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國小說課稿範文集錦4篇

才智咖 人氣:2.16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國小說課稿範文集錦4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美極了”與“糟透了”》這篇課文題目新穎別緻,“美極了”與“糟透了”對比鮮明,能夠極大地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引發更多的猜想。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的第一首詩截然不同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作者從這兩種評價中感悟到了父母對他的愛。“美極了”是概括媽媽的評價語言,“糟透了”是概括爸爸的評價語言,這兩句話是課文的主題所在,點明瞭文章的中心。

學情分析:

由於學生已經有五年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接近,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淺顯易懂,後一部分概括優美,個別語句含義較深,具有啟發性,給學生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感悟空間。因此本課的教學可以從“悟”字出發,著眼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自讀自悟。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並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的兩種不同評價中包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和聯絡。重點是認識兩種不同評價方式之間的內在聯絡,體會作者是怎樣逐漸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蘊含的父母之愛。

教學流程:

一、質疑激趣,談話匯入

因為文章內容接近學生實際,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匯入方式:同學們,老師想知道當你在學習過程中取得一點進步和成功的時候,你的父母是怎樣評價你的,聽了他們的評價之後你的內心有那些想法?這一匯入方式的提出很自然地將學生引入文字情境之中,引發了學生對課題的思考。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和猜想,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並且能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脈絡。

三、精讀課文,品讀情感

1、引導品讀“童年的故事”。自讀這部分內容,思考:當巴德寫了第一首詩後,母親是怎樣評價他的,他的表現怎樣;父親是怎樣評價他的,巴德又有什麼反應,父母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關的段落語句,在文中做標記。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兩種不同評價對巴德的內心產生的不同心理感受,引導學生抓住描寫巴德心裡、動作、神態的語句,反覆朗讀,仔細體味,深切感受巴德的內心情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文中不同人物的對話,重點指導描寫巴德聽了媽媽和爸爸截然相反的評價後表現出的不同反應的句子,並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巴德此時內心會是什麼感受,讓學生融入課文,與人物同喜同悲,產生情感的共鳴。

另外,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明白:父親“糟透了”的評價說明父親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他考慮的是詩歌本身的質量和對孩子嚴格要求。另一方面是父親針對母親“美極了“的評價,認為兒子得到的鼓勵已經足夠了,他有責任讓兒子的頭腦保持清醒。也就是說,母親的評價是為了鼓勵巴德,父親的評價是為了警示和提醒巴德。

2、自主品讀“後來的部分。”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回想起小時候父母兩種不同的評價,巴德的內心又有怎樣的感悟呢,巴德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嗎?這一部分的教學旨在讓學生進一步讀懂課文,鍛鍊思維,培養語感。貴在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從自己的閱讀實踐中,從自己的生活實踐中談出個性化的理解,在各抒己見中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理解。

關於閱讀教學,標準中進一步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以讀為本,把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讀,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所傳遞的道理,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有聲有色的情感朗讀使學生更多、更直接地與文字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語文字色。

四、通讀全文,總結收穫

讓學生再一次朗讀全文,融進文字,與文字和為一體。進一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揭示的內涵,深切感受父母愛的不同表達方式。作為兒女應該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通過學習本文之後受到啟發和教育。

國小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唱臉譜》一課是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國小四年級音樂(下冊)第四單元學戲曲中的一節欣賞課,本單元包含了欣賞京劇、認識臉譜、學唱現代京劇唱段等內容;其中《唱臉譜》是一首將通俗歌曲的演唱風格及伴奏手法與曲藝相結合的歌曲,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劇唱段,介於前一節課對京劇的初識為本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通過對歌曲的欣賞,讓學生了解中國國粹的魅力,瞭解京劇藝術中臉譜的魅力。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課堂的設計理念,我為這堂課設計的三維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有興趣的跟唱歌曲《唱臉譜》,能隨著音樂

唱段識別臉譜,並能用簡單的形體動作參與表演。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聆聽、模仿、演唱等形式提高學生的聽賞

能力及表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對京劇藝術的興趣,感受京劇帶給我們不同的音樂風格。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新課標指出,我們要抓住教學內容的精髓,在有序的教學活動中順其自然的掌握知識。

重點:感受和體驗《唱臉譜》的音樂風格。

難點:在聽賞過程中瞭解臉譜,分辨不同臉譜的不同表現力。

四、說學情: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因此,我從欣賞戲曲入手,引出臉譜並展示臉譜,聆聽歌曲《唱臉譜》錄音,提高學生對戲曲的興趣,以便學生對戲歌有感性認識,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五、說教法:

本課結合了語文、英語、美術等多學科的知識,主要是通過聆聽、觀察,記憶、模仿等方式來完成教學過程,但這是一堂戲曲課,我們的學生對戲曲、對京劇瞭解還是一片空白,雖然在本單元的前兩節課中,學生已對京劇有了初步的瞭解,為了提高學生對京劇臉譜的進一步認識,我將帶領學生再次走進京劇,走進臉譜。所以在這堂京劇欣賞課中“聽”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充分利用視覺、聽覺的有效結合,為孩子營造一個戲曲環境,再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並深切的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使學生不知不覺獲得知識。

五、說教學過程:

本堂課我藉助多媒體來完成,學生從視覺、聽覺等多角度來更好的鑑賞體驗這首歌曲,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一起討論、探究、分析,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我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教學:

1、視訊匯入,探索求知

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我採用了播放視訊來創設情景並在聲像一體的課堂氛圍中匯入新課。

首先讓孩子們觀看一段視訊,在觀看視訊時,我先做出要求:請同學們聽一聽,看一看視訊裡唱的是什麼戲種?於是我播放京劇《鍘美案》片段,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形成探索求知的慾望,瞭解京劇的形成,認識京劇中的“四大行當”生、旦、淨、醜,並且瞭解了他們的形象特點,運用多媒體展示在京劇中生:男生旦:女生淨:花臉醜:丑角等圖片形式,學生的視覺得到充分的審美體驗,這更加點燃他們的學習興趣,於是我引出課題《唱臉譜》,引導學生進入臉譜世界。

新課標指出,教學要求鮮明的形象性,從直觀入手,使學生如臨其境,產生真切感;因此,為了加深對臉譜的認識和理解,我有意通過視訊欣賞歌曲《唱臉譜》提升對臉譜的進一步認識。

2、聽賞設疑,理解分析。

a、在第一次欣賞完歌曲後,我採用設疑、討論等方法,放手讓同學們自主的探究學習,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同學們很快便找出了疑問:opera是什麼意思?“四擊頭”指的又是什麼?我會在黑板上版出opera的中文意思是:歌劇,加上beijing這個詞在前面,孩子會立刻告訴我這是“北京歌劇”的意思,於是我會告訴孩子們外國人把“北京京劇”譯為“北京歌劇”,這樣孩子就能很順利的理解京劇在英語中的單詞了。在我層層的引導下,孩子已經進入到京劇世界裡,接著我講解“四擊頭”的意思,它是一組聲音,一般是大將出場時亮相等動作。此時我會做一個亮相動作,更形象的讓學生體會;同時還讓學生現場模仿我的亮相動作,學生通過視聽結合並參與其中,直觀的感受,很快了解到“四擊頭”的意思!

b、再次聆聽第二部分,為了加深對戲曲中臉譜的認識,我運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對實物臉譜的觀察,將臉譜中所表現的人物性格做講解。

紅臉:表現忠勇的人物性格

黑臉:表現正直、無私、剛正不阿的人物性格

白臉:表現奸詐,用於刻畫陰險的人物性格

黃臉:表現梟勇、凶暴的人物性格

綠臉:表現頑強、暴躁的人物性格

藍臉:表現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

金、銀臉:表現各種神仙、鬼怪的人物性格

在這一環節裡,分辨不同臉譜的不同表現力是本課的難點,面對難點,如果只枯燥的講解,學生很難接受理解,這樣勢必會大大降低本節課的實效性,而我運用圖片、歌曲中的歌詞有效的`將知識與興趣完美的結合,讓學生在感知聽覺美、視覺美的同時愉悅的掌握新知,運用多媒體手段將臉譜和歌詞一通展示,同步出現,這樣視、聽、學三結合更加深學生對臉譜的認識,並循序漸進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不同顏色的臉譜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同時我還準備了幾張在歌詞中出現過的臉譜,讓學生在聽賞完後說出臉譜所代表的人物,將臉譜分發給學生手裡並帶在臉上,再次播放第二部分的樂段,當唱到某個人物時,學生代表的這個人物站起來,並做出出場架勢。這一環節生動形象,孩子們非常的願意參與,有效的提高了教學的質量,改變了以往生硬死板的教授京劇的形式。

