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國小說課稿錦集9篇

才智咖 人氣:2.36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國小說課稿錦集9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望廬山瀑布》是部編版國小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8課的第二首詩,它是李白遊歷廬山時寫下的風景詩。這首詩抓住瀑布的動態美,運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方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壯與美麗。全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景有情,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充分體現了詩人浪漫的情懷。

本單元以“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為主題,讓學生通過品詞析句,感受語言美和祖國河山的壯麗,增強語文學習興趣。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了並學習了一些古詩,尤其是對唐詩、對李白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也初步掌握了古詩的朗讀方法。

在瞭解學情和本單元特點的基礎上,我擬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如下:

1、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瀑、布”等6個生字,學寫“爐、煙”2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能借助畫面啟用想象、感受詩意,能用自己的話簡單描述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並把體會到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詩韻美,激發學生對古詩的學習和積累興趣,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

2、說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熟讀成誦。

藉助畫面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句意境。

二、說教法:

為了使學生學得輕鬆,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我主要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品讀感悟法”進行教學。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精心準備了每一張幻燈片,利用長短符號、圖片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朗讀、品味詩情畫意。

三、說學法:

依據教材和學生年齡特點,課堂上,主要通過“看、聽、想、說、讀”等活動,讓學生使用“批註、自主探究”等方法去觀察、去想象、去積累、去使用語言、去感受古詩韻律之美和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之美。

四、說教學過程:

1、匯入環節:

一部分學生沒看見過瀑布,瀑布圖片的播放,既可以調動學生的感官進行觀察,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又激發了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同時,利用圖片識記“瀑布”兩個生字,相信孩子們印象會更深刻。

2、解詩題、知詩人:

教學時,我借用給“望”組詞這個小活動,引導學生理解“望”在這裡是遠看的意思。接著提問:詩人遠看什麼呢?進而引出詩題的意思。

3、初讀古詩,感受韻律美: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在已有的學習經驗基礎上,自由讀古詩,然後老師範讀,形成對比,引出“平長仄短”的讀詩方法,讓學生感受新的讀詩方法更吸引人,從而激發學生對古詩的濃厚學習興趣、體會古詩的音韻之美

4、認好生字:

依據低年級學生認知規律,我先讓學生借用拼音認讀字詞,在詞中記。識記生字的過程,學生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去記憶它們的字形。學生介紹完自己的方法之後,出示不同情境的詞語,復現生字,加強鞏固。

5、寫好生字:

這節課,我著重指導學生書寫“爐、煙”兩個火字部的生字,通過這兩個字學習一類字。

6、品讀古詩:

在教學前兩行詩時,學生通過觀察、自讀,感受畫面和詩句內容,相機點撥,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學生邊說、我邊畫,幫學生構建一幅完整的畫面,以便他們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說說詩句的意思。

後兩行詩,則藉助圖片和重點字詞幫助學生理解。

7、最後,讓學生在抒發情感的基礎上再詞按平長仄短的方式讀古詩,把情用讀表達出來,以讀悟情。

古人遊歷山水,寄情自然,這是一種高雅的情懷。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所以我們才得以享受這美好的詩篇。文化需要傳承,古詩教學就是很好的一種載體,在這方面,我也是初探,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

國小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標準英語》教材一年級起點第一冊第一模組的第一單元。第一模組共有兩個單元。而第一單元是語言呈現單元。主要談論打招呼,告別,介紹自己,這些內容從生活實際出發,貼近生活,學生容易掌握,是學生口語交際入門的第一課。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一級目標要求學生能交流簡單的個人資訊,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二級目標要求學生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資訊。培養學生從初學英語開始就能學著用英語去做事情的能力。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我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語言知識目標

學習朋友,師生間互打招呼,問候,簡單的自我

介紹,並做到語言準確,語調自然,說話有感情。

2,語言技能目標

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學語言,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孩子樂於與人合作的意識,通過交流,加深對同學的瞭解。

4,學習策略目標

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激發學生積極思維

通過遊戲活動,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任務中,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與交流。

教學重點:1,學習用英語打招呼,告別,簡單的自我介紹,做到語音準確,語調自然。

2,瞭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與別人進行簡單的交流

教具,學具準備

Lingling, Sam, Amy的頭飾。

多媒體課件。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為主。由於剛接觸英語,幾乎每個人對英語都有著深厚的興趣。而課標中指出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因此我在教學中力爭至始至終關注學生情感,努力營造寬鬆和諧的氛圍。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任務型"教學法

3,smile教學法 4,TPR教學法。

學習方式

通過小組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主動學習和使用語言,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學生心理及生理特點,教學過程設計首先要以能引起國小生的興趣為先,激勵和培養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三個環節:

第一,玩中學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依據課標中指出的任務型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儘量真實,因此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在上課鈴響後,我面帶微笑走入課堂,並且熱情地向學生們打招呼說:Hello。或I am Miss Liu,your English teacher。"hello,hi"這兩個句子孩子們早已從電視,電影上接觸過,再加上我的表情和動作學生們馬上領悟到這是我在向他們問好並在作自我介紹,這時與靠近我的學生握手,向遠處的學生揮手。表揚那些用英語向我打招呼的學生說:Very good。Well done。"I"或"Clever boy/Clever girl"隨即教如何稱呼教師的單詞,待學生操練後,可要求學生互致問候,對剛接觸英語的一年級學生而言,通過和老師握握手,打聲招呼,使他們緊張的心情得到放鬆,他們會覺得原來英語課是那麼美好,那麼輕鬆。

