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范文集合10篇

才智咖 人氣:3.25W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范文集合10篇

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1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的分數除法單元中的例1和例2。例1是分數除法的意義認識,例2是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在這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而本課的學習將為統一分數除法計演算法則打下基礎。

例1先是對整數除法意義的回顧,再由100克=1/10千克,從而引出分數乘除法算式,通過類比使學生認識到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例2是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教學,意在通過讓學生進行摺紙實驗、驗證,引導學生將‘圖’和‘式’進行對照分析,從而發現演算法,感悟算理,同時也初步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根據剛才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例項,使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是相同的。

2、動手操作,通過直觀認識使學生理解分數除以整數,引導學生正確地總結出計演算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歷觀察、猜測、實驗、驗證和歸納的過程,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並從中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本課的難點是分數除法一般演算法的理解。這是因為要將除以一個數轉化為乘以它的倒數,在運算形式上由除法轉化為乘法,變化較大,而學生往往由於思維的定勢,一時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課的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在實驗和驗證中自主體驗和感悟。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必須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堅持啟發與發現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大膽猜想,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得到有效的提升,動手實踐,在體驗中、在交流中發現規律。

學習方法上強調以探究學習法和動手操作法為主。認知結構理論告訴我們,學習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內化過程。只有通過主動參與獲得的知識,才是有意義的。因此,在重難點的學習上,通過摺紙實驗與驗證,數形結合,從而實現真正的理解。

三.說教學過程

開課,就對前一單元所學的分數乘法的計算和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進行復習,目的在於為教學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打下基礎,因為分數除以整數就等於這個分數的幾分之一,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用分數乘幾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結果,而對於分數除法的意義,就直接利用例1的素材匯出整數除法的意義再遷移到分數除法的意義。

問題創境,對比遷移,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在教學例1時,我沒有直接把教材中的三個問題端出來,而是讓學生通過教師給出的資訊來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編出乘法問題並列式解答後,問學生:你能根據這個乘法問題編出兩個除法問題嗎?然後再一一列式解答,再通過對這三個算式的觀察比較,得到整數除法的意義。這樣安排教材,我的理解是:如果直接將素材一一呈現出來,感覺很單調泛味生硬,不能留住學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思維活動就是一種壓抑,反過來我這樣安排,感覺是把靜態的教材動態的出現在學生面前,利用素材自問自答,對學生來說是一次有價值有效的思維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該是有一個提升的,同時問題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然後指出問題中是以克為單位,如果以千克為單位,100克應該怎麼改寫?改寫後,算式應該怎麼列?後面兩題中的單位也改寫了,又怎麼列式計算?用一系列的問題,遷引出分數乘除法的算式,再通過對分數乘除法算式的仔細觀察,觀察時引導學生對照整數乘除法的算式,找到之間的共同點,從而得到分數除法的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我這樣教學的想法是:第一因為問題更有挑戰性而能更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二鍛鍊提高學生的觀察比較事物的能力;第三通過比較自然得出分數除法的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讓學生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體味到在數學中知識是存在相互聯絡的。

在完成做一做中,學生快速回答了2/3×4=8/38/3÷4=()8/3÷2/3=()的結果後,問:你怎麼這麼快就得到結果了呢?這個問題能更好讓學生利用除法的意義來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除法意義的理解。

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2

一、說教材

《圓柱的認識》是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學習內容,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圖形的認識部分,學生在低年級已經初步感性認識了圓柱,能夠辨認圓柱物體。在學習了圓等平面圖形和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基礎上,本課進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幾何形體——圓柱。教學這部分內容,有利於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學習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和解決實際問題打基礎。高年級學生已經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瞭解,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圓柱,瞭解圓柱各部分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徵。

2、懂得圓柱側面展開圖的形狀,理解展開圖與圓柱的關係。

3、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等活動,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圓柱,瞭解圓柱各部分名稱,掌握圓柱的特徵。

教學難點:懂得圓柱側面展開圖的形狀,理解展開圖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係。

三、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將採用觀察法,從直觀實物入手,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形狀:用實踐操作法,使學生了解圓柱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以及它的長與寬跟圓柱底面周長與高的關係。如果按以上的教學方法實施,學生在學習中將會自主探究,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去真正認識圓柱

四、說教學過程

為有效的落實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六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匯入課題

同學們:課前,我讓大家在生活中尋找圓柱,你們找到了嗎?誰願意來說一說。同學生紛紛說出生活中見到的圓柱體(茶杯、藥瓶、鉛筆、柱子。。。。。。)生活中的圓柱可真多呀!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圓柱。

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聯絡生活,說說所見到的圓柱物體,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自主學習、初步認識,我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讓學生結合自帶的圓柱自學課本第18頁的內容。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

(1)圓柱的上、下兩個面有什麼特點?叫做什麼?

(2)什麼是圓柱的高?它有什麼特點?

