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錦集7篇

才智咖 人氣:1.94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錦集7篇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國小語文人教版教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1994年,在美國洛杉機大地震中,一位年輕的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而堅持不懈地挖掘了38個多小時後,成功救出14個小孩的故事。讚揚了"了不起"的父子倆,歌頌了偉大,無私的父愛,教育學生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堅定的信念,這樣才能戰勝困難,獲得成功。

二、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依據新課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標,以求實現"以人為本,終身發展,和諧發展"的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能正確讀寫、理解新詞。積累描寫人物外貌、語言的語句。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3、從課文中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說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表達人物思想品質的方法。

2、從課文中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說教法和學法:實踐自主互動平等對話的生命課堂課堂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師生生命成長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一群群鮮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對話、喚醒、碰撞、交融、分享,盡情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易於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適於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學習方法上以自讀自悟,讀文悟情為主,輔以小組合作探究。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引導者",教學時,應遵循閱讀課文特點,努力創設一種和文字相和諧的情境,用激勵性的語言誘發學生的思維,用階梯式的環節推動課堂深入。在平等對話中充分體現形式和內容的結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質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著濃濃的父愛之情,也許,我們並不怎麼在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這種平凡、樸實、無私的父愛在我們的生命遇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時,你能想象到它會爆發出何等驚人的力量?創造出怎樣的奇蹟嗎?

【設計理念:國小生認知興趣和求知慾望較為強烈,這樣設計抓住了學習興趣點,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後面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再次默讀課文,說一說這是一對什麼樣的父與子?課文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

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初步感知父親可親可敬,兒子可愛的形象。接著,緊緊扣住中心問題:"為什麼說這對父子了不起?"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使學生在理解、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過程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為父子之情而震撼。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根據《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結合第三學段"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的訓練要求設計的。】

語文是用心靈感動心靈,用靈魂塑造靈魂,用智慧開啟智慧,用人格砥礪人格的語文。只有用心去感悟,用情去體驗,才能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純淨的底色。

(三)品讀精華感悟"父子的了不起"

1、學生自由朗讀,在讀中感悟"父親的了不起"首先,學生彙報自己最受感動的語句。接著,引導學生重點品讀第12自然段。透過人物描寫的句子:"父親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讓學生想像父親艱難挖掘的過程,體驗父親救子時內心的焦急和無助,在詞句品讀中感悟到:父親有著驚人的毅力!忍受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這都是因為愛!

【設計理念:"讀懂"既包括讀懂這句話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讀懂作者用來表達情感的語言形式,瞭解課文的語言特色。這個環節意在讓學生領悟"父親"的了不起,受到崇高親情的感染和薰陶,同時讓學生消化、吸納課文的語言,掌握課文的語言形式。】

2、創設情境,從中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與文字進行對話。在情境對話中,使學生深刻地感悟父親因為悲痛,答非所問,不顧一切,只想著救兒子。父愛就體現在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言行中。

3、對比閱讀,比較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面對父親的堅持,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人們認為他精神失常了。這位父親真的精神失常了嗎?針對這個疑點,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2—1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其他父母的詞句,與這位父親的言行進行對比。在比較閱讀中,學生從"匆匆趕來、大聲哭喊、絕望地離開"等語言,體會到其他父母也是愛孩子的。只是,在特殊的環境下,他們的愛顯得理智。而這位父親,在人們看來是"失常"的,但"失常"得可敬!學生在對比中感悟到:父親的不同尋常,正說明他愛得更堅強!愛得更執著!愛得更深厚!他的愛,使兒子等十四位同學獲得了又一次生命!父愛創造了偉大的奇蹟!這偉大的愛可歌可泣!

【設計理念: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並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4、品讀精華感悟"兒子的了不起"

當我們還在感動於父愛的偉大時,課文中,一個七歲的了不起的孩子——阿曼達,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了又一次強烈的震憾!這個在地震後的黑暗廢墟下,呆了三十八個小時,卻能保持鎮定的孩子,這個在獲救時,首先想到別人的孩子,他在可怕的處境下,想了什麼?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呢?

