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班說課稿範文彙總十篇

才智咖 人氣:3.07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小班說課稿範文彙總十篇

小班說課稿 篇1

說教材選自《中國幼兒百科畫冊》下學期,我之所以選擇此次活動,是由於按物體輪廓塗色是小班繪畫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幼兒在以後的活動中所必需要掌握的技能,是一種表現技法。對發展小班幼兒的小肌肉群、各種動作的和諧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在這次活動中,教師要求幼兒在汽車的輪廓內能順著一個方向塗色,正確使用油畫棒,並在此過程中能分辨幾種基本的顏色。

由此我制定了以下兩個活動目標:

1、認識紅、橙、黃、綠四種顏色,學習使用油畫棒在一定空間內塗色。

2、探索學習順著一個方向細心地使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塗色。

本次活動的重點:認識四種顏色,學習使用油畫棒在一定空間內塗色。難點:順著一個方向細心地使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塗色。

說活動準備為了讓幼兒愉快的進行活動,積極投入活動中,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磁帶、錄音機等,還有印有汽車輪廓的紙。

說活動過程本次活動我分三部進行:

第一,採用情境激勵法,即教師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美妙的汽車展的情境,引起幼兒興趣,使之在身臨其境中產生追求美與表現美的慾望和熱情,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去創造。

第二,採用講解演示法,通過教師、個別幼兒的講解演示,讓幼兒學會塗色。

第三,首尾響應,以汽車展的形式進行作品講解。

一、情境匯入

“今天,我們小二班要開一個汽車展覽會,你們想開嗎?”這樣的問話一定能讓幼兒感到親切、有趣,興致勃勃地參與塗色活動。師幼一起聽音樂,做開汽車動作。開到目的地,“啊!這裡的汽車真多呀”然後,讓幼兒看看說說你都看到了什麼顏色的汽車呀,在這裡教師可適當提醒幼兒不知道可以問老師,或者問知道的小朋友。小班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很強,他們能夠正確地辨別多的顏色,但都不能正確說出它們的名稱。在作畫時,往往任意取用一種顏色,不加選擇地進行塗色活動,也不知道換顏色,有的一種顏色一直用到結束。於是在活動中,通過提問:“在小樹下的汽本是什麼顏色的?小狗開的汽車又是什麼顏色的呢?……”觀察了這麼多汽車以後,教師可以以提問方式讓幼兒參與塗色活動“你們想不想也把你們的汽車拿到汽車展上去展覽呢?”這時幼兒一般都想親身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講解法深入掌握

運用講解法讓幼兒掌握塗色方法。在這一環節中,我著重體現以幼兒為中心教師為輔的教育思想。首先我請個別幼兒在其他幼兒面前嘗試塗色活動,在他塗色的過程中進行鼓勵、幫助,並作簡單的點評,讓幼兒更理解塗色的每一個細節。如果讓這個幼兒塗完整輛汽車,顯示時間不允許,會影響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其他孩子也會耐不住性子,所以待他塗完一小塊面積後,就可以由教師來完成了。教師邊示範邊講解,要求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來回反覆地塗,儘量不要留空隙,不要塗到輪廓線外,能使用不同顏色塗色。在幼兒塗色過程中,教師邊看邊指導幼兒正確的坐姿等。完成塗色活動後,教師可請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三.作品分析

教師可選擇塗的較好的作品開始講解,引導幼兒從色彩上、均勻度上自由評說,當然,除了對幼兒作品進行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橫向比較外,教師還要對幼兒進行個別幼兒的縱向比較,讓他們知道色彩豐富、塗色均勻的作品才好,讓每個幼兒都得到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從活動中獲得成功、快樂的體驗。

四、活動廷伸

小朋友們畫了這麼多漂亮的汽車,是不是也畫一些送給別的班的小朋友一些呢。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小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選擇:大家都知道,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而且隨著年齡的發展,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控。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為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物件,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因此,教材的選擇至關重要,正如《綱要》中所說的,“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而此活動〈好聽的歌〉既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而且本教案,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種物體發出的各種不一樣的聲音,把語言、科學內容有機地聯絡起來,即加深了幼兒對詩歌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科學活動的能力。還使他們對

優美動聽的聲音產生了好奇心,平時更加善於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個目標:

並在活動中,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充分的課前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步驟為:

激發興趣——動手探索——幼兒交流——觀看多媒體——欣賞詩歌(遊戲)——音樂遊戲(好聽的歌)——延伸活動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活動環境,準備了很多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你們看看都有什麼啊?這些東西可好玩了,還能唱出好聽的歌呢?而且每個東西唱的都不一樣呢,小朋友想不想聽?從形式和內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為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才開始萌芽,簡明的導語直接切入主題,豐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二)、動手探索

根據小小班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我為幼兒安排了動手探索,為每組幼兒提供了很多能發出各種不一樣聲音的物品,供幼兒動手操作。在這個活動環

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鬆的活動氣氛中,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比較各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獲得的經驗是很零碎的,單一的,那怎麼給幼兒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呢,讓他們瞭解每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呢?