(3)什麼是圓柱的側面?然後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最後全班交流,彙報整理並板書:

兩個相等的圓面是圓柱的底面;

周圍是一個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

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圓柱的高。圓柱有無數條高。

學生結合自己手中的實物閱讀課本,初步認識圓柱的各部分名稱,建立底面、高及側面的概念,在學生充分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交流,進一步加深了對圓柱的認識。

3、引導參與,深入探究

(1)、探究圓柱兩個底面相等:學生通過操作後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說法:把兩個圓剪出來比較;量出它們的直徑或半徑進行比較;用線圈上、下底面的周長來比較等。結合一年級對於圓柱的認識及直觀操作,能夠較準確的得出圓柱兩底面面積相等的結論。

(2)、探究圓柱有無數條高: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證明圓柱的高相等的。(學生可能通過測量或利用平行兩個底面間距離相等進行證明)然後通過出示課件的演示說明高有無數條。

(3)探究圓柱側面展開圖:

A、猜一猜:如果把圓柱的側面展開,會得到什麼形狀的圖形?此環節讓學生先猜想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什麼形狀,培養學生合理的猜想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B、剪一剪:學生動手把圓柱側面剪開後展開,看能得到什麼圖形?此環節我沒有強調讓學生沿高剪開,而是放手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動手剪,大部分同學展開後得到的是長方形,也有些同學說是平行四邊形或正方形,我及時給予肯定,並讓其說說是怎樣剪的。並引導學生髮現不管側面怎樣剪,得到的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這樣學生通過親歷立體圖形與其展開圖之間的轉化,逐步建立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聯絡,進一步發展了空間觀念。

C、論一論:接著讓學生兩人一小組觀察、討論展開後得到的圖形與圓柱有什麼關係?巡視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用滾動的方法、有的用測量計算的方法等,學生在交流中掌握了圓柱側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與圓柱底面周長相等,寬與圓柱的高相等。如果側面展開後得到的是正方形,那麼圓柱的高與底面周長是相等的。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自主探索活動,對圓柱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突破了難點。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交流的意識,使學生在空間觀念、情感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

4、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本著思考性、綜合性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力求體現知識的縱橫聯絡。我設計以下練習:

(1)、判斷下面哪些是圓柱,並指出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這個練習是鞏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在不同的擺放方式下,能指出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2)、這裡有一些做圓柱的圓面和長方形,哪些可以搭配做成圓柱?可以做成幾種形狀不同的圓柱?這個練習是鞏固圓柱側面展開圖的長等於底面周長的知識,體會側面由不同的捲曲方式可以形成不同形狀的圓柱,對應的底面大小也因此而改變。

五、課堂檢測

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六、全課小結

七、教學反思

課堂上留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究的實效性。讓學生結合實物閱讀教材進行自學,很好地利用了教材,並且把學生學習的全過程用“看一看”、“摸一摸”、“議一議”、“剪一剪”等幾個活動連線在一起,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動態的教學整體。對於“圓柱的高”的教學同樣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這一環節的處理應再深入一些。上課過程中應該讓學生親自動手測量一下手中圓柱的高。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到它的高有無數條,而且知道測量外側的高比較方便,同時也為後面佈置的實踐作業奠定了基。

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3

說教材:《畫角》是人教版數學第二單元的最後一個內容,其認知基礎是學生已經會用量角器量一個角的度數,並掌握了角的基本分類。本課的學習任務是讓學生按照畫角的步驟正確畫出指定度數的角,初步培養學生作圖的能力,同時養成畫後認真檢查的習慣,加強量角和畫角的溝通與聯絡。

教材中是直接呈現畫角的三個基本步驟:先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再在量角器相應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最後以畫出的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現畫一條射線。在教學會考慮到學生的發展,覺得直接教學生按這些步驟畫,學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畫,不容易掌握。思量再三覺得還是應該放手讓學生嘗試畫角,在畫的過程中慢慢體會畫角的步驟。但怎樣確保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就能正確畫角呢?通過反覆研讀教材,我體會到畫角實際上就是從一個頂點畫兩條射線,這也正是角的定義,問題是怎樣保證兩條射線構成的度數符合要求,那就要用到量角器或三角尺這些能量角的工具,用這些工具來確定第二條射線所在的位置。想到這兒,我立刻有了主意,那就是先用學具或手勢擺出指定度數的角,再在量角器上擺出相應度數的角,最後才是依據所擺的角,想辦法畫出相應度數的角。這種教法,既將畫角同量角進行了有機整合,又為學生自主探究畫角的方法搭設了梯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使用工具畫圖的良好習慣。

說教學:

1、口算是數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提高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它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因此,每節課都應在課前進行口算的熱身訓練,以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運用課件出示口算,既能提高課堂效率,又能快速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

2、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用一個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畫標準的五角星進行新課的匯入。我根據五角星的兩個數學特徵,每條邊長度相等、每個頂角都是36度,引導學生畫36度角,進一步探討如何畫指定度數的角。

3:畫準角的前提是腦海中有角的大致樣子,因此在探討角的畫法之前先讓學生通過擺角、估計角、辨別角等一系列活動做到“胸中有角”,以達到準確畫出指定度數角的效果。使用實物投影等先進教學裝置,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操作過程,直觀、形象、準確、方便,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在課的結尾讓學生畫標準的五角星,可謂首尾呼應,學以致用。

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4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人教版第五冊第七單元是分數的初步認識,包括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分數的簡單計算兩部分。認識幾分之幾是分數的初步認識中的第二塊,是繼學生學習了幾分之一後的一節課。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充套件,而幾分之幾是對幾分之一的又一次擴充套件,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這部分的知識掌握得如何,將直接影響以後小數的認識以及分數的進一步認識。認識幾分之幾不僅是學生比較同分母分數大小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簡單的分數計算的基礎。教材共安排了三個例題:例5是認識十分之幾,接著是教學分數的各部分名稱。在例6中安排了通過學生塗色來比較同分母分數大小。