在體會父親的了不起時,通過引導學生抓住父親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體會父親內心情感的。在體會阿曼達的了不起時,運用同樣的方法,採用小組內讀一讀,議一議,寫一寫的方式學習。先聯絡課文及生活實際,走進阿曼達的內心世界,寫出阿曼達在廢墟下的內心與言行,再聲情並茂地讀出來。通過讀寫融情來體會:是父 親的承諾,是父親的愛給兒子帶來了巨大精神力量!兒子對他人的愛,是父愛的傳承!

(四)讀中融情,感悟父子愛的力量源泉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創造性地閱讀,有助於突破教學難點。當學生沉浸在父親不同尋常的愛裡,不禁要問:他的精神力量來自哪裡?這個教學難點,我想通過導讀使學生讀中感悟,主要設計這樣幾個導語:

1. 這位可憐的父親,左肩扛著肉體的傷痛,右間扛著精神的壓力,是什麼力量支援他這樣做。

2. 當父親看到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倒塌了,悲痛欲絕地時候,支撐他的就是這句話。

3. 當他一次一次想放棄的時候,回想在他耳邊的時候還是這句話。

4. 當他傷痕累累就要倒下,給他力量的依舊是這句話。

5. 這句話讓父親成為一座大山,這句話也是大山的寫照,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讀這句話。

【設計理念:"以情帶讀,讀中悟情"是閱讀教學的立身之本。"以情帶讀"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體驗、想象、靈性的情,是充滿了生命活力的情。"有情賞讀"旨在引領學生回讀原文,把讀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學生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投入地讀課文,帶著自己的情感去體驗作品,與書本上的文字"激情交流",父親與兒子的"了不起"將通過有"情"朗讀在學生的腦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五)巧改課題,昇華情感

這一環節,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讓他們為課文換個題目並說明原因,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文中情感的感悟。學生可能會改成《了不起的父與子》、《勇敢的父與子》、《偉大的父與子》等等,只要能說出正確的理由,教師都給與肯定,這一訓練昇華了情感,突破了難點。

【設計理念:讓學生深入閱讀,深入思考。解決了文章需要學生理解、感悟。,體會的所有關鍵或要點,而且在討論、發言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讀書、引用能力和表達說理能力。】

(六)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既簡明扼要,又凝聚著強烈的感情,滲透著深刻的理性。再加上學生的情感,讓整堂課真正成為和諧互動、學習的樂園。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人教版第二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學生們喜聞樂見的韻文體裁形式描寫了一群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事。小畫家們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作品。而青蛙他們不同——正在冬眠呢!課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種動物爪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

《雪地裡的小畫家》這篇課文位於第一冊教材的第七單元,它在這冊教材中起著總結和提高的作用。 這篇課文極富兒童情趣,形象生動可愛且都是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特別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於是,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我以“學生的主體性原則”這一教學理論為指導思想,每一個層次都注意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1、方法性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蟲 目”;(2)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2 、情感性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思想感情。

3、 能力性目標

以初讀 、精讀 、有感情地朗讀 、表演讀為主線,在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自身的朗讀能力。

重點與難點

本文采用擬人 、比喻的手法介紹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特點,生動有趣,因此,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瞭解課文內容就成為本課重點,瞭解青蛙冬眠的習性是本課的難點。

二 說教法

因為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富於想象的心理特點,依據教材特點,擬訂以下教學方法。1 創設情境法 。通過課件創設美麗的雪景圖,以及教師豐富的表情 、動作等,為學生創設美妙的情境,使學生醉於境中,開心學語文。2 以讀代講法。新課標強調,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還給學生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因此,教學中,我不越俎代庖,多讀精講,以讀代講,使學生在讀中獲得個性話的情感體驗,在讀中積累、內化語言,培養語感。

三 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運用讀書入境法、合作探究法和聯絡生活法等進行學習。

1、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的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在學習《雪地裡的小畫家》過程中,我著力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表演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

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質。

2、合作探究法。新課標倡導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小組討論“小畫家們怎樣作畫?”等等。在講到動物冬眠習慣這環節時,讓學習小組合作問答句式進行創編等。

