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蹈的種類以及特點

才智咖 人氣:2.23W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點是節奏明快,熱情奔放,語彙新穎,風格獨特。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蒙古舞蹈的種類以及特點,歡迎大家閱讀!

蒙古舞蹈的種類以及特點

蒙古舞蹈的種類以及特點 篇1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從事畜牧狩獵生產。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

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一般是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後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

二是安代舞

安代舞於明末清初發祥於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後來才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在科爾沁地區,在逢年過節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裡、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

姑娘媳婦揮舞頭巾跳,小夥子脫去馬靴光著腳丫跳,孩子們做著鬼臉跳……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衝跑、翻轉跳躍等等,形成了盛大的狂歡場面,把美和對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

三是查瑪

查瑪是藏傳佛教為了弘揚佛法、傳播教義、阻止邪惡誘惑、堅定佛門信念而舉辦的一種帶有慶典性質的藝術活動。歷史上,在“殿宇雄壯、比擬佛國”的科爾沁地區乃至內蒙古自治區全境,絕大多數寺院召廟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們表演這種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傳承表演這種舞蹈。查瑪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科爾沁地區查瑪表現形式有三種:一是經堂查瑪。表演者二至四人,於經堂誦經時主要通過手勢動作對佛進行功德禮讚。二是米拉查瑪。在召寺前廣場搭臺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頭、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說、唱、舞、樂的形式,頌揚米拉撇家棄業,苦意修行,雲遊四方,傳播佛理,終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廣場查瑪。在大雄寶殿前廣場上表演。

人物眾多,程式固定,動作規範,舞蹈性最強,流傳較為普遍。

在查瑪表演中,登場者統稱護法神。護法神分大查瑪(主神)、小查瑪(皈神)兩類。查瑪一般由13—15個舞蹈段落組成,多以單人、雙人、四人的形式表演。凡屬大查瑪者,均以單人舞的形式表演一個獨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同時起舞的。小查瑪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現;亦可在主神舞蹈時,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對而言,舞蹈中大查瑪的動作沉穩獷悍,神態超然,舉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體現了強烈的宗教內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瑪則動作靈活,節奏明快,不拘形態,較少神威,有很強的韻律性。

某些規模較大的召寺,為了便於傳承,還將近似的人物動作予以規範,確定名稱

四是科爾沁“博”舞。

“博”,是薩滿教中的巫師,研究者稱之為“薩滿”。蒙古人則自稱為博。博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時所跳的舞蹈。博教曾為蒙古族所長期信奉,但自藏傳佛教傳入後即日漸衰落,現在僅有少量殘存,主要流傳於科爾沁草原。

博舞保留較完整的是興安盟和通遼市。博舞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態,由於其自身的豐富內涵及其所具有的藝術性和娛樂性,不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科爾沁地區的行博,主要是用來祭祀求福和驅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驅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徵。

科爾沁地區的博舞動作基本相同,但風格各異,有的古樸雄壯,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剛柔相濟,有的風趣幽默,有的舒緩曼妙,有的瀟灑明快。個別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細膩柔媚,別具風韻。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博們在行博時都須頭戴沉重的銅製五佛冠,腰扎九個圓形銅鏡,身著法裙、法服等;行博過程中要做出顫腿、扭腰、旋轉、跳躍等動作,並且能夠對神鼓、神鞭、銅鏡、寶劍、腰刀等運用自如。粗獷、熾烈、顛狂的激情表演是科爾沁博舞的獨特風格。

著名的傳統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等。當代創作舞有《鷹》、《馬刀舞》、《馴馬舞》、《奔騰》、《擠奶員舞》、《鄂爾多斯婚禮舞》、《牧民的喜悅》等。

蒙古舞蹈的種類以及特點 篇2

由於長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自古以來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鷹圖騰,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渾厚、含蓄、舒展、豪邁的特點。

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有了高興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人的純樸、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色彩。

蒙古族舞蹈的種類

1、安代

2、頂碗舞

3、角鬥

蒙古舞蹈的種類以及特點 篇3

一、太平鼓舞

太平鼓,系用銅圈驢皮製成,呈圓形或橢圓形,鼓皮塗繪山、水、花哉或人物,飾以絨球、花穗,柄部小圈處繫有小鐵環。多於豐年節日由婦女表演,分集體和單人舞兩種表演形式。舞時,左手橫握鼓柄,右手持一帶穗木棍,邊擊邊舞。動作名稱有“拜鼓”、“跑走馬”、“拉大鋸”、“撲堞”、“彈棉花”、“滾元宵”、“趕鳥”、串門”、“滾秀球”等。顧名思義,這此名目繁多、變化多端的擊鼓動作,與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聯。身段動作一般比較誇張,基本舞姿多是以腰為軸心的仰、俯、傾、側。舞步開放有力,富有彈性,雜有跳、轉等技巧,亦有技藝嫻熟者可同時舞耍四、五面鼓,在身體不同部位盤繞回旋,帶有雜技色彩。

