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美術說課稿十篇

才智咖 人氣:2.85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美術說課稿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美術說課稿十篇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1

一、教學重點

師生一起協作完成"集體大樹"的製作

二、教學難點

剪或撕"名字樹葉"的方法

三、課業型別

工藝製作

四、教具準備

剪刀、彩紙、"集體大樹"的範圖、教學課件

五、學具準備

剪刀、膠水、彩紙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匯入新課:

教師出示"集體大樹"的範圖,介紹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

1、提出問題:如何才能使這棵大樹變得完整?並且我們都能來到這個集體中?2、結論:製作樹葉--寫上名字--貼在大樹上。3、教師小結: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一年級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樹,只有我們每位同學都來到這裡,成為它的一員,這棵樹才能茁壯地成長。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外形和製作方法不同的兩片樹葉,樹葉上寫著老師的名字,老師做自我介紹

2、教師展示其中一片對稱形樹葉提出問題:如何製作出這種對稱形樹葉?

3、教師總結並演示實驗結果:對摺--從開口處剪或撕樹葉的一半--展開成為完整的葉子教師輔助演示

4、提出問題:葉子是什麼形狀的?

6、出示課件:樹葉的常見形狀、顏色和特殊形狀、顏色5、教師小結:大家一起動腦筋,用自己的方法來製作"名字樹葉",看誰的樹葉最好、最漂亮、最先來到"集體大樹"上。

(四)、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紙張和適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創作出其他方法;在樹葉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寫上自己的愛好。

師生共同將"名字樹葉"貼在"集體大樹"上。圍繞"集體大樹",請"名字樹葉"的小作者逐個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如:姓名、年齡、愛好等等。全班同學給以掌聲鼓勵,使介紹者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五)、教師總結:同學們你們看,我們用"名字樹葉"裝點的這棵"集體大樹"多美呀!集體因為有我們的存在才充實,才充滿活力,我們也因為有集體的愛護、培養才能夠茁壯成長。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們將共同生活在這個集體中,用我們的行動去維護它,用我們的雙手將它建設得更加美好!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2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四年級美術下冊第6課《靜物一家》,我將圍繞教什麼,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七個方面來彙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說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定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將身邊的靜物進行合理分類、組合,感悟構圖中主次關係,運用線描的工具,有意識地表現自己所見所感的物品,表達個人對生活的關注,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材設定了兩個嘗試性的小訓練,以分解本課學習的重點、難點。第一個小訓練是根據主題選擇出與主題相關的物品,使學生從中對靜物的分類有所感悟;另一個小訓練是以畫家作品為範作,在示意圖中標出主要物品的擺放位置(構圖),以此幫助學生加深對構圖中主體物品擺放的位置關係的意識。

作業的設定包含了兩種活動:一、選擇物品進行分類組合;二、用線描表現物品。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繪畫,還是以形象思維佔主體地位,因而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強調教師課堂直觀繪畫示範。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靜物的分類、組合,以及構圖中主次關係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

2、運用所學,以線描的形式表現身邊的靜物,初步做到有意識地運用構圖這一繪畫語言來傳遞情感與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為落實教學目標,我把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1、瞭解靜物的分類;

2、以線描的形式表現靜物。

教學難點:

1、靜物的有趣組合;

2、作品突出構圖形式美。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學準備對於美術課來說顯得尤其重要,準備好畫具是上好本節課的前提條件。在課前佈置學生選擇靜物時,可提示學生一定的選擇範圍,貴重物品、大型物品、危險物品等不宜作為課堂學習用具,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提示。

教師準備:靜物圖片、範作、多媒體課件,畫具等

學生準備:繪畫6B鉛筆、白紙、美術課本、多件不同用途的日常生活用品等。

二、教法和學法:

(一) 教法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建立在學生嘗試體驗的基礎上,緊密聯絡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根據此認識我採用情境設定、探究感悟、演示指導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靜物的分類組合及構圖中主次關係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營造給學生全面參與和體驗的空間,使學生在實踐中思考感悟,在體驗的活動中獲得認識,並藉助多媒體及教師示範,增加直觀印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解決教學難點。

(二)學法

學生是根據一個主題聯想畫出與主題相關的物品,從中對靜物的分類感悟;另外是以畫家的作品為範作,在示意圖中標出主要物品的的擺放位置,以此加深對構圖中主體物品的擺放的位置關係的意識。為了增加感性體驗,課堂上同學們能夠通過分類擺放自己帶來喜歡的物品,自主解決問題,和老師收集的一些生活

中各個場所中常見的的各類靜物的圖片,以圖片和名家作品來拓展自己的思維,提高審美能力及用線描的形式畫一畫自己喜歡的物品,達到小訓練的目的。為了引起學生繪畫的激情,老師在作業前安排靜物繪畫演示。通過觀察和分析,理解老師如何構圖,如何用筆。