3、聯絡生活法

語文與生活是緊密聯絡的,正如美國某位教育家所說:“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課堂上,我積極引導他們把學習語言的觸角伸向課外,給他們創設一個暢所欲言的環境,如:“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有冬眠的特點?”學生興趣很高,一下說出了“蛇、狗熊、刺蝟”等等很多動物。再此基礎上進行問答句式的創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說教學程式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師匯入:咱們班小朋友個個都是畫畫能手,說說你們會畫些什麼?你們會畫這麼多畫,太棒了!現在有一群小畫家,不用顏料不用筆卻能畫出畫,太神奇了!想去看看嗎?如此設定懸念,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慾望。隨後師揭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齊讀課題之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讀課文,畫出生字,要求學生藉助拼音把音讀準,之後讓學生認識生字,可採用自由讀、學習小組讀、班上交流等多種形式,使生字在課堂多次利復現,讓學生迅速記住生字。

三、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可按以下流程組織初讀課文:同桌一起讀——指名讀,讀完評議——小組賽讀——師生合作讀。

四、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激情範讀,引生入境。課件演示雪地背景圖,師激情範讀一、二句,學生學學文中小動物,讀出小動物來到雪地中的歡快心情。

2、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鼓勵學生質疑解疑,重點引導學生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1)小畫家們畫了什麼?怎麼畫?

(2)它們畫的畫為什麼不一樣?

(3)青蛙為什麼不參加?哪些動物也要冬眠?

(4)仿照書上問答句式,進行問答句式創編訓練

(如:狗熊為什麼不參加?它在洞裡睡著啦!)

4、形式多樣,感情朗讀

通過師範讀,生帶動物卡片讀,小組賽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讀。

五 拓展思維

演示課件:老虎等動物雪地作畫

引導學生談話:雪地裡又來了一群小畫家,他們畫出來的畫會是什麼樣的呢?先小組內說一說,再動筆畫一畫。

六 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文章精華的體現,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本堂課,我設計瞭如下板書:

  雪地裡的小畫家

  小雞 小狗 小鴨 小馬 青蛙

  竹葉圖 梅花圖 楓葉圖 月牙圖 冬眠圖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3

1.文章結構。

文中有三次“親切、舒服”,體現了文章感情深化的三個層次:

(1)引入初進大興安嶺;

(2)描寫“嶺、林、花”及由此產生的感想;

(3)林場所見,頓悟“興安嶺”的含義。

2.本課教學內容的選定。

全文以“引入”、“嶺、林、花”、“感想”三塊劃分,設計為三課時。本節課為第二課時,教學內容以體會景為主,只滲透情感。也就是通過教學“嶺、林、花”,體會大興安嶺的那種柔美,朦朧感受作者在字裡行間中流露出的一些真情實感。這種設計,也是符合本單元教學訓練重點的考慮。

3.設計思路及指導思想:

(1)教學觀念大膽突破、創新實踐。

全課力求體現一種“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情感體會來替代老師對文章內容單一講解”的主流教學思想。通過有目的,有層次的讀,整句整段的讀,重於情感體會的讀,來形成以讀為本的特點,和學生由“讀通—讀熟—讀懂—想讀、想體會”的層次。

貫穿全文“嶺、林、花”三方面的,是同一個問題“你體會到什麼?從哪兒體會到的?”這兩個問連起來提出,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說出一段完整的話符合六年級學生的要求。這也是啟發式教學最有力地措施、表現!

本課教學共六大環節:

一.情景引入;

二.理清內容層次;

三.學2自然段(“嶺部分”);

四.學3、4自然段(林);

五.學5自然段(花);

六.結尾總結。

教學一開始就是默讀全文並思考,以此分清內容。緊接著齊讀2-5自然段,理清層次。在學習2自然段的“嶺”時,也是通過學生朗讀體會特點,在回答中再讀再體會這樣來理解的。突破這部分難點後,又以老師的小結激情再讀,更深一步體會。

第三至五部分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內容,分別設計了3個、3個、1個教學點。第三部分的主要訓練點是“體會嶺的多”、“體會嶺的溫柔”、“體會作者的情”,三個教學點是以讀為主;而第四部分的三個訓練點“理解綠顏色的多”,“理解為什麼大興安嶺,被稱作林海”和“理解寫法”,則主要採用了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模式,力求體現老師在教學設計上的創新。分頁標題#e#