2,教師在黑板上寫出English。

3,教師告訴學生英語是世界上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都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問一問學生都有哪些國家說英語(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

4,教師問學生為什麼學英語。並告訴學生,學好英語就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結識更多的朋友,學到更多的知識。

整體呈現,重點掌握。

創設懸念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四位新朋友,這四位新朋友將一直陪伴我們,和我們共同來學習,你們想知道他們都是誰嗎?

2,觀看課件(多媒體展示)這一遍要求學生帶著以上問題看,聽,思考。第二遍模仿,跟讀。在此階段我運用了視聽法,挖掘學生的視覺空間智慧。讓他們通過看,聽就能大致理解所學語言的含義。

師帶著頭飾(Daming Amy ling ling Sam)

主動與學生打招呼,介紹自己,鼓勵學生迴應自己。

學習告別用語"Bye" " Good bye"

教師告訴學生四個新朋友要和大家玩一個捉迷藏的遊戲,藏起來之前他們來向大家說再見。然後學生通過聽錄音,並進行模仿。雖然內容簡單,但是要注意要求學生/ai/的發音要飽滿,不能像中文"愛"的發音。

Group work

教師佈置任務,讓學生練習本課會話。這裡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同學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引導,幫助並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來。

第二,學中做(即鞏固操練)

大綱中指出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注意不斷地激發並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成穩定的學習動機。因此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1,對話表演

學生四人一組練習對話並進行表演,展示他們的模仿效果,這一環節鞏固新知,練習所學語言。針對基礎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目標,使學生在這一活動中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培養合作精神,體驗成功和快樂。

2,製作名片

這一活動的目的是學習與鞏固有關自我介紹的表達方法,培養學生口語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Step I學生製作運用各種方式介紹自己,學生通過設計自己喜歡的名片,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視覺空間智慧。

Step II學生在小組內出示自己的作品並介紹自己,這一環節培養了語言智慧。

Step III 各小組推出自己的代表向全班彙報,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表演慾望,同時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

通過這麼一次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點,更發揮了他們的潛能,在這麼有創意的活動中,不僅運用了語言,學以致用,而且促進了英語與美術學科之間的滲透和交融。

3,遊戲鞏固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中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以學生能做某事Learning by doing的描述方式。設定目標要求,來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國小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徵,國小英語教學中的任務設計首先要以能引起國小生的興趣為先,激勵和培養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由此可見,國小階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而遊戲是國小生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它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變成樂事,使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知識,鍛鍊能力,培養興趣。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與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

活動1:做一做,猜一猜。讓一名學生在教室前面用肢體語言來表達今天所學內容,其他的學生來猜出動作所表現的語言。這項活動挖掘了孩子身體運能智慧,同時又體現了老師的TPR教學法。

活動2:選出一名學生背對大家,這時教師

國小說課稿 篇3

一、分析教材:

本課內容是自選材料。我覺得,結構書寫規律看起來很簡單,學生也很容易掌握,但是當這個結構放到不同的字裡時,就差別很大,也就是說,這個結構並不很好掌握。

二、分析學生:

我覺得書法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是一種快樂的行為,國小寫字教學,作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基礎教育形式,顯得尤為重要。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掌握書寫規律。

三、教學目標:

1、掌握“重心居中、以點為中、撇捺對稱、點畫勻稱。”的幾種書寫規律。

2、寫好“傑、堂、華、棗、辛、巒、奧、檢、拄”等字,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3、通過討論、評價及實踐等教學方式,瞭解帶有幾種規律不同的字,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4、通過古代書法家故事的薰陶,培養學生對書法的熱愛,認識到學好書法必須要持之以恆。

四、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書寫9個範字”,

教學難點:掌握書寫規律。

五、教學準備:

筆、墨、紙、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通過中國書法家之最匯入新課。

學生學習認識寫字,就是為了掌握一種交際工具,我認為工具是被人們所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有一個情感態度的問題。而語言

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訊。所以在寫字方面,同樣體現著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所以上課伊始我通過唐代大書法家李邕的一生經歷及他的書法作品,一一展示給學生面前。老師聲情並茂的讀在感染著學生,一幅幅李邕的書法作品也在激勵著學生。學生們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第二環節:新課講解 結構書寫規律

結構書寫規律有四種情況:(1)重心居中 凡是豎畫居中的字,結構應以豎畫為中心,這樣寫出來的字,結構才會平穩、對稱、富於裝飾美。(2)以點為中 凡是漢字中以點為起筆的字,只要這個點在中間,就要以這個點為中心基準,來安排其他筆畫。(3)撇捺對稱 以撇捺為主筆對稱組成的字,其左撇右捺,如同人的左右手,一定要對稱,不能一長一短,一高一低。(4)點畫勻稱 漢字的結構十分重視點畫的勻稱,在注意點畫本身安排的同時,還要注意點畫之間的空白。空白是否勻稱,也表現了點畫是否勻稱,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新授時,學生們必須弄懂結構的書寫規律的內涵。通過討論、評價及實踐等教學方式,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們的觀察和審美能力。