三、教學過程

(一) 課堂匯入(1分鐘內)

在課堂匯入環節,我採取了 “開門見山”式直接匯入法。(如:老師說:今天我和同學們去認識一個特殊的家庭,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家——靜物的一家。)這樣的做法直接明瞭,又節約了時間。

(二) 講授新課(約15分鐘)

1、理解靜物概念。

通過提問,舉例、老師小結。讓學生理解“靜物”就是靜止不動的物體。

2、讓學生尋找身邊的靜物並且學會分類。

在學生懂得什麼是靜物後,我讓學生在課室內找一找有什麼靜物,在家裡又有什麼樣的靜物,你們會分類嗎?怎樣分?通過活動讓他們關心自已的生活。

3、品讀名家作品,學習如何構圖美。

優秀的名家作品包含著很多構圖美的元素,通過老師的引導講述,同學們的研討,分析。從繪畫中學會如何組合有趣的靜物、如何構圖表現。

4、操作體驗,加深學生的理解。

讓個別學生到講臺前體驗:不同物品的外形,大小、類別擺放出優美的靜物組合。老師及時給予反饋,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三) 教師直觀繪畫演示,再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約3分鐘)

教師的現堂的繪畫演示,能體現出老師基本功,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不但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習,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慾望。

(四) 學生作業(15分鐘)

本課的學生作業我安排約15分鐘。因為本課是線描造型教學,用具較為簡單,學生也易於掌握,繪畫速度較快。學生創作可以自選2—3件物品,與同學一起分

類,用線描的形式把它畫下來。也可以用回憶的方式表現生活中熟悉的題材。關健能體現出生活情趣。

(五) 作業展示與評價(5分鐘)

我把作業展示分兩大類,一類是構圖美的作品;另一類是線條美的作品。學生們通過自評、互評為主的方式進行評價,探討。 教師適時概括小結。

(六)課後拓展

向同學們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天所面對的景物都是美麗的,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善於表現,就能把最普通靜物畫成藝術作品。

四、板書設計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得到表揚,我確定分兩類進行展示。以鼓勵更多的同學參與美術活動。

第6 課 《靜物一家》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1、教學內容:人民美術出版社六年制國小美術第一冊,《誰畫的魚最大》

2、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應知: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兩者之間的關係,知道大小是在對比中產生的。

應會:能大膽作畫,充滿畫面,畫一條大魚。

隱性目標: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3、重點:對魚造型的把握

4、難點:對主體物與次要物體大小比例的掌握

二、說教案設計依據。

1、根據愉快教學原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思維會在快樂、輕鬆、的氛圍中被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

2、根據課程理念設計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於教材中怎樣呈現,是課程內容的設計是否體現課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標緻。為此我以建構主義理念和課程改革目標為指導,更新教材觀,打破舊教材模式,探索新的呈現教學內容模式,為學生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打好基礎。

三、說教法和學法。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具有很強的學習潛力,學習的途徑也多種多樣,所以我在達成設計、應用這一塊時,可採用多種方法。

1、將教學內容設計為案例學習,使學生知其是什麼?瞭解材料、技法及形式特點和怎樣創造出來的。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習得主導知識和技能以及美術學習的思維方法。併成為舉一反三的典型。

2、把教學內容設計為問題學習,把知識設計成學習情境中問題,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主動探究與交流。在探討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知識、內化知識建構知識。3、把教學內容設計成專案學習,使學生在富有情趣的學習情境中學習的過程。

四、說教學程式設計。

1、聽聲音匯入,再看課件,觀賞海底的各類魚。

目的是完成欣賞、評述。通過欣賞,評述對學生進行美的感染,感受熱帶魚鮮豔的色彩的美麗的花紋,形狀,外形,環境。

2、欣賞農民畫〈戲魚〉。

目的:1、是豐富欣賞內容,體現人文內涵。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美術知識、拓展審美眼界。從未鞏固知識點大小通過對比與襯托而產生。

3、魚的大與小如何凸顯這一點,讓學生知道是在對比中產生。

4、課後延伸。

讓學生不僅發現了美,還要創造美,明確大小產生於對比,以及關於魚的知識點: 部位 花紋 外形 環境 。通過教師的演示,樹立了學生學好美術的信心,為下節課做了很好的準備。“相信你們也能做得那麼好,起到一個很好的延伸作用。

以上就是一年級美術:誰畫的魚最大 說課稿.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4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生活中冷色》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想想、畫畫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國小四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國小兒童的學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知道生活中冷色的色彩特點和所表達的感受。認識色彩冷暖的相對性。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是:正確運用冷色調畫一幅畫,初步瞭解冷色調的特點。

教學難點是:知道冷色調所表達的感受,提高色彩審美感受能力。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四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畫、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1、激趣匯入