(三)、幼兒交流

於是,在自由探索過後,我就採取讓幼兒自由介紹自己玩了什麼,發出了什麼聲音,和別的聲音一樣嗎?這樣的方式對幼兒獲得的經驗進行整理。由於物品在幼兒的手裡,幼兒模仿的聲音和結合實物進行,還可以請其餘的小朋友學一學,說一說,他模仿的像不像,避免了單一性。

(四)、觀看多媒體

小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性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除了這些物品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大自然也有很多奇妙的聲音呢,那他們的聲音又是怎麼樣的呢?小朋友想不想聽聽?採用多媒體教具,把幼兒帶入了奇妙的聲音世界,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學一學。能再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活動的興趣。視覺聽覺的完美結合,促進了幼兒的思維的發展。

(五)、欣賞詩歌(2遍)

將幼兒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達出來,詩歌語言簡單,節奏明快,幼兒易懂易讀,在詩歌欣賞2遍之後,採用師生問答的方法,加深幼兒對聲音的記憶,同時也為後面的音樂遊戲奠定基礎。

(六)、音樂遊戲(好聽的歌)

把〈小動物怎麼叫〉改編成(好聽的歌),和幼兒表演唱,使幼兒情緒到達最高潮,藝術融入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讓

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七)、延伸活動

可請幼兒在課間,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找找生活中還有什麼奇妙的,不一樣的聲音。持續和拓展幼兒對各種聲音的探索和研究的興趣。

三、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祕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於是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兒根據教師準備的物品進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動在引起興趣後,採取了操作,讓幼兒在動一動,敲一敲,聽一聽中獲得感知,比較出不同的物體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2、交流討論法:進行了探索操作,我創造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通過介紹,讓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深化了幼兒各自的認識。

3、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音樂遊戲的環節中,我引導幼兒和教師進行一問一答的表演遊戲,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掌握了詩歌中的語言。

4、提問法:設計提問,引導幼兒想問題,回答問

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這也是語言教育的任務之一。

5、演示法:我還通過多媒體,把大自然的許多聲音演示給幼兒聽,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幼兒去聽去猜去模仿,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和審美情趣的統一。

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四、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加升華了情感,在本活動中,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方位的參與: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多種方式的參與,對奇妙的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產生了興趣。

2、師幼合作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的提高。為了讓幼兒對各種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我採用了教師和幼兒合作對答法,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積極對答教師的活動中,理解並學習了詩歌的語言,感受各種大自然不同聲音的奇妙。

3、音樂遊戲法:通過輕鬆愉快的樂曲,優美熟悉的旋律的聽覺刺激,有助於幼兒對詩歌語言的記憶,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促進思維的發展。

採取的以上種種教學方法,極大的體現了“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小班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語言是人類交際和拓展生活的工具,是啟迪智慧和靈敏思維的法寶和武器,語言能力是人類智慧結構中,最重要的基礎能力,是未來許多能力得以發展,成熟的先決條件,尤其是語言能力與人的思維能力有著最直接和一致的發展關係。因此,語言教育成為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向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途徑。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對於成長中的幼兒來說,語言不僅是表達思想,交流感情的手段,也是需要學習的物件。語言使幼兒實現了與他人的溝通。優美的語言,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操,美化幼兒的心靈,發展幼兒的智力。

《笨笨豬》講的是關於小動物的故事,小班幼兒對於小動物十分感興趣,因此這個故事幼兒很喜歡聽。並且這個故事不是單純的語言教育內容,裡面隱含了社會教育的內容,體現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綜合性,具有很好的教育價值。故事裡面的笨笨豬貪吃卻又有機智冷靜的一面,大老虎雖然狡猾卻也愚蠢,生動、鮮明的角色形象結合簡明有趣的故事清潔,幼兒自然懂得棉隊陌生人、危險情況要勇敢、冷靜,學習保護自己,體現了社會領域的內容。

二、說目標教育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指導作用。《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和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能夠進行簡單的看圖說話。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貪吃,學習小豬隨機應變的能力與智慧。

3、樂意參加角色表演,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三、說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圍繞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做了以下的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小豬、大老虎各一章,蘋果、大老虎圖片若干。

2、小豬、大老虎的手偶。

3、入場音樂。

四、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師生關係不再只是“授”與“學”的關係。為此在本次活動中我以熱情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幼兒方面主要通過視、聽、講結合法和討論法來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通過體驗法讓幼兒獲得成功的快樂,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得到發展為了體現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主體性,我採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建構的方式,與幼兒共同學習成長。創設故事環境,利用遊戲法、情境教學法,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具體教法有:

1)創設情境誘導法:具體的場景,能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能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到森林探險為情境展開活動,讓幼兒更直接、真實的進入到故事情境中,與故事的主人公一起經歷故事清潔,讓幼兒獲得更加直接、真實的情感體驗。

2)看圖講述法:故事的前半部分多為敘述性內容,為了方便幼兒理解,我選用了掛圖,引導幼兒根據圖片資訊講述自己的看法,在正式接觸故事內容之前對故事內容進行預先的推測,獲取更具體、直觀、形象的印象,也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3)討論法: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為了培養幼兒的個性化的思維,我將故事分成兩部分進行學習。首先讓幼兒自己想象,從各種角度推測笨笨豬被抓後會發生什麼,然後讓幼兒自由、交流討論解救笨笨豬的辦法,最後讓幼兒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體會之後再來幼兒學習故事,看看故事中的辦法。這樣既讓幼兒的事業更加開闊、想象更加豐富,也獲得了交流的機會,增加了知識面,學習聆聽別人的不同想法。

4)操作演示法:木偶形象逼真,深受幼兒的喜愛,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通過操作木偶讓幼兒更為清晰的理解故事,並且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

五、說過程

本次活動,我採用“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原則來組織,以新《綱要》為指導,從“理解——感受——體驗”三大塊,由淺入深,從理解到感受,使幼兒已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絡,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設計程式為:情境匯入—情境體驗—故事講述—角色表演—活動延伸。下面我具體地來說一說:

一、創設去森林探險的情境,引入故事。

這一環節我以到森林探險為情境展開活動,提前讓幼兒感受到去大森林可能會有大老虎,要保持警惕的氣憤,讓幼兒在精神狀態上做好準備,也為後面進行的看圖講述打下基礎定好方向,流暢自然的進入下個環節,激發幼兒猜測故事情節的慾望。

二、逐一出示圖片,幼兒進行簡單的看圖說話。

1、出示圖一提問:

(1)一天笨笨豬去散步,看見路上有什麼?他是怎麼做的?

