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班音樂說課稿合集7篇

才智咖 人氣:3.15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大班音樂說課稿合集7篇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1

首先我說說本次活動的選材:

《鼓上的小米粒》是大班建構式課程《動感天地》主題中的一個教學活動,細細分析以後呢,後來我就把它定位為音樂教學活動,並重新設定了兩個目標:

1、在聽聽、看看、玩玩、唱唱中學習歌曲,感知樂曲的強弱變化。

2、能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歌曲,體驗鼓上的小米粒彈跳的樂趣。

並且我把重點定位在: 感知樂曲中的強弱變化,並能邊唱邊開心地表演。

接下來,我說說本次活動的一些教法:

在傳統的教學中,歌曲教學一直是被認為最容易進行的,只要教師自己會唱,幼兒自然會跟著模仿。但在新《綱要》中,明確地強調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這個自由表達呢,徐老師在跟我分析教案時也多次提出,並且我也緊記於心了,但今天的活動,我可能還是引導不夠,給孩子們自由創造的機會不是很多。根據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視聽唱、整首教唱法、遊戲法三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第一種是視聽唱: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為幼兒提供小鼓和米粒的遊戲,讓幼兒直觀感受,重點理解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同時通過圖譜的演示,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並記憶歌詞。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和示範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啟發性的提問。如:小鼓唱歌,米粒就會怎樣?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怎麼樣?等。唱就是指幼兒的歌唱,幼兒通過欣賞老師範唱,然後把自己聽到的一句唱給其他幼兒聽, 再大家一起來學學.在反覆的歌唱中理解歌詞內容。而且這樣能滿足每個幼兒的願望,充分注重了個別差異,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第二種是整體教唱法:整體教唱是指讓幼兒在多次聽唱的基礎上跟著教師完整地唱一首歌,整體教唱能以連貫的歌詞、完整的曲調,很好地激發幼兒的音樂感受,在反覆的歌唱中進一步感知樂曲的強弱變化。

第三種遊戲法:《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因此,通過遊戲,進一步讓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也體驗到了扮演小米粒的樂趣。

下面我再說說教學程式:

一.拍打小鼓,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出示小鼓),是誰呀?(小鼓).小鼓知道我們大2班的小朋友歌唱的可好啦,今天它也要給我們唱歌,你們聽!小鼓是怎麼唱的啊?(咚咚咚))——教師有節奏地拍打小鼓。

設計意圖:通過以不同的力度拍打小鼓,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併為幼兒初步感知音的強弱作好一定的鋪墊.

二.以多種形式組織幼兒學習、感受歌曲。

師:小鼓說:我一個人唱歌太寂寞了,我要請我的好朋友陪我一塊兒唱歌跳舞,我們看小鼓的好朋友是誰呀? (出示米粒)

1、師:小鼓說:我來唱歌,米粒你來跳舞好嗎?,並將米粒放在鼓面上,分別用輕重不同的力度拍打,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拍打輕重引起的米粒跳躍的變化,並得出結論: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

2、教師敲小鼓,並提問:小鼓唱歌,米粒就會怎樣?小鼓又要唱歌了,我們聽小鼓這次唱得怎麼樣?-------- 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同樣引出------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同時引導孩子們學小米粒跳一跳。

設計意圖:藉助小鼓和米粒的遊戲,讓幼兒直觀感受,重點理解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

3、老師邊拍打小鼓邊範唱。(師:這個有趣的遊戲還可以唱呢。)

4、提問:歌曲中唱了什麼?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並用歌唱的方式迴應給幼兒。

5、看圖譜有節奏地念一念。(大家聽得真仔細,鼓上的小米粒說的是——教師指著圖譜有節奏地念歌詞一遍。哇,你們也很想說了,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

設計意圖:圖譜的演示,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並記憶歌詞.

6、跟著琴聲完整學唱歌曲。

(師:小鼓唱過歌了,現在我們邀請鋼琴姐姐跟我們一起唱吧)

A看著圖譜跟琴完整學唱.