首先我讓學生欣賞一段音樂,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春江花月夜》把學生帶入音樂的世界中,讓學生體會音樂帶來的色彩感覺,為後面設計冷色做好鋪墊,引出本課課題—生活中的冷色。

2、引導啟發

瞭解生活中的冷色,其次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瞭解生活中的冷色”一環節。讓學生自己先感受什麼是冷色,然後尋找生活中有哪些冷色。通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然後我設計了一個小測試,讓學生自己區分冷暖色,以此來引出色彩的相對性。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試著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課上到這裡學生都會有一點疲勞的感覺,注意力開始分散,所有我隨之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讓學生自己判斷畫面的冷暖,也以此來檢測學生的學生情況。在這些畫中我有意選擇了幾幅冷暖色兼具的畫,引導學生探討冷色調畫中有暖色出現,有什麼作用?然後就是畫法的不同表現,嘗試不同的畫法,體會不同造型特點的樂趣。

3、大膽創作

設計一個情境,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鼓勵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創作,在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符合本課的要求。在整堂課中,播放音樂,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4、展示 交流 評價

我接著設計了展示交流評價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5、課堂小結 擴充套件延伸

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回家告訴爸爸媽媽自己家中哪些物品是冷色,哪些又是暖色的?把自己的成果與家人共同分享。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創造,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5

一、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設計強調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營造寬鬆自由,熱烈緊湊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去感受、去體驗。引導學生在掌握螞蟻的造型表現方法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大膽想象,誇張地表現螞蟻搬家的情景。本課從課題到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以及學習活動的方式等都考慮德育的暗示作用,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樹立集體意識,培養團結、友愛、協作的精神。

全課通過觀察比較——討論指導——遊戲表現——賞評啟示四大教學環節實施教學。

教學的第一環節,首先用親切、簡短的師生交談,激發學生對動物世界的探究興趣。接著看螞蟻的錄影,使學生對螞蟻的形體特徵有所瞭解,在觀察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然後畫一畫,描述、記錄螞蟻的長相。學生通過這些活動積累了對螞蟻的一點感性認識,進而利用形象直觀的CAI課件,與自己感受的“活螞蟻”進行對比,理性、科學地認識螞蟻的外形與結構,糾正一些錯誤的認識。

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習討論,增強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通過師生有聲有色的`範畫,指導學生學習螞蟻動態的表現。

組織孩子們開展集體遊戲和表演活動,行為模擬螞蟻搬家的情景,同時引導他們大膽地想象與表現螞蟻搬家的情景,讓學生的體驗有情趣,美術課堂生機勃勃。用集體合作的方式開展美術創作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感受相互合作的愉悅。

賞評啟示環節由教師引導學生主要從合作是否融洽,想象、表現是否大膽等方面進行自評和互評,並通過集體欣賞的方式自由交流,引發思考,從螞蟻搬家的故事裡得到啟示與教育。

二、說課稿

一、教材研究

(一)課題傳遞的資訊

1、螞蟻搬家是孩子們喜歡的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因此我認為,教學的過程就應該是師生一起愉快地、娓娓地述說她的過程。

2、這個故事體現了螞蟻團結、協作的精神,寓意深刻。因此教學環節的設定應充分考慮德育的暗示作用,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學習活動的方式採用小組或集體合作為宜。

(二)教材引發的思考

1、本課是一節表現性繪畫課,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誇張地表現。

2、學習螞蟻的造型表現方法是本課的一個知識點,其中包括螞蟻的外形、結構特徵及動態的表現。

3、創設好情境,能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生動、有趣的螞蟻搬家的情景。

4、教學評價側重於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如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認知水平、交流表達能力等。美術說課稿

(三)教材的把握與處理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運用繪畫形式進行創造表現。

情意目標:樹立集體意識,培養學生相互友愛、團結協作的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2、教學重點

本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開展“螞蟻搬家”的集體美術創作活動。教學通過組織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有關螞蟻搬家的活動來突出重點。

3、教學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啟發學生把想象的“螞蟻搬家”情景用繪畫語言大膽地表現出來。教學通過創設情境,組織遊戲表演進行螞蟻搬家的行為模擬,同時展開學習討論來實現難點的突破。

4、教學環節

(1)觀察比較:瞭解螞蟻的外形與結構。

(2)討論指導:學習螞蟻動態的表現。

(3)遊戲表現:展開螞蟻搬家情節的大膽想象與表現。

(4)賞評啟示: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

二、教法與學法

(一)本課較多地通過教師的演示(比如錄影、動畫、音樂等),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比較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

(二)談話與討論法結合。教師提出富於思考的問題,由學生展開討論,得出結論。

(三)通過一些實踐、表演活動,如扮角色活動,讓學生以體驗、表現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交流。

