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中班說課稿4篇

才智咖 人氣:2.4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說課稿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幼兒園中班說課稿4篇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及設計意圖

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手段之一,通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我選擇的美術活動是《可愛的長頸鹿》,屬於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孩子和動物有著天然之緣,他們喜歡與動物為伍,喜歡他們聆聽動物的故事,翻看各種動物卡片和圖書。孩子面對動物世界總是充滿著好奇和興趣,這種好奇心促使他們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由此,長頸鹿作為一節美術活動,充分滿足了幼兒的繪畫需求,讓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盡情展開他們想象的翅膀,去開展屬於自己的創造性繪畫天地,從而讓孩子真實的融入動物的世界,並能自覺的關注動物,善待動物,真誠而理性地對待每一個動物朋友。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我先採用猜謎形式引起幼兒興趣,然後以講故事形式引導幼兒瞭解長頸鹿的基本特徵,改變簡單的說教,通過擬人化的處理,能夠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

二、說活動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班實際情況,確定本次活動目標為:

1、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以看看、說說、畫畫的形式,初步學畫長頸鹿的基本特徵。

2、能根據自己的感知經驗創造性地表現長頸鹿的簡單動態。

3、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以及用繪畫表達自己獨特想法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於孩子學畫長頸鹿的基本特徵。

活動的難點是孩子創造性地表現長頸鹿的簡單動態。且能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畫面的內容。在目標的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和系統觀,各領域的內容有機的聯絡,互相滲透,並注重綜合性,趣味性。

三、說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紙、油畫棒、

經驗準備:孩子已具備對長頸鹿的認識,並有喜歡動物的情感。

四、說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出課題:“頭小四腿長,脖子高過房,身穿花皮襖,不聲又不響。”幼兒自由猜。

(活動的開始通過猜謎,引發幼兒的思考和探索的慾望,自然地讓幼兒進入活動中來)

(二)理解故事情節

1、幼兒初步瞭解故事的發展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我們應該怎麼過河?

2、長頸鹿阿姨怎麼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阿姨一起討論後,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

3、我們怎麼感謝長頸鹿阿姨?(大家一起親親長頸鹿)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2、完整欣賞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長頸鹿阿姨為什麼笑得那麼開心?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裡是怎麼樣的?通過談話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三)童趣遊戲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肢體表現長頸鹿的形態(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分別怎麼樣做一隻長頸鹿?),使幼兒對長頸鹿的外形特徵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瞭解。

(四)幼兒創作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示範作畫。

2、幼兒作畫。

(五)作品展覽共同欣賞,評價。

“這裡有這麼多可愛的長頸鹿,你最喜歡哪隻長頸鹿為什麼?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是中班的語言活動,名叫微笑。

一、說教材

《微笑》選自山東省省編教材中班下學期《我的朋友》。這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書中形象的將蝸牛擬人化,蝸牛用自己特有的微笑的方式帶給了大家很多的快樂,並且自己也變得快樂起來的童話故事,故事告訴小朋友們蝸牛的熱心腸使自己得到了真摯的友情,讓小朋友們充分體會助人為樂的那份感動和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要求,也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語言發展水平和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需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故事的名字,其中的角色和故事中蝸牛的主要事蹟。

情感目標:認識到雖然小朋友能力有限,但只要樂於助人,肯去幫助別人,那麼就可以帶給別人和自己很多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能力以及自由發揮時的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於教授的是中班小朋友,所以他們的情感認知能力著實有限,並且想要讓他們理解故事中隱藏的寓意是有一點困難的,所以讓幼兒感受體驗到蝸牛雖然小但是隻要他願意幫別人就可以獲得快樂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是讓孩子們可以理解故事的內容並且瞭解故事的隱藏的深刻含義。難點是通過這節課可以讓孩子們能主動願意幫助別人,並體會幫助別人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四、說教學準備

1、教師要自己製作微笑的課件,ppt要符合故事的情節,圖片為主,形象生動以吸引幼兒,好激發他們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2、用卡紙製作多個微笑和憤怒的表情,對比著告訴小朋友微笑的優勢,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3、提前用相機給小朋友拍下他們平時幫助他人的照片,和他們的甜美微笑。都一塊放到ppt中。

五、說教學教法

學法傳統的教師說教的方法早已不適應當代孩子們的上課需求,因此,我覺得滿堂灌的上課方式也不適合孩子,成功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共同的探討,並且可以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此我採取了適宜幼兒學習的直觀教學法,討論談話法,講述法和提問法的教法,課堂中,通過ppt中形象直觀的圖片開啟孩子的思維想象力,也會讓他們動手去做一做,對幼兒提一些開放值得思考的問題,讓幼兒在談話中,自己的動手中獲得知識。為了體現幼兒的主題地位和“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引導幼兒通過看,說,想,做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主要採用欣賞法,講述法,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使師生在互動中學會觀察,思考,並且很好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部分出示ppt,出來一隻微笑的蝸牛,還有一封信,讓小朋友們說一說,蝸牛是什麼表情。