因此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操作觀察等方法,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幾,明確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並會結合具體情境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2、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判斷、邏輯思維等能力,使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比較完整的認識。

由於有了前面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一的大小比較作為學習的基礎,所以學生對於認識幾分之幾的認識還是比較容易通過知識的正遷移而主動建構的,但是因為這一課之後馬上要學習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和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對於單位1和幾分之幾之間的關係在這一課顯得十分重要,所以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是認識幾分之幾,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幾分之幾的含義,明確分數各部分名稱,而對於像4例題中出現的4/4這樣的分數其實就是指整個圖形這個含義的理解應該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突破這個難點的關鍵就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體驗。

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情的分析,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本著“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我將把以下幾個主要的教學方法滲透、融合到本課的教學過程中:

二、說教法學法:

1、在積極的“對話”中學習

正所謂“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在與教材的對話、與他人的對話、與自我的對話中得到學習能力的提高。

2、在有趣的活動中探索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中,通過……等活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加深對……的認識,形成表象。

3、在數學化的課堂教學中建構

數學思考不是架空於數學課堂之上的,而要實實在在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什麼是數學化?簡單地說是用數學的視角去觀察、用數學的思維去研究、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用數學的語言去表述。在本節課,我讓學生動手摺一折,指一指,塗一塗,說一說。讓學生真正的去理解。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從以上教學方法出發,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預設為“複習匯入,激發興趣——自主探究,學習新知——評價交流,總結全課——鞏固應用,拓展提高”四個環節。

(一)複習匯入,激發興趣: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幾分之一,誰能說出幾個幾分之一的數,請同學們在這些分數中,選出一個分數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它所表示的意義,同學們認識了幾分之一,大家還想認識其他的分數嗎?(學生說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幾分之幾。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例4

1)拿出正方形紙,這折出他的四分之一,和你的同桌說說你是怎樣折的,指出它的四分不之一,你還能在這張紙中找到四分之幾呢?請你用彩色筆塗一塗,並在心裡想好是你找到的是四分之幾,然後和四人小組的夥伴進行交流”來引導學生主動地對新知識展開探究,這是本節課的探究起點,也是本節課的探究主線。

2)通過反饋交流,共同發現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2份就是2/4,3份是3/4,4份是4/4。

3)完成了對分數含義的探究,接下去是對幾分之幾和幾分之一的關係探究。以2/4和1/4為起點,通過圖形的幫助,讓學生思考2/4和1/4有什麼關係,使學生明白2/4裡有2個1/4,2個1/4就是2/4。接下去的3/4和4/4以學生說為主,並且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得出四分之幾和四分之一比較只是取的份數不同,同時結合圖形強調指出4/4裡有4個1/4,就是取了這樣的四份,剛好就是1張完整的正方形紙,讓學生初步感知分子和分母相同分數可以寫成1。

2、教學例5

新課程指出數學學習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的例5把1分米的彩紙條用圖來表示畫在黑板上,使學生有了直觀的認識,把1分米長的彩紙條平均分成10份,讓學生獨立思考每份是幾分之幾再反饋,緊接著再畫出其中的3份和7份分別是這條彩紙的幾分之幾,並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在集體交流時要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

2)讓學生說一說你還能從這才紙條中找到10分之幾,並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如果取其中的10份是幾分之幾?就是什麼?

3)小結像3/4、4/4、3/10、7/10也都是分數,它們表示幾分之幾,並讓學生舉例創造一個分數,以此來豐富學生對於分數的表象。(教師有選擇性地進行板書)

4)以3/4為例教學分數的各部分名稱,並使學生認識到: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表示這樣的幾份,分子就是幾。然後讓學生說一說剛才創造的分數中各部分名稱。

3、教學例6

1)第一組題讓學生看看哪個學生塗得多,哪個分數大2)第二組題讓學生塗一塗,同桌兩人根據自己塗的情況,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並集體交流是用什麼方法比的。(預設的方法:兩張紙放在一起;聯絡分數的含義比)

3)引導比較:兩個分數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有什麼重要的發現,在交流對話中得出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數就越大。

4)學生獨立操作:同樣兩張圓,平均分成相同的自己喜歡的份數,要求其中一個每份都塗,另外一個喜歡塗幾份就塗幾份並寫出相應的分數比較大小。在反饋交流中引導學生髮現不管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了幾份,如果取的份數和分的份數同樣多,也就是分母與分子相同,它就表示整個圓,也可以用1表示。

【這裡把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數和1的關係通過實踐操作再次讓學生得到感知,分層突破了本課學習的難點,也為後面學習1減幾分之幾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三)評價交流,課堂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

【由於前面學習探究的知識量比較重,在這裡進行小結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同時引導反思不懂的地方為後面的練習掃清障礙。】

(四)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基本練習:做一做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2、變式練習:

1)判斷塗色部分用分數表示得對不對。

3、提高練習:猜一猜塗色部分是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1/2,2/4,4/8……)這些分數的你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嗎?為什麼?