三、主要的教學理念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錄影、電影、動畫、遊戲、表演、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螞蟻形象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現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在文化情境中學習美術。

通過動畫、音樂、表演等設定螞蟻搬家的情境,整個教學就象在講述一個動聽的童話故事,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文化情境中學習美術。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瓶蓋是生活中的常見物,大小,色彩、形狀各異。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瓶蓋的外型,就瓶蓋圓柱體的外型引導學生想象日常生活中具有圓柱體外型的物體,拓寬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用瓶蓋排列、拼貼各種圖形,讓學生嘗試用各種瓶蓋及一些輔助材料來組合1-3件玩具。從而培養學生用廢舊材料製作玩具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情況的把握,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學會用瓶蓋排列、拼貼圖形。將各種瓶蓋材料組合起來做成1-3件玩具。

知識與技能:將各種瓶蓋材料組合起來做成1-3件玩具讓學生對用廢舊材料自制玩具產生興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在研究過程中能與小組同學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

(1)利用瓶蓋排列、拼貼各種圖形。

(2)利用各種瓶蓋設計、組合起來自制玩具。

教學難點:用各種瓶蓋自制的玩具是否特別有趣。

三、說教法

教學開始先出示一些用瓶蓋做的玩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引導學生了解瓶蓋的外形。用啟發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最後演示簡單的裝飾方法,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構思,拓寬了他們的思路。讓他們大膽的去創作。

四、說學法

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小組內討論交流方式瞭解瓶蓋的外形。接著學生通過做聯想遊戲,動手操作的方法,用瓶蓋嘗試排列、拼貼各種圖形。最後自主探究、完成作品。

五、說教學過程:

1、範作引入,激發興趣。

開始教師拿出一些可愛的玩具直觀的讓學生來欣賞。以吸引他們的視覺,使他們進入情境。在欣賞過程中讓他們說說玩具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學生們爭先恐後,將課堂氣氛推向第一個高潮。接著揭示今天的學習主題-《有趣的瓶蓋》

2、觀察比較,激發想象

讓學生以組為單位把瓶蓋收集在一起展示在桌面上,在欣賞過程中讓他們交流討論:誰的瓶蓋最大,誰的瓶蓋最小,誰的瓶蓋最漂亮……,以及瓶蓋的形狀。通過觀察比較、交流討論使他們瞭解了瓶蓋的外型。緊接著教師採用舉例啟發的方式讓學生做個聯想遊戲:一個瓶蓋可以像什麼?(娃娃的臉、太陽月亮燈鐘錶等)將兩個瓶蓋放在一起,它可以像什麼?(汽車的輪子、奶奶的眼鏡等)疊在一起,又可以像什麼?將三個瓶蓋放在一起,看一看又像什麼呢……?讓小組裡的同學一邊玩一邊說,最後比一比,看誰想的最多。通過老師的啟發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小組合作與交流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3、欣賞作品,啟發構思。

讓學生認真地觀察書上的作品,讀讀書上的文字。然後思考交流:每個玩具是用什麼樣的材料製作,怎樣做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適當補充介紹,同時利用彩紙、、牙籤等輔助材料演示拼貼、粘接裝飾的方法。這樣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構思、拓寬了他們的思路。

4、自制玩具,展開創作

教室內播放輕音樂,讓學生在輕鬆的音樂聲中嘗試用各種瓶蓋設計、組合起來自制1-3件玩具。在製作過程中教師要巡迴輔導,解決學生製作中出現的困難。同時教師也要及時將一些有創意的想法、做法進行展示,以便對其他同學有所啟發。其次,由於有的瓶蓋口較鋒利。教師要提醒學生製作過程中注意安全。

5、評價總結,課後拓展

作品完成後都期盼展示自己的作品,所以每組選一名同學到前面來,展示自己小組的作品,談談創作思路和製作過程。緊接著老師談話總結今天我們走進小小的瓶蓋世界,你感到無窮樂趣了嗎?我們用廢舊的瓶蓋來製作了不同的玩具,美化了我們的版面,美化了生活。今後我們再看到一些廢舊的物品應該怎麼做?變廢為寶。最後老師鼓勵學生課後利用瓶蓋做車輪,試做一輛汽車。收拾整理課桌。

六、說板書設計

有趣的瓶蓋

瓶蓋圓柱形

排列拼貼

自制玩具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美術課本第三冊《撕紙拼貼》。這一課是在學習了樹葉拼貼及刨花拼貼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對拼貼已經有了比較深的認識。從原來簡單的“拼”到“貼”,到本節課的“撕”、“拼”、“貼”,是對原有已學知識的深化,加深了製作的難度。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認識水平以及我對本節課教材的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能巧用紙的花紋和顏色,撕拼出一幅美麗的畫。