(二)展開部分

1、理解故事播放課件的同時,圖片會有小鳥,小白兔藍天,大象等各種事物,鮮明的顏色,直接刺激吸引幼兒的視覺,根據圖片一邊講述一邊提問。這是在什麼地方?怎麼會有這麼多小兔子呀?這都是些什麼動物呢?他們都是怎樣說話的?再接著假設性的問,如果你是小鳥,你怎麼打招呼,什麼樣的聲音,語氣呢?(注意引導微笑這個表情),接著再找出蝸牛的圖片,讓幼兒組對討論,說一說他為什麼不高興?什麼樣的表情呢?再告訴大家他不高興的原因,通過提問討論推動故事發展,實現認知目標。

2、完整欣賞故事完整看完聽完故事,以遞進的方式提問,小蝸牛為小朋友們做了什麼事情呢?小蝸牛為什麼會給大家送信?大家喜歡他的微笑嗎?為什麼?大家為什麼都認為小蝸牛很了不起?回答完後,慢慢給大家滲透:雖然他很小,只會爬,但是他有一顆愛大家的心,他願意幫助他人,因為幫助別人,所以大家都覺得他很了不起。這個環節對幼兒進行了情感上的深刻教育指導,放在課堂中間部分就是為了能夠將重點難點讓幼兒接受了解。

3、自由討論鼓勵大家大膽發揮想象力,看看森林的每個小小兔子能幫其他人做些什麼事情呢?那麼每個小朋友又能為其他人做什麼呢?

(三)結束部分給大家看一下那些微笑的憤怒的表情,讓大家看看說說哪個更好看,大家更喜歡哪個?拿出紙和筆,照著老師做的微笑或者自己發揮,做兩個微笑回家送給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可以放一些有關微笑的兒歌。

七、教學延伸

教師可以給孩子們拍照,幾個孩子們組一隊,做出最美的微笑的表情,拍好照片拿回家給爸媽看,並講講自己可以為其他人做哪些事情讓別人微笑。

老師們,今天我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希望在做老師能夠予以批評指導指正,我也會繼續改進和努力。謝謝大家!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3

一、選材來源:

此活動的選材來源於生活,筷子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一種餐具,他們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進食是我國的一大特點。

常言道,心靈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細協調動作。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從大腦各區分工情況來看,控制手和麵部肌肉活動的區域要比其它肌肉運動區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於大腦的發育。可見,及早進行手的活動功能訓練一方面可以讓幼兒享受用筷子進餐的樂趣,另一方面對幼兒的智力發育也有好處。中班幼兒的小肌肉不斷的發展,可以掌握多種動作技能,而且會比較協調。但班裡大部分幼兒不會使用筷子吃飯。因此,我選擇此教材讓幼兒在遊戲練習中學會使用筷子,並體驗其中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瞭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

2、鍛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定位於: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為此,我作了以下的準備: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隻碟子;每組一隻托盤,內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賣湯圓》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三、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我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示範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動作要領,通過教師準確的示範動作讓幼兒掌握學習內容和基本動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練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此時不必強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勢,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有個逐漸改進的過程,學會主要動作要領就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會越來越準確。第二次操作是實踐活動,通過品嚐食物進一步練習和鞏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嘗試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並體驗其中的樂趣。

3、遊戲法:中班幼兒處於遊戲的高峰時期,好動是他們這一年齡段的突出特點。因此,我設計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遊戲,讓幼兒充分體驗筷子帶來的樂趣。

說學法:

1.操作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動中我就引導幼兒練習筷子的使用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對教師示範的觀察進行練習,他們不一定會使用的很正確,那也不要緊,在第二次的實踐活動中,幼兒通過品嚐,強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師適時的個別指導,就鞏固了練習方法。在嘗試筷子進行各種活動時,孩子們通過使用筷子打擊節奏、搭建遊戲等活動中,他們的創造思維得到了發展。

四、教學過程: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

匯入活動——學習筷子使用方法——練習筷子的實踐活動——筷子游戲1、匯入活動“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我就採用謎語引起幼兒對筷子的興趣,“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過,酸甜苦辣一起嘗。”這個謎語形象的講述了筷子的外型特點和用途。在孩子們興趣勃勃的猜出謎語後,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並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標準,因此,我在幼兒第一次練習前,先示範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再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第二次的學習,我配上了音樂,讓孩子在輕鬆快樂的氛圍裡練習併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等動作。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於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節裡我為幼兒提供了豆類食品,讓他們通過品嚐鍛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在音樂中,孩子們無拘無束的使用筷子,邊吃邊和同伴交流,教師巡迴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後是小結使用筷子的好處。

