,不見陽光,班裡的小朋友也開始議論紛紛“今天太陽公公還是沒出來,我好想晒太陽呀”。可見,孩子們對太陽的期待,那麼這個孩子們所期待的太陽到底是怎麼樣的呢?陽光在給我們帶來溫暖的同時,還有別的用處嗎?這個讓孩子們既熟悉又陌生的火球所具有的的特徵是不是獨一無二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設計了《小兔找太陽》這個活動。

【說教材】

《小兔找太陽》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太陽是什麼樣的”是故事始終圍繞的主題,故事中有一隻愛尋找的小兔,它在兔媽媽的提示下不斷的尋找太陽,卻總是找錯,其原因就是小兔觀察事物時與小班幼兒一樣比較片面,每次都只關注到了事物比較明顯的特徵。基於他們的這種特點,我放棄了傳統的故事教學模式,將故事中太陽的主要特點提取出來,設計成一條尋找線索,讓幼兒在尋找和發現中來了解太陽。

【說活動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結合教學實際,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

目標之一:嘗試根據相關線索大膽想象,在比較中篩選出符合線索的物品。

而本次活動又以討論為主,所以我將目標之二定位在讓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尋找的樂趣。

【說活動重難點】

那麼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又是如何界定的呢?

重點:作為一個以聯想為主線的綜合活動,我把如何引導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作為活動的重點。

難點:同時,對於生活經驗還不豐富的小班幼兒,讓他們嘗試根據相關線索,尋找到符合條件的物品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說活動準備】

教學準備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

首先是物質上的準備:小兔圖片、信封、線索卡、印有“圓形”的記錄卡片、找尋步驟16格一覽表、ppt課件。

2.知識上的準備:

同時在活動前有意識的讓幼兒多觀察身邊與太陽有關係的事物。

【說教學法】

如何讓幼兒在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中達到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呢?

1.教法:

本次活動我充分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幼兒幫助小兔追尋線索尋找太陽,能夠幫助可愛的小兔找到太陽並獲得成功肯定是每個孩子都樂於做的事。

同時結合啟發式教學,運用談話法,利用一個個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幼兒積極的參與到尋找過程中來,鼓勵他們大膽的表達自己的尋找結果和感受。

最後通過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的讓幼兒觀察、感受人類以及動植物和太陽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為幼兒在活動後有目的的觀察身邊事物做了鋪墊。

2.學法

確定了教法,那麼幼兒改如何學呢?從我的重難點界定中大家不難看出,“說”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討論貫穿了整個過程,包含在討論其中的還有比較、探究、歸納,幼兒琢磨著每個線索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感受著太陽給人類、動植物帶來的幫助,整個過程都給幼兒足夠的探索機會與表達機會,形成探究式的師生活動。

【說活動過程】

接下來就是活動的整個過程,整個過程分為一匯入、二尋找、三完整講述、四延伸感受。

1.匯入部分:出示兔子,引出故事:

首先是匯入環節,通過提問:咦?黑板後面藏著誰呀?直接匯入活動.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活動一開始我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為他們創設了一個“小兔需要幫忙”的故事情境,讓小兔從始至終貫穿在尋找的每個環節中,作為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1)第一次尋找

接著就是整個活動的重點環節,請幼兒觀察線索,幫助尋找,第一次尋找我請幼兒最大限度的回憶身邊各種圓的東西。

提問:你知道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嗎?

然後在16格上根據幼兒猜測的內容,用添畫的方式記錄出來,這種方式不僅調動了幼兒尋找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小班的孩子有針對性的展開尋找。這個環節重點引導幼兒感知,圓在我們身邊是無處不在的。

(2)第二次尋找

在第一次尋找的基礎上,我又增加了新的尋找線索

提問:小兔子要找的是一個怎樣的圓?在這16個圓圓的東西中有又圓又紅的東西嗎?要求幼兒在已經尋找到的圓形物品中篩選出即圓又紅的物品。

這個環節,對幼兒的已有經驗有了新的挑戰,比如:有的幼兒看過紅色的眼珠,有的幼兒卻從未見過,在這樣幼兒之間知識不斷碰撞的過程中,他們的已有經驗得到了有效提升。

(3)第三次尋找

接下來我又增加了在三號線索天空提問:

--又圓又紅的東西有了什麼變化?