2、 從撕、拼貼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審美能力。

3、 養成認真作業、細心工作的作風。

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創造能力。

難點:使每個學生動腦筋、想辦法,巧用紙的顏色和花紋、撕、拼貼出造型生動、富有情趣的撕紙拼貼作品。

課前準備:蒐集各種顏色廢掛曆、廢報紙等,膠水、鉛筆,電腦課件一個。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根據國小生年齡小、意志薄弱、上課好動等特點,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發現教學法、演示練習法等。

1、 情境教學法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教學上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創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彷彿置身其間,如臨其境、觸景生情,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在《撕紙拼貼》教學中,我用《狐狸與烏鴉》的故事作為引子,把學生帶如一個情境中,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慾。

2、 發現教學法

發現教學法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它突出了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內部聯絡,從中形成自己的概念,、在本課中,我設計“看一看”、“說一說”,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撕紙拼貼的製作步驟及方法。

3、 演示練習法

在美術教學中演示法用得比較多,在《撕紙拼貼》教學中,我把《狐狸與烏鴉》中的狐狸作為演示的物件,分析製作方法及步驟,給學生直觀的形象,讓學生更好得掌握製作方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知識用於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在《撕紙拼貼》教學中,讓學生自由選擇內容、大膽地去探索、設計圖案,給他們充分的創作空間。

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只要能夠達到目的,完成教學任務,並無一定之規,根據教和學的需要,在《撕紙拼貼》教學過程中,處了以上四種教學方法外,我還交替綜合使用了範例教學法、講授法、談話法、觀賞法等常用教學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分四部分來完成的。

一、課題引入

我以講《狐狸與烏鴉》故事引入課題,利用電腦課件的動畫效果,邊演示邊講述《狐狸與烏鴉》的故事。其中整個動畫畫面都是由撕紙拼貼而成的。低年級的學生一般都愛聽故事,看動畫片,這樣思想很容易被集中到故事中來。接著向學生提問:“今天我們看的動畫片與我們以前看的有什麼不一樣?”乘機引導學生觀察動畫中的狐狸與烏鴉,以及大樹、草地,並提問它們是畫的嗎?它們都是用什麼做的?形式會很驚奇地發現這些全都是用廢紙撕、拼貼而成的。老師接著說:“原來這些沒有用了的廢品也可以做出這麼美麗、可愛的圖片,你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幅自己的撕紙拼圖呢?”這樣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自然地進入了課題。

二、新授

在這一節課中,當學生進入了美術意境後,我恰當把握時機,用電腦出示故事中出現的動物以及場景,讓學生觀察,這些動物及場景是怎樣撕拼出來的?

教師乘機說明在製作撕紙拼圖是要巧用紙的花紋和顏色,找與動物或人物顏色相近的紙撕貼。接著以製作狐狸為例子,歸納撕貼方法及步驟,同時用電腦出事步驟,老師演示製作過程。

通過觀察學生很容易找出撕拼的方法及步驟:

1、 選紙:先想好要撕貼什麼小動物,像狐狸的身體就用紅色的紙,尾巴選用灰色的紙。

2、 畫稿:畫出你要撕拼的動物的簡筆畫,為下面的撕紙打好基礎,降低難度。

3、 撕:按照所畫的稿子,把動物的各個部分撕出來。

4、 拼:把撕好的各部分零件在背景圖上擺出來。

5、 貼:根據擺好的圖案用膠水小心的貼在背景圖上,還要注意前後的層次關係。

傳授完製作步驟後,師提問:“狐狸在你心目中是怎樣的一種小動物?學生肯定會說到非常狡猾、奸詐,很多壞心眼等等。這時教師就創設一種情境,舉例假如你是一種小動物,會輕易地被狐狸騙了嗎?”學生肯定會說不會,師接著提問:“你會用什麼方法對付它?”這時就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設想出多中不同的故事版本。師同時把學生所講述到的動物或植物以簡筆畫的形式在黑板上畫出來,並對這些動物或植物的顏色、動態、神情等做必要的分析。緊接著提出作業的要求撕貼一幅“x x和狐狸的故事”,x x可以是各種小動物,也可以就是自己。

這樣做一是為學生頭腦中的形象充填所需要的形象,二是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在經過學生認識、理解、選擇、組合,再按照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對美術的興趣從中都得到培養。

三、練習過程

在學生明確了作業要求後,進行實際作業,除了進行個別輔導外,更重要的是啟迪學生的靈感,鼓勵學生追求新穎、獨特的風格,解放他們的創造力,並且通過聽音樂,創設輕鬆的氣氛,最後再為自己的作品命名,同時也使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更有成就感。

四、小結

在這節課將結束時,為了達到知識的深化和發展,我在講評時,請幾位學生自己上臺說說自己所編的故事,並講出撕貼得怎麼樣?好在哪裡?例如顏色怎樣?構圖怎樣?整體效果怎樣?以提高起參與意識。最後我再作鼓勵性的小結:小朋友們撕貼得漂亮,故事也編得不錯。大家看!這些本來沒用了的東西現在全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我們可以把它們掛在牆壁上欣賞呢!這節課學生了以後,小朋友還可以把更多的童話故事給拼貼出來,這就需要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怎樣去變廢為寶了!