第三環節:指導書寫。我是一邊講解,以邊指導書寫。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效果學生們掌握得快一些。比如“在講重心居中”的規律時,弄清要領後,指導書寫“傑”字,學生們立刻就明白結構應以豎畫為中心。寫時就知道“木”字的豎畫寫在了豎中線上,撇捺兩畫也較舒展。就是這樣,我講一種規律,練寫幾個字。效果極其明顯。就這樣,當最後點畫勻稱這一規律傳授過後,學生們也快將這9個範字完成了。採取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及更好的突破難點。

第四環節:自由練練。在課堂練習中,有一組常用漢字訓練。文章——幸福——資本。都是以撇捺為主筆對稱的字,只有左撇右捺對稱,撇端與捺腳基本平齊,結構才會美,才能左右得當,重心平穩。我把這個小常識告知學生們,並正確的讀貼,一定要讀懂。只有真正讀懂了,才能將字寫好!(不過,這一環節需要看時間是否來得及,如果

時間不夠用,只能課下完成。)學生在練寫時,播放古典音樂,讓學生在寧靜優美的意境中寫字,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第五環節:薰陶與拓展。通過欣賞學生們的一些硬筆書法作品,鼓勵向寫字好的學生學習。學習他們用心習字的精神。提高了學生們的審美水平,也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語言文字和中國書法藝術的熱愛!

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給以鼓勵,是激發學生寫字興趣最有效的方法。讓學生有成就感,他們就願意去寫字,寫好字。

國小說課稿 篇4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我的好習慣》。(板書)下面我將從說教材、教學教法、教學過程、教學板書等幾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我的好習慣》是鳳凰國標教材國小《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成長樂園”中的一篇。本文體現了《品德與生活》內容標準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理念,意在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能力,初步瞭解環境與人生存的關係,為其一生身心健康發展打下基礎。低年級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對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理解模糊不清。所以對於低年級兒童來說習慣教育不在於告訴他們多少道理,記住多少規則,最重要的是運用一些具體生動的例子,通過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幫他們形成基本的做人道理和思考問題的取向。由於現在的孩子大多嬌生慣養,生活習慣不是很理想,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行為與習慣:在老師的幫助下,引導學生參與自我檢測、討論交流、制定計劃、實踐操作等活動,使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品德行為習慣。

2、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帶來的益處,提高學生養成好習慣的自覺性。引導學生學習制定計劃,培養獲取資訊的能力。

3、過程與方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與同學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體驗活動的成果。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有益終生,提高並強化學生養成好習慣的自覺性。

三、教學準備:

1、對學生已養成的習慣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2、多媒體課件。

3、 樹葉貼紙

4、寫有數字的圓片貼紙。

四、教學設計

教學中我努力從兒童真實的生活中挖掘課程資源,用討論、現場調查、遊戲活動等方法來組織教學,圍繞什麼是好習慣、怎樣養成好習慣、好習慣養成的意義等逐層進行分析,設計中尊重兒童的生活體驗,力爭用兒童的生活來教育兒童,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圍繞“我的好習慣”這一主題,設計了以下活動:1、自我檢測、2、對錯碰碰車3、小樹快快長、4、學唱文明拍手歌。“自我檢測”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對自己已有的好習慣進行初步的認識,在活動中同時與他人進行比較,知道有更多的好習慣還要培養。“對錯碰碰車”讓學生在對比活動中初步瞭解好習慣與壞習慣的區別。“小樹小樹快快長”,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情感。“學習拍手歌”,遊戲方式不僅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更能讓學生在遊戲中進行道德規範的內化。

1、談話匯入——走進主題

當上課師生問好時,師與生談話並創設三個問題,一、咱們班同學每天上課都要向老師問好嗎?二、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三、你們是怎樣養成這個好習慣的呢?由此學生明白這樣一個小小的活動表達了同學們對老師的尊重,這真是一個好習慣。(本環節設計意在通過學生學習生活中一個真實而細微的常規活動,引發學生的生活經驗,自然地匯入活動主題,體現了本課程生活性這一基本特徵,為後面的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

2、自我評價——領悟主題

《品德與生活》課程在評價建議中強調:評價多樣化。其中談到“評價是教師和兒童共同合作進行的有意義的建構過程。兒童既是評價的物件,也是評價的主體。”過去課堂上的評價多是教師對學生、自己對他人(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恰恰忽略了自我評價。

活動一:自我檢測:

首先教師取出本課插圖,請學生說出圖上好習慣的名稱。其次給每一個好習慣編上號,指導學生了解插圖內容。第三學生看看想想,把自己養成的好習慣的編號圓片貼在自己身上。最後教師請出部分學生說說自己貼的情況,進行當場演示,比如:請貼上“自己的事自己做”圓片的學生表演疊衣服;請貼上“不挑食”圓片的學生說說自己平時怎樣做到不挑食的等等。同時請其他學生對錶演情況進行評價。