(2)這時候誰來了?

2、出示圖二提問:

(1)誰來了?它是怎麼做的?

(2)笨笨豬被大老虎抓住了,小朋友們快想想辦法救笨笨豬。

這一環節,教師為幼兒創設了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把教師的主導作用隱形話,以簡單的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另外我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引導幼兒與同伴討論,為笨笨豬想逃跑的辦法。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熟悉故事內容。

三、教師邊演示手偶邊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在幼兒進行簡單的看圖講述後對故事的主角、背景和發生、發展過程、大概基調有了大概的瞭解之後,我以操作演示法讓幼兒通過欣賞木偶表演學習第二部分,木偶形象直觀,色彩鮮豔,而且富有動感更能使語言和形象有機融合,直接作用於幼兒的感官,生動地形成語言表象,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1)笨笨豬被大大老虎抓住後是怎麼說的?

(2)笨笨豬是怎麼變笨的?

(3)聽了小豬的話,大老虎有沒有吃掉小豬?

(4)為什麼大老虎沒吃笨笨豬豬呢?

(5)你覺得大老虎和笨笨豬到底哪個聰明哪個笨?

(6)教師小結:

我們的生活中也會有像大老虎一樣的壞人用各種辦法來騙我們,我們可不能像笨笨豬一樣貪吃,不然就要被騙了。但是,我們也要向笨笨豬學習,碰到壞人也要很勇敢,開動腦筋想辦法保護自己。

四、角色表演教師扮演大老虎,幼兒扮演笨笨豬,進行角色表演。

五、活動延伸把幼兒分成幾組,請個別幼兒扮演大老虎角繼續角色表演。

小班說課稿 篇4

一、說幼兒

小班上學期幼兒由於年齡關係以及認知水平有限,在語言表達上多數不完整,有的幼兒甚至只會使用一些簡單的詞或片語來與別人進行交流,在語言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匱乏。尤其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本意,或交往方式不能被同伴認同。剛開學時我們就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朋友”的活動,對朋友這個字眼孩子們還是比較熟悉的,也很樂意做大家的好朋友。通過二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也懂得了一些粗淺地禮貌用語:如老師早,老師再見等。但在這個活動中我看到“新”的交朋友的方式——拒絕別人時的禮貌用語,這也是我選擇這個活動的很大原因。對於小班孩子而言,這個語言活動倘若能順利地實施開展,對我班孩子交朋友方面肯定是有幫助的。

二、說活動教材:

《小鴨找朋友》這個簡單的故事,語言比較簡單,有重複性,有利於小班孩子的理解與學習。故事中根據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能和小鴨在池塘裡玩,有的動物不能和小鴨在池塘裡玩。重複性的動物對話,適合小班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但是課程的提示中從另一個角度——學說拒絕別人的禮貌用語來理解故事,我覺得跳出了平常故事教學的侷限圈,是將語言與社會領域的有機結合,既可以在故事中發展語言,又可以在活動享受禮貌交往的快樂。

三、說活動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及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就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通過模仿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培養幼兒完整的語言表述能力。

2、親近小動物,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3、能大膽運用有禮貌的語言拒絕別人。

分析:從三條目標來看,第一條是主導目標也是能力目標,意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模仿小動物之間的簡單對話,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我想小班初期要注重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所以也就在目標中體現了這一點。第二條是認知目標,在這個故事中,有的動物會游泳,有的動物是不會游泳的,因此不能下河,讓幼兒通過這個故事瞭解一些動物的習性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第三條目標是情感方面的,與以往的情感目標所不同的是,這次是婉言拒絕別人的藝術,拒絕別人時我們也要有禮貌,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藝術。

四、說活動的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

分析:我們制定重難點時往往是從所定的目標出發,因為是語言活動,又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現的,所以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就成了本次活動的重心,通過生動的FLASH帶動幼兒的表達慾望。

難點: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

分析:在活動中出現的小動物有的會游泳,有的不會游泳,這也是每一個小動物的特有習性,讓孩子知道不會游泳的是不能下水的,否則要淹死的。

五、教具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利用電腦、多媒體等自制動畫並對故事加以簡單的改編和加工,有利於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在加上幼兒表演用的小動物掛飾等材料,幫助幼兒明確自己的角色,增加興趣。這些材料可以在語言活動後,放在區角里讓幼兒進行操作。

六、說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利用幼兒的有意注意,達到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貫徹了直觀性、發展性、遊戲性及鞏固性原則。同時運用了談話法、發現法、觀察法等教學方法。幼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等方式,參與活動,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

七、說活動設計流程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活動流程:

第一環節:談話匯入活動。小班幼兒孩子年齡小,好奇心強,我從一隻正在哭的小鴨子為契入口來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能力。

第二個環節:感知理解故事內容。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在進行此環節時我做了如下處理。

(1)藉助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小班的幼兒對動畫比較感興趣,我藉助課件《小鴨找朋友》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打破了以往的那種滿堂灌的局面,使幼兒由被動狀態轉為主動接受者。