(2)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本課重要指導思想。

學生創新,首先老師應有創新。因此在教案設計,教學細節處理的考慮上,頗下了一番功夫。

“創新從質疑問難開始。”於是本課採用了局部質疑問難來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處理問題。在第四部分最大限度地發揮、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回答不求唯一,允許發表不同見解。老師對於問題的答案,是以尊重學生的各自見解為基礎,進行總結定性的,而非事先預備。

老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設計為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有層次,有目的地讀,一步一步地體會景中流露出或激發出同感產生的那種情。老師的講解在文中安排所佔比例僅有,屈指可數。更多的時間,是讓學生體會讀,讓學生說感想,表達見解。

並且,此部分的教法和教學流程設計是靈活的:隨學生而應變。採取以學生讀“體會最美,最喜歡的句子”來引出三個教學點,相機對三個教學點作出不同形式的處理—有設問、有討論、有朗讀指導。學生的理解明顯地輕鬆到位。

文章結尾部分設計了“用一句話表達自己感想或者讚美林海”這一環節。既是在反饋學習情況資訊,也是在創新思維,是設計的一個擴充套件訓練——全課的高潮。

另外,縱觀本課還設計了、包含了一個學習方法的指導:先在講第三部分“嶺”時,提出學習方法——1.讀書;2.體會特點;3.批註特點;4.體會作者感受。再在第四部分的教學引入時,有意地提到“同樣的”用剛才的方法自學。最後,過度到第五部分自學。使學生通過本課學有所獲。

實際上,整個過程主線就是:充分相信六年級學生的能力,儘量放手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結合交流討論,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一種理解文章的學習方法。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學目的

(1)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課文,感覺鄉親們冷靜無聞、無私奉獻的精力,並使學生從中受到薰染、薰陶。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身邊事物的習慣。

二、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鄉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

教學難點則是理解為什麼說“搭石”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三、說教學方法、學法

在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至關重要。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文中美好的情感。

四、說教學基本流程

對於本文教學,我設計的教學流程一共分為四個部分:一、談話匯入,創設情境;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四、課外拓展,談自己身邊的事。

在談話匯入、創設情境的`環節中,針對孩子的情況,我提了最簡單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再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第二個環節是整體感知,初識搭石。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並讓學生思考:什麼是搭石?

學生自由讀課文後,認讀生字詞,接著再交流問題“什麼是搭石?”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句子讀一讀,使學生理解“搭石”的特點及作用。

第三個環節是細讀課文,體會情感。在這一環節中,我重點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話,抓住“與學生一起尋找美”展開教學,使學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義。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重點引導:

在品讀第二自然段時,重在讓學生體會上了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品質。為此,我採用想象說話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促進朗讀能力的提高。比如引導學生體會老人的內心世界,提問:老人踩了不穩的搭石,心裡會怎麼想?老人不是急著趕路嗎,擺好搭石後,為什麼還要踏上幾個來回呢?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老人呢?相信經過師生這部分的問答,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在此基礎上的朗讀也會更有深度。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刻畫的是一幅人們和諧有序走搭石的景象。教學時,我重要捉住“行動是那麼和諧有序”、“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等,讓學生邊讀邊睜開想象,感覺人們走搭石的節拍,諦聽那走搭石時發出的輕而有力的踏踏聲,說出眼前目今表現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田地領會美,感覺美。文章的第四自然段,筆墨樸素,但是簡樸的事變中卻閃耀著優美的頭腦,散發出融融的暖意。在引導這一部門的朗讀時,我重點捉住“人們把這當作理所雖然的事”這句話,引導學生深入明白“理所雖然”這四個字所表達的情緒。

我捉住“溪邊讓路,背老人過溪”這兩個詳細事例的形貌,加深學生對“理所雖然”這個詞的明白同時,又使學生逼真地感覺到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力。

課文第五段的教學,重在點破文章主題,使學生明確本文看似寫石,實則寫人。使學生進一步領會作者借搭石所歌頌的無私奉獻,同心專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並引導學生朗讀。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組“語言的藝術”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楊氏之子》,我將從以下方面闡述對這節課的思考。

一、說教材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物語言的精妙,在語文學習中積累語言。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是國小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課文行文簡潔,不足百字,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文章內容特點、學生情況和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

