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中說課稿模板彙總8篇

才智咖 人氣:8.39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說課稿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高中說課稿模板彙總8篇

高中說課稿 篇1

一、課題闡述;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沂蒙山小調》。

二、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調》為一段體,3/4與3/4的變換拍子,含變宮的六聲徵調式,具有嚴謹的旋律進行邏輯和方正性的區體結構形態:四個樂句,每句兩小節。歌曲採用了漢族小調民歌中常見的“起、承、轉、合”四句體的結構,各句基本上是前半句明顯是跳進、後半句曲折級進,旋律既有開朗、挺拔的性格,又有細緻委婉的抒情詠歎。每句都已結束音為中心做回返的拖腔,各拖腔分別結束於“2 1 6 5”四個音,增強了音樂的延伸流動。其中,前三樂句體現了中國民族音樂所特有的“魚咬尾”創作手法,即前樂句的落音與後樂句的起音相同的旋律進行方式,在音高上有銜接遞進的關係,給人一種連續不斷的感覺。

另外,它雖然標為“小調”,結構也確實是較典型的小調體,但由於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頗有一點山歌風格,這樣,它的體裁屬性也有了兩重性,人們也因此將它視為山東民歌風格的代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認真欣賞音樂,感受歌曲的風格特徵,體會歌曲的特點,瞭解歌曲中的表現手法,有感情地、自然、舒展地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調》。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學唱、表演唱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知音樂、體驗音樂情緒,參與歌曲演唱和歌詞、旋律創編活動,突出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欣賞:《黃土高坡》、《青藏高原》、《美麗草原》,結合演唱《沂蒙山小調》,體會陝西漢族、青藏高原藏族、內蒙古蒙古族、山東漢族的不同音樂風格、感情。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歌曲風格,培養學生熱愛民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調》,瞭解歌曲中那些表現手法和音樂特點。

教學難點:歌詞、旋律創編活動

教學方法:示範法、體驗法、練習法、探究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根據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心理特徵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我校學生在入校之前在聲樂方面是零基礎,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視覺影象法、聆聽法、啟發引導法、評價激勵法,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另外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相互之間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尤其注意合理引導學生,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五、說學法

在我校大部分學生主動接受知識的慾望與能力並不是太強,因此,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團隊意識非常重要,所以我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1、學生通過聽唱感知,對作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2、在歌唱實踐中去接受知識。3、通過課堂活動及團隊相互競爭消化知識並提升自身歌唱能力及審美能力。

不管是教學分析、教法、學法等都是為教學過程服務的。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說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我們做個詞語接龍遊戲怎麼樣?

山外有山—山內有山—川流不息—息息相關。

萬家燈火—火光燭天—天壤懸隔—隔年黃曆—歷歷在目……

(設計意圖:活躍課堂氣氛,同時為後面襯詞的演唱及“魚咬尾”創作特點講解做鋪墊)。

師:我們剛才做接龍遊戲有什麼特點呀?

生:後面的成語第一個字和前面的成語最後一個字相同。

師:那老師給同學們演唱一段旋律,聽聽這段音樂和剛才做過的遊戲有什麼聯絡?

生: 後面的樂句第一個開始音和前面的樂句最後一個音相同。

師:這種創作手法體現了中國音樂所特有的叫做(魚咬尾)創作手法。

師:那麼大家想不想知道這段音樂是出自哪首歌曲的呢?

生:想

師:《沂蒙山小調》,介紹沂蒙山以及《沂蒙山小調》的創作背景。

創作背景: 歌曲誕生於抗戰時期的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團

為配合八路軍打擊反動地方武裝“黃沙會”而創作,後經改編成了今天傳唱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歌頌

師:你們有誰知道沂蒙山在我國的哪個省?我找一位同學來回答。

給幾個選項:A.四川 B.山西 C.山東D.河北

生:C山東

師:非常好。有沒有同學去過沂蒙山?給我們介紹一下沂蒙山。

生:沒有

師:既然大家都沒有去過,那麼聽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沂蒙山吧(老師可以大致介紹一下)。

沂蒙山是著名的革命勝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根據地。沂蒙山上自然風光秀麗,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有層層的梯田,一間間石頭壘成的小屋子,有一種別具一格的風情。

二、欣賞、學唱《沂蒙山小調》

1、欣賞ppt(沂蒙山風景配上此曲)

師:請大家和老師一起隨著《沂蒙山小調》的歌聲,走進沂蒙山,看一看那裡的好風光,聽一聽這首優美的歌曲,同學們並思考幾個問題?

(1)、這首歌描寫的是什麼地方的景色呢?