(2)不連貫講故事,留一些空間供幼兒思考。

我在進行活動時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突破了以往的那種完整講述故事的模式,便於幼兒理解。我把故事分成幾部分進行講解,在講解故事時留給幼兒充足的想象思考空間,比如故事的第一部分我是這樣這樣講解的,“一天,一隻小鴨子去池塘裡游泳,這時,一隻小鳥飛來了,小鴨說:“小鳥,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鳥說:“……”我沒有把答案直接呈現給幼兒而是啟發引導幼兒進行大膽的猜想,小鳥會對小鴨說什麼話。然後再把這段故事播放一遍,來驗證一下幼兒的猜想。這樣既提高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又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更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第三個環節是分段欣賞並學會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這一環節主要是為第一個目標也是本次活動的主導目標服務的,

第四個環節是根據故事情節來創編遊戲,感受禮貌交往的快樂。此環節主要讓幼兒以遊戲的形式來模仿故事中的小動物進行表演,讓幼兒體會到有好朋友一起玩時快樂的。

八、延伸活動

將各種小動物掛飾放在區角活動中讓幼兒進行表演遊戲,將所學到的禮貌用語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不能答應別人時要有禮貌的拒絕,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小班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小花狗與大石頭》是一首有趣的兒歌。兒歌中用簡短、朗朗上口的語言描述了小花狗出門遇到的事情。“碰到大石頭”、“跌個大跟頭”對幼兒來說是十分有趣的事,“骨碌骨碌碌……”對幼兒來說是十分有趣的聲音,所以本節活動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綱要》中指出:“一個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及我班孩子的特點,我就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積極愉快的學習朗誦兒歌,豐富相應的詞彙:"出門"、"跌"。

2、運用聽說遊戲的方式,通過玩手指遊戲、集體表演,感知、理解兒歌的內容。

從兩條目標來看,第一條是認知目標也是能力目標,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從而激發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的看法,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我想小班初期要注重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所以就在這一目標中體現。第二條是能力目標也是情感目標,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通過手指遊戲、集體表演、大膽的朗頌兒歌,從而能進一步的感受兒歌的趣味性,體現了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所在。

三、說重難點

重點是:積極愉快的朗誦兒歌。

難點是:邊表演手指遊戲邊說兒歌。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實施本活動的目標,我為活動準備有:

1、根據兒歌內容編出相應的手指動作。

2、教師用手偶小狗一隻。幼兒用指偶小狗,人手一隻。用布和棉花做的道具大石頭一塊。

五、說教法、學法

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孩子的興趣,為其自主自動的探究學習提供了可能。我選擇的教法有:1、提問法、2、遊戲法、3、完整跟讀法,在幼兒自由積極的獲取知識的同時,教師運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幼兒大膽地朗讀兒歌。

在整個活動中遵循《綱要》理念,以幼兒為主,讓幼兒在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的學法主要有:猜測法、遊戲表演法、動手操作法、生生互動法。

六、說活動過程

我會將以上的教學方法滲透到活動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

(一)、教師引導幼兒瞭解兒歌中的角色。

1、教師神祕的出示手偶,引起幼兒的興趣。

2、提問:"這是誰呀?它出門去幹什麼?"

此環節為幼兒提供猜測、充分說的機會。

(二)、教師藉助手偶,示範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感知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的趣味性,幼兒十分喜歡這首兒歌。

(三)、師生互動,學習兒歌。

1、在手偶表演的提示下,幼兒跟隨教師一起朗誦兒歌。

2、用接唸的方式朗誦兒歌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

在這一環節中採取遊戲的方法,引導幼兒和教師進行一問一答的表演兒歌,幼兒在遊戲中,不知不覺掌握了歌曲的內容。

(四)、表演兒歌,複習鞏固。

1、幼兒右手食指套上小狗的指偶,邊念兒歌,邊表演手指遊戲。

2、教師和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集體進行形體表演。(出現道具:石頭)幼兒和教師一起扮演小花狗,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演。最後,幼兒進行形體動作表演,有的幼兒雖然動作不是很協調,但是十分可愛。

小班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本次活動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球是幼兒比較喜歡玩的運動器械之一,在秋天這一季節,人們應該增強戶外體育活動,增強體質,以防秋天帶來的腹瀉、咳嗽等疾病,球在小朋友家裡、幼兒園裡到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皮球、足球、橄欖球、乒乓球、籃球、羽毛球、鉛球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玩法不同,可以滾球、投籃、拋接球、踢球、拍球等,幼兒雖然知道各種球,但是對球的種類、質地、作用、形狀、特點、玩法等還不瞭解,因此有必要引導幼兒正確認識有關球的知識,通過各種球類競賽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心態,體驗合作樂趣,激發幼兒集體榮譽感,增進家長與幼兒間的情感,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實際情況,確認了認知、能力、藝術、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操作、探索的部分,有表達的部分,目標是:A、通過操作摸弄,激發幼兒對球在水中沉浮現象感興趣。B、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和體驗。C、學習運用三種以上的油畫棒進行塗色、滾畫,從中感受多種色彩配合的效果。D、能用多種方法進行夾球,發展幼兒手的操作能力。E、能和音樂一起快樂的遊戲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幼兒分組探索,老師重點指導幼兒能分組探索,並用語言表達出來,能力較弱的幼兒能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球滾畫。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互動教師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方法有:

1、演示法:是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和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運用實物展臺觀看各種球的圖片,引導幼兒充分認識和區分各種類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球,讓幼兒對球的種類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更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2、操作法: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綱要》指出,教師在提供豐富的才襖做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本次活動有幾組操作活動:A探索水中的球。B、滾球畫。C給球寶寶設計服裝。D、哪些工具可以把球取出來。本次活動主要引導探索球的外形特徵、特性、玩法的多樣性,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記一記、畫一畫、滾一滾、夾一夾中來認識各種型別的球。

