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模板錦集8篇

才智咖 人氣:1.67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培訓心得體會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模板錦集8篇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多年的教育經驗證明,學生往往是喜歡教師,再接受教師所提供的教育。學生很注重對教師的整體感覺,如果他們喜歡某個教師,就會對這個教師所給予的教育會產生很強的接納感,並帶著良好的情緒來理解教師