山東沂蒙山的景色。

(2)、這首歌的音樂特點是什麼?

優美、抒情

(3)、請大家看著譜子再次聆聽本首曲目。

師:音樂表達了什麼樣的情緒?

生:親切優美

師:這首曲子是幾拍?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生:3/4 4/4,齊唱(板書)

師:這首歌曲是幾段體,速度怎樣?

生:一段體,由四個樂句組成,中速(板書)

補充:歌曲採用了漢族小調民歌中常見的起 承 轉 合四句體的結構,每句都以結束音為中心做回返的拖腔。

(4)、先跟老師學唱譜好嗎?

教師跟伴奏範唱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跟音樂演唱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跟伴奏演唱

學生跟伴奏演唱

師:“沂蒙山好”的好字唱了幾拍?

生:六拍,

師:一字多音的拖腔和襯詞是民歌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優美婉轉的拖腔使歌曲更具抒情性。

師:這首歌曲的旋律採用了什麼手法,

生:這首歌曲的旋律採用了“魚咬尾”的手法,它是我國民間音樂中一種常見的旋律發展手法。(板書)

(5)、分組跟唱(鋼琴伴奏)做一下接龍練習。

一組唱第一樂句(起)

二組唱第二樂句(承)

三組唱第三樂句(轉)

四組唱第四樂句(合)

(6)、演唱的提升

A學生自主演唱歌曲,教師給與評價,提示學生有感情演唱,

B老師範唱曲子,學生最後齊唱。

三、拓展延伸

師:請同學們改編第三段歌詞

學生作品:紅棗那個紅來哎,桃花香,萬擔那個棉籽哎堆成山。

師:請同學們試著用魚咬尾的創作手法創作一段旋律。

1 3 2 5|5 - |5 1 2 1 |1 - |1 1 5 5 |5 - |5 3 2 1 |1 - |

師:欣賞下面幾首歌曲,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沂蒙山小調》有什麼不同?

欣賞《黃土高坡》回答問題

師:這首歌曲有什麼特點?

生:這首歌曲在音調上繼承了陝北民歌高亢、粗獷的音樂特點,節奏上突出現代生活氣息,歌頌了中華民族發源地的黃河文明,流露出對故土的深深愛憐。

師:欣賞《青藏高原》回答問題

這首歌曲是什麼地方的,歌頌了什麼?

生:是青藏高原,藏族的。熱情歌頌了美麗莊嚴的青藏高原,表達了對祖國錦繡山川的眷戀、熱愛之情。

師:欣賞《美麗草原我的家》回答問題。

這是一首讚美什麼地方、什麼民族的歌曲?

生:這是一首讚美草原,蒙古族的歌曲。

四、對比填空

師: 請將下面有關地方風格與民族特色(青藏高原藏族、內蒙古蒙古族、陝西漢族、山東漢族)、感情氣質(熱情樸實、寬廣嘹亮、高亢粗獷、親切優美)的詞語填入下表。

五、總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學習《沂蒙山小調》的演唱,並結合對歌曲《黃土高坡》《青藏高原》《美麗草原我的家》的欣賞,體會了山東漢族、陝西漢族、青藏高原、內蒙古蒙古族的音樂風格、感情氣質的區別。

希望同學們能夠記住:

民歌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老百姓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也是當今藝術家進行創作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熱愛它,瞭解它,使之得到繼承、弘揚和發展下去。

反思:

《沂蒙山小調》是一首經典的小調體裁的民歌,也是一首具有山東風格的民歌,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應該指出的是這裡所指的“大家”是指老一輩聽眾。如何能把“我”對這首歌曲的喜愛變成學生的喜愛,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這首歌曲的美。因此,在教學中我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設計:

一是在本單元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小調體裁民歌風格的認識和體驗;二是通過不斷的詠唱和分析比較,讓學生感受所具有的獨特的山東民歌風格特徵,這部分內容是本科學習重點。再則,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去發現,去體驗,學生自己的發現,會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和收穫,這是我在多次教學中的體會。最後,還要留給學會表現和反饋的機會,以加深他們對歌曲的認識和體驗,同時,教師也能從中不斷地發現學生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之能有效地進步和成長。

高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立定跳遠》是水平二跳躍動作的重要內容,它是在跳躍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雙腳跳的練習,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量的重要方法,主要使學生學會兩腿用力蹬地跳起,腳跟著地、落地平穩的動作方法,並能熟練地進行跳躍。這部分教學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各種方式的跳躍,如模仿小兔子、大青蛙、袋鼠等動物的跳躍動作的基礎上進行的,使學生身體得到全面的鍛鍊,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得到提高,並且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興趣、習慣和能力,促使學生認識與能力的提高。