(本環節的設定就是為兒童提供一個自我評價的舞臺,在自我檢測中,對自己已有的好習慣進行初步的認識,在活動中同時與他人進行比較,知道有更多的好習慣還要培養。這一環節的設計正是尊重了兒童的生活、激發了兒童對自我的認識。)

3、辨析解難——探究主題

活動二:對錯碰碰車

1、闖關遊戲,一共三關:看看圖上哪些是好習慣,哪些是壞習慣?還要告訴他為什麼?小組討論交流。

2、每小組選一幅圖派一個代表重點說說,同組同學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進行補充。(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意見進行電腦操作,答對了出示笑臉,反之則播放哭臉。)如:(針對圖上課間因上廁所為了不遲到而奔跑的學生髮言):我們認為這個小朋友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拼命奔跑是會摔倒的。

師質疑:不跑怎麼行,要遲到了呀!

生明白要真遲到了,跟老師說,老師會原諒你的,因為遲到比撞得頭破血流要好。

師質疑:如果我既不想遲到,也不想出意外,該怎麼辦?讓生明白養成有事早點做的好習慣。

《品德與生活》課程強調“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同時提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道德情感”。我們眼前的兒童並非一張白紙,他們有自己的生活以及對生活的認識,但是由於受自身思維水平的限制,他們對生活的認識是不全面的,甚至會有偏差。這一環節的設定就是要讓孩子明白我們的身上已經形成了許多習慣,有好的,也有壞的,要讓自己健康、快樂的生活就要拋棄這些壞習慣。

4、書寫表達———深化主題

活動三:小樹小樹快快長

1、請學生把自己現在計劃養成的好習慣寫在小樹葉上,同時想想自己準備怎麼做!(學生在紙做的綠葉上寫想養成的上好習慣,教師相機在黑板上貼上光禿禿的樹幹圖。)

2、讓孩子們明白成長樹上綠葉代表著許許多多的好習慣,好習慣越多,大樹就會越茂盛。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是一棵小樹苗,我們養成一個好習慣,自己的小樹上就會長出一片綠葉。

(習慣的養成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個不經意的過程,讓學生用貼樹葉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好習慣,是讓學生為自己養成的這個好習慣而自豪;另一方面,我想用樹葉這樣一個具體化的健康形象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情感,增強孩子在今後生活中自覺的養成好習慣的意識。)

5、 學唱兒歌——延伸主題

活動四:學習兒歌

把《文明拍手歌》送給大家,並希望大家按照兒歌裡的要求去做,讓自己的小樹快快長大。(課件出示兒歌內容。)

(兒歌的內容來自兒童真實的生活,展現的是文明健康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利於培養兒童的情感,讓兒童記住規範,並在遊戲活動中內化規範要求,進一步將好習慣延續到現實生活中去。)

五、教學板書

教學安排的其中一個環節學生寫上自己好習慣的片片綠葉貼在成長樹上作為板書。設計意圖使生一目瞭然綠葉代表我們的好習慣,每一個小朋友就是一棵小樹苗,好習慣越多,樹就長的越茂盛,我們就更健康成長。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過程中常會生成動態的新資源,面對課堂教學中臨時生成的新情況、新問題,我會努力做到及時去捕捉這些閃光點,為每一個學生表現或發展自己創造機會,以達到《品德與生活》的教學理念,讓課堂煥發生命。

國小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父母的疼愛》。

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設計、板書設計等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父母的疼愛》是中國地圖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2課。本單元以家庭生活為主題,共有5課,分別是《家庭樹》、《父母的疼愛》、《現在的我能做什麼》、《家庭的記憶》和《我想要 我能要》。這5課在知識內容和教學目標上互相依存、環環相扣、層層深入。讓學生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深刻感受親情中最偉大、最無私的愛——父母的疼愛,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懂得父母的養育之恩,會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尊敬和關心。因此,這一課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公民奠定基礎。為此,本節課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父母的疼愛,懂得父母的養育之恩。

2、能力與方法目標:學會關心父母,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感激、尊敬和關心。

3、知識目標:瞭解父母為自己的成長付出了許多的心血。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學期品德與社會課的重點訓練目標和本單元的主題,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感受父母的疼愛。

難點:懂得感激父母。

四、教法學法

《品德與社會》這門課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在教學中,我以新課程為指南,以現實生活為背景,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情景教學、活動體驗、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五、教學流程

我設計了4個教學環節。

1、激趣匯入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開放性的課程,課程的開放性決定了教材是開放的文字。”“一堂好課,開好頭是關鍵。”教材中歌曲欣賞環節提供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孩子們唱得比較少。為了更貼近現代孩子們的生活,激發他們的興趣,我選用的歌曲是《爸爸去哪兒》。上課伊始,我就播放這首歌曲,讓孩子們隨著音樂輕輕地哼唱,左右搖擺。老師隨著孩子們的情緒匯入課文:孩子們,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這節課讓我們去感受父母的疼愛。板書:父母的疼愛。

孩子們通過傾聽哼唱,重溫歡快的生活,回憶父母對自己疼愛的點點滴滴,是多麼溫馨愉快的一件事啊!