二、燈舞、盅碗舞

燈舞、盅碗舞是節慶歡宴、親朋相聚時所跳的一種女子獨舞,主要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此舞因受地點(蒙古包)道具(燈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坐、立而舞。主要賃藉手、腕、臂、肩的樟、挑、拉揉和以腰為軸的前俯、後仰進行表演。技藝精湛者,亦能雙手各託燃燈,邊快步奔走邊作流星般盤繞動,此時燈焰飄忽搖曳,舞姿輕盈流暢,富有獨特魅力。

三、達力根巴雅爾

在鄂爾多斯草原,自古留傳著一種“招福致祥”的民間祭祀儀式,名日“達力根巴雅爾”。多於豐年或戰爭凱旋時舉行,以示感恩,祈求康樂太平。祭祀完畢,所有參加者便開始在草原上盡興歡歌起舞,往往跳至更深不止。主要動作有甩臂擊鼓、跪蹲請安、擰身跺足、橫擺漫步等。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真摯地表現了以遊牧為生的蒙古族人民歡樂時的情感和豪邁的精神氣質。

四、宗教舞蹈查瑪

“查瑪”(俗稱“跳神”或“打鬼”) 是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產物。於十六世紀後半葉隨同黃教傳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 並在長期的演變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它是一種以演述宗教經傳故事為內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態各異,有殿堂舞、米擴佛傳舞、寺院舞、大場舞四種表演形式,獨舞、雙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應俱全,亦可穿插即興表演。表演程式化、規範化。舞蹈語彙的運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個性劃分。“查瑪”舞在內蒙古地區流傳十分廣泛,絕大多數寺廟均於宗教節日時表演。其舞蹈形式影響甚廣,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創作、表演和教學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五、安代舞

在蒙古族傳統民間舞蹈中,安代舞以其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健康活躍的世術特色,為各族人民所喜聞樂見。依據習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場地,中間立一斷軸車輪或木杆(意為鎮妖避邪之物),參加者圍成圓圈,右手握一塊綢巾或扯起蒙古袍下襬,隨領唱(領舞者)邊歌邊舞。曲調悠揚婉轉,韻味醇厚,善於表達情感。唱詞內容豐富,活潑生動,富即興色彩。舞蹈動作主要有:原地踏腳擺綢或向旁輕移:前傾身甩綢立起後向前“小踢步”邁動:邊繞圈奔跑邊甩綢;連續做“吸腿跳”步並用力向兩旁甩綢等。

六、筷子舞

“筷子舞”流傳於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烏審召旗,多於喜慶歡宴的場合由男子單人表演。舞者原地單手或雙手握一把筷子,隨著腿部韌性屈伸、身體的左右晃擺,快速抖動雙肩。兩臂鬆馳流暢地用筷子敲打手、肩、腰、腿等各個部位,繼而繞圈行進或直線進退。舞姿灑脫利落,擊筷動作靈巧多變。至高潮時,邊舞邊呼號助興。

七、育呼爾舞

流傳在呼倫貝爾盟布利亞特蒙古族聚居地區,於傳統節日或喜慶的場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舞時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橫排或圓形,載歌載舞。主要動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 跑跳步”等。身體動律自然各諧,時而左右搖擺,時而前俯、後爺。並隨著歌聲和“育呼爾”的呼號聲逐步推向高潮。該舞爽朗、流暢,有著自由、舒展的特色。

蒙族舞中另有表現賽馬、射箭、摔跤等民族習俗的舞蹈,亦有特色。

蒙古族舞蹈產生於民間,其特點是節奏明快,熱情奔放,語彙新穎,風格獨特。動作多以抖肩、翻腕來表現蒙古族姑娘歡快優美,熱情開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邁,步伐輕捷灑脫,表現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剛勁有力之美。

蒙古族舞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人的純樸、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了他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民間流傳的舞蹈。兩腳交替悠晃步,粗狂奔放的跳踏步,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後拉手,眾人手拉手,圍著圓圈跳舞,所以通常人們又稱布里雅特民間舞蹈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歡快敏捷,跳躍性強。民風淳樸,具有遠古色調,感情熱烈奔放。

TAGS:舞蹈 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