2、教學目標

我這一堂課所教物件是高一的學生,學生已有較好的學習習慣,能自覺的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結合本課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設以下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熟練掌握雙腳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

技能目標:

1、通過小青蛙學本領的故事情景教學,使95%左右的學生能夠做出雙腳起跳、雙腳落地的技術動作。

2、瞭解立定跳遠的健身價值,發展彈跳能力和有氧耐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練的方法。

情感目標:

1、通過集體活動,使學生體驗群體學習的興趣。培養集體意識和責任感。

2、通過主題式教學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練,積極參與教學活動,100%的同學能積極主動投入本課時教學活動。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為:擺臂與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緩衝。

難點是:抬腿收腹、擺臂與蹬地的配合;

二、說教法

依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方法上我嘗試運用自主教學策略,目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創新,在活動中享受,在活動中合作,在活動中健康成長為了遵循運動技能學掌握的規律性,為了緩解學生長時間用雙腳跳的練習,於是在課中我分別安排了模仿人物練習、動物模仿操的練習、小青蛙捉蟲子等過程。本節課我設計為三個環節:一、情境激趣。二、激勵參與。三、舒緩身心。其目的是為了給體育課堂營造出一種平等互助,自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並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三、說學生:

高一學生在學習該內容之前已經學習過兔跳,青蛙跳的動作,已經對雙跳雙落的動作有了初步的概念,為本課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該年級的學生具有鮮明的年齡特徵: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強,但他們的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功能還沒有完善,所以難度不宜過大,以免影響學生的健康和練習的積極性。

四、說學法

本節課在學法指導中,我從“簡明扼要的講解”、 “標準的示範動作”入手,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思考、自練、討論的學習過程,弄清跳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學會”和“會學”的雙重樂趣,收到魚漁兼得的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很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我準備分三個階段去進行教學:

(一)、情境激趣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我安排了熱身操和《傳遞實心球》的活動。這些活動的設計,有利於學生從下課時的興奮狀態轉化到上課時的注意力集中,不僅有利於學生進入到上課狀態,而且把這個部分放在開頭,更有利於學生集中注意力。

(二)、激勵參與階段

這個階段是本課的重點部分,在這個部分中,我安排了動物模仿操、換物賽跑等專案。動物模仿操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在複習各種動物的形態到重點模仿小青蛙的跳躍練習,激發了學生上課時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進一步安排了遊戲:小青蛙捉蟲子的比賽。在比賽場地的設計上,我特地畫了不同路徑與不同大小的荷葉,不僅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體能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跳躍能力的荷葉,並通過動腦筋,看誰先到達對岸。於是,我組織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在語言的提示下進行各種動物的模仿練習,緊接著在複習完小青蛙跳之後,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小組練習小青蛙捉蟲子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教師注重觀察學生的跳躍細節動作,並隨時做好學生跳躍動作的指導。這樣更有利於幫助學生共同完成本課的比賽活動。同時使本課的'重點得解決,難點得以突破。

(三)、舒緩身心階段

劇烈活動後,做好放鬆活動是不可忽視的環節,根據運動生理學的特點,我引導學生慢慢將自己的呼吸調整均勻。在音樂的氣氛中使身體由緊張的運動狀態逐漸過渡到比較安靜的狀態,使心跳逐漸緩慢下來,呼吸漸漸恢復正常。結束部分的小結,除教師要對本節課進行講評外,還要求學生個人蔘與,總結自己的學習體會。最後教師佈置好課外練習作業,學生解散。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力爭使整個教學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學得活潑,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學得愉快,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高中說課稿 篇3

對一名職業高中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首先是對數學概念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想,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用數學的精神來學習。而對於數學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去挖掘數學,他不僅要能“做”、“會理解”,還應從“學”去“做”、去“理解”,去挖掘、發現新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辨證等方面去展開。

以函式為例:

從邏輯的角度看,函式概念主要包含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三要素,以及函式的單調性、奇偶性、週期性、對稱性等性質和一些具體的特殊函式,如:指數函式、對數函式等這些內容是函式教學的基礎,但不是函式的全部。

從關係的角度來看,不僅函式的主要內容之間存在著種種實質性的聯絡,函式與其他中學數學內容也有著密切的聯絡。

方程的根可以作為函式的圖象與軸交點的橫座標;

不等式的解就是函式的圖象在軸上的某一部分所對應的橫座標的集合;

數列也就是定義在自然數集合上的特殊函式;