2、感受疼愛

現代家庭的生活條件好,孩子生活在蜜罐裡,對於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事,大部分孩子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不能全面地正確理解父母的疼愛。為了突破這一重點,讓孩子從心靈的深處真切地感受、正確地理解父母的疼愛。

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讓學生去感受父母的疼愛。

(1)找一找,愛無處不在

首先要讓他們感受父母的愛無處不在。於是,我讓孩子們說說從小到大父母為自己做過什麼,接著讓同桌間互相找一找書包裡的文具、看一看身上穿的衣服鞋子,聞一聞頭髮裡飄出來的洗髮水的香味兒,你感受到父母的疼愛了嗎?在這個簡單的活動中讓孩子們親自尋找並交流父母從物質、精神上都給予了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愛,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疼愛無處不在。

(2)說一說,傾訴偉大的愛

為了讓他們從心底中真切地體會理解父母的愛,讓父母深深的愛叩擊到孩子們心靈的深處形成情感的共鳴。我接著將課前準備的一篇故事與孩子們分享。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湖北女士陳玉蓉,她的兒子13歲那年被確診患有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可能導致死亡。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但在當時,這位母親患了重度脂肪肝,為了挽救兒子的性命,她通過鍛鍊、節食、暴走在短短七個多月裡讓脂肪肝奇蹟般地消失了,成功地賦予了兒子第二次生命。陳媽媽用她平凡地舉動傾注著對兒子不懈的愛。20xx年她當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在她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下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當孩子感受這位母親對兒子偉大的愛後,回憶父母親對自己的愛中最感人的一瞬間。接下來讓孩子們以小組形式交流,每一組推薦一名故事講得最感人的孩子在全班進行交流。

(3)辯一辯,理解正確的愛

當孩子正沉浸在父母愛的濃情時,為了突破正確理解父母的疼愛,懂得感激父母這一難點,我設計了下面這個教學環節:我用課件出示兩幅圖片。第一幅圖是孩子在前悠閒地走著,而父親身上背滿了孩子的各種物件;第二幅圖是父親嚴厲地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孩子覺得很委屈、傷心。圖片出示後全班分為兩個大組正反方進行辯論。

在感受親情這一環節中,我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和合作者,引導學生通過找一找、說一說、辯一辯來感受父母的疼愛。

3、體驗親情

“體驗學習能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真實感受”,所以我設計以下兩個情境,讓學生換位扮演“父親”或“母親”。

情景一:平時,當父母早起為自己做早餐時,孩子們還沉浸在夢鄉里。當孩子起來吃著美味的早餐時,父母早擠上擁擠的公交車去往上班的途中。週六,當父母還未甦醒時,孩子們反過來為父母準備一杯熱騰騰的牛奶。

情景二:當孩子生病時,父母對孩子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當父母生病時,孩子為他們端茶倒水。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親身體驗,理解對父母疼愛自己的厚重與不易。

4、感恩行動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首先讓孩子填寫61頁、62頁令父母操心、生氣、高興的是什麼以及父母的生日是什麼時候、心願是什麼等。接著我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親情卡片,完成課本61頁“你為父母做過什麼”並將填好的卡片貼到我們的親情樹上。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充分了解父母的同時,自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回報父母的方式,讓學生對父母的愛具體化,落實到實處。

六、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直觀、形象、簡潔明瞭,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板書:略)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指出“必須從學生髮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這節課,我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以讓學生感受愛、認知愛、體驗愛、回報愛為線索,採用了情景教學、活動體驗、角色扮演等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深刻體會父母的愛是偉大、厚重的並學會感恩。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小說課稿 篇6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以後的教師職業生涯中,大家都要經歷說課這個環節。因此,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我們的學校不簡單》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我們的學校不簡單》。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教學思路,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7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我們學校不簡單》是部編版國小道德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四課。第一個話題是“我們的學校不簡單”,目的是引導學生關注學校的歷史和人文環境,促進學生對學校的深入瞭解。第二個話題是“有了事情找哪裡?”目的是讓學生從問題解決的角度來認識學校,瞭解不同部門的功能,進一步加深對學校的瞭解和認同感。第四個板塊的話題是“一起畫張平面示意圖”,這個板塊用實際操作的活動形式,將全課內容串聯起來。

二、說學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三年級的學生對空間的感受力在發生著變化。對空間的理解逐漸由平面轉向立體,對遠與近、距離與大小、區域性與整體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他們已經在學校經歷了兩年多的學習生活,瞭解了學校的基本現狀,但並不瞭解學校的歷史。隨著他們活動範圍的擴大,進一步瞭解和認識學校成了迫切需要。由於年齡限制,學生很少有參加實踐活動的機會,分工合作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會採用小組討論、社會調查、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活動進行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程標準的規定,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徵,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增強熱愛學校的情感,樹立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增強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看懂平面圖並能利用簡單的圖例畫出學校平面圖。

【知識目標】

認識和了解學校的組織機構及各個部門的基本職能。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立本課的重難點為:

【重點】

認識和了解學校的組織機構及各個部門的基本職能。

【難點】

瞭解簡單繪製平面示意圖的方法,學生能獨立繪出自己學校的平面示意圖。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思想品德課程的特點,本節課我將採取以下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活動教學法、談話法。這有利於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六、說教學過程

以上的準備工作都是為了教學過程得以更好地呈現,我的教學過程分為匯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四個部分,良好的匯入可以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

環節一:課堂匯入

首先我會通過多媒體播放歌曲《上學歌》並提問:你聽過這首歌嗎?聽完感受如何?你瞭解我們的校園嗎?