總之,這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創作興趣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美妙多變的線條》是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美術第四冊第二單元第四課,本單元是以“人際關係與生活”為主要取向的課程,“點線色你我他”是單元的主題。本單元共四課,均以“人”為媒介,以學生熟悉和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聯想,誘發學生的想象力。本課的主要內容是認識線條的運動變化以及線條對人類情感的表現。

線條是一種神奇的符號,它隨著兒童塗鴉的開始,便陪伴著兒童成長,成了許多孩子表達內心世界的手段,這種用線來表現兒童內心世界的東西一旦被引上正規化的道路,將完成用線造型的環節。用線造型的訓練在兒童美術實踐中被瞭解、掌握、運用,能幫助兒童充分的展現自己的創造性,開發兒童的潛能和智力能力。一二年級學生處於幼兒期向兒童期發展中,兒童的美術活動主要體現為遊戲性。因此,美術課不要過多的講繪畫知識和造型原理,教學要求主要是使學生通過觀察、體驗、記憶、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形象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本節課,我準備運用大量的美術遊戲、音樂遊戲幫助孩子們瞭解線條的節奏感,大膽運用各種各樣的線條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創作優秀的個性化的兒童美術作品。

2、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結合低年級學生特點,本著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

A、認識各種直線、曲線及其作用;

B、感知線是繪畫語言之一;

C、培養學生線控與線性的感知與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A、在遊戲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感受聽覺的“線”,激發記憶與發現的興趣;

B、在比較中體驗線條的美感;

C、在創作中訓練線的表現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A、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及其美感,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B、能與同學合作交流,學習人際交往;

C、能用審美的眼光觀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提高審美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及其美感,體會線條表現出的情感。

難點:學會用不同的線表達自己的情感。

4、課型:

造型﹒表現

5、課時安排:

一課時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採用下列教學方法。

二、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準備採取以下教法:

(1)“啟發引導法”,根據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我以例項為線索,充分動用教具,不斷採用欣賞、啟發、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例項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2)“演示法”,根據心理學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據詞語的描述或圖樣、圖解、符號記錄等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因此,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具,展示教學相關資料,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讓全班學生都能用多種感官感知到演示物件。演示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與實物、多媒體教具的交替使用,用語言渲染演示,用演示形象地說明講授的內容,把演示與講授有機結合,更好地引導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邊議論,以獲得最佳效果。

(3)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嘗試、在探索中創新,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總之本節課的全過程主要是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說學法

線條是繪畫藝術的重要語言與工具,在藝術領域中既有視覺的“線”又有聽覺的“線”,理解它們的節奏與情感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識技能和創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運用不同節奏的線條來表達各種不同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節課,學生可以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藉助教師準備的大量例項、音樂等課件演示和參與體驗性學習活動,產生“記憶”與“聯想”,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形象地認識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條以及繪畫中的線條,感受聽覺的“線”,發展創造思維,陶冶藝術情操,學會人際交往。

三、說教學程式

《美術新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一堂課的每一個環節,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促進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培養個性。為了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的教學程式如下:

(一)創設情境觀察線條形態

意圖:觀察線條的形態,激發學習興趣

過程:

(1)遊戲匯入

根據教育學原理:直觀性教學能顯示事物的內部結構、發展過程,使肉眼感知不到或短時看不見的現象或事實出現在學生面前,有利於學生充分觀察和思考事物的變化。因此,在課堂教學之初創設一種真實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學生喜歡做遊戲,可以從這一點切入主題,喚起學生對本課的興趣。教學開始部分,“繞線”遊戲匯入:每一位同學小時候大概都玩過這種遊戲,它可以是一個人單獨操作,也可以是兩三個人共同操作。讓學生利用準備好的毛線,自由選擇遊戲方式。在翻線的過程中注意提醒學生觀察線條變化的不同形態。再欣賞課件1“運動的線條”,在欣賞的過程中提醒學生觀察表演者手中的綵線有哪些變化,並把這些變化畫在紙上。

(2)引出課題:線條

(二)走進生活感知線條節奏

1、探究活動一:尋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線

意圖:感知線的節奏,認識到線條的存在使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過程:讓學生們想一想不管我們畫什麼筆尖落到紙上畫出來的都是什麼呢?(演示)生:“線”。師:“對了,是各種各樣的線,我們先一起來找一找,在生活中,自然界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線”?學生充分發言後演示課件2“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學生欣賞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線,並提醒學生注意觀察這些線是不是相同的?如果不同它們有什麼區別?各自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發言後選出代表將不同節奏的線畫到黑板上,教師講解這些線條的疏密不同、粗細不同、起伏不同正體現了線條不同的節奏。