同樣的幾何內容也與函式有著密切的聯絡。

教師在教學生是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裡“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高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本框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的內容是對上一節教學內容的延續,在上節課中學生已經學習了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這屬於生產關係的範疇。經濟就是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基礎之上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的活動,以及在此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國的所有制結構構成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制度為本單元生產與經營提供了一種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題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符合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的。

本框題的邏輯結構主要是由一條主線構成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麼(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公有制為什麼是我國經濟制度的主體,其地位如何體現,它的實現形式怎樣→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這一節內容主要是一個總—分—總的邏輯結構順序,因此本課也可以採用這種總—分—總的方法進行教學。

2、重難點以及其確立的依據

重點: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因此有關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內容是本課的重點。瞭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對於我們認識國家經濟發展的原因、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積極參加社會經濟生活大有裨益。

難點: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以及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

學生對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識瞭解甚少,不容易理解為什麼股份制會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把握起來有些難度。對與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的問題它涉及到我國的社會性質,我國國情和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的基本原理,學生分析的時候會有一定難度,因此也把它作為本課的一個難點。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使學生能夠識記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內容,各種經濟成分的含義、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體現。理解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區分各種經濟成分,並說明它們的作用。

(2)能力目標:

重點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一種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及鑑別、思考、判斷等思維能力。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辨證原理,並能用它來解釋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培養學生一種知識的遷移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使學生能夠擁護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認識到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有利於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種經濟成分的地位與作用。

二、說學法

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學法研究的起點,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我將採取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製作學習卡片的方法來進行學法指導。

高一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首先,在國中,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了我國初級階段的國情,“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和我國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相關知識,以及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辨證原理的基本內容,學生應該能夠掌握本課的內容,高一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在經過了會考的分流之後,學生已經有了擇業意識和前途意識,因此迫切希望瞭解各行各業的一些基本情況。其次,在能力上,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理論概括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能夠理解教材當中的知識與內容。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原理,這一階段的學生希望能夠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應該充分的相信學生有這種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才採用了讓學生合作探究的方法來讓學生進行學習。製作學習卡片主要是為了強化和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方便學生理解與記憶。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本框內容相對抽象和理論化一些,而且本課知識點比較多,層次多,如果按照傳統的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的話,必然會造成散亂的印象,重難點容易被弱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取情景探究法和問題探究法進行教學。首先,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後,根據本課中設定的幾個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相互合作來解決問題,再利用多媒體實現情景的拓展與迴歸,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在進行問題探究時,通過教學生製作學習卡片進行學習,這樣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也方便其記憶。

四、說教學流程

1、課前準備

首先,將本框題的主要內容劃分兩塊:其中一塊是六種經濟成分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探究來完成。另一塊是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我國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這一部分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在為了突破這一部分難點內容時在開展新課之前要給學生介紹生產力、生產關係及兩者聯絡的知識;以及讓學生了解所有制與所有制實現形式的區別。然後,在課前將學生按照位置分為6組,給學生分發學習卡片,人手一份,最後,準備好多媒體。

設計意圖:節約課堂時間,起到一定的預習作用。可以使學生有準備地進入本堂課,帶著興趣,帶著問題,帶著目的聽課,提高課堂效率。

2、情境匯入

多媒體放映各成功人士附有就業單位的照片,來創設情境,引出本框題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匯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3、新課教學

在使學生們進入創設的情境之後,積極的引導他們暢想,“自己以後想從事什麼工作,為什麼”,引出六種經濟成份及各自的含義、地位和作用。然後根據課前分好的組和任務,請學生代表發言。教師要幫學生明確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區別。

設計意圖:倡導學生主動參加與交流合作,變革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瞭如何思考,如何識別資訊,如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的好奇心,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知識本身的興趣和熱愛,形成了自我學習和探索的精神。

承接過渡:這六種經濟成份各自是否完全不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轉入到所有制結構的學習。

閱讀課文分析歸納:(學生歸納得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教師要幫學生明確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最後由老師來總結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從實際生活出髮結合書本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學會自主學習。

承接過渡:放映關於公有制經濟佔優勢及控制領域的幻燈片,引導學生進入對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學習。

設計意圖: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拓展學生的思維面和知識遷移能力。

承接過渡:那麼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有哪些呢?其中主要實現形式是什麼?為什麼?(知識補充: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實現形式的區別。)

設計意圖:轉入到對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學習。

合作探究:讓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派代表發言。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運用已掌握的知識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進行討論分析,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分析問題的實際經驗,通過學生積極主動思維,並吸收他人和集體的智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和教師的引導下加強了對理論的運用和學習,使他們不斷提高進行事實判斷、經驗概括和邏輯推理的能力。