B引導幼兒嘗試邊唱邊用肢體大膽表現。

引導幼兒找尋自己身上的部位當作小鼓,和小米粒遊戲.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視聽、律動、繪畫、遊戲、情景表演、節奏樂敲擊等相結合的、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欣賞教學,激發和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2、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在各種音樂軟體、硬體等技術支援下,鼓勵幼兒嘗試改編、創作不同風格的《小星星變奏曲》。

教學重點:在聽聽、玩玩的活動中,感受音樂的變化。

教學難點:幼兒改編、創作《小星星的夢》

解決難點的策略:多媒體輔助支援幼兒的創作活動

教學設計

一、複習歌曲:

1、齊唱歌曲

2、邊拍手邊唱星星譜

3、邊拍手邊唱五線譜

[在活動中再度熟悉音樂主題。]

二、音樂欣賞:《小星星變奏曲》片斷

1、認識音樂家---莫扎特

2、聆聽音樂,感受樂曲情緒。

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或動作表達和表現心中的感受。

[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幼兒想象能力和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三、師生共同創作《小星星的夢》

1、師示範創作,幼兒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變化。

2、幼兒改編音樂主題或變換形式進行創作。

當部分幼兒創作時,教師引導其餘幼兒隨著音樂的變化邊律動邊感受音樂的變化。

[啟發幼兒把前階段美工活動“自制星寶寶”的經驗遷移到音樂創作活動中。教師為幼兒的創作活動提供支援性服務,如:音樂軟體的提供、小樂器的準備等等,方便幼兒即興創作。]

四、小結

依託多媒體 上活幼兒音樂欣賞課

——音樂欣賞《小星星變奏曲》教學設計說明

《小星星》是幼兒們熟悉和喜愛的一首歌曲。歌曲原來是一首法國童謠,音樂家莫扎特把它改編成鋼琴曲《小星星變奏曲》,其中樂曲做了12次變化,生動地表現了小星星活潑可愛、變幻多端的模樣。本節課的欣賞重點並非是莫扎特的鋼琴曲《小星星變奏曲》,而是欣賞幼兒們自己變化創作的《小星星的夢》。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對培養幼兒感受音樂、欣賞音樂的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感悟音樂是教學的核心。幼兒廣泛 深入地接觸音樂作品,就能較快地提高音樂的鑑賞力和表現力。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投入欣賞活動中。

在前一階段幼兒已能熟唱熟奏歌曲主題了。我認為 對於欣賞音樂而言,熟唱(記)主題是非常重要的'。主題就是一部作品的基本語彙,一個主題它蘊藏著節拍、節奏、音高、情趣等等因素。因為,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只有當幼兒跟蹤著主題,思維才能真正活動起來,從而才能辨認主題在哪裡再現了,它又是如何變化、發展的,特別賞析本節欣賞課中變奏曲式結構的樂曲,熟唱(記)主題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因為幼兒熟記了主題,才能辨析出主題的各種變化,這對音樂欣賞學習效率的提高有明顯的作用。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雪花飛》是一節音樂活動,選自大班上學期第八個主題《冬天的故事》中,是一首優美、歡快、動聽、充滿活力的歌曲。它講述了冬天雪花跟麥苗生長之間的關係,既形象又生動地描述了冬天麥苗蓋上厚厚的雪花被睡大覺,春天雪化了,麥苗喝足水長得壯、獲得大豐收的景象,歌曲是2/4拍旋律,中間的休止符部分演唱起來有跳躍感,聽起來更歡快。

二、說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

2、能力目標: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3、情感目標:熱愛冬天,熱愛大自然,抒發對小雪花的讚美。

三、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為: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把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熱愛冬天感受大自然之美,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作了如下準備:

1、準備多媒體課件(下雪時、下雪後,田野裡、麥田裡的景象)。

2、錄音機、磁帶、鋼琴。

3、白色紗巾若干。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主要採用:視聽唱結合法、圖譜教學法、提問法、鼓勵法來組織我的教學活動。

另外,我打算向幼兒採用:討論法、觀察法、表演法等學習方法,讓幼兒在看一看、聽一聽、唱一唱、演一演的輕鬆氣氛中,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六、說教學過程

為了能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環節一:引入故事,激發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本活動中,我設計以故事的形式匯入:講述故事“雪花和麥苗”,匯入課題。隨著清脆、悅耳、優美的背景音樂,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師有感情的講述,給幼兒視覺和聽覺的享受,以安定幼兒的情緒、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二)環節二:學習歌曲