2、探究活動二:聽音樂畫線

意圖:感受聽覺的線,啟發學生髮展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

過程:由線條的“節奏”自然過渡到音樂中的“節奏感”,出示課件3“聽音樂畫線”,播放兩段音樂,請同學們在紙上將兩種節奏畫出來,並邀請幾位同學到講臺上選用一種教師準備的材料將聽到的不同節奏表現出來。這一環節學生們在愉快、興奮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融入到美術與音樂的藝術魅力中了。

(三)合作比較探討線條美感

3、探究活動三:我們的發現最多

意圖:在“比較”中感受線的豐富多變,與同學合作交流,學習人際交往。

過程:將五種“比較內容”分別裝入不透明的袋子中,讓學生分小組選擇、探討各種線的不同美感,體會線的豐富多變和美妙,然後各小組彙報,教師歸納板書:曲線、直線、粗細線,有疏有密變化多。(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適當的感覺詞語)

A、直線與曲線的比較B、曲線與折線的比較C、粗線與細線的比較D、線的疏與密的比較E、長線與短線的比較

(四)探究發現體悟線條魅力

4、探究活動四:畫家與小朋友的畫美在哪裡?

意圖:感受線是繪畫的基本元素之一,感受畫面線的組織、排列的美感和各種線表達的情感。

過程:出示課件4“畫家與小朋友的畫美在哪裡?”,讓學生欣賞一些線描畫,提醒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思考以下兩個問題:A、他主要運用什麼線來表現的?B、猜測一下畫者在畫這幅畫時心情怎樣?學生討論後積極發言,得出結論:線條反映了畫者不同的心情:有平靜的、煩躁的、激動的、愉悅的等等。教師請出幾位同學在黑板上用線條畫出一種情緒,其他同學來猜猜他們表現的是什麼樣的情緒。學生們在這一環節積極投入到繪畫遊戲中,體會了線條的魅力。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9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下面是關於國小浙美版美術說課稿的內容,歡迎閱讀!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您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美版七年級第一課走進美術。

下面,我圍繞教什麼,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彙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節選自浙教版教材,屬於綜合課型,七年級的學生隨著心理和生理上的發展,文 化知識的增加,對美的感受、對美的判斷,即審美感受和審美態度逐漸成熟起來 ,因此發展學生的美術認識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提高學生學習美術鑑賞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培養同學們美的情操和陶冶你們完美的人格。

二、說學情

現代學生處於科技發展迅速的資訊時代,獲取資訊的渠道眾多,眼界較為開闊,思維較為活躍。一個問題的提出會有多種想法和創意,但是由於對美術缺乏整體瞭解。必須經過正確引導,以學生為本的自主探究,有利於知識的積累和運用,採用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並遠離誤區。

三、說教學目標

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材,聯絡生活,我設定

1、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學習美術的種類,初步瞭解能辨別各類美術作品。

2、過程與方法目標為: 通過欣賞作品、師生對話、同學討論等不斷遞進的互動探究學習,使學生能夠準確辨別出國畫、油畫、水彩和版畫等等,學會欣賞各類美術作品。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使學生形成使學生了解美術的主要種類及藝術特點,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四、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為:瞭解繪畫不同種類的特點及區別。 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表現確立本課的

教學難點為:掌握繪畫的類別及不同角度的分類。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

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 畫具等

六、說教法學法

通過初次設計—比較分析—提高認識—再次設計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知識的“發現者”。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長”,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從被動接受的傳統學習方式轉變為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應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與學生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點拔學生的思維,實現創造。

七、說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這是學生進入國中階段的第一堂美術課,教師得先進行自我介紹。所以,在我的這節課裡,我先得自我介紹。接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

接著,試問同學們心中認為的美術課是什麼樣的一節課?美術課就是繪畫嗎?學生的答案有兩種,那就是美術課=繪畫課,那麼這等式成立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回顧國小階段美術課裡除了繪畫之外,還學了什麼?學生就會一一地想起來。

知道了美術課與繪畫課的關係後,再引入課題,美術到底除了繪畫,還有哪些分類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術吧!

