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教學

才智咖 人氣:1.02W

民族舞蹈是我國浩瀚藝海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是中國歷史以美的形式的一種傳承和發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了關於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教學,歡迎參考閱讀,希望您喜歡!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教學

一、民間舞蹈發展過程中文化的傳承

作為草根文化的民族民間舞蹈正是因其文化內涵的包容性才能長存於歷史流變中。它蘊含著民族特有的思維、理念、情感、習俗、生活方式,是表達民族認同感和歷史感的重要方式。對於民間舞蹈而言,除了表演者、舞蹈動態形象等外在表象,更重要的是其負載的傳統文化本質。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其實質是中國文化精神與民族審美心理的傳承,它是通過“群眾間的直接傳承”“民間舞教學的傳承”“舞臺藝術創作的傳承”三個層次進行的。傳承和發展好民族舞蹈是傳承中華文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需要;是振奮民族精神,維護國家統一的迫切要求;也是維護文化主權的戰略措施;更是年青一代以至子孫後代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

二、民族舞蹈教學的方法

由於民族舞蹈在不同的地域包含的內容和內涵都不一樣,所以在進行民族舞蹈教學時要特別注意教學方法的使用。

1.針對不同的年齡層次選擇不同的教材

隨著幼兒民族舞蹈教學熱潮的興起,很多家長開始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民族舞蹈的培訓。由於孩子的年齡較小,還不能夠深刻理解民族舞蹈的深刻內涵,建議在教材選擇的時候,儘量選擇情緒歡快的、外露的。而對於有一些舞蹈功底,並且文化層次較高的學生,如大中專舞蹈學員,就可以解除內涵更深一些的,如傣族的蝶舞、獨龍族的鏢牛舞……這些不僅在舞蹈技藝上要求更高,而且要求舞蹈者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舞蹈的含義,才能在動作中展現出豐富的情感,顯然是不適合年齡小的舞者的。

2.充分營造民族舞蹈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中國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承擔起教學的全部職責,他們主宰課堂,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學生在學習民族舞蹈時毫無個性可言,主動性和積極性全無。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民族舞蹈,老師應該讓學生在學習時始終保持一種旺盛的情緒和學習狀態,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努力營造出民族舞蹈的優美氣氛。大部分學習民族舞蹈的學生都處於天真爛漫的年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養成順應青少年心理,並抓住他們的心理特徵展開教學,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覺得學得帶勁,學得有趣,這樣也有利於學生學習民族舞蹈時保持一種長久性和可持續性。

3.把握住民族舞蹈的風格和律動特徵,採取生動形象的教學

每一個民族的舞蹈都有著鮮明的特色,無論是傣族的優美、蒙古族的豪放、佤族的奔放都是各不相同的。老師在教授民族舞蹈的`時候一定要善於將這種不同之處用民族舞蹈也有的韻律表現出來,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牢記特徵,理解動作更深層的含義。由於每一個民族的舞蹈都試圖表現本民族獨有的文化,因此非本民族的舞者在接觸這些舞蹈時,難免會產生一種生疏感。因此,老師在教民族舞蹈的時候,要將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的講述貫穿在教學當中,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譬如在學習蒙古族舞蹈時候,有大量的甩臂和跨躍動作,甩和跨的幅度是多大?節奏怎麼把握?這都是學員通常會遇到的問題。但是如果老師在教學時要告訴學員,這是對蒙古族馬背生活的一種形象表示,那麼學員就能輕易地能夠理解動作應該如何詮釋。

同任何藝術一樣,舞蹈是人類社會行為的產物,是人類的思想和情感在虛擬世界中的一種浪漫行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時代會產生不同情感、不同形態、不同美感的舞蹈。研究民族舞蹈藝術教育也不能離開變化中的社會和發展著的文化。可以說,民族舞蹈是中國藝海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發展將進一步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