1、引導幼兒模仿雪花飛動作,進入下雪天的情境。

老師和幼兒一起隨《雪花飛》的樂曲模仿雪花飛的動作,提示幼兒動作要輕柔、表情要放鬆。

2、練習發聲:著重練習休止符的唱法,要有節奏感。

3、帶領幼兒學習歌曲

首先,讓幼兒看圖片講述,教師用歌詞總結。

接著,教師重點彈奏“咿呀呀德喂”的旋律,和幼兒一起演唱,注意休止符的唱法。

然後,欣賞教師完整演唱後,幼兒整首跟唱。建議幼兒用輕聲演唱歌曲第一二段,表現麥苗睡覺的情景,用自然的聲音演唱第三段,表現麥苗長高的喜悅心情。

最後,讓幼兒看幼兒用書,根據圖譜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旋律的起伏。

(三)環節三:自由表演唱

1、播放音樂,請一半幼兒選擇一條白紗巾扮演雪花,另一半幼兒扮演麥苗,一起演唱並表演。提示幼兒用動作把麥苗睡和麥苗長的不同表演出來,表演出雪花飛時輕柔的樣子。

2、角色互換,再次表演唱。

七、活動延伸

到戶外或者表演區,指導幼兒利用能飄動的物品做道具(綵帶等),自編動進行歌表演《雪花飛》。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天壇路幼兒園大大二班的音樂老師喬明豔,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大班音樂律動活動《豐收樂陶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物件。”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中,律動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音樂律動活動中,“讓幼兒主動學習”表現得格外突出,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下面我分為七大部分來進行。

一、說教材

《豐收樂陶陶》選自鳳凰康軒教材大大班藝術領域上冊裡的一節律動活動,是我國的一首民族的筷子舞樂曲,樂曲歡快活潑、熱情洋溢。對於大大班的孩子應該讓他們感受樂曲的情緒,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使幼兒體會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因此,我確定了本節活動的目標。

二、說目標

1、能將生活動作與音樂節奏相匹配,創編律動;

2、學習用筷子來表演動作,體驗筷子帶來的快樂;

3、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通過表演表達人們對豐收的喜悅之情。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是能將生活動作與音樂節奏相匹配,創編律動;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通過表演表達人們對豐收的喜悅之情。

難點是學習用筷子來表演動作,體驗筷子帶來的快樂;

四、說準備

PPT課件(豐收的場景以及常見的水果成熟的圖片)、進場音樂《豐收之歌》、《豐收樂陶陶》音樂、筷子一雙

五、說教法、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物件。”因此,本節活動,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個教法:

教法:談話法、直觀教學法、演示法

通過圖片把生活經驗融入活動,激發幼兒感受與鑑賞的興趣。(直觀教學法);通過教師示範讓孩子熟悉筷子舞,學習筷子舞。

學法:參與法、練習法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而對想象力的啟迪,音樂欣賞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多種渠道調動幼兒多個感知通道參與活動,使幼兒主動參與音樂律動活動,並表達獨特感受與見解。用聽、說、看、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

這些方法能使幼兒得到不同的心理滿足,體現了新《綱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於實現“因勢利導、因人施教”。

六、說過程

(一)、情景匯入播放音樂《豐收之歌》

(二)、結合蘋果豐收圖片初次感知《豐收樂陶陶》音樂

(三)、聽音樂做豐收蘋果的音樂律動

(四)、教師示範筷子舞

(五)、幼兒學習筷子舞,並多種形式展示

(六)、師幼共同展示

(七)、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七、說亮點

本節活動我主要是孩子們在優美、歡快活潑的旋律中,體驗充滿豐收時的氣氛及節奏特點,以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讓孩子在律動活動中快樂的遊戲。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5

教學目標:

[1]聽辨樂曲,並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

[2]初步感知樂曲的結構式ABA,並感受音樂速度快、慢的變化。

[3]體驗集體表演的快樂。懂得出門在外,要注意安全。遇到困難,團結一致,戰勝困難。

教學準備:

[1]小雞律動音樂,教學音樂。

[2]牛皮紙:若干張。絲巾:若干條。小圈:若干個。

[3]圖譜、故事

[4]表演的道具:老鷹頭飾、披風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扮演小雞到森林去玩,好嗎?去森林要經過走山路、過小河、鑽山洞,你們準備好了嗎?來來來,大家一起來。[音樂]

[二]完整欣賞,聽辨樂曲形象

提問:1、你們聽了這首樂曲心情是怎樣的?

2、聽出樂曲的速度變化了嗎?

[三]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初步用肢體和道具(牛皮紙)感受音樂速度的快和慢。

1、音樂速度是怎樣變化的?