--在這些東西中哪些是又圓又紅在天上的?

(4)第四次尋找

最後增加四號線索發光發熱,提問:

--黃色的射線會代表什麼呢?

--有火的地方感覺怎麼樣?

--剩下的東西中哪些是會發光發熱的?

經過層層遞進的尋找,十六格中已然只剩下太陽,幼兒對太陽的外形特徵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他們會發現,原來簡單的太陽不僅只是圓的、紅的,也不僅只會發光發熱,在層層深入尋找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對比物的出現,也讓幼兒明顯的感受到,原來具有某一共同點的東西有很多,需要的共同點越多,東西就會變得越少,而太陽是獨一無二的。

3.根據情況,完整講述尋找過程

雖然經過尋找幼兒對太陽的特徵有了明顯的瞭解,但是對每個線索還缺乏連續性,於是,我根據幼兒尋找的情況,完整講述尋找過程,幫助他們梳理每個線索之間與太陽的關係。

4.延伸討論,感受陽光

最後通過提問,小兔為什麼要找太陽?太陽有什麼用處?引入下一環節,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PPT圖片。

這是活動的延伸環節,但是對幼兒來說卻有不同的意義,用ppt的形式讓孩子們尋找生活中的太陽在哪裡,感知獨一無二太陽還有不同的作用,開拓了幼兒的眼界,讓幼兒的思維更加寬廣。

【說活動亮點】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擇法”,這個活動的設計我自己的感覺是樸實中帶著華麗。

1、樸實之處在於,生活教育的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及時發現幼兒所感興趣的又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太陽這個內容剛好是幼兒近段時所感興趣的,又是他們既熟悉又陌生額,正處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這就是活動的樸實之處。

2、華麗之處在於,嘗試舊課新上。放棄了通過理解故事內容去了解太陽的教學方式,而是運用探索尋找的方式讓幼兒在自己的發現中瞭解太陽。

謝謝大家!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小班的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看到每一株花花草草都會很興奮。現在正是狗尾巴草茂盛的時節,在農村隨處可見狗尾巴草的蹤影,對孩子們來說:狗尾巴草是他們熟悉的陌生人,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選擇“狗尾巴草”為教學內容既符合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藝術等方面的目標:

1、能於同伴相互遊戲,促進師生間的交往,體驗遊戲中的快樂。

2、能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染色、作畫。

3、通過活動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初步的合作能力。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能於同伴相互遊戲,能大膽的用顏色進行染色。整個活動都是以這個重點為主的,主要是通過“瞭解狗尾巴草”、“玩狗尾巴草”、“給狗尾巴草洗澡、讓狗尾巴草跳舞”等幾個環節完成的。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並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主要是:狗尾巴草、顏料、白紙、抹布、魔術盒

知識經驗準備是:幼兒已認識過狗尾巴草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動中我運用了啟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演示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以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玩”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慧”的理念,將各個領域中的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的教學;在最後環節中感受音樂、跳舞的快樂等等。

3、活動的結構是遞進關係的:興趣——遊戲——染色。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玩”的形式進一步瞭解狗尾巴草的特徵,在作畫活動、音樂跳舞的活動中,讓幼兒情感表現語言表達,創造性思維發展和提高。

(二)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遊戲操作法、觀察法等來獲得知識經驗。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讓幼兒全身心的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式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魔術變變變

教師:我這兒有一個神奇的魔術盒,它能變出很多很多東西,看看現在它變出了什麼?

因為是小班剛開學不久,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因此利用“變魔術”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交流。

2、玩一玩狗尾巴草

教師:狗尾巴草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呢……讓它親一親你覺得怎樣?

引導幼兒體驗癢癢的感覺,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親一親”中,運用啟發式的語言提問,讓幼兒對狗尾巴草的特徵有進一步的瞭解、認識。

3、染色、作畫

演示

教師:我先來幫狗尾巴草洗個澡吧……跳個舞吧!