承接過渡:我國為什麼要堅持這個基本經濟制度?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圖片“牛耕地”、“農業機械化生產”和“現代化溫室”主要從我國的社會性質,初級階段我國的國情,以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客觀規律來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運用圖片資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讓學生掌握分析與綜合、發散思維多向思維等思維方法。

4、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本板書對教材高度概括,精心提煉,使人感到簡明準確,一目瞭然。把課本複雜知識予以簡化,不僅能更直觀的反映本課的教學要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此外,學生可以利用板書進行課後複習,縮短複習時間,提高複習效率。

5、課堂小結

利用多媒體和板書展現本節課的綱要,並指出重點和難點。

設計意圖:不僅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相互連線形成知識網路,而且進一步強化對重點知識的認識,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並有利於學生在課後對所學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

6、課堂練習

利用多媒體展示由易到難的練習。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並把它轉化為讀題解題的能力,在練習中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各類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培養學習本學科的興趣。

7、課後探究

聯絡國家鼓勵青年人自主創業的時政熱點,讓學生課後查閱青年學生創業基金的實施專案,鼓勵學生將來進行自主創業。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並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樹立學生的創業意識。

五、小結

本課教學主要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重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確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2、重能力:通過合作探究活動,培養學生集體思考、知識遷移、發散思維的能力。以市場經濟生活知識來支撐,突出思想政治觀點教育;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自主生成知識,學會學習。

3.重教學:綜合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憤,激發學生興趣。精心設計多媒體,通過形象直觀的動畫展示,以便於學生記憶、理解、掌握,提高教學效率。

4、重反饋:通過訓練來強化知識,通過運用來鞏固和提高,把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素質並形成能力。

高中說課稿 篇5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湘版高中音樂鑑賞教材第五單元“音樂的體裁”第三部分《舞劇的靈魂》中的《那根藤纏樹》的賞析教學過程設計。

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聆聽豐富多彩的音樂,從中體驗音樂的美,享受欣賞音樂的樂趣,增進對音樂的熱愛……”。因此,引導學生鑑賞舞劇音樂、瞭解舞劇知識、感受多元文化,是高中生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學情分析:

長期以來人們將舞劇和舞劇音樂定義在了高雅藝術的範疇,舞劇藝術對熱衷於流行音樂的中學生而言,相對生疏。因此,如何吸引學生關注並喜愛這一節的學習內容,是教與學能否順利展開的關鍵。

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拓展視野入手,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取捨,並補充了一些經典的舞劇作品片段,從而增進學生對舞劇的熱愛。這課教材上共安排了五個舞劇片段,我選擇了其中的《魚美人》中的“珊瑚舞”、《籬笆牆的影子》中的“那根藤纏樹”、《敦煌夢》中的“伎樂天”,將《春之祭》中的“春之輪舞”移到了《音樂——從印象走向現代》一課中賞析,刪去了《牧場競技》中的“牛仔舞”;補充了《天鵝湖》中的“天鵝主題”和“四小天鵝舞曲”;《睡美人》中的“三人舞”、“雙人舞”片段;《大夢敦煌》中的群舞片段及《絲路花雨》中的“反彈琵琶”片段等。

教學方法與手段:

這節課的教學活動我始終圍繞“舞劇的靈魂”而展開,採取了聆聽、欣賞、感受、比較、演唱、討論、實踐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體驗,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學目標:

1、樂意參與欣賞、感受中外舞劇片段,通過多種形式的參與,感受舞劇音樂的藝術魅力,建立對舞劇藝術的興趣。

2、瞭解並掌握淺顯的與舞劇相關的知識,感受並探討音樂在舞劇中的重要作用,能夠聽辨一些著名中外舞劇音樂的片段(如《天鵝湖》、《魚美人》等)。

3、在音樂實踐過程中能積極思考,善於表現自己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瞭解並掌握淺顯的舞劇知識,感受音樂在舞劇中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探討和分析音樂在舞劇中的重要作用,理解音樂是舞劇的靈魂。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著名的舞劇音樂《花的圓舞曲》

一、匯入 ①播放剪輯舞劇視訊片段,引入對舞劇的初步認識。

②播放無聲舞劇視訊,體會無音樂的舞劇表現力的缺憾,引出課題。

二、舞劇知識搶答(學習相關的舞劇知識)

三、簡介舞劇音樂的發展歷程

四、賞析經典的舞劇片段,探討舞劇音樂的作用

(《天鵝湖》、 《魚美人》、《籬笆牆的影子》選曲)