學生回答後,我會根據他們的回答進行概括:這首歌介紹了上學早晨的美麗風光,大家都喜歡自己的學校,那麼你瞭解我們學校嗎?從而引入《我們的學校不簡單》。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匯入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符合低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並且能順利切入主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我們學校不簡單

請學生按照上節課組成的調查小組,將瞭解的情況整理好,由一名小組代表來進行分享。

開展學校情況介紹會,各小組彙報瞭解的學校情況。

我會給予鼓勵評價並進行概括:彙報的內容有學校的建校時間、歷史變遷,也有學校現在的面積、建築、師生人數等,還有學校所取得的榮譽,以及學校舉辦過的有意思的活動等等。並且還採用了採訪老師、上網收集資料、看學校榮譽牆、向老校友瞭解情況等多種方式完成。

總結完後接著引導學生聽完這些彙報的感受如何?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在完成了學校的小調查以及聽完了今天的彙報,都更加了解學校,並且為學校的所取得的榮譽驕傲,以及瞭解了學校各方面的情況,更喜愛美麗的學校。

【設計意圖】課前安排的學校情況調查,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蒐集資訊的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在和同學們一同調查時增加團結協作精神。並且在進行完學校情況介紹會後學生會更加的瞭解和喜愛校園。

2、有了事情找哪裡?

接著我會展示28頁的兩幅圖片,並引導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你知道遇上了圖片上的問題後,應該找哪個部門嗎?在學生回答完後教師鼓勵總結:遇到問題後要想方設法找相關部門來解決。

接著出示教材第29頁的三幅漫畫師然後提問:那麼,在以後的校園生活中,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呢?下面請有經驗的同學進行介紹。

學生自由回答後教師總結:有用的方法非常多,可以看辦公室門口掛著的牌子,要做學會觀察的有心人。以及學會看校園示意圖或指示牌很重要,或者詢問老師和同學。

【設計意圖】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同學們切實的瞭解到認識學校的組織機構及各個部門的基本職能。以及知道在學校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

3、一起畫張平面示意圖

我先利用多媒體展示校園平面圖認識圖例和方向標。再請學生畫下來,用簡單的圖形來表示建築物和景物,然後再標註它們的名稱。

【設計意圖】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簡單繪製平面示意圖的方法,學生能獨立繪出自己學校的`平面示意圖。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加深對校園環境的瞭解。

環節三:鞏固提高

學生結合自己對學校的瞭解,說說最喜歡的校園一角,把在那裡發生過的難忘的事分享給大家。(請喜歡同一地方的學生補充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及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請學生來分享自己在校園中發生難忘的故事能夠實現本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校園的熱愛之情。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環節我會隨機請學生分享自己這堂課的感悟與收穫。

作業:將所收集的關於學校的資料和學校的示意圖結合起來,製作一個校園宣傳手冊,讓更多人認識瞭解我們美麗的校園。

【設計意圖】課後作業的佈置在於將課堂所學轉化為行動,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教學生活。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一堂課教學最直觀的體現,我的板書突出重點,清晰明瞭。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國小說課稿 篇7

尊敬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樣一個鍛鍊機會,感謝在座每一位老師聆聽和鼓勵,感謝語文組全體同仁對我幫助和支援。在這裡尤其要感謝語文組張揚老師、王淑豔老師、王有力老師、李雲賢老師,還有高一語文組全體成員,是他們在我備課過程當中給與我寶貴意見和耐心指導。今天,我說課題目是《寫人要凸顯個性》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寫人要凸顯個性》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表達交流。這個單元是學生在高中階段接觸第一個表達交流單元。本單元寫人。寫人什麼呢?由於每個人生活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在不同人身上表現出來,便各有自己不同於他人特點,這就是個性。寫人一定要寫出人個性,所以,本單元在寫法上要注意凸顯人物個性。新課標要求“強化語言運用能力”因此,這個單元有著舉足輕重作用。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學習寫作中選材應運用典型事例。

②學習用多種方法刻畫生動形象人物,凸顯個性.

