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小橘燈》優秀說課稿

才智咖 人氣:2.36W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目是《小橘燈》,它是沿海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二冊的第七課。

中學語文《小橘燈》優秀說課稿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橘燈》是本單元的講讀課文,也是一篇較好地體現本單元學習重點的文章:它上承第一單元知識點——“感知全文,提煉主旨”,下啟第四單元——“整體感悟,發表見解”,對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關係和培養學生吸收各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該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思路

1、瞭解作者冰心。

2、引導學生跟學過的課文進行比較。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要素及情節結構。

 三、該課重點難點

1、用普通話準確流利的朗讀全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要素及情節結構。

2、體會冰心“愛的哲學——愛母親、愛兒童、愛自然”在作品中的體現。

3、模仿朱自清《背影》的開頭改寫本課的結尾。

四、該課教法與學法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葉聖陶語),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理化的例子不同。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複雜性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因此,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

“整體閱讀,以語言訓練為主"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自讀、齊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把握故事情節,並儘量注意與寫作的緊密聯絡。因此,我在教學中採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口動腦動手,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的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四點:

1、用準確的普通話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對基本語料的積累。

3、聯絡學過的課文進行比較,與寫作相結合,引導學生對寫作的感悟。

4、體驗學習感受生活。

五、該課的教學過程

1、匯入:(借介紹作者引入)

大家有聽說過冰心這一作家嗎?誰有讀過她的作品呢?(給點點時間學生小議)她是我國文壇上有較高知名度的當代作家,福建長樂人,原名謝婉瑩,作品有詩集《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早期作品以提倡“愛的哲學——愛母親、愛兒童,愛自然”為主,後期的作品主要是對舊中國的控訴,表達對新中國的熱愛之情。大家想不想學一學她的作品呢?(想)好!那我們就來學習她的作品《小橘燈》,看一看作者作品提倡“愛的哲學”中的那一種呢?

(據心理調查表明,上課至少5分鐘之後,全班學生才能集中注意力。這說明,教師想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應當從每一節課的第一分鐘做起。從介紹作者開始匯入,既可讓學生了解作者冰心及她提倡的“愛的哲學”在作品中的體現,激發學生學習和習作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明確本課的學習重點難點,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又節省了時間,一舉兩得。)

2、自讀課文從內容、情節、情感、主題方面整體感悟本文

1)作者圍繞“我”和小姑娘接觸的時間先後寫了那些事情?

2)你從這些事情可判斷出誰是主人公嗎?

3) 你覺得主人公怎麼樣?

4) 作者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

(這既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又是個發現式的學習過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找成績好的同學個別提問,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範。當然畢竟是七年級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都要大力的表揚,讓他們獲得成就感,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教師著重的講解,分析,板書。)

3、比較閱讀並模仿改寫

(1)我們上學期學過了朱自清的《背影》,回想該文浮現畫面,想想《背影》採用的是什麼順序?試跟《小橘燈》比較一下。

——《背影》採用是倒敘,《小橘燈》採用的順敘。

(2)誰還記得《背影》的開頭,將它跟本文的結尾比較。

——《背影》的開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這兩段文字在文章位置雖然不同,但都起到了點題的作用。

(由第一冊的《背影》入手,勾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並和《小橘燈》進行比較,既讓學生複習舊知識的同時,又學習了新知識,進一步熟悉了新的課文,加深對本課的理解,並在寫作上受到一定啟發,為下一個問題做了鋪墊。)

(3)模仿《背影》的開頭改寫《小橘燈》的結尾。

——以競賽的方式,先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後每組請一位代表發言,最後老師表揚做好的小組並明確:“我與小姑娘離別已經十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那盞小桔燈”。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擔負著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任務。作文不僅是運用語言文字的訓練,而且也是一種嚴格的思維訓練。在課堂中進行小作文訓練,也是一種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發展學生智力一種重要途徑。再是考慮到課進行到這一階段學生已經較累了,以競賽方式活躍一下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4、齊讀課文(流利且有感情朗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們學生最薄弱的也是這一點,是順其自然,還是切實去改變,我選擇後者,七年級時期是訓練朗讀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不加以強化,到了高年級再去補已經很難有成效,心理學認為人發展某種能力具有關鍵期,朗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國小和國中階段。根據學生實際,對一些學生讀不準的詞語,採用英語學習中學單詞的方法,教師進行領讀,加深學生的印象。)

六、佈置作業:

1、書面作業:

文章總體上是以記敘為主的,但是在記敘的過程中,有抒情的語句出現,在細讀完課文以後,請將這段抒情性的文字找到,並體會一下它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小黑板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