4、遊戲活動。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在幼兒使用筷子品嚐活動即將結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奏,吸引幼兒一起來打擊節奏樂。這個遊戲活動滲透了藝術活動,在幼兒跳完節奏舞后,教師提問:“筷子還可以怎麼玩?”這個問題的設計為幼兒提供了創造發揮的空間,在這環節中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遊戲活動。

五、活動評價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節都是圍繞“筷子”來進行。本次活動,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體現了“整合”的設計思想,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使用筷子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變魔術》是未來出版社中班語言課本中的一節遊戲活動課,版面是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出現的,主要是一些孩子們經常見到的物體,並輔助了文字。本來是一節語言活動,但教材卻設計成了遊戲的形式,充分地抓住了中班孩子的特點,把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藉助變魔術來完成,既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又容易讓孩子接受,是一節很典型的語言教育活動課。

二、說教法

這節課主要是讓幼兒學會用數量詞描述一些物體,為了讓孩子能更多更好地接受這些內容,而且又學的輕鬆愉快,我抓住了教材的編排特點,利用變魔術這個遊戲,課前精心準備,把整個教育活動設計成小猴變魔術。

1、我利用小猴的圖片製成課件,因為孩子們知道孫小猴是很有本事的,正好會七十二變化,和變魔術能巧妙地結合起來,當孩子們看到孫小猴的時候就會興趣大增,這樣引題既抓住了孩子的興趣,又為後面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埋下了伏筆。

2、當孩子們興趣正濃的時候,我趕快用孫小猴的金箍棒引出將要出示的內容,巧妙過度,使教育活動順理成章地進入下一環節,藉助白板中變大變小的功能出示一些物體,孩子們就會覺得很興奮,學習數量詞就會輕而易舉,這樣就會大大降低教學難度。

3、當孩子們興趣未盡的時候,我又利用魔法袋給孩子們提供更多說話的機會,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摸東西,然後說出摸到的是什麼時,孩子們就會覺得這只是一個遊戲,而且會使孩子們的興趣更進一步,這個時候,我的教育活動也就進入了高潮期,留給孩子們充分的表達機會,讓他們在玩耍中輕鬆掌握知識。

4、為了檢驗孩子們對所學知識的記憶程度,我又利用孫小猴考考他們的環節,把鞏固知識和遊戲巧妙結合,也為活動的結束做好了準備。

5、在結束活動的時候,我故意留給孩子們懸念,要想讓小猴再變魔術,那就要好好表現,明天再見,整節活動順理成章,環環相扣,使教學內容輕鬆傳授,教育活動目標愉快實現。

三、說學法

中班的孩子只有4、5歲,在他們眼裡只有直觀的形象,在他們的世界中也只有玩,所以,我在設計活動時,充分地考慮到了這些特點,所以孩子們在學習的時候只有遊戲的感覺,沒有覺得有什麼負擔,留給他們最深的就是孫小猴變魔術,變了好多的東西,他們除了動嘴,還自己動手參與了遊戲,所以整節活動他們覺得好玩,興致也高。其實,在他們遊戲的過程中,他們已經把知識掌握了,教學已經達到了目的。這樣的活動既傳授了知識,又玩得開心,真是何樂而不為。

四、說活動程式

一)看圖談話引題

1、播放課件小猴子的圖片,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師一邊讓幼兒看圖一邊給他們口述兒歌,激發幼兒的興趣。

2、師:小猴子今天要給大家變魔術,它的魔法袋裡裝了好多好多東西,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出示課題;變魔術

二)引導學習

1、師讓幼兒閉上眼睛,看看小猴子變得第一樣東西是什麼?(一根魔法棒)

2、師:這根魔法棒什麼都不怕,有了它就可以變出更多的好東西,你們想不想看看?

3、利用電子白板中的資源,給幼兒變一些物體,讓他們用準確的數量詞表示物體。

4、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魔法棒的厲害呢?請小朋友到白板前畫出自己想畫的物體,並說出他們的名稱。

5、師:變了這麼多東西,我們還是覺得不過癮,乾脆把小猴子的魔法袋也讓我們摸摸吧。

6、師出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袋子,袋子裡裝滿了好多好多物體,讓幼兒自己摸東西,然後用“一XX”的形式來描述。

7、師:小猴子說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聰明,都了不起,它想檢驗一下你們是不是都記住了?播放課件圖片,讓幼兒一起說一說(主要讓幼兒鞏固所學內容)

三)小結

師:小猴子厲害不厲害?要想看更好的東西,你們好好表現,我還會來的,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