4、讓學生拿出一堆小棒12根拿出這堆小棒的2/3,再拿出這堆小棒3/4,你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幾呢?讓學生動手操作

5分數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能夠碰到,哪些地方用到了這些分數。

【在練習的.安排中注重層次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滿足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需求。最後一個問題實現從生活中歸納出數學,又迴歸到生活中,真正體現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

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39頁——41頁,成正比例的量。

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本節教材是在比和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著重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正比例與反比例是比較重要的兩種數量關係,學生理解並掌握了這種數量關係,可以加深對比例的理解,並能應用它們解決一些含正、反比例關係的實際問題。同時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滲透函式思想,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比和比例的有關知識,常見的數量關係(常見的數量關係是學生理解正、反比例意義的重要基礎)而新教材沒有都將常見的數量關係形成關係式,也增加了這節課的教學難度。讓學生有畫折線統計圖的經驗,所以基本能自己動手畫出正比例關係的影象。

教材分析:

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說課稿《成正比例的量》:對比新舊教材,我們不難發現新教材在保留原來表格的基礎上,去除了表格下方的三個小問題,取而代之的是“體積和高度的變化有什麼規律?”這一個更開放、更具挑戰性的問題。這一問題更能提供讓學生有足夠研究的空間與思維想象的空間,以及創造性的培養。舊教材中的3個小問題實際上就是正比例概念的三層含義(兩個量必須相關聯;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的變化而變化;相關聯的兩個量的比值一定)。舊教材這樣編排的目的是讓學生帶著這3個問題觀察表格,發現表格中的兩個量的變化規律。

雖然這樣的編排能讓學生明確觀察方向,少走彎路,及時的發現變化規律,但是這樣的數學學習體現不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的指令在行動。而新教材的編排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如何更好的組織、引導學生在沒有3個小問題的幫助下也能發現其中的變化規律呢?新教材的這一變化對我們一線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讀教材,理解教材編寫意圖,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是有效完成這節課的前提。教材精簡了例題,例1通過研究圓柱形杯子的體積、底面積與高這三個數量的依存關係,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教材不再對研究的過程作詳細的引導和說明,只是提供觀察研究的素材與資料,出示關鍵性的結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體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另外,增加了認識正比例關係的影象,例2讓學生體會正比例影象的特點和作用,加深對正比例的認識。

設計理念:

教材的改動是為了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出表中的規律,而不是像原來那樣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問題去回答。但是如果一開始馬上放手讓學生去尋找規律,學生會感到盲目,不知從何入手,那勢必會造成合作學習的低效。新課程標準在修改稿中指出: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從這一句可以看出,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修改稿中不再回避而是接納和提倡接受學習)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

基於以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努力為學生創設充足的觀察,分析、思考,探索、交流與合作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成正比的量的特徵、初步滲透函式思想,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充分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

2、努力實現扶與放的和諧統一,共同構建有效課堂。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決不包辦代替:學生可能完成的,充分相信學生,發揮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優點,讓學生有一個充分體驗成功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有困難的,給予適當引導,拒絕無效探究,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將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幫助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用表示變數之間的關係,初步體會正比例影象的特點和作用,加深對正比例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比較、判斷、歸納等方法,培養學生用事物相互聯絡和發展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使學生能夠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情感目標: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積極的數學情感體驗,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

教學重點:

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發現兩種相關聯的量的比值一定,概括出成正比例的概念。下面我側重談談對這節課重難點的處理:正比例的量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能在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體會成正比例的量的規律,但要他們用很專業的數學語言來描述,還是比較困難的,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語言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歸納能力有限,考慮問題也有侷限性。不管是哪個層次的學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著,當他們將各自的想法整合起來,基本能得出較為完整的結論。比如,什麼叫兩種相關聯的量,學生也很難得出,也沒有探究的價值,所以由教師直接講授,而對於他們之間的規律,則由學生自己來隨意表述,當他們將各自的想法整合起來,通過共同歸納、概括,合作交流,得出較為完整的結論時,能讓學生深深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和合作學習的高效。

說教學策略和方法:觀察實驗,引入新課。

首先提供情景素材,首次感知。教材呈現了用相同的圓柱形杯子裝水的實驗,以列表的形式給出了裝水的高度和相應體積的實驗資料,讓學生填寫對應的底面積。我這節課是用多媒體呈現資料的獲取過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水的體積和高度是兩個相關聯的量以及二者之間的變化規律,以觀察試驗引入新課,很快將學生帶進新的探索過程中。一句,通過剛才的實驗,你發現了什麼?這樣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也開放了學生的思維,也讓學生一下開啟話匣子,為開課創造了寬鬆的氛圍,同時對於學生理解正比例關係也是很有幫助的。

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成正比例的量,這個環節分為了四層:觀察——討論——再觀察——再討論,一環扣一環教學,分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生在反覆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的過程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體驗使學生感受到獲得新知的樂趣。

本環節將書中的表格分兩層呈現,首先出示實驗資料報告單,讓學生觀察表格,研究變數,感受是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量種量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接著引導學生研究定量,出示表格2,讓學生計算杯子的地面積,讓學生體會到體積和高度的比值相等。感受變數、常量,此時可能部分同學還是模糊的,所以進一步讓學生自己討論:體積和高度這兩種變化的量具有什麼特徵?學生討論彙報後,可引導學生歸納:水的體積隨著高度變化,它們是兩種相關聯的量;高度增加、體積也增加,高度降低、體積減少,但體積和高度的比值總是一定的。並用來表示“高度、體積、底面積”之間的這種關係,從而自主歸納出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徵,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學:這裡的體積和高度是成正比例的量,體積和高度成正比例關係。僅有例題的首次感知還不能形成正比例的概念,增加一個與例題不同的情景素材,為學生進一步積累感性認識。