3、小聲模唱。本課是欣賞課,不要求學唱,但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已經對歌曲產生極大的興趣,所謂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我將歌曲中京劇唱段的部分與學生一起跟唱,不正確的地方稍作指點,在歌曲中最後託腔的部分,只要求學生模仿不需要做過多的講解和方法。並讓學生模仿京劇大師們演唱時的架勢,嘗試學唱京劇,模仿京劇,使孩子們親身體會一翻唱戲的感覺,給孩子一個展示、表現的空間,加深對戲曲的認識。

4、拓展延伸

結合本課內容,利用學生對臉譜的好奇心,開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挖掘學生的潛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平臺。

a、學生動手畫一畫臉譜。本環節設計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設計臉譜。

b、說一說,你身邊的海南戲曲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如海南戲、臨高戲、儋州戲可從服飾、唱腔、配飾來說明)。讓孩子們發掘周邊的戲曲,發現各類戲曲的不同表現手法及唱腔。

5、全課小節:

本課在優美動聽的戲曲聲中結束,同學們嘗試著從看京劇、說京劇、唱京劇、模仿京劇、畫京劇等方面去認識京劇,瞭解了臉譜在京劇中的作用,感受京劇獨特的藝術魅力。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請評委給予寶貴的意見於建議。

國小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你們好,我是xxx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認知的實際情況,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塗一塗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由於學生在四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但“單位1”、和“分數單位”在這裡是第一次出現,而它們又在學習分數的知識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建立單位1的概念和理解分數的意義上。而教學難點則應放在如何讓學生去理解單位1的概念。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抽象與直觀相結合,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我的設想是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後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本課具體的教學程式如下:

(一)展示資料,瞭解分數的產生

首先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分數的一些知識說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教師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可以表示什麼呢?為了便於同學們研究問題,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著表示1/2。

(2)集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後,教師出示課件,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並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著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閱讀課本86頁什麼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 3/8”為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資訊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對嗎?為什麼?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遊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 ,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我的設想是通過小結,既能對整個課堂學習的內容有一個總結,又能讓學生產生後續學習和探究的慾望。我是這樣小結的: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國小說課稿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筆畫臥鉤。通過觀察分析臥鉤形態以及“心”字結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模仿能力。

2、學習書寫含有筆畫臥鉤的字。

3、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正確的執筆方法。

教學重點:臥鉤的書寫方法。

教學難點:寫法技巧、運筆方法。臥鉤弧度勢態的把握,“心”字的結構教學。

教學方法:自學、講、練法

教學準備:田字格紙

教學過程

一、匯入過渡:

1.欣賞圖片。老師最近在練字,要想把字寫好,必須要選好字帖。個人喜歡田老師的字。今天就把它帶來想和大家一起欣賞。怎麼樣,好看嗎?好看在哪了?2.想把字寫好,首先筆畫至關重要。因為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結構單位。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筆畫“臥鉤”的寫法。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寫“臥鉤”筆畫。

1.形象比喻,初識筆畫“臥鉤”的形態。提問:臥鉤像什麼?(月亮、小船、香蕉)(你們說的都很形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彎度。)

2.觀察臥鉤形態。提問:臥鉤的彎度是怎樣的?(臥鉤彎度大一點)

3.師講解示範,臥鉤的寫法,下筆稍輕,先向右下(筆畫由輕到重),到起鉤處向左上鉤出,鉤要出尖,但不宜過大。

A、老師示範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運用兒歌,掌握寫法。前邊大彎後略平。輕起漸按鉤前頓,出鉤輕快且有力。

B、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臥鉤”有什麼特點。書寫每一個筆畫都要有起筆、行筆、收筆。

4.小結:臥鉤:起筆輕,右下斜,呈弧形,收筆頓,左上鉤。

三、學寫例字:

1)、說說哪些字有這個筆畫呢?

2)、運用多媒體講解並示範“心”第1筆為垂點,略向左斜,從橫中線上起筆,寫在半格中間;第2筆臥鉤,鉤尖略低於起筆的齊平線,起筆處不要與垂點靠得太近;第3筆為挑點、第4筆為右點。教學“心”字時,我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寫了一個“心”字,它有三個點,臥鉤是這個字的重點筆畫。每個字就是一個故事,“臥鉤”像一個人躺在吊床上,第一點最低,因為枕頭要低一些,第二點,因為他的手舉得很高,第三點正好落在橫中線上。

3)、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例字,學生擺好三個點的位置。

4)、教師的直觀示範,把例字的書寫過程展示給學生看,明確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四、學寫忠、思、想,瞭解變為心字底後寫法的不同。

五、展示優秀的學生作業。

六、總結

每一個字就是一個故事,要想把這個故事講_,必須把筆畫寫的到位,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會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