3、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法、鼓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探索球的興趣,知道有的球水中會浮上來,有的球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有的工具會把球夾出來……,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究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表達法: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活動中,我們提供各種球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球的外形特徵,然後用語言說一說表達出來,教師再出示準備的遊戲材料,激發幼兒探索球的興趣。

2、嘗試法:《綱要》指出教師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

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在探索活動中,我們把材料分成四組:A玩水中的球、B進行滾球畫、C嘗試用各種工具夾各種型別的球,D給球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通過分組探索,幼兒知道有的球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有的工具能把球夾起來,有的工具不能把球夾出來……。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的提高”。愛玩水是小孩的天性,老師讓幼兒體驗觀察球在水中的變化,增加幼兒探索球的興趣,同時,讓幼兒在遊戲學會自主探索、觀察、合作、分享等方法,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四、說教學程式:

本次活動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的組織程式,活動的流程為:激發興趣、觀看圖片——分組探索——交流探索體驗,展示作品——遊戲《大皮球》。

(一)激發興趣、觀看圖片:《綱要》提出:教師要為幼兒

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的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活動開始,教師以球寶寶來班級做客為線索,通過實物展臺觀看球的圖片,讓幼兒說出自己看到球的外形特徵,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二)分組探索:

當老師帶領幼兒參觀準備的材料時,幼兒對投放的材料很感興趣,他們想動手試試看看水中的球是什麼樣子的,想用夾子玩玩球會發生什麼樣?想把珠子放在盒子裡滾一滾會出現什麼圖案……,幼兒就在動手操作中感知,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分享,幼兒不知不覺的在邊玩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

(三)交流探索體驗,展示幼兒作品。

《綱要》指出: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並發表不同意見,幼兒在分組操作完後,同伴間會互相交流自己玩完後的感受,因此及時設問:“你在玩時發現了什麼,你給球寶寶穿上什麼顏色的衣服,你用了什麼珠子進行滾珠畫……?”幼兒通過實際操作經驗的交流,知道了皮球在水中會浮出來,珠珠球在水中會沉下去,大夾子不能夾起珠珠球,並且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讓大家看,從而發展幼兒手的操作能力,老師再通過實驗驗證,讓幼兒真正理解水中的球和夾子與球的關係,代替傳統的教學的方法,又能讓幼兒感受到活動的快樂。

(四)遊戲“大皮球”

活動結束,我讓幼兒一起跟著《大皮球》的音樂一起玩遊戲,

讓幼兒知道球除了很多玩法以外,還可以通過音樂《大皮球》來遊戲,增加幼兒活動的樂趣。

小班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過多的溺愛,形成了許多不良個性,如自私,任性。任何事都已自我為中心,這些性格都將影響孩子的日後發展,因此,教育幼兒和同伴友好相處,也是培養幼兒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小鈴鐺》是一個以友愛相互分享的為主題的故事,通過活動使幼兒意識到有好的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分享也是一種美德。而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模仿願望,明白相互分享的道理。

根據教材和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我指定了一下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 能看圖講述故事

2)學習理解詞語圓溜溜 亮晶晶 蹦蹦跳跳

3)培養幼兒相互分享的的關係 養成相互分享的良好品德

教學的重點 難點

1)重點是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知道分享的樂趣

2)難點是 小花貓為什麼覺得難為情

教學準備

《小鈴鐺》課件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教法

通過課件演示讓幼兒邊看邊聽故事從而理解故事內容 突破重點難點

在課件中創設設問的情境 充分發揮幼兒自己的見解 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學法

先出示課件圖片邊講述邊出示圖片 通過視聽結合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教學重點提問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使幼兒在問答之中理解故事的內容

過程

本活動 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 出示圖片 引起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幼兒感興趣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學的輕鬆 學的愉快

第二環節 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第三環節 情感教育 通過這個環節 讓幼兒知道我們要做個友好 樂於和別人分享的好孩子主要是通過這些問題提問 如果你是這隻小花貓 你有好玩的'東西 你會怎麼做 你喜歡這隻小花貓嗎 為什麼

故事《小鈴鐺》

小花貓今天很漂亮,脖子上戴了一個小鈴鐺。走起來路來,鈴鐺就會叮噹叮噹響。

小花狗看見了,說:“喲,小鈴鐺圓溜溜,多好玩!給我戴一下好嗎?”小花貓說:“不行,不行,你會弄髒的。”

小白兔看見了,說“瞧,小鈴鐺亮晶晶,多好看!給我戴一下好嗎?”小花貓說:“不行,不行,你會弄壞的。”

小山羊看見了,說:“小鈴鐺叮噹響,多好聽!給我戴一下好嗎?”小花貓說:“不行,不行你會弄丟的。”

小花貓蹦蹦跳跳,走到河邊,往水裡照照自己的影子。嗨,多漂亮的小鈴鐺,圓溜溜,亮晶晶,還會叮噹響呢!她伸長脖子,想照照清楚,沒想到腳一滑,“撲通”一下,掉進到了河裡去了。

小花狗正在河邊玩,看見小花貓掉進河裡去了,連忙去拉她。“嗨喲—”哎呀!小花狗拉不動小花貓。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見了,連忙跑過來幫忙。“嗨喲!嗨喲!嗨—”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貓拉上岸來。小花貓多難為情呀,低下頭,拿下脖子上的小鈴鐺,說:“你們也戴戴小鈴鐺吧!