如果說例1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補充做一做就應該放手,讓學生獨立經歷正比例關係的判斷過程,再次感知正比例關係。學生能夠列舉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是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徵的一個重要依據,學生能說出更好(估計優生部分可以,但不能說出這時也不必追問,教師接著引導學生用字母式=k(一定)和正比例影象表示正比例關係,讓學生繼續體會,當學生真正建立起正比例的概念,進行了對比練習後,再接著讓學生來說。

由於學生有折線統計圖和數對的相關知識經驗,所以在對平面直角座標系做簡單介紹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多少製作正比例影象,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正比例影象的特點和作用,加深對正比例的認識。

最後,通過練習讓學生來鞏固今天的新知,由於很多的練習都滲透到了新授的教學過程中,因此,練習的設定較少,重點是讓學生在正反例的對比中,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104—105頁

教材分析:自然界和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發生的現象是多種多樣的。有一類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發生,這類現象成為確定性現象,有些事件的結果在一定的條件下無法事先預知,即隨機現象(不確定現象)。本節內容旨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活中的現象,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著不確定現象,認識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教材選取了“新年聯歡會上抽籤表演節目”的現實情境,引入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通過例1、例2的教學,使學生初步體驗在現實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學生初步體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2)學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義,能夠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現象;(3)學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一些有趣的實驗以及自身的體會使學生理解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讓學生經歷“猜想-實踐-驗證-推測”的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難點: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確的隨機的概念。

教學過程:

1.教具準備:盒子、5個紅球、5個白球、

2.創設情境:

元旦節晚會上,學校準備了一次摸獎活動。摸獎的規則是:在一個盒子裡放一些球,每位同學都有一次摸獎機會。摸到紅球有獎,摸到白球沒有獎。如果請你設計,你能想出幾種放球的方案?

[設計意圖] 把教材中呈現的“新年聯歡會上抽籤表演節目”的情境改變為選擇性更少的更現實的摸獎的情境,為更好的引導學生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作好心理上的準備。

板書學生的方案:

全放紅球 全放白球 既放紅球又放白球

3.摸球活動,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可能性

小組合作,進行摸球試驗,並把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

小組合作要求:1.小組長組織,確定記錄人和彙報人;2.摸前攪和一下,摸時不能看,按一定順序來摸,次數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結果記錄下來;摸完後,觀察記錄單,能發現什麼。

4.組織學生交流,認識“一定”、“不可能”、“可能”。

學生彙報試驗結論,並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試驗的。如,彙報全放紅球試驗時,說一說放了幾個紅球,摸了幾次,每次摸到的是什麼顏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顏色的球嗎?為什麼?

5.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試驗的結論。

6.判斷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可能性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僅可以描述摸球試驗的結論,還可以描述現實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會現象。根據P105圖,想一想,這些事件的發生是“一定”、“不可能”,還是“可能”?

組織彙報,說說判斷的理由。

拓展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現象的結果是確定的,哪些現象的結果是不確定的。

7.鞏固學習效果

通過教材108頁1、2兩個題目鞏固學習效果

8.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

課後反思:

可以在做完實驗總結一定、可能、不可能之後再做一次摸球的實驗,首先讓同學們進行猜測可能性,然後進行驗證,最後再鞏固總結可能性,這樣會起到更好地使同學們接受的效果。

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7

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六冊第三單元《24時計時法》。這節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時、分、秒等時間單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計時法的感性經驗基礎上教學的,為學生今後靈活運用24時計時法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材有層次地安排了兩個方面的內容:

1、感知一天有24小時;

2、瞭解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的方法。

依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實際,結合《數學課程標準》中對第一學段學生的要求,我確定了一以下三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的過程,學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並能計算所經過的時間;2、數學思考目標:讓學生經歷觀察、體驗、計算、類推等數學活動,豐富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感性認識,發展形象思維;3、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興趣和慾望。

教學重點是: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是:使學生理解和發現兩種計時法之間的聯絡與區別,並能正確地進行互換。

為了較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創設情境、媒體演示、指導觀察、組織交流等方法,以使教師定位於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在學法上重點教會學生觀察、比較、體驗、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實現師生間動態的對話,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鑑於以上分析,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聯絡實際教學24時記時法。

生活中經常應用24時記時法,學生或多或少都有過接觸。首先,以學生喜歡的腦筋急轉彎引入,他們知道一天的兩個6時可以用普通計時法區分,個別同學會用18時記錄,接著,在生活中尋找類似18時的時刻,然後老師展示自己蒐集到的資訊,引出課題。

(2)設計了較好的教學形式。

學生理解並掌握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關係是有些困難的。我首先提問:你認為一天是從什麼時間開始,什麼時間結束的?藉助課件,學生感受了一天裡時針的轉動過程,知道一天時針轉兩圈,是24時,在轉的過程中,選擇有些時刻讓學生動作表演,加強了與生活的聯絡。同時加深了學生對一天是24時的理解和體會。

其次,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同桌討論:鐘面上的內圈和外圈的數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相差12,這為後面兩種計時法的互換打好基礎。