3)瞭解文言文的基本特點。

4)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

5)抓住重點詞,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和聰明機智。

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學生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把沒寫出來的內容補充出來,應做為難點來突破。

三、說教法:

閱讀教學的核心是讀,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文言文匯入——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意在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四、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習本課的主要方法是朗讀。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美讀—熟讀—誦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讀寫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講課文之前,我先以上一單元日積月累裡的古文詩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提問,我說前半句,學生回答後半句,再讓學習展示這樣的語言自己還積累了哪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等等,一下子點燃了同學們的上課熱情,孩子們說了很多我預設之外的文言文詩句,這樣我很自然的過渡:像剛才大家說的這些語言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完整的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們理解“楊氏之子”。我是這樣做的:問學生“貴姓”,教孩子們用“免貴姓什麼”來回答,再追問大家:“那他是?”同學們便饒有興趣的回答“李氏之子”或者“何氏之女”了。引導學生很好的理解並且運用了這個知識,學習效果很好。

起初,我設計的先讓孩子們自由讀,然後指名讀,再針對問題來重點指導。王恩瑞王主任看了我的設計,提出來,這是學生們第一次學習文言文,有必要教師先泛讀、隨之領讀,再讓孩子們練讀。我馬上調整了我的設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並在課堂上指出“讀”就是學好文言文的訣竅。

(三)根據註釋,疏通全文。

本課只有五句話。學習第一句話,同學們翻譯起來很簡單,“樑國姓楊的人家有個孩子,九歲了,非常聰明。”我問“哪個字意為非常”,孩子們輕易說出“甚”,我舉例子,那麼咱們班的小磊很可愛,可以說成?淼淼讀書聲音很動聽,可是說?星辰長得非常非常帥,可以說?這樣,“甚可愛,甚動聽,甚帥”孩子們理解的很好,也會用了,而且課堂氣氛很歡樂。隨之著重理解通假字“惠”,同智慧的“慧”,這裡其實不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通假字,我們在此處複習了《清平樂村居》中“最喜小兒亡賴”的“亡”,和日積月累中“路曼曼其修遠兮”的“曼”,既回顧了舊知,又加深了對通假字的認識。

第二句重點理解“詣”字,詣多指拜訪尊敬的人或長輩,可見這楊氏非同一般,是孔君平尊敬的一個人,而且楊、孔兩家交往甚密,不然怎會“乃呼幾齣?”這個小孩怎麼會知道來人姓孔?既然如此,就不能理解為孔君平是以楊梅取笑楊氏子,而是開個玩笑,“考考”他,是不是“甚聰惠”。

第三句當孩子們翻譯出是“楊氏子為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時,我提問:“文中並沒有寫出是誰為誰端出水果啊”“為設果”中並沒有指明,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自然提出是根據上一句話得知的,這時點撥學生:文言文的語言表達十分精練,表達的時候跟我們現代文可不一樣,像這一句就省略了主語,叫承前省略。(指導學生注在文中)理解的時候我們就要聯絡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補充。這種方法我們現在也經常在用,叫(板書:聯絡上下文)。

第四句和第五句我們要重點品讀,尤其要體會語言的巧妙。孔君平以姓氏做文章和楊氏子開玩笑,小傢伙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機智地作以回答,我利用板書,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了兩人對話的弦外之音。同時,又著重體會了“未聞”和“夫子”兩個詞語的使用,反應出楊氏子不但機智,還很禮貌,真不簡單啊!我設計了兩組讀,分別由我來說上句:“此是君家果”學生分別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再譯成現代文來說一遍,很明顯地體會出加上“未聞”,語氣是多麼的委婉。再說“夫子”,怎樣的人可以稱得上‘夫子’?

師:如果來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張君平、李君平,還能稱夫子麼?(不一定)如果來的是阿姨呢?(不能,因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老師可以稱為——夫子嗎?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小男孩呢?(不行,因為夫子指的是大人。)

師: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齡比較大的男士。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沒有文化、目不識丁的老農,我們可以稱他為夫子麼?(不行)

師:一般有文化、有涵養的成年男子,可以稱為夫子。比如孔子我們就稱為──(生齊: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我借當時正好校長和幾位老師在場,順勢提問,比如你們的苗校長,可以稱為——苗夫子,張校長可以成為---張夫子。何老師呢?張老師呢?學生馬上反應說“不行,夫子是指男的!”可見,稱孔君平為“夫子”是多麼的得體啊。

這麼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

小結:楊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禮,怪不得文章一開頭就說了!齊讀:(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補全板書:甚聰慧

此處,我做了一個這樣的設計,拓展孩子們的思路,非常有意思。

我問如果來訪的客人姓黃,你覺得他會怎樣回答?