五、活動與創造 ①為教師所表演的舞蹈動作選配音樂(也可為無聲的舞蹈畫面選配音樂);

②根據《四小天鵝舞曲》片段設計舞蹈動作並表演。

六、總結

學生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那根藤纏樹》賞析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流程:

匯入該環節——劇情及相關背景介紹——初聽歌曲、初步體驗——分析探討歌曲表現手法——演唱歌曲旋律——進一步分析歌曲,探討歌曲在舞劇中的作用——視聽結合完整欣賞

1、匯入該環節及劇情及相關背景介紹

這一環節是在賞析《魚美人》中的“珊瑚舞”之後進行的。首先,教師用語言過渡:中國舞劇雖然起步比較晚,但在我國藝術家們的努力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尤其是近年來,中國舞劇在創作題材、舞蹈語彙及表現手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多突破和創新。

教師先播放電視連續劇《籬笆、xx和狗》主題歌《籬笆牆的影子》,並配以電視連續劇劇照的播放,提出問題:有誰知道這是哪部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歌?曲作者是誰?如果有學生知道就請學生回答,如果學生不知道,則由教師講解。由此過渡到舞劇《籬笆牆的影子》相關創作背景及劇情的學習。

大型民族舞劇《籬笆牆的影子》取材於電視連續劇《籬笆、女x和狗》三部曲的故事。舞劇演繹了棗花通過兩次不同的婚變和改革大潮的衝擊,從一個普通的鄉村姑娘成長為一個具有獨立人生價值觀的現代女性的歷程。這部舞劇最大的亮點是音樂,曲作者徐沛東繼續沿用了連續劇中的音樂素材,如《籬笆牆的影子》、《那根藤纏樹》等都巧妙地運用在舞劇中。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從一部曾經膾炙人口的連續劇主題歌入手,拉近學生與舞劇音樂的距離,通過連續劇和舞劇的聯絡自然地引入舞劇相關創作背景的學習。

2、初聽歌曲《那根藤纏樹》,初步體驗瞭解

高中說課稿 篇6

籃球運動是由跑、跳、投等動作組成,是在快速、激烈、對抗的情況下通過傳遞、拋接、運拍,最終把球送入固定籃圈的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具有集體性、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籃球賽攻防頻繁,技術動作多樣,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通過籃球運動,可以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增加內臟器官的功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一項有很高鍛鍊價值的運動專案。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籃球:1)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2)單手肩上投籃。 本課教學內容是籃球運動中的單手肩上投籃和雙手胸前傳、接球。單手肩上投籃和雙手胸前傳接球是籃球運動中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全隊進攻的重要手段,起著組織全隊相互配合的重要橋樑作用,是高中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各種技術和戰術的基礎,傳接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的配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單手肩上投籃、傳接球技術的基本方法並不複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隱蔽、快速,同時要迅速轉換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就比較困難。因此,本課著重要解決在各種情況下學生控制並支配球的能力,鞏固提高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同時加強準確性、熟練性,為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進一步建立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鞏固提高運球、傳接球技術動作和對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發展靈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單手肩上投籃 --投籃動作標準,手型正確。

雙手胸前傳接球--準確的手型及傳接球的準確性快速能力。 難點:單手肩上投籃 --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拿球時手心空出。 雙手胸前傳接球 --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手對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二、說學情

本次課的授課為中專部兩個班級合班,共七十人。體育的運動技能有差異,加上中專學生有較強的創造能力和自學能力,本課採用了講解、示範、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各種新穎的練習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層層剖析,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方法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採用教師啟發指導,學生反覆練習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為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

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分組輪換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場地內增加學生的練習效果。用比賽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團隊精神。

四、教學過程:

(一)引起注意階段;

1、課堂常規 2、本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及要求

(二)激發興趣階段;

1、遊戲:“喊數抱團”

為了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奮,同時達到熱身效果,安排了遊戲“喊數抱團”,

2、熟悉球性(4’)

教師先進行各種方法練習和講解,然後學生自由模仿創新練習。組織形式為散點。學生通過各種練習,培養學生的球感和對球的興趣,改善手對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進一步熱身,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準備。

(三)接受新知識階段;

3、原地兩人一組雙手胸前傳接球(3’)

要求:前臂發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轉,肩、肘、腕關節放鬆,全身協調.