再次,就是能根據教學的實況和程序來處理好課前預設和課堂動態生成的關係。原來在講解“兩種計時方法的互換”這個環節的設計上,我本來是做了比較多的鋪墊。但是在上課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孩子對這兩種記時方法的互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經驗。所以我就臨時做了改動:這部分內容就讓孩子們自己去講,通過生生互動,他們把自己的課外知識和課內感悟進行交流,這樣等於讓他們去當“小老師”,這就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也讓孩子們更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再就是在歸納、小結兩種記時方法怎麼進行互換(這個環節,我根據孩子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他們自己來講,這樣,或許孩子們能聽得更清楚;

(3)紮實、靈活地安排練習形式。

以練習兩種記時法的互換為主。先是學一種練一種,隨學隨練,再就是鞏固練習時,以做一做,畫一畫,搶答題等形式把兩種計時法放在一起加強練習,同時還注意與生活相聯絡,讓他們用兩種計時法生活舉例,帶他們去超市,按24時計時法改寫後,又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點拓展內容)。這樣練習,層層遞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兩種記時方法,同時也培養學生有條理思考問題的習慣。

另外,我還安排了“你知道嗎”,和簡單介紹原始人以及我國古代的計時工具的課外內容,讓學生多瞭解一些與本課有關的內容,增長學生的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

最後課餘時間用二十四時計時法設計週末的時間安排,做到學以致用,學習與生活相結合。

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8

一、教材簡析

《圓柱的認識》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的內容,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圖形的認識部分,學生在低年級已經初步感性認識了圓柱,能夠辨認圓柱物體。在學習了圓等平面圖形和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基礎上,本課進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幾何形體——圓柱。

高年級學生已經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瞭解,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圓柱的各部分名稱、特徵和側面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判斷和製作圓柱模型;

過程與方法:在“做圓柱”的活動中進一步探索圓柱的特徵,體會圓柱側面和底面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情感與態度:體驗圓柱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同學間合作做圓柱,共同進步,體驗成功。

三、教學思路

“做數學”是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我想讓學生在直觀認識圓柱的基礎上,通過做一個圓柱來深刻認識圓柱的特徵,自主獲得數學知識。

基於以上思考,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創設情境匯入課題;自主學習,初步認識;動手操作,深化認識;實踐運用,拓展延伸。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匯入課題

同學們:課前,我讓大家在生活中尋找圓柱,你們找到了嗎?誰願意來展示一下。

李老師也找到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

(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圓柱圖片)

生活中的圓柱可真多呀!為什麼要把它們要設計成圓柱形呢?

學生可能會說:因為圓柱沒有稜角,很光滑,所以欄杆、柱子要設計成圓柱形;因為圓柱可以滾動,所以壓路機、刷牆滾子設計成圓柱形……同學們,你們說得很好,圓柱有這麼廣泛的用途,今天讓我們進一步從數學的角度來認識圓柱。(板書“圓柱的認識”)

2.自主學習,初步認識

接下來,我讓學生結合自帶的圓柱自學教材第10—11頁上的內容。

指導學生學會看書,從書本上獲取知識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感性認識圓柱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獲取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同學們:通過自學,你們都獲取了哪些知識?請拿著手中的圓柱來說一說?

根據學生的彙報整理出:

兩個相等的圓面是圓柱的底面;

周圍是一個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

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圓柱的高。

(動畫閃爍:底面,側面,高。)

其實,我們還可以這樣來看:長方形以它的一條邊為軸旋轉一週形成一個圓柱。

請拿出學具小旗,轉一轉,試一試。

3.動手操作,深入認識

為了突破圓柱側面展開圖的長和底面周長之間的關係這一難點,我設計了自制圓柱模型的活動。

同學們:我們現在對圓柱有了一定的認識,你們願意自己動手做一個圓柱嗎?請看活動要求:

要求:

①同桌兩人為一組,藉助課前準備的卡紙等工具,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一個紙圓柱。

②接縫都不要重疊,只需用透明膠紙貼上。

③二人小組彙報,彙報時請指出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各是多少?

在學生製作的過程中我會重點關注每組學生所用的方法、遇到的困難,對有需要的小組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學生做圓柱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形:

(螢幕分兩格分別顯示)

a.利用參照物做

有的學生可能會選擇用圓柱物體做參照物來做,有了實物做參照,能輕鬆得到兩個圓形底面,對於這種做法,我會重點關注他們如何得到圓柱的側面。

學生可能會採取用卡紙在圓柱上圍一圍,或者採用把圓柱在卡紙上滾一滾的方式感受到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在介面做上記號,得到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再剪下和底面進行貼上。

b.不用參照物做(也有的學生不用參照物做)

①先做底面,後做側面

有些先畫出兩個圓做底面,再做側面,沒有參照物,側面該怎樣做呢?通過嘗試他們會發現,用長方形捲成一個圓筒可以形成圓柱的側面。那麼,這個長方形該做多大才能捲成和底面大小合適的圓筒呢?

②先做側面,後做底面

還有些學生可能先做了側面,那又怎樣確定圓柱的底面呢?如果直接沿著圓筒底的周圍去畫一圈,會發現由於紙筒很軟,很難畫出標準的圓。底面怎樣才能畫得又圓又大小合適呢?