2、用身體動作做出速度的快和慢

3、出示牛皮紙,怎樣讓這張紙發出快和慢的聲音

[四]分段欣賞,表現樂曲形象

1、聽賞A段音樂.並告訴幼兒出門在外,要注意安全。

第一遍:感受樂曲的速度變化,幼兒聽音樂相互觀摩,用所創編的動作完整地表現樂曲。

第二遍:學習進行表演,用肢體動作表現出小雞們愉快地玩耍。

2、聽賞B段音樂。告訴幼兒遇到困難,團結一致,戰勝困難。

第一遍:幼兒聽辨音樂,感受樂曲中老鷹和小雞的表情表現角色心理。

第二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培養合作交流的情感。

[五]講述故事,藉助圖譜,聽辨樂曲結構ABA。

故事引入:引用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樂曲結構。

藉助圖譜:鞏固樂曲結構。

[六]音樂遊戲,體驗集體表演的快樂。

師幼合作,生生互動。積極參與音樂遊戲,體驗合作、交流的樂趣。始終保持愉悅狀態。

[七] 小結結束,思想品德教育。讓幼兒在愉悅之後,體會到這節課帶給大家的道理。

師:“小雞真勇敢,遇到困難,團結一致,戰勝困難。你們都是媽媽的好寶貝,我們玩得真開心。哦!時間不早了,小雞們,我們回家吧!聽音樂走出活動室,結束全課。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執教的是大班音樂欣賞活動《獅王進行曲》。選自省編教材大班上學期第四主題,是管絃樂組曲《動物狂歡節》中的一個片段。樂曲雖然複雜而且有點長,但是裡面的動物形象栩栩如生,個個生動有趣,很容易吸引孩子。為此,我選擇了這節教育活動;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需求我擬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認知經驗方面——欣賞樂曲,感受並理解樂曲表現的內容。

2、能力方面——能創造性的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內容和形象。

3、情感態度方面——樂於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重點是:通過反覆欣賞音樂,感受、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難點是:能創造性的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內容和形象。

音樂欣賞這種藉助旋律詮釋意境的藝術方式,必須通過靜靜地欣賞才能感受它特有的魅力。但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這一要求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中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故事融入法 2、圖譜教學法 3、視、聽、動結合法

這些方法貫穿並滲透於整個活動當中,滿足了幼兒多方面的心理需求,體現了新《綱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為較好的達成目標,活動中我設計了四個環節:談話匯入——藉助故事和圖譜輔助理解樂曲內容——分角色表演——結束環節,這是一個層層深入的欣賞模式。

(一)談話匯入

開門見山,通過開放式提問,讓孩子帶著問題第一次完整欣賞音樂,使幼兒在森林這個大的空間內展開充分的想象,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對音樂的感受力。

(二)欣賞音樂,藉助故事和圖譜輔助理解樂曲內容。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遍配樂講述故事、兩遍完整欣賞音樂和一遍分樂句欣賞,遵循合——分——合的欣賞層次。

大家都知道,生動形象的故事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睛和耳朵。首先,引出故事,再加上配有音樂和畫面的故事講述,更能幫助幼兒對每個樂句有形象明確的感知。接著,引導幼兒結合連環畫完整欣賞音樂、根據情節匹配圖譜、看圖譜聽音樂等形式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記憶,使幼兒很好的從故事這塊跳板轉到對音樂的欣賞和感知上來,實現了視、聽覺雙重而完美的體驗。最後,在充分感受樂曲的基礎上我總結了進行曲的性質,並引出了樂曲的名字《獅王進行曲》,讓幼兒對世界名曲的內容和名稱有準確而全面的感知。

(三)用動作創造性地表達樂曲的內容和形象。

《綱要》中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要培養幼兒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根據綱要精神我提供自由表演的機會,鼓勵幼兒根據音樂內容大膽地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將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和理解推向了高潮。

結束環節的互動,使幼兒充分體驗到了表演的成功和快樂。

以上是我本次活動的主要環節及整體設計,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大班音樂說課稿 篇7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音樂欣賞《化蝶》。