生:未聞黃瓜是夫子家菜。……未聞黃鶯是夫子家鳥。……

又問如果來訪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黃,而是其它的姓,你會說一句嗎?孩子們反應很快,不遜於楊氏之子啊!這是我補拍的片段,不過再現了課堂真實的場景。

(四)指導背誦。(機動)

(五)閱讀連結、好書推薦

回顧方法:推薦閱讀《世說新語》。你會發現學習文言文很有意思。

六、說板書:

這樣的板書設計,內容精當簡約,點明“讀”的重要。能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感受到課文是從“孔、楊”兩姓上做文章,引發出歡樂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孩聰惠,表現在反應快,會聽、會說,突出了文章重點。副板書當中學習方法的歸納更是簡明、實用。

總之,整堂課始終以學生為主,以讀為主,讀中解,讀中品,最後熟讀成誦,既使學生讀懂了課文,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太陽》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六組的一篇科普短文。文章採用了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說明太陽與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課文共有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第二部分講太陽和人類的關係,從太陽和動、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氣候的變化及太陽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現出太陽與人類關係的密切。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是本文寫法上的重要特點。

2、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教材分析和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依照“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和要求,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繁殖”等12個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教學重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二、說教法和學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說明方法,所以我採用啟發式教學,通過層層深入的啟發、引導閱讀,讓學生逐步明白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

比較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2、讀寫結合法。本課的4—8自然段都是講太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這一部分內容,語言優美,文字流暢,在學生充分感悟語言的基礎上,我

讓學生模仿曾經學過的詩歌《假如》的表達方式,進行讀寫結合,讓學生把了解到的知識,學到的語言及表達方法進行重構,轉化為新的言語,讓語言和知識在轉化中再一次得到同構共生。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三、說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本課我打算用2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環節是初讀課文,學習

課文的生字新詞,初步感知太陽的特點。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細讀課文1—3自然段,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略讀4—8自然段,對學生進行言語能力的訓練。

下面,我著重來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這節課我共分四大板塊:第一板

塊——匯入新課;第二板塊——抓住特點,品讀方法;第三板塊——欣賞語言,學習表達;第四板塊——總結,發散。

第一板塊——匯入新課

1、出示課件,欣賞一段動畫:后羿射日

2、畫面定格後,老師導語:這個動畫的畫面是非常好看的。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它卻有許多不科學的地方。你能結合上節課的學習,來挑挑這個故事哪些地方不科學嗎?相信在上節課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能夠很快說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后羿的箭是不可能射下太陽的,因為太陽離我們很遠,太陽很大,太陽很熱。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遠大熱)

【動畫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新課伊始,我用動畫片匯入,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挑出動畫中的不科學的因素,不僅是對學生上節

課所學的一種回顧,又能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第二板塊——抓住特點,品讀方法

【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重難點,我採用合作學習,彙報交流的方式,既避免學生學習起來感覺枯燥,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同時有扶到放的指導過程,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我一共分四步來進行引導的】

1、引導過渡:學習說明文,我們不僅要明白它說了什麼(隨機板書:說什麼),還要體會課文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特點說清楚的。(板書:說清楚)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第1~3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這些特點寫清楚、寫明白的。然後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特點認真閱讀。

2、合作學習:學習《太陽》這樣的相對較為枯燥的科普說明文,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始終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因此,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願結組,討論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特點寫清楚、寫具體的。同時我也深入小組參與討論,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

3、彙報交流。

(1)學習“遠”的小組彙報。

首先,學生一定會彙報,太陽“遠”的特點是通過這句話來說清楚的:“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但是,三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說明文,對於說明方法肯定還不熟悉。因此,我利用課件出示這樣一個口頭練習,太陽離我們有()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就是坐飛機,也要飛()。