不管以上哪種做法,都會促使學生思考側面與底面之間的關係。在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做圓柱後,我再組織他們進行彙報、交流。展示他們的作品,說一說成功的經驗和遇到的困難。

展示中也許會出現這樣的一些作品:

有的製作非常標準,有的或許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側面小了包不住、上下底面不一樣大、底面和側面接不上……

學生出現的錯誤是教學的重要資源,我緊緊抓住這些問題,讓他們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說一說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讓學生幫助學生,把所做的圓柱修改完善,體驗成功。

同學們:通過做圓柱,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在做圓柱和交流的過程中獲得了大量的資訊,對圓柱的特徵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很快歸納總結出:

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

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

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周長。

在這個環節中,我通過讓學生做圓柱更深刻地感受圓柱的特徵,體會圓柱側面展開圖的長等於底面周長,在側面的展開和圍成的過程中,不斷經歷二維和三維空間的轉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4.實踐運用,拓展延伸

最後一個環節我分層次設計了兩個練習和一個活動。

(1)判斷下面哪些是圓柱,並指出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第一個練習是鞏固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在不同的擺放方式下,能指出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2)這裡有一些做圓柱的圓面和長方形,哪些可以搭配做成圓柱?可以做成幾種形狀不同的圓柱?

這個練習是鞏固圓柱側面展開圖的長等於底面周長的知識,體會側面由不同的捲曲方式可以形成不同形狀的圓柱,對應的底面大小也因此而改變。例如:(2)號長方形可以分別和(1)、(3)號圓搭配做成不同形狀的圓柱。

課後活動:

先用蘿蔔製作一個圓柱,猜一猜它的橫截面、豎切面、斜切面各是什麼形狀?

再切一切,驗證自己的猜想。

這個活動,是課堂做圓柱的進一步延伸。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以上描述的是我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我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做圓柱來認識圓柱。

製作圓柱的過程,是一個探究與發現的過程,是一個實踐與創新的過程,也是一個師生互動、合作共享的過程。

我相信:聽過可能會忘記,看過也許能記住,做過就能真正理解。

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時《分數的初步認識》。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法和學法以及教學流程等幾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作一簡單的闡述。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在數學領域中第一次接觸“分數”這個概念,本單元只是對分數的初步認識,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初步認識和理解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本節課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後繼續學習分數等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我參照新課標,以“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與態度”為緯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方面: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瞭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初步掌握簡單分數的寫法和讀法,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針對教學重點與難點,本課遵循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和循序漸進原則,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動手操作的活動及練習,例如,讓學生用多種生活中常見的圖形紙片,通過折和畫表示出幾分之一。整個教學過程著重突出探、疑、動、悟。

三、教學策略及課堂組織策略:

教學策略::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設計中我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性教學、注重動手實踐、充當學生的合作伙伴,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創設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並注重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與同伴進行交流,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概念的教學策略。

課堂組織策略: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思維能力,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組織學生積極鍛鍊參與學習活動,在動手、動腦探究中認識分數。

四、預設教學流程:

為了使上述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切實落實,我預設如下的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認識分數

1、認識二分之一

“分數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第一個環節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郊遊時分食品的情境圖,讓學生親自分一分礦泉水、香蕉、蘋果,並知道我們把每人分得同樣多,這種分法叫做平均分,只有這樣才能使兩個滿意。當分到一個月餅時,學生髮現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整數來表示,這時,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實問題發生了認知衝突,使學生產生了求知的慾望。【通過問題可以讓學生在熟悉的實際生活情景中經歷由整數到分數的過程。著眼一個“探”字。】

在這裡我設計了一個尋找活動,“尋找數字王國裡的新朋友”,這樣就轉入第二個環節:揭示“半個”在數學上可以用1/2表示。接著讓學生用圓形紙片代替月餅,折一折,進行判斷、選擇。教師問怎樣才能一樣多?讓學生想到平均分,也就是對摺。再結合多媒體課件演示:直觀演示的時候故意將一個月餅分成一大一小引起學生的質疑,(讓學生明白,要想得到一個分數必須“平均分”)之後再一次正確直觀的演示,為後面學習分數的意義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強調: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通過動手操作可以讓學生能體會到分數的產生是來源於生活中的,並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產生的分數,著重突出“平均分”,使學生“於無疑處生疑”,而後通過解疑感悟分數的實際意義。】

2、如果學生在建立概念的過程是很慢的,那麼為了讓學生能較好地理解簡單的分數的意義。我設計先讓學生認識分數1/2,再讓學生通過在“折一折”“塗一塗”的實踐操作和練習中體會1/2所表示的具體意義。【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從學生的現實學習狀況入手,用多種手段儘可能加強鞏固學生對“平均分”的理解,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進一步認識1/2,豐富1/2的表象,初步體驗分數的意義,也為後面學習其他分數提供思路和方法。著眼一個“動”字。】

3、認識四分之一

我設計了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通過一組練習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1/2的意義,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我又出現4個圖形,通過學生合作交流,相信他們都很容易理解1/4的含義。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體驗再一次的分一個月餅,要分成4份,問學生“應該怎樣分?”,學生從實踐操作,得知結論,利用圓形紙折一折、畫一畫,表示出1/4的含義。這裡還是要強調“平均分”,並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認識: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活動是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嘗試建構1/4的意義,整個環節從操作實踐開始,以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完成,既重視操作,又重視知識點的學習,著眼於設疑和解惑,形成有意義的建構。】