小班說課稿 篇8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的繪本《好餓的毛毛蟲》。

一、 說教材

《好餓的毛毛蟲》是一本充滿了詩情與創意的圖畫書。它沒有太多的文字,而是以孩子感興趣的圖畫表現出來。根據星期幾的不同,會吃不同的水果,數量和星期幾有關係。書上還有小洞洞,而且可以看到蟲子從小洞洞裡爬出來,最後還變成了美麗的蝴蝶。這個有趣的故事將語言、科學、數學的知識進行了有效的融合。圖畫生動形象,非常符合小班幼兒天性好奇、愛觀察的特點。

綱要中指出:兒童是活動的主體,只有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兒童才能充分的體驗自身存在的價值,更好的發展。在綱要語言領域中強調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積極的應答環境。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設計了本次活動,以求達到教育最優化。

二、 說目標

依據小班孩子的認知特點,以及我班孩子的現有經驗,我從知識情感、技能方面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欣賞繪本故事、瞭解毛毛蟲的生長以及變成蝴蝶的演變過程。

2、 學說“星期X,他吃了X個XX,可它還是餓”。,

3、 體驗繪本閱讀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感知繪本故事的內容,學說“星期X,它吃了X個XX

它還是餓”

難點是瞭解毛毛蟲的演變過程。

為了完成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課件、大書、音樂、視訊等

三、 說教法

小班孩子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直觀的物體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在活動中我採用演示法、直觀教學法、提問法、談話法、討論法、遊戲法等來進行教學。從而更好的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通過實物的演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引出課題。通過視聽結合的方法使孩子對繪本內容產生興趣,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通過談話,提問的方法學習句式,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孩子之間的相互交流討論體驗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通過情景表演的形式既瞭解了毛毛蟲演變成蝴蝶的過程,又體驗了和同伴之間合作的愉悅。大書的使用將閱讀活動滲透到今後的閱讀活動中

四、 說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先採用分段閱讀故事,分段講述的時候,結合自制的繪本ppt進行故事的講述。我通過引導孩子自己觀察,設計了層層遞進的提問幫助孩子讓孩子猜一猜,說一說“星X,他吃了X個XX還是餓”,注重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再完整欣賞故事、在欣賞故事的時候師幼一起繪製毛毛蟲變蝴蝶的迴圈圖,不僅將毛毛蟲變蝴蝶的知識直觀化了,也能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最後進行表演的方法

五、 說教學過程

本活動分為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匯入,出示實物,運用了演示法。目的通過實物的色彩形象的鮮豔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採用遊戲捉迷藏的引導孩子仔細閱讀繪本封面。

第二個環節:欣賞故事繪本,理解故事內容

1、分段欣賞故事

這一過程 通過ppt課件,讓孩子初步瞭解毛毛蟲的生長變化。學說“星期X,他吃了X個XX,可它還是餓”以此類推進行6以內數的點數。

我設計了以下問題

① 星期一的時候,毛毛蟲吃了什麼東西?

毛毛蟲星期一啃了一個蘋果,還是餓,

②星期二的時候,它吃了什麼?那它吃了幾個呢?星期二啃了兩個梨子還是餓

③星期三的時候,它吃了什麼?它吃了幾個呢?

④星期四的時候,它可能吃什麼?它會吃幾個呢?

⑤星期五的時候可能會吃些什麼呢?會吃了幾個呢?為什麼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2、完整欣賞故事

通過觀看繪本視訊幫助孩子提煉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繪製生長迴圈圖 活動的難點通過孩子喜歡的動畫效果直觀的演示後,在經過圖示的結合一下子就得到了解決。這一環節我採用啟發引導的方法,充分的採納孩子們的想法,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滿足。

第三個環節,表演《毛毛蟲變蝴蝶》

幼兒和教師一起做毛毛蟲在地上爬行著去“找東西吃”,吃飽之後開始“吐絲”做成繭把自己包裹起來不動,然後慢慢地破繭而出變成蝴蝶飛起來。

(讓幼兒動起來,使幼兒的注意力能夠集中,並且利用遊戲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

六、 說教學效果

我認為本次活動的一開始的捉迷藏遊戲環節是孩子們喜歡的,孩子的情緒非常的愉悅。最後的表演是非常好的。在輕鬆中達到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另外繪本大書可以填充到區角讓孩子進一步的閱讀。

小班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抱抱》。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一、 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 四、說活動過程。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愛是永恆不變的話題,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我們訴說愛、感受愛、表達愛。“抱抱”就是一個通過各種動物間不同的抱抱來表達愛的故事。熟悉的小動物,親切的擁抱更能讓小班孩子產生幸福感和安全感。根據小班心理需求,我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抱抱》,鼓勵幼兒觀察畫面,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積極為孩子營造溫馨的環境,讓孩子始終置身於動物間親密的擁抱之中,嘗試用自己的肢體模仿動物抱抱,感受抱抱的快樂,在與同伴、老師互動中將快樂傳遞。

(二)活動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1.觀察畫面,大膽說說動物的擁抱方式。

2.懂得擁抱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重難點:

根據孩子的認知特點,活動中,我將“大膽說說動物的擁抱方式”作為重點,“感知、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作為難點。

(四)活動準備:

我從下面兩部分做充分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對相關動物的特徵有初步的瞭解 。

2.物質準備: PPT、電腦、大螢幕。

二、說教法:

活動中,我運用以下教學法完成本次活動目標:

(一)直觀演示法:通過直觀演示法展示動物畫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為孩子說出畫面內容,初步瞭解動物的擁抱方式做準備。

(二)引導談話法:通過提問談話活動,引導孩子認真傾聽,大膽回答問題。

(三)行為體驗法:行為體驗式法教學不僅對孩子的感性認識有幫助,而且在發展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活動中,我將通過肢體動作,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

三、說學法:

活動中,我將為孩子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讓幼兒在看看、說說、動動、抱抱的過程中進行活動。

四、說活動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的方法組織活動。活動步驟為:師幼抱抱——動物抱抱——大家抱抱。

(一)開始部分:擁抱孩子,激發興趣。

我這樣和孩子交流:“小朋友們好!”孩子們一定會說“老師好!”“小朋友們真有禮貌,好想抱抱你們,你們想抱抱老師嗎?來我們一起抱

抱吧!”孩子在老師溫暖的擁抱中會放鬆心情,並對抱抱產生親切感,為動物抱抱做鋪墊。

(二)基本部分——說說動物抱抱,感受擁抱的快樂。

《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在這一環節中我將剛才孩子們的真實體驗進行梳理回饋,直接匯入動物的抱抱。我這樣設計導語: 創造情境:“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去大森林,看,有幾個小動物抱在一起,讓我們看看它們吧?”剛剛被老師親切擁抱的孩子們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動物會是怎麼樣抱抱?它們抱在一起又會是什麼感覺呢?帶著這些好奇的疑問,我將逐一出示不同動物畫面,引導幼兒積極回答問題並進行肢體感受,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 出示不同動物,我設計了不同的提問方式,嘗試讓孩子始終有興趣地進行活動。

1大象

本環節,我嘗試從孩子觀察入手,孩子們觀察圖片,誰得鼻子長長的勾在一起?教師梳理孩子問題並小結:“鼻子勾在一起也能抱一抱,孩子們如果你是小象,你會怎樣和你的象媽媽勾一勾呢?”再次進行行為體驗並給與積極評價:“能把胳膊變成長鼻子勾在一起,你們真聰明!”孩子們在快樂的氛圍中感受著大象媽媽和大象寶寶之間的愛。

2.小羊

考慮到孩子對小羊的叫聲非常熟悉,我播放小羊的叫聲,直接提問“誰來了?小羊它是怎樣抱抱的?” “真好玩,原來它是把耳朵碰在一起擁抱呀!”引導孩子大膽說出小羊的擁抱方式並體驗,“來,小羊媽媽和寶寶耳朵碰耳朵抱抱。”孩子們在耳朵碰耳朵的氣氛中初次感受小羊用抱抱表達自己的愛,體驗抱抱的快樂。

3.小熊

本環節,我播放圖片引出小熊,直接提問: “小熊很愛媽媽,他們是怎樣抱在一起呢?”教師用語言描述熊寶寶和熊媽媽肩膀摟在一起的感覺,豐富孩子的相關詞彙。指導小朋友們感受摟肩膀。

4.大河馬

趴在媽媽的感覺和經驗,每個孩子都有過。本環節,我直接出示河馬圖片,請幼兒用語言描述:“大河馬也來了,它們會怎樣抱在一起?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吧”!“小河馬趴在媽媽的背上,把身體疊在一起。就像小朋友趴在媽媽的背上,讓媽媽揹著你一樣,孩子們你們誰被背過?”孩子們在重溫被媽媽背的感覺時,我有不失時機地提問:“你們有誰被老師背過嗎?誰想讓老師背一背?”老師背背每一位孩子讓他們體驗擁抱的快樂!被老師背過的孩子也許一輩子不會忘記這種感覺,在體驗不同動物抱抱的過程中,活動重難點得到突破。

三、結束部分——大家抱抱,體驗愛的快樂。

《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在孩子們感受、體驗了動物的擁抱方式之後,通過本課鼓勵孩子主動與同伴、老師抱抱,在濃濃愛意的《愛我你就抱抱我》的音樂聲中共同體驗擁抱帶來的快樂,自然結束活動。課外延伸:孩子們回到家裡,把抱抱送給家人,表達對他們的愛。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小班說課稿 篇10

 一、說活動背景:

小班幼兒對歌唱非常感興趣,因為在歌唱活動中幼兒唱一唱,玩一玩身心感到非常輕鬆,愉悅。另外小班幼兒由於年齡小其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都較弱唱歌時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聲音,所以歌曲中的歌詞應選擇簡單、有趣,讓幼兒在伴奏下能自然的唱出來。而歌曲《跳跳糖》其節奏非常簡單,一字一音,唱上去朗朗上口,歌曲中的旋律動聽音域非常合適小班幼兒,這為幼兒演唱歌曲提供了可能,另外其歌詞也非常簡單,建立在幼兒的經驗之上,易於幼兒記憶和理解,而糖果是孩子們最喜歡吃的零食之一,它那五彩繽紛的色彩,香甜可口的味道,誇張可愛的造型無不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和味蕾,一說到糖果他們特被帶勁,能說出很多糖果的名稱和味道,這為幼兒嘗試創編歌詞提供了經驗準備。根據新《綱要》中提出的“要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的理念及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的能力和認知水平,我制訂了以下目標:

1、結合經驗理解熟悉歌詞,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願意嘗試用其他糖果名稱替換歌詞。

二、說活動準備:

為了完成以上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該活動之前,我們組織過活動《甜蜜糖果屋》,幼兒品嚐過各種糖果,瞭解它們的名稱,知道它們的味道,重點引導幼兒認知,品嚐過跳跳糖,幼兒會用語言、動作表達出“跳跳糖”特點。

2、請配班教師配合,根據教師的需要隨時彈奏出歌曲的旋律,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知熟悉旋律,為學唱歌做好準備。

3、多媒體課件一個。

4、將座位排成一個半圓形,便於幼兒觀看電視。

5、各種糖果40份。

6、錄音機、磁帶。

 三、說教學法:

整個活動過程我主要運用了遊戲法,情境創設法,視聽結合法,創編法。具體我會在下面的活動過程中做詳細說明。

四、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中我安排了五個環節。一、創設去糖果屋的情境,引起幼兒活動興趣。二、結合經驗,理解熟悉歌詞。三、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引導幼兒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四、鼓勵幼兒嘗試創編歌詞。五、品嚐糖果。以下我詳細介紹一下整個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去糖果屋的情境,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這個環節我運用了情境創設法:通過創設去“糖果屋”的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用神祕語氣說:“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它叫糖果屋,想去嗎?”為幼兒創設去糖果屋的情境,接著教師引導幼兒“我們開火車去吧!”教師播放音樂組織幼兒排成一路縱隊,在音樂聲中幼兒跟著教師來到活動室。有趣的情境,輕鬆的氛圍,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

第二環節:結合經驗,理解熟悉歌詞,初步感知旋律:

這是本次的重點環節,我分以下兩個步驟進行組織引導:

1、結合經驗,說說吃過“跳跳糖”的感覺,初步熟悉歌詞:

教師點選電腦出示圖片“跳跳糖”並提問:“糖果店到了,看看糖果店裡有什麼糖呀?”引導幼兒結合經驗說出這是“跳跳糖”按著教師再次提問你吃過跳跳糖嗎?它是什麼味道的?(請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後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說的都很好,知道跳跳糖是香香的、甜甜的,我們送給它一句好聽的話好嗎?聽聽老師是怎麼說的,教師有節奏的將第3、4、5句歌詞說出又香又甜|又香又甜|跳跳糖-|,並鼓勵幼兒也來說說這句好聽的話,幼兒在練念時配班老師將相應的旋律彈奏出來,讓幼兒在無意中初步感知旋律,當幼兒將這句歌詞學會以後,教師可將整首歌的歌詞完整念給幼兒聽,教師說:“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叫跳跳糖,聽老師是怎麼唸的?”引起幼兒傾聽的興趣,由於之前學過了幾句歌詞,而這些歌詞較簡單,教師在念時一些幼兒可能會跟著老師一起念出來了。

教師以語言:“你們真棒,已經會跟著老師一起念出來了,我們一起來念念這首好聽的兒歌吧?”過渡到

2.組織幼兒完整練念兒歌詞:

為使枯燥乏味的練念活動變得生動有趣一些,教師可帶領幼兒邊拍手邊練念兒歌,教師可採用走到他身邊和他一起唸的方式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認真念練歌詞,根據幼兒掌握情況可組織幼兒練習1-2次,在念歌詞時,配班教師仍舊將旋律彈奏出來,目的在於幫助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熟悉,感知旋律,由於該樂曲的旋律十分簡單,部分能力強的幼兒可能會跟著音樂伴奏試著唱出來了,教師可用鼓勵語氣對幼兒說:“我聽到有一些能幹的小朋友的小朋友已經跟著琴聲唱出來,我們也來向他們學一學好嗎?”過渡到

第三環節: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學習用自然地聲音演唱歌曲:

第一遍:教師帶領幼兒唱,教師的聲音聲音可響亮一些,目的在於給幼兒一個示範。

第二遍:鼓勵幼兒將聲音放出來,用響亮的聲音唱,由於小班幼兒年齡還小,對聲音的拉制能力還不夠好,可能有的會哇哇大叫,有的卻聲音很輕。

第三遍:教師提醒幼兒要用不輕也不響地聲音唱。

 第四環節:鼓勵幼兒常識創編歌詞:

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首先我採取了創編法,根據新《綱要》中提出要給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的歷年,我為幼兒提供了較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結合經驗大膽創編歌詞,嘗試用其他糖果名稱替換歌詞。教師說“我們糖果店裡的糖可多了,除了跳跳糖,你還吃過什麼糖呢?”引起幼兒創編興趣,另外我還運用了視聽結合法,因為電視是小班幼兒熟悉喜愛的事物,他們對此十分感興趣,通過將幼兒喜歡的糖果搬到大螢幕上,幼兒學習和創編歌詞的興趣會更濃,通過電視的提示還可以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幼兒說到什麼糖,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如“qq糖”出示圖片後配班教師彈奏樂曲旋律,教師將qq糖代替歌詞跳跳糖唱出來,目的是給幼兒一個示範,因為小班幼兒年齡還小,初次接觸創編活動,缺乏經驗,通過示範,可以使幼兒較清晰的瞭解如何將創編好的歌詞替換原來的歌詞,為下面自己創編打好基礎,接著可鼓勵幼兒看著圖片將qq糖唱一遍,然後提問“你還吃過什麼糖?”拓展幼兒的思維,鼓勵幼兒自己創編,幼兒說出糖果的名稱後,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鼓勵幼兒自己看著圖聽著音樂唱出來,可組織幼兒創編1-2次,最後教師以語言“看我們遍了這麼多糖果的歌我們一起把他們唱出來吧!(教師指著圖片說)先唱跳跳糖,再唱qq糖,再唱話梅糖,最後是牛奶糖”引導幼兒將創編出的糖依次全部唱出來。

第五環節:品嚐糖果:

教師以語言“小朋友,糖果店的老闆說你們真能幹,編出了那麼多好聽的歌,現在要請你們吃糖果呢?想吃嗎?”引起幼兒興趣,隨後教師將糖果分發給幼兒幼兒在品嚐時教師點選多媒體播放各種糖果的幻燈片,讓幼兒邊品嚐糖果邊欣賞各種糖果的圖片,讓幼兒通過聽、看、嘗 多個感官去感知認識糖果,進一步拓展幼兒的知識面,活動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