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善於觀察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凸顯個性.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確定是依據教材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實際情況。至於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有困難地方。根據以上這些,確立本課教學重難點為:

1、運用多種手法表現人物個性

2、強化語言運用能力

4、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二、說教法

新課標要求“要重視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因此,我確立本課教學方法如下:

1. 通過師生互動引出話題。

2. 朗讀精彩語段,抓住關鍵詞句,體悟選材要精當。

3. 比較研究法:通過《我班主任“代三多”》和《為什麼我總是想你》兩篇習作賞析,學習描寫人物方法。

三、說學法

在作文指導時,一定要充分調動他們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做到舉一反三,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主人。新課標要求“在討論中能尊重、理解他人,有自己主見,並能條理清楚地加以陳述。”所以要鼓勵學生髮言、討論。學生應學習在寫作中如何選材、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凸顯人物個性。

四、說教學過程

我這節課教學過程是這樣。首先,在學生配合下完成情景匯入,讓學生表演班級三個比較有特點人,讓大家來猜。當聽著他們熟悉同學和老師名字時,教室裡不時爆發出陣陣熱烈掌聲,一張張燦爛笑臉映照出心底喜悅,也感染著我!接下來我主要指導兩方面內容,一是解決選材問題 取其精華,二是善於運用多種描寫方法 細微之處見精神。最後,進行習作點評《我班主任“代三多”》《為什麼我總是想起你》我在聽取大家評議後,把他們意見綜合,歸結出本次作文優劣之處。學生對照同學佳作,受到範文啟發,都能找出自身文章不足!興奮遺憾溢於言表!最後,佈置作業,請以一年八班兄弟姐妹任意一人為描寫物件,寫一個片段。

五、說板書

寫 人 要 凸 顯 個 性

方法 個性突出

選材 事例典型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藝術,在我課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和缺陷,希望各位多批評指正,再一次向大家表示由衷感謝!謝謝! 我想,如果把語文比作一棵樹,那麼,寫作就是在為這棵大樹注入生長營養!如果把寫作比作一次心靈之旅,那麼,作文講評就是給心靈安放一個歸宿!讓心兒在這裡小憩,然後又從這裡 起程,走向更廣闊世界!就讓我們給學生一份希冀,給學生一個夢想,給學生一雙翅膀,讓他們自由快樂地飛翔!

國小說課稿 篇8

一、“指導思想”:

本課設計力求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水平2課標對學生的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側重選擇了運動參與、社會適應領域目標為依據而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並以足球腳內側踢球的學習內容為載體,以小群體活動為主要學習形式,以實現和諧、民主、張揚學生個性的教學氛圍為前提,以體現公正、公開的評價為嚮導,全面達成本課教學目標,來滿足學生的發展和需要。

二、“教學目標”:

1、在參與中感悟體驗成功的喜悅,以及足球變化無窮的魅力

2、在活動中主動的學習足球停球 一一 傳球—停球、直線運球 一一 曲線運球—接力的動作技術,體驗成功的喜悅,並靈活地在遊戲中運用。

3、在練習中關愛同伴、嚴守安全常規和遊戲規則。

4、在小群體合作學習中培養角色意識、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材分析:

足球停球 一一 傳球—停球是足球主要技術之一,由於進攻、防守都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學習足球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正確的擊球部位,準確的擊球時機,良好的判斷是學生掌握該技術的關鍵,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由於是國小中段的學生,腳內側踢球的學習是在不完全淡化技術的前提下進行的,本課對教材的運用進行了一定的加工和處理,使學生樂意學習,易於接受,並在學習過程和實戰中得以充分體現。

四、學情分析:

由於學生年齡小,很少上足球課,對足球遊戲非常感興趣和喜愛;有很濃的學習興趣。再加上場地的原因,平時學生接觸足球的機會不多,足球特長生很少,針對實際情況,本課就從玩球起步,使學生一開始就對足球進行親密接觸,從而熟悉球性,對足球產生好感,激發學習足球的興趣,為以後的足球學習打下基礎;第二、由於人多,場地小,基於此種情況本課採取了友情分組,這樣便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小集體內進行自我設計、自我鍛鍊、自我評價,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明白在小組內要尊重關愛弱者,要做到同伴與同伴互相幫助、互相約束,同時小組長在起到助手作用的時候也鍛鍊了自己的組織、領導和協調能力。

五、教學重點、難點:停球 一一 傳球—停球

直線運球 一一 曲線運球—接力

六,本課的教法、學法:

教法:“講解示範法”、“啟發誘導法”、“激勵評價法”。

學法:“優生示範法”“自主練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嘗試學習法”

七、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我設計了以下的四個教學過程: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一)、開始部分:1-2分鐘

上課鈴聲一響,體育委員在指定的位置成四列橫隊集合,師生問好。老師先放一段《球迷之歌》音樂給孩子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然後提問:“孩子們音樂好聽嗎?“喜歡足球運動嗎?”“都喜歡哪些足球明星呢?”孩子們都大聲回答:“喜歡,喜歡貝克漢姆、羅納爾多”這時再宣佈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小足球――腳內側踢球,並提出本課的要求,強調安全教育,安排見習生。

(二)準備部分:8-10分鐘

1、佇列練習:首先進行原地的佇列練習。(左轉、右轉、後轉、四列橫隊成八列橫隊)目的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體現精、氣、神,使學生張、弛有度。

2、趣味玩球練習:主要是讓學生熟悉球性,為激發學生學習足球提高興趣,為更好地進入主教材的學習做鋪墊。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趣味玩球的練習,玩的同時配上歡快的音樂,教師用語言提示玩球的動作和正確的方法。

3、球操練習:學生成同心圓隊形站立,每位同學手拿一球,配上現代健身音樂,教師領做球操。要求:動作舒展、大方。

(三)基本部分:22-26分鐘

本單元共分為四次課,本次課是本單元的第2次課,針對水平2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已有的知識與經驗,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了克服專項練習的枯燥乏味,我安排了以下的練習:

1)技術學習一,遊戲:停球 一一 傳球—停球(16分鐘)

1、師:我們首先學習傳球或停球技術,請同學們嘗試。

2、分小組進行地滾球和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嘗試;

3、小組展示停球方法;(輕踩、減力擋等)

4、分組傳球嘗試練習;

5、小組展示傳球方法,注意準確性;(腳背、腳內側、腳外側)

6、遊戲:傳停球接力

三、直線運球 一一 曲線運球—接力(13分鐘)

1、師:光學會傳球和運球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習運球的方法……

2、教師講解運球的方法,提示要點(推球的後方中下部,向前用力);(直線運)

3、學生分小組自主嘗試幾次,體驗動作要領;

4、優生表演,師鼓勵;

5、師問:在比賽場上,往往會受到阻截,球必須改變執行方向,也就是曲線行進,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曲線運球,如何進行呢?下面分小組進行嘗試。

6、學生分組嘗試;(繞標誌物S運)

7、小組優生展示,師歸納:用腳的內、外兩側撥球來改變球的執行方向。下面我們就來個比賽……。方法是……。

8、比賽:運球接力。

(四)結束部分:3-5分鐘

1、放鬆舞蹈:(放音樂)

學生自然形成多層圓圈,選擇“雪絨花”三拍子音樂配上簡單的華爾茲動作為放鬆練習,使學生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中得到了肢體與心理放鬆,目的使學生的心率下降,逐漸恢復安靜狀態。(教師邊唱邊跳)

2、小結:進行本節課評價,首先引導學生,談出感受(參與、技能、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教師表揚,再進行昇華性的小結。

3、佈置課後練習:在家選一安全、適合的地方進行對牆踢練習;或與自己的父母進行腳內側踢球的練習。

4、結課:提示學生注意運動衛生,收還器材。

國小說課稿 篇9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的第一篇課文《秋遊》。

一.說教材

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遊玩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快心情。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敘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秋遊。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麗景象。作者按照從天上到地面的順序,抓住秋天裡天空、白雲、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敘述了同學們秋遊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 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讓學生感悟意境美和語音美培養其語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整堂課的教學主要通過看圖和想象創設生動的情境,以讀代講,在讀的過程中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學法與教法相適應,採用“看看——讀讀——想想——說說“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用心體驗,用情表達。

五、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複習上節課學習的生字新詞 (出示:白兔 農田 追逐 一望無邊 郊外等詞)

讓孩子指讀詞語,找一找輕聲音節的詞,多音字並選擇其中的一個說句話。

(二)精讀課文,主要是創設情境,朗讀感悟;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仔細感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好嗎?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小朋友秋遊時看到了什麼?玩了些什麼?

第一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1、讓孩子自讀課文,找一找秋天的天空怎麼樣?如果美,美在什麼地方?多讀兩遍感受一下。

2、師生討論,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感悟課文

(1)“藍藍的”對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顏色是藍藍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詞,再美一點;

(2)“一望無邊”哦,原來天空是這麼廣闊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邊,誰能讀好這個詞?指讀,齊讀。

(3)“有時像……有時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雲真有趣,小朋友,你們看,這天上的雲朵就只像白兔,綿羊嗎?這些飄動的雲變化真多啊!在這一望無際的天空中,這些雲朵還在不斷的變化著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也可以聯絡平時所看到的來說說天上的雲還像什麼?

3、句式練習,出示句子: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雲有時像( ),有時像( ),有時像( )。

4、齊讀,感受秋天的天空美

第二部分主要是感受秋天的田野美。

過渡:我們剛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還有什麼也很美呢?(田野)

1、分小組讀課文自己學習討論,用一句話來說說田野的景色。 xxJxsj.

2、學生交流 ,秋天的田野美在什麼地方?

課文主要通過描寫田野裡金黃金黃的稻子、火紅火紅的高粱、雪白的棉花來體現田野的美麗,這種美麗不僅是顏色上的美,更代表了豐收。在教學時主要讓孩子抓住描寫顏色的詞通過比較朗讀讓孩子感受到詞語的美,並可以聯絡實際,讓孩子照樣子說說還會有哪些豐收。出示相應的句子聯絡。

3、小節: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斕,確實很美。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一讀好嗎?老師還覺得,這些顏色不光美,還說明了莊稼成熟了,就要豐收了,大家肯定很高興,所以讀的時候還要——高興點。最後齊讀感受。

第三部分主要是感受孩子秋遊時玩的很開心。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聯絡孩子們的實際,來感受孩子們的愉快心情。

抓住重點語句: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有的忙著逮螞蚱,有的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

1、 引導學生看看圖,小朋友在玩些什麼?他們表情怎麼樣?你從中能感受到什麼?

2、用“有的……有的……”來說說小朋友還玩了些什麼。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盡情歡笑,大家(引讀):奔跑追逐,笑著喊著,多開心哪!

4、最後讓我們開開心心的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寫了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秋遊,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麗,大家玩得也很開心。讓我們再一起把課文美美的讀一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