教師將角色適當轉換,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動,並提出活動的要求、規則。這一環節目的是通過演示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染色、作畫方法,激發幼兒操作的慾望。幼兒情緒十分高漲,為下一環節打好基礎。

幼兒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進行染色、作畫,還可啟發幼兒與同伴合作、交流。

4、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來為狗尾巴草跳個舞吧

聽音樂,教師和幼兒自由的舞動,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

5、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採集狗尾巴草,放置於自然角和區域中讓幼兒進一步觀察、探索。

篇二:幼兒園小班說課稿:主題活動《狗尾巴草》

一、說教材

小班的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看到每一株花花草草都會很興奮。現在正是狗尾巴草茂盛的時節,在農村隨處可見狗尾巴草的蹤影,對孩子們來說:狗尾巴草是他們熟悉的陌生人,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選擇“狗尾巴草”為教學內容既符合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藝術等方面的目標:

1、能於同伴相互遊戲,促進師生間的交往,體驗遊戲中的快樂。

2、能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染色、作畫。

3、通過活動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初步的合作能力。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能於同伴相互遊戲,能大膽的用顏色進行染色。整個活動都是以這個重點為主的,主要是通過“瞭解狗尾巴草”、“玩狗尾巴草”、“給狗尾巴草洗澡、讓狗尾巴草跳舞”等幾個環節完成的。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並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主要是:狗尾巴草、顏料、白紙、抹布、魔術盒

知識經驗準備是:幼兒已認識過狗尾巴草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動中我運用了啟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演示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以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玩”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慧”的理念,將各個領域中的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的教學;在最後環節中感受音樂、跳舞的快樂等等。

3、活動的結構是遞進關係的:興趣——遊戲——染色。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玩”的形式進一步瞭解狗尾巴草的特徵,在作畫活動、音樂跳舞的活動中,讓幼兒情感表現語言表達,創造性思維發展和提高。

(二)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遊戲操作法、觀察法等來獲得知識經驗。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讓幼兒全身心的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式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魔術變變變

教師:我這兒有一個神奇的魔術盒,它能變出很多很多東西,看看現在它變出了什麼?

因為是小班剛開學不久,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因此利用“變魔術”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交流。

2、玩一玩狗尾巴草

教師:狗尾巴草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呢……讓它親一親你覺得怎樣?

引導幼兒體驗癢癢的感覺,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親一親”中,運用啟發式的語言提問,讓幼兒對狗尾巴草的特徵有進一步的瞭解、認識。

3、染色、作畫

演示

教師:我先來幫狗尾巴草洗個澡吧……跳個舞吧!

教師將角色適當轉換,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動,並提出活動的要求、規則。這一環節目的是通過演示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染色、作畫方法,激發幼兒操作的慾望。幼兒情緒十分高漲,為下一環節打好基礎。

幼兒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進行染色、作畫,還可啟發幼兒與同伴合作、交流。

4、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來為狗尾巴草跳個舞吧

聽音樂,教師和幼兒自由的舞動,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

5、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採集狗尾巴草,放置於自然角和區域中讓幼兒進一步觀察、探索。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活動。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為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姐姐助人為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姐姐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

(三)教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教學重點。

(四)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 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2、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瞭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徵。

二、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峰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溫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 ,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著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iii. 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絡法等學習方法。 i.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程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2、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3、完整講述故事。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1、我們應該怎麼過河?2、長頸鹿姐姐怎麼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姐姐一起討論後,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3、我們怎麼感謝長頸鹿姐姐?)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中小兔子塗上口紅去親親長頸鹿這個教具存在著不衛生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6

麵包是幼兒非常熟悉且喜愛的食品,烤麵包的方法不僅有趣,而且新奇。我們選擇並設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貼近小班幼兒生活的“烤麵包”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塗塗”“烤烤”“嚐嚐”的過程中,學習水粉塗色、色彩對印的技能,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一、說教材

麵包是幼兒非常熟悉且喜愛的食品,烤麵包的方法不僅有趣,而且新奇。我們選擇並設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貼近小班幼兒生活的“烤麵包”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塗塗”“烤烤”“嚐嚐”的過程中,學習水粉塗色、色彩對印的技能,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根據《綱要》藝術領域“在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結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知識目標:鞏固對紅、黃、綠、紫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感受色彩的美。

