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學習常見的誤解

才智咖 人氣:2.12W

關於小孩子的課外英語讀物,家長們可能存在著一些誤解。下面本站網英語閱讀欄目為大家帶來英語閱讀學習的3個常見誤解,一起來看看吧!

英語閱讀學習常見的誤解

傳說一:語法對於孩子閱讀不重要。

錯。

語法對於初學者非常重要。英語的語法和中文的語法有很大的不同,組織表達的習慣也大為不一樣。例如,英文裡對名詞的修飾成分一般都在被修飾名詞的後面,很多中國學生初期難以適應。例如,站在那邊的女孩英文表述成the girl standing there。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孩子會理解成一個女孩站在那裡。這是不對的,因為這樣的理解顯示出學生沒能理解英語修飾成分後置的這樣一個基本習慣,也沒有理解英文表述裡修飾成分和謂語動詞的區別。例如,我們說,the girl standing there was lying on the ground。如果不理解語法規則,孩子會糾結:這個女孩既然站著,怎麼又會躺在地上呢。理解這句話,除了需要懂得後置修飾,還要懂得英文裡時態的含義:was暗指過去。所以正確的理解是:現在站在那裡的那個女孩剛才躺在地上。閱讀的過程就是不斷去應用基本的語法進行句子分析和理解直到這些過程變成一種內嵌的直覺的過程。

當然,一些悟性好的學生不需要單獨講解語法就有可能通過閱讀acquire(習得)這些規則。但這個過程會比較漫長,而且不一定能建立非常精確完整的語法框架體系。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中國孩子在國中階段去美國讀書後多年,依然不能很好地掌握標準的書面英語語法的原因。事實上,一些悟性比較弱的美國孩子也有同樣的問題,雖然英語是他們的母語。

所以,我認為在閱讀前,讓孩子有一個基本的語法概念是必須的。

但同時,我也認為,應該關注於那些與中文表述習慣不一樣,影響閱讀理解的核心語法,而不應該糾纏於語法裡的枝節問題。什麼叫核心語法?根據我對中國學生的觀察,我認為主要就是修飾(包括定語從句、後置分詞修飾結構和後置形容詞結構構成的修飾成分),語序重置以及句子的連線。

除了英語修飾的後置習慣,語序的重置和插入語是很多中國學生在閱讀中常常會遇到的一大挑戰。例如下面這個例子:brought,with its unrivaled cavalry, into its sphere of influence the vast expanse of territories covering what’s now Mongolia and many parts of the Eurasia countries裡面,brought的賓語被後置了,因為它太長了,而是把“into its sphere of influence”(進入他的影響圈)這個介詞短語提前了。還有一些生來就複雜的詞語,例如類似exposure of its vulnerable skin deprived of this protective layer to the bombarding ofultraviolet light by the chemical contamination of its habitat的結構(抽象出來就是exposure of something A to some other things B by another thing C)。

什麼是枝節性的語法?就是那些不影響英文句子結構理解,常常屬於特例,但中國很多中國考試喜歡考的一些特例性知識點,就如many a student到底是算單數還是複數,a group of students算整體還是算很多學生?這些語法在閱讀時一帶而過即可,不必深究。

另外,對於一些表述方式和中文相似的語法結構,例如表示原因的原因狀語從句(如I come today because I care about you),我認為也不用講,因為在實際教學中從來沒有發現有學生理解這些“原因狀語從句”有困難。反倒是如果老講這些術語,反而給學生帶來很多困惑。

傳說二:我孩子閱讀的數目必須要從經典作品中選擇。

錯。

事實是,大部分經典作品都不適合處於初級階段(託福低於100分)的英語學習者。經典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光是因為語言優美,適合閱讀,還往往與內容、主題和寫作手法相關。這些作品,要麼是開創了某一種全新的寫作技法(例如呼嘯山莊廣泛使用倒敘、插敘和象徵手法),要麼是集中反映著某個時代的主題(例如了不起的蓋茨比反映了美國喧囂爵士年代-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社會百態)。理解這些作品,除了深厚的英語功底,還需要廣博的'知識面和適當的指導。所以這樣的一些作品理論上是不適合一般的孩子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閱讀的(牛蛙們另當別論)。

在實際工作中,我發現很多孩子對經典名著不感興趣。但很多家長強迫孩子閱讀經典作品,導致孩子喪失閱讀興趣或者養成囫圇吞棗的不良習慣,得不償失。

我個人認為,給初學者選擇閱讀書目,以閱讀興趣和語言的規範性作為最重要的考慮,而把是否經典作為一個次要的考慮。例如,我個人非常推薦Dan Brown寫的一系列書,例如達芬奇密碼(The Da Vinci Code)、天使與魔鬼(Angels and Demons)。首先作者的語言規範豐富,不像類似麥田守望者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樣的書裡大量出現不正規英語干擾孩子建立正確的語法概念,而且故事情節非常吸引人(我還沒有遇到不喜歡讀這幾本書的孩子),其中所包含的關於科技、文化、歷史、政治和宗教方面的知識也非常豐富,某些話題極富思想啟發性(thoughtprovoking)。這其實也好理解,Dan Brown高中就讀於PEA,大學在AmherstCollege,接受了最為正宗的美國博雅教育,所以他的作品雖然是流行讀物,但養料非常豐富,非常適合英語初級學者用以提高熟練度,擴充知識面。

所以,給孩子選書也不妨可以從流行讀物裡找。

傳說三:閱讀時孩子應該使用英英字典以有助於建立英語思維。

錯。

對於初學者,我認為英漢雙解詞典可能會更適合。

查閱字典需要考慮效率。對於初學者,英英字典可能太難理解,很多單詞的英文釋義學生看過以後不能形成鮮明的概念,導致學生學習掌握詞彙效率太低,挫敗感強烈。尤其是在查閱名詞時這點尤為明顯。所以我建議初學者藉助母語幫助建立詞彙概念(同樣,牛蛙除外)。

但對於具有一定程度的學者,我認為英英字典是合適的,尤其是在理解一些詞義比較微妙的單詞時。例如關於nuance這個詞,絕大部分英漢字典裡只有”細微差異”的意思,但根據英英字典,這個詞還表示“對細微差別的敏感性,或者對精細涵義的表述能力”之意。又如wistful一詞,英漢詞典會告訴你一大堆類似“傷感、愁悶”之類的意思,但查閱英英字典你就明白這個詞表示的是一種兼有傷感中混有期待的情緒,如果僅僅是傷感或愁悶而沒有期待的意味,那麼這個情緒很難稱得上wistful。很多英文詞彙,很難有好的中文對應,例如chivalrous,因為源自西方的騎士文化,所以兼有“勇敢,優雅,對女性有禮貌且體恤保護”之意。這樣的詞彙,就必須藉助英英詞典才能準確把握。

在實際操作中,我建議學生可以兩者兼用:使用英漢詞典建立初步的詞彙概念,對於一些精妙的詞彙通過英英詞典細加咀嚼品味。對於英英字典,我只推薦MerriamWebster字典。

另外,我經常遇到很多學生在閱讀時容易好高騖遠,貪多求快。必須要讓學生明白,就學習英語而言,讀通一本書比讀懂十本書可能都要有效。當然,如果是抱著獲取知識和思想的目的,那麼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即便如此,閱讀後的反思也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