我將分“說教材理解—說目標確定—說過程設計”三大塊,進行我的說課。

首先說說我對音樂欣賞《化蝶》這一活動的理解。音樂欣賞《化蝶》是音樂劇《梁祝》中最經典的一段音樂,整首曲子共分四個樂句,旋律舒緩、優美、感人。加之蝴蝶又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昆蟲,結合動畫,通過與樂曲內容相溫和的生動畫面,幼兒喜歡的遊戲化表演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賞心悅目的音樂視聽覺環境,給孩子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其次,由於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論是欣賞活動,還是歌唱活動,韻律活動,器樂活動,對幼兒來說都意味著不同層次的學習。為此,我在為《化蝶》確定目標時,就是根據新綱要藝術領域中的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三個方面來制定。

1、欣賞《化蝶》,感受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

2、在感受過程中分辨樂句,模仿蝴蝶飛以及停止時的動作造型。

3、大膽創編蝴蝶飛舞動作,心情愉悅地與同伴交往。

重難點定位在第二個目標。通過多種組織形式,雙主體互動模式,使幼兒能充分感受樂曲,在此基礎上獲得情緒體驗,引起聯想並嘗試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來表現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來學會分解樂句,在句末能用停在花上或靜止造型來表現,從而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能“學中有玩,玩中有學”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整個教學流程設計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 激趣引題,啟動情感。

1、謎語匯入,集體猜謎語。

2、看動畫,初聽曲子。

設計意圖:好奇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契機。而謎語式的匯入方式針對大班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由此製造的懸念更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心。為此,活動一開始,我就用謎語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提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啟發幼兒的情感。從而使幼兒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動中。

第二部分 初步欣賞,動畫結合。

1、幼兒自由表述聽這首《化蝶》感覺到了什麼?

2、邀請個別幼兒講述樂曲中蝴蝶在幹什麼?

3、播放動畫讓幼兒說說聽這首樂曲,除了能感覺到蝴蝶飛來飛去,還說了什麼事。

4.、幼兒自由討論,表達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讓抽象的音樂欣賞變得形象生動、富有童趣,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問題。為此,我播放了動畫,在欣賞——設問——再欣賞——再設問——動畫結合這一環環相扣的過程中,使幼兒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欣賞活動中,主動地去感受,去體驗,去接納,去欣賞音樂《化蝶》的美。

第三部分 動作表達,分辨樂句。

1、蝴蝶仙子停了幾次?師幼一起用動作來表示。播放音樂,伸出食指,手劃節奏,由此感知樂曲有四句。

2、幼兒探索、嘗試用動作來表示停頓的地方。

3、依據個別幼兒的介紹,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

4、幼兒自由討論,瞭解樂句句末用停止動作表示較為恰當。

設計意圖:幼兒是天生的藝術家,音樂的興奮的語言,對幼兒有較大的感染力。他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會強烈地需要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動作與音樂的結合一方面增加了音樂欣賞活動的趣味性,動靜結合;另一方面,幼兒能較形象直觀地掌握樂曲四個樂句的結構特點,自由發揮,互通訊息,這種開放性的形式給幼兒的自我表達提供了豐富的廣闊天地。

第四部分 創編動作,感悟音樂。

1、幼兒表演《化蝶》這個舞蹈。

2、集體創編蝴蝶飛舞動作,並隨音樂表現,師觀察幼兒表現。

3、個別幼兒示範,擺出靜止造型動作。

4、播放動畫,看看蝴蝶仙子是怎麼跳舞的?

5、提供盆花,邀請四名幼兒表演。

設計意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一環節我創設了一個輕鬆自由寬鬆的體驗環境,採用雙主體互動模式,只要不影響同伴,幼兒可以用各種動作,隨著音樂旋律釋放表演激情,而教師始終飽含熱情,不斷髮現孩子的閃光點,並給予鼓勵,讓幼兒獲得成功感。

第五部分 扮演角色,充分體現。

1、出示蝴蝶,花朵頭飾,要求幼兒兩兩相對找好朋友,分配角色,戴上頭飾聽音樂,按樂句做蝴蝶或花動作。

2、師觀察幼兒表現,提醒“蝴蝶”與“花朵”的目光交流。

3、在愉快的遊戲中結束活動。

設計意圖:優美的樂曲加上可愛的頭飾,幼兒想象著自己是一隻美麗的蝴蝶或是一朵美麗的花,用舒緩的肢體動作非常投入地表演,這種幼兒喜歡的遊戲方式耳濡目染的薰陶一下子就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幼兒身心帶進音樂的殿堂,群情激動,氣氛達到了高潮。

以上這些是我本次說課的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