(二)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1、自主學習課本,快速完成初次作業。(目的一,體現“先學後教”新理念;二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三是檢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後所掌握的知識情況摸底。)

2、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賞析並結合自己初次作業進行比較研究,發現並歸納出新知識。通過問題式導學,比較式研討、教師糾正補充等師生、生生的互動環節,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三)實踐創意,展示點評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並結合初次作業,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完成,提高課堂作業效率,並增強學生量力完成作業的自信心。 展示點評中,我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鼓勵為主,自我點評,而評價對方多從建議性出發,讓學生敢於接受別人的“指正”。

(四)教師總結,課後拓展

我總結以問題形式出現,設計三個問題:

1、你學會了什麼?2、你的體會是什麼?3、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課後拓展

其中匯入2分鐘,自主學習,探究知識10分鐘,實踐創意,展示點評25分鐘,教師總結,課後拓展3分鐘。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國小美術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1、 教材分析

《喜怒哀樂》一課是國小美術第十冊第六課,是一節造型表現課,本科主要教學內容是通過欣賞、觀察、體驗等環節來學習表現人物喜怒哀樂不同表情,它側重於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體驗表情的作用及樂趣,並試著拿起筆用富有感情的線條來表現喜怒哀樂。

線條是一種神奇的符號,它隨著兒童塗鴉開始,便陪伴著他們成長,成了許多孩子表達內心的手段,五年級的學生屬國小高年級,心裡上已漸漸成熟,他們的語言能力較強,對生活細節感受較深刻,對繪畫則更顯謹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畫,而一課恰好接近他們的生活與他們的情感,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與誇張的用線。

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瞭解心情與表情的關係,以及喜怒哀樂不同表情的特徵和表現手法。

技能目標:掌握基本任務頭像造型手法與用線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提高觀察力、表現力、創造力。

3、 教學重點:學會描繪喜怒哀樂的表情特徵

4、 教學難點:運用已學知識結合表情特真,大膽誇張,創作出獨具個性的肖像畫。

二、說教法

依據本科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採用下列教學方法:

1、 情景教學法

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羅丹說過“藝術就是感情”,創設情景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新課開始我便出示自己的頭像表情,讓學生猜可能發生了什麼,即讓學生猜“情景”,這能讓學生充滿興趣的動腦並主動地學。

2、 示範指導法

兒童的心理特徵之一就是擅於模仿,因此教師不但要在語言、品行上成為學生的楷模,而且在傳授知識過程中也應予以示範,在畫表情時,提醒學生構圖及用線的相關知識。

3、 引導欣賞法

美術史上很多大師作品值得借鑑,也值得學生去欣賞,我例舉了《蒙娜麗莎》、《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兩幅典型的名畫,對人物表情分析,感受名畫背後的故事,讓學生形成審美意識。

三、 說學法

1、 問題討論法

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讓學生帶著難題相互討論,不但意義深刻,也頗有成效,我組織學生討論多種表情的特點,為他們畫表情奠定基礎。

2、 自主學習法

本校現提倡“先學後教”,讓學生先學,產生疑問,如書中的技法點選部分,我會先讓學生先看書自學,然後再帶著疑問看教師示範,這樣才能逐個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惑。

四、 說教學過程

1、親近學生,激趣匯入

首先我將出示明星不同表情的照片,以頭像為主,提問學生,“猜猜?”這樣學生便能快速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理解不同表情來自於不同情境,不同心情,從而匯入本課課題《喜怒哀樂》

2、欣賞名作,技法指導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利用課件展示引導欣賞《蒙娜麗莎》、《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的頭像表情,並請學生猜猜人物可能身處的背景,在學生回答完成後,出現完整圖,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與作品的關係。然後我將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除了範例中的幾種人物表情外,還有哪些人物表情,請學生作出不同的表情,並描述每種表情的五官變化。然後我再和學生一起看書中知識窗的內容進行小結,組織學生讀一讀,如:“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學生邊讀,教師邊出示相關表情圖片讓學生進行對照。

3、 步驟示範,技法點選

這一環節中,我首先通過課件展示,欣賞人物的臉型、髮式、眼、眉、鼻、嘴、耳的各種不同表現方法,這一環節能為能力弱及無從下手的學生提供幫助。然後我再引導學生學習書中的“技法點選”,掌握作畫步驟,我將以一位學生為例,邊引導學生觀察人物,邊按作畫步驟示範,尤其在畫五官時,提醒學生運用知識窗內的古代畫訣,同時鼓勵創新,適

當誇張,以及用線的粗細、疏密、深淺和虛實。

4、 鼓勵創作,品評欣賞

這一環節我首先會對學生提出作畫要求:運用線描的手法表現同學的人物頭像,注意構圖與表情的刻畫,可適當誇張。在學生作畫的時候,我安排學生分組作畫,細心觀察學生的寫生表現程度,適時指導,對於一些能力較弱的學生給予幫助與鼓勵,讓他們建立起美術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對作品的評價這一環節我尤為重視,我設定了兩個環節:1、學生自評,給自己作業寫上評語或評分。2、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學生欣賞、比較、瞭解五官的微妙變化能產生不同的表情。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最後,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共同體驗表情的樂趣,共同學習畫表情的活動,技法學生學習美術的激情,讓他們在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