2、技能目標:大膽選色,學習平塗的方法與蘸色的技巧。

3、情感目標:體驗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活動的重點:鞏固對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學習塗色,體驗玩色的快樂。活動的難點:學會蘸色的技巧,用平塗的方法塗滿“果醬”。活動的準備:(詳見活動設計的準備)。充分有效的活動準備是美術活動成功的前提。本活動準備既關注幼兒已有經驗的積累與參與,也注重教具的形象性與作畫工具的合理性。如選用的水粉筆,是長水粉筆截掉一段筆桿而成的──這是我們反覆實踐後確認的,這樣更方便幼兒的使用。本活動宜在小班第二學期進行。

二、說教法與學法

本活動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講解示範法和指導法,來適應教學內容傳遞的需要和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進行教學。通過操作與語言的緊密結合來突出重點,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生疏為熟悉的辦法來突破難點。用簡潔的、遊戲化的語言進行演示與講解,使作畫的每一個步驟和要求形象化、具體化,易為幼兒所理解與掌握。同時,我還運用了興趣式指導和滲透式指導法。從幼兒出發,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融在一定的情境中。如:蘸色的技巧,是按情節發展,邊演示邊以遊戲口吻強化:“蘸點果醬,舔一舔,塗在麵包上”“蘸點果醬,舔一舔,果醬塗得滿滿的”……再如,要求幼兒均勻塗色,是這樣說的:“果醬塗得滿滿的,麵包的味道就更好了”;將塗上的色彩對印:“把塗滿果醬的麵包合起來,壓一壓,免得果醬流走了”。從而避免說教式的提要求和示範。通過教師的演示,遊戲化的強化,幼兒在自然輕鬆的氛圍中邊聽邊看,不知不覺領會了塗色要領,在邊說邊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醮色的技巧,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說活動

程式總的設計思路是:根據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和本活動目標要求,設計以“兔媽媽收徒弟,兔寶寶學烤麵包”為中心主題,以教師的示範幼兒練習為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流程是:講故事匯入→教師示範(取麵包→介紹果醬→塗果醬→烤麵包→展示麵包)→幼兒練習→活動評價(展示幼兒烤的麵包,請客人品嚐)。具體活動程式如下:

1、匯入:以故事匯入課題。創設富有童話色彩的遊戲性情境,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富有情感的角色(兔媽媽和兔寶寶),易於促進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時間1—5分鐘)

2、新授:教師示範“烤麵包”。通過教師遊戲化的口吻,準確的講解示範,使幼兒自然地掌握烤麵包的步驟,明確烤麵包的要求。同時,又讓幼兒體驗到“烤麵包”帶來的色彩美(色彩對印)與成功的快樂,更激起幼兒自己烤麵包的強烈願望。(3—5分鐘)

3、練習:幼兒烤麵包,教師巡迴指導。教師觀察幼兒,並用遊戲口吻進行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塗畫。指導時注意個別差異。(13—15分鐘)

4、活動評價:請客人品嚐。以請客人品嚐的形式進行,既合乎主題情節,又利用了可借用的教育資源,讓眾多的聽課老師參與活動的評價,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得到他人的評價,使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促進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2分鐘)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整個活動遊戲性、趣味性極強,進一步促使幼兒在輕鬆、愉快、自由的情境中,知識、技能、情感都得到發展。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也許大多數的老師在看到教材之後,首先就會想到設計語言或音樂活動,而我卻選擇為小班幼兒上一節簡單而有趣的摺紙課。摺紙它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術作品,既能表現幼兒天真的心靈,又能反映他們不同的個性。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美術作品去影響幼兒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及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兩邊對摺的技能,培養幼兒摺紙的興趣。教學方法

2、通過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感受摺紙的快樂。

3、訓練幼兒投擲的基本動作。

三、教學重難點

使幼兒掌握兩邊對摺的技能四、說教法學法:

基於對教材和幼兒的分析,我採用啟發、示範、體驗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準備讓幼兒先觀察後操作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摺紙,在學習過程中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並給予評價,從而有效的培養幼兒摺紙的興趣。

五、教學過程

分為談話匯入 激發興趣--教師示範 幼兒觀察--動手操作 學習技法--戶外活動感受快樂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教師出示摺疊好的小飛鏢與幼兒談話激發起幼兒自己動手摺疊的興趣;第二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通過講解和示範製作,讓幼兒掌握摺疊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第三個環節是本課的難點,我通過開展看圖解折,高興玩和欣賞精美的摺紙作品兩個活動來解決這一難點。下面就主要來介紹這四個活動的設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