為了鞏固學生知識性,在練習中我設計出示有5個圖形全部分成4份,但是隻有2個是平均分的,可以用1/4來表示,通過練習進一步強調分數必須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下面練習我設計通過“我能行”實踐操作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1/4的含義,相信學生一定能用多種方法折出1/4。為了讓學生認識更多新的分數在練習中我設計用探究性學習方法折出其它的幾分之一,再次提供給學生自主創造的機會,在動手操作中主動拓寬知識。

4、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在上面知識點緊接著出示一組分數直接把學生引入到學寫分數中,並讓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及分數的含義,加深對分數的理解。

5、提高認識幾分之一: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分數的意義,除了平面圖形可以平均分,還有其它物體也可以,從而得出了分數意義。我便設計一個線段圖和其它圖形的練習,通過教學活動儘可能的讓學生思考討論發現:平均分的圖形不同,它們的幾分之一形狀也不一樣,但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一個圖形(或物體)平均分成了若干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教師重點指出“要講清是誰的幾分之一”。這裡為今後分數應用題中分率與對應單位1打下基礎。

(二)、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我設計了一個“猜一猜”的遊戲。(出示課件)三隻小動物分西瓜的故事,課件出示三個一樣大小的圓形,用塗色部分表示三隻小動物分得的份數,分別佔圓形的1/2、1/3、1/4,探究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這個遊戲活動練習應該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對數的感覺,同時也通過直觀圖形讓學生體會了1/2、1/3、1/4的大小。讓學生從圖中得知: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得到一份越少。接著我又設計一組比較分數的大小練習,通過“小試身手、大顯身手”多種練習方式加深學生對分數比較大小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總結評價。

讓學生先討論再彙報,圖中每個小圖形表示佔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通過一個綜合性拓展練習設計意在能讓學生更好的鞏固新知,估計大部分的學生都能輕鬆地完成練習,並能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層、有度。

最後我把分數置於生活當中,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分數,認識分數並對分數產生興趣,從而真正讓數學走進生活。

在課的結束部分我讓學生來一個總結性的歸納,談談你對這節課的收穫。通過小結,有可能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並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同時也揭示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內心世界。

綜上所述,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教師遵循學生獲得和應用概念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自己的具體活動中主動參與學習,經歷一個“體驗——感知——理解——概括——運用——提高”的認知過程。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10

《角的分類》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角的分類》。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藉助兩把摺扇的實物素材認識平角和周角,通過觀察、動手實踐、探究掌握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從而體會“學數學”、“做數學”的樂趣。基於對教材的以上認識,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平角、周角。通過觀察掌握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

能力目標: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和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經歷分類的探索過程。體會到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問題,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平角、周角,掌握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認識周角。

三、教學設計:

前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說過:“凡是沒有發自內心的求知慾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

《課標》中也指出,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經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節課我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採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1、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學生而言數學的學習應當是生動的、有趣的。所以我從猜謎語入手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那我來考考你們“一件東西手中握,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夏季搖來樂陶陶。”打—生活用品。這時學生興趣高漲,我的說是陀螺,有的說是風車,有的說是扇子。對了,就是一把扇子。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把扇子!這時我出示三幅圖,看一看,它們都是什麼角,請看大螢幕。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並適度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也為本節課後續學習做了鋪墊。

2、演示操作、明確概念:

同學們,除了剛才找到的銳角、鈍角和直角外,這把摺扇中還有特殊的角。(課件演示:平角的形成,然後抽象出圖形演示。請學生描述平角形成,然後板演平角的畫法。)

現在老師又給同學們帶來一把扇子,課件演示周角的形成,然後抽象出圖形,周角的頂點,兩條邊在哪?(板演周角的畫法)

這一環節的設計能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同具體的實物結合起來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

活動一:動手實踐、感悟數學

皮亞傑認為:兒童學習的最根本途徑應該是活動,活動是認識的基礎,為此我為學生提供了操作機會。

首先動手操作,用活動角感受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然後再動手操作,研究平角、周角的度數。

這一環節中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實踐,為學習角的分類作了鋪墊。 活動二:小組合作、探究分類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數學的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一個萬寶囊,快去找一找裡面有什麼,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量出角的度數,並標明度數,小組研究怎樣分類。

然後師生共同總結出:銳角 小於90o

直角 等於90o

鈍角 大於90o而小於180o

平角 等於180o

周角 等於360o[page]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現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嗎?學生情緒又一次高漲,紛紛舉手說:

1個平角=2個直角

一個周角=2個平角=4個直角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提高量角的技能。然後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培養了學生合作的意識,為學生親身經歷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3、課堂練習:

(1)、排一排:(明白五種角的有序排列)

( )角<( )角<( )角<( )角<( )角

(2)、在46o、130o、90o、270o、25o、107o、180o、360o這些角中( )是銳角,( )是直角、 ( )是鈍角,( )是平角( )是周角。

(3)、時鐘在十點時,時針與分針成( )度角。

4、將一張圓形紙對摺三次後展開,可以得到哪些度數的角?

本節課我設計了五道習題,內容由淺入深,逐步提高,讓學生體驗到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感,並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從而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

總之,這節課我本著以興趣為先導,以活動為載體,以三維目標的落實為目的,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實驗、推理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