在指名口頭練習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髮現:同學們,就這樣說著說著,你有沒有發現括號裡所填的內容都是什麼詞?預計學生一眼就能明白,都是數量詞。於是我相機點撥:象這樣通過數字來進行具體說明的方法,就叫做列數字(板書:列數字)

最後齊讀這句話,加深對列數字這一說明方法的理解。

(2)學習“大”的小組彙報,

預計小組學生很快就能說出,是運用了比較的方法。(板書:作比較)我會問:你怎麼知道的呢?學生可能會說:因為書上的學習泡泡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知道這樣比較的好處。我會藉機表揚這一組的同學,並告訴大家,讀書時注意泡泡裡的話,既是一種方法,又是一種習慣。

(3)學習“熱”的小組進行彙報。我要求這一組學生在聽完前兩組彙報後,說得要有條理,比如:課文介紹太陽“熱”這個特點的時候,採用了說明方法,從哪個句子可以看出,並把這個句子讀出來。

預計學生有了前面兩組的彙報,能很快明白,這一段,也運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如: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2500倍。

其實,這三段話中,還有舉例子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但是,對於作為剛接觸說明文的三年級學生來說,我認為一下子掌握這麼多的說明方法,容易混淆。因此,對於這兩種方法,我準備只作簡單介紹。我這樣引導:“同學們,其實這三段話中,還有舉例子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現在就以第三自然段為例,你能說說哪一句用的是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哪一句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這樣引導大大降低了難度,學生很快就能明白:“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是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就是鋼鐵碰到他,也會變成汽”用的是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板書:舉例子打比方)

4、通過開展師生、生生朗讀競賽的方式,進一步感受太陽的特點及恰當的說明方法。

第三板塊——欣賞語言,學習表達

【本課的4—8自然段都是講太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這一部分內容,語言優美,文字流暢,學生在第一課時就已經讀明白主要講什麼了,因此,我把這一板塊的教學重點放在欣賞語言,學習表達上。】

1、自主品讀,欣賞語言

我是這樣引導的:學習說明文,我們不止是瞭解文章中蘊涵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品味這些知識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表現的。請大家細細地

讀讀課文4—8自然段,你覺得哪些地方的語言值得你特別欣賞,邊動筆墨邊讀書。

學生品讀課文,教師巡視。

2、學生暢所欲言,彙報自己認為值得特別欣賞的語句。由於學生的個性不同,因此,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門的,我就不作詳細說明。我會相機點評如:你很會品讀課文的語言;

你有很敏銳的語文學習能力等等。

3、剛才,同學們已經充分地感受到了課文語言的優美生動。其實,我們也有能力來運用這些生動優美的語句。(板書:會運用)

課件出示要求:再次默讀課文4—8自然段,用下面的句式來寫一些太陽和人類有著怎樣密切的關係。

假如沒有太陽,;……

4、指名學生把自己所寫的小詩深情地朗讀出來。

老師小結:是呀,假如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5、指導朗讀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正如著名特級教師吉春亞老師所說:常識性的課文課文應該怎麼上才姓“語”?惟有著眼於語言形式,促使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得到培養。以上這種變換形式,文改詩的設計,可以讓學生把了解到的知識,學到的語言及表達方法進行重構,轉化為新的言語,讓語言和知識在轉化中再一次得到同構共生。】

第四板塊——總結,發散

1、老師導語:學習了《太陽》,我們瞭解了有關太陽的知識以及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老師現在考考大家,看看誰的課外知識最豐富,誰能說說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都利用太陽進行了哪些發明?

預計學生能說出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汽車等等。

2、引導發散:你們將來還想利用太陽發明什麼呢?

學生自由想象,老師加以鼓勵:真不錯,希望有一天老師能用上你們發明的東西。

【本組教材都是圍繞“神奇的科技世界”這個專題編排的。讓學生說說“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都利用太陽進行了哪些發明?“再到“你們將來還想利用太陽發明什麼呢?”以生活為依託,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慾望和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說板書設計

21、太陽

說什麼說清楚會運用

遠列數字

大作比較

熱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

【板書是微型教案,我的板書密切結合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詞語,用箭頭表示本課教學的思路,清楚地顯示了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和學生學習的思路,為學生今後學習說明文指名了方向。】

人教版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7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壯麗的祖國山河”為專題,安排了4篇課文,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在充分的閱讀中,領略自然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課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句,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美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思路清晰,詞句精確而具體。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參”,理解“威武”“交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瞭解我國的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生字詞;描寫海域物產的段落。

難點:學習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出示圖片,激趣匯入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三、細讀感悟,感情朗讀 四、回顧課文,加深感受

一、出示圖片,激趣匯入

[ 為了讓學生快速地走進課文,我設計了這樣的匯入環節 ]

師:同學們,“十一”長假時你們和爸爸媽媽去了哪些地方遊玩?

生自由說 。

師:這節課老師帶你們一起去遊覽一個地方。(出示西沙群島風光圖片)

師:知道是什麼地方嗎?(板書:富饒的西沙群島)

生:齊讀課題,指生說說“富饒”的意思。

師:簡介西沙群島: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是我國海防的前沿哨所,位置非常重要。(螢幕出示地圖)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預習能力是國小生應具備的自學能力,我課前佈置預習,課堂上給學生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養成讀書動腦的好習慣。]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檢查字詞:

a、出示生字詞

b、指名讀詞並說說哪些字容易讀錯,重點強調“饒”、“棲”、“漁”“嶼”幾個字的讀音,再齊讀詞語。

c、讓學生說說“威武”和“交錯”什麼意思,

d、去熟字留生字,採用開火車讀的方式鞏固讀音。並讓學生選字組詞說話

3、指名接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內容是什麼。

[課標要求中年級開始,要初步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這學期讓學生預習時要想主要內容。但學生概括起來還是會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在學習課文時逐步引導他們概括好。]

三、細讀感悟,感情朗讀

(一)、學習第1自然段。

讓學生結合預習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有了以往的經驗,學生能找到文章的中心句: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然後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二)、學習 2~6自然段。

1、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呢?請同學們找到有關的內容讀一讀,並結合重點詞句體會。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這時不必強調按課文內容的順序進行,但教師應該在學生彙報某段內容時,引導學生集中彙報本段以後,再進行別的自然段。)

[這樣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

2~6自然段的內容我是這樣處理的:

3、4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處理細緻一些

第3自然段:通過圖片認識珊瑚;用舉例子和做動作的方法理解“蠕動”和“威武”;認識多音字“參”;指導朗讀出珊瑚的美麗,海蔘的懶洋洋和龍蝦的威武。

第4自然段:

1、當學生談到第二句話“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時,螢幕出示圖片,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文中相對應的描寫魚的語句,理解魚奇特的樣子和優美的姿態。

2、“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a、從哪裡可以看出魚多?(引導學生聯絡上文回答,找到“成群結隊”、“數不清”理解魚的數量多;找到“各種各樣”、“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理解魚的種類多;)b、看畫面。(進一步感受魚多)

3、進行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

4、領悟表達方法:這一自然段是什麼結構?(因為在趙州橋一課已經學習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一部分學生應該能發現本段也是“總—分—總”的結構方式。)然後分別找到總起、分述和總結的句子。

2、5、6自然段處理簡單一些

第2自然段:教師說明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指名讀出海水的美。

第5自然段:結合圖片理解“顏色不一”和“千奇百怪”;通過讀感受貝殼的美和海龜的有趣。

第6自然段:引導明確本段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並找到關鍵詞“各種”“遍地”“厚厚的”。

[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始終注意以讀為主,通過抓住關鍵詞句和課件演示讓學生體會感情,突破難點。在不脫離文字的前提下,將積累詞語和理解課文內容有機聯絡在一起,並通過多種形式調動學生朗讀的熱情,使學生在讀議中悟出情理。]

(三)、學習第7自然段。

師:西沙群島是如此的美麗和富饒,那麼島上的英雄兒女們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齊讀課文的第七自然段。

[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我沒做重點處理,以讀代講既節省時間又使教學環節輕重有致。]

(四)、總結

讓學生看板書再次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板書:熱愛]

[這樣做是為了訓練學生更完整地表達,進一步培養概括能力。]

四、回顧課文,加深感受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或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加深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板書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群島

風景優美 海水

海底 熱愛

物產豐富 海灘

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