4、原地兩人一組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2’)

要求:運、傳、接運用協調,且要迅速轉換銜接。

5、的練習主要為了進一步建立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掌握傳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協調配合,加強運球和傳接球的銜接。

5、要求:運球和傳球,接球和運球要相互銜接好、順,逆方向都要練習。目的是利用運球和傳接球動作有機緊密銜接,快而連貫,更進一步提高傳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學生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

6、連續傳接球(接龍)比賽

通過比賽,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提高傳接球的準確性、熟練性以及快速傳接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全面發展素質階段;

(五)恢復整理階段;

1、伸展放鬆操: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通過模仿練習,促使學生消除肌肉的疲勞,身心得到恢復。2、對本課進行小結,佈置收回器材

五、場地器材:

1、場地:籃球場一片;2、籃球41只,球筐4只,

六、預計教學效果:

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為180次/分,出現在三十五分鐘

運動密度約為45%,運動負荷為中等。

高中說課稿 篇7

本文選自儒家思想最重要的著作《論語微子》。全文雖然篇幅短小,僅有134個字,但卻表明了儒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政治態度,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儒、道兩家的基本主張,可謂言有限而意無窮。如何在短短的45分鐘內,使學生既準確掌握基本字詞句,又能較為深刻地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成了本課的一大難點。

就基本字詞而言,本文的許多地方也不易理解——因語言的長期演變,使得一些字詞在現代漢語中的意義遠遠不同於先秦時期,這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差異,從而導致不能準確把握作品所蘊含的思想。如“丈人”、“仕”、“道”等。

近年來大學聯考試題的命題越來越注重對學生能力及素質的考查,所以課堂上需盡最大可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使之積極思考、準確表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化教師的主體意識。

基於以上幾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準確掌握實詞‘為’、‘仕’、‘道’;虛詞‘其’、‘而’、‘以’及詞類活用”,將難點確定為“對儒、道思想的準確闡述”,教學目的是“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之能準確掌握文言基礎知識;闡明儒道思想的分歧,使學生深刻領悟傳統文化的精髓;把握大學聯考命題原則,培養其良好的文言文閱讀習慣。”

教學過程中以“文言八字教學法”為原則,以學生閱讀、翻譯、討論、背誦、練習為主要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在課堂上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及時給以糾正。

1、讀。正確的誦讀是準確理解的基本前提。所以授課之初,首先要對學生的誦讀情況進行檢查,對需要強調或學生讀錯的字音及時加以糾正。然後讓學生再讀全文,體味人物語言的語氣、節奏及思想感情。

2、講。對本課涉及到的重點實虛詞,尤其是那些已發生了重大語意變化的詞語,須教師明確講解。如、“丈人”“仕”“道”“而”“其”等。做為教師必須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使之能準確理解古人所要表達的思想。如、“仕”在《論語》中多為“做事”而非“當官”。

3、譯。這一環節主要起疏通文意的作用,讓學生結合註解及老師所講到的部分字詞通譯全文。為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採用每生一句的方法。具體操作是:先讀一句,然後對句內重點字詞加以講解,最後翻譯全句。

4、評。對學生的譯文教師及時給以評價,指出其譯文的優劣所在,並給以明確指導,出示最佳譯法。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

5、析。採用譯一段分析一段的方法,配以合適的圖畫,充分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使之能進入角色,體悟人物的心理及思想;通過設計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的思考題,充分展開討論,將深奧的儒、道思想寓於形象幽默的講解之中。

6、背。傳統的文言文教法以背誦為主,是有其道理的。古語云“熟讀百遍,其義自見”。如果一個人能將一篇倒背如流,充分體味,把握語氣、節奏,久而久之,必會對內容準確理解。現在的學生課程多、作業忙,用於背誦的時間不多是事實,但我們還是應該倡導他們多讀多記,尤其像本文這樣短小精悍的,更應力求做到當堂背誦。

7、總。新授課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總結,這是加深學生印象,突出重點內容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全篇內容教授完畢後,專門設計了一個環節,即按大學聯考考綱對文言文閱讀的基本要求分類總結本文出現的文言現象,給學生明確出示學習文言文及總結所學文言文知識的基本途徑。

8、練。“只說不練是假把式”,為讓學生做到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必須通過合理的練習,對所學知識強化鞏固。為此,佈置作業一環,要求學生閱讀並翻譯同樣選自《論語》的其他篇章。

高中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學生能否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到教育的成敗,關係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為推動未成年人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真正走進孩子們中間,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減少和避免安全傷害事件的發生。今天我就說一說《校園安全常識教育》。

一、說教材:

根據《中國小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規定,使學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知識和技能,養成在日常生活和突發安全事件中正確應對的習慣,最大限度的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和減少安全事件對中國小生造成的傷害,保障中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我選擇了《校園安全常識教育》的教育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中國小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規定對中學七至九年級安全教育目標:掌握基本校園內安全常識,對安全行為和隱患有預見,學會如何減少和避免安全傷害事件的發生,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校園安全基本常識,發現身邊的安全隱患和不安全行為,思考分析其原因,並防患於未然。

(2)通過自主活動,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知識的能力,增強學生獨立自主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通過“激趣匯入----自主學習----合作探討----

學以致用----總結昇華”五個層面達成目標,組織完成“激趣-探究-歸納-運用-昇華”五步操作程式。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參與各項活動親身體會校園安全直接關係每個同學的生命。

(2)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生命的珍惜之情。

三、說重難點:

重點:瞭解與自身息息相關的安全基本知識,知道哪些是危險行為或安全隱患。

難點:把所學知識化為自覺遵守學校安全規章制度,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

四、說學情:國中學生的年齡在十三到十七歲左右,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不足,自我調節能力還比較差,難以自束、自約。

五、說教法、學法:

本課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為主要建構,注重學生參與交流,引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直貫穿直觀演示、活動探究、歸納總結的方法,指導學生採取案例分析、假象驗證、自主探究的學法。這一切都是為了改變過去以往舊的“灌輸式”、“問答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法、學法其實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彼此融合的課堂特質。這些理念、方法將具體運用在我的教學過程中。這在我後面的“說教學過程”環節中,大家是可以體會到的。

六、說教學準備

準備教學課件,收集有關校園安全的事故案例、視訊、圖片、文字、標語等。

下面我就具體談談在我的教學過程中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運用教法進行學法指導。

1、課件演示,激趣匯入。(大約2分鐘)

利用課件直觀展示兩起校園安全事故案例現場的視訊和圖片,讓學生產生心靈的震撼,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創設情境,自主學習。(大約5分鐘)

(1) 以案例的形式,通過直觀演示讓學生思考、分析、討論,得到更深的感性認識。

(2) 瞭解基本的校園安全常識,讓學生感受校園安全的重要性。

3、佈置任務,合作探討(大約25分鐘)

(1)小組合作探究:在我們的校園裡,存在哪些隱患,我們應該怎麼做?

一組:上下樓梯應當注意哪些安全?為什麼?應如何做?

二組:在走廊裡應注意哪些安全?為什麼?應如何做?

三組:在教室裡應當注意哪些安全呢?為什麼?應如何做?

四組:在宿舍裡應當注意哪些安全呢?為什麼?應如何做?

五組:在校園裡應當注意哪些安全?為什麼?應如何做?

六組:在廁所裡應該注意哪些安全?

七組: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為什麼?

八組:交通安全隱患有哪些,我們應該怎麼做?

教師參與學生討論,並進行適當的指導。(比如說:課間的安全應患有追打、玩鬧,上下樓梯等,廁所、公寓、教室、走廊等;體育課時玩單槓、雙槓等器材時;上放學時的交通安全等)

(2)各小組討論結果彙總,教師給予補充,用課件展示,進行歸納總結。

(3)得到校園安全存在以上安全隱患後,學生選擇自己瞭解的內容自由發言:應如何防範以上安全隱患。教師給予適當補充。(前三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校園安全基本知識,認識校園安全的重要性,從而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

4、拓展思路,學以致用(大約3分鐘)

通過舉例,總結歸納,學生以對校園安全有了較深的認識,接著讓學生把教材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編一編、寫一寫校園安全宣傳標語和建議措施,(提示學生注意用語的委婉,語言的風趣)把獲取到知識系統化,從而轉化為自己內在的一種能力,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這樣就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5、 鞏固提高,總結昇華。(大約2分鐘)

師生共同回顧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同桌互相提問應注意的事項,將重點條目抄記在筆記本上。

6、作業佈置,課外拓展。(大約1分鐘)

寫一篇校園安全調查報告,調查瞭解一些在校園內發生的安全事故。從而考查學生實際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到校園安全的重要性。從而真正做到自我保護。)

7、板書設計:

結束語:

今天我上《校園安全常識教育》這一課,就是讓學生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發現身邊的安全隱患,思考、分析原因,尋找自救、自護辦法。全面系統的進行自我安全教育,認識生命,珍視生命,懂得安全重於泰山。只要我們時時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注意校園安全,掌握自救、自護的知識,鍛鍊自己自護自救的能力,機智勇敢的處理遇到的各種異常的情況或危險,就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並伴著孫悅的《祝你平安》結束本課。

各位老師,本節可我根據教學目標、課程標準、學生的實際,採用了以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注意了讓學生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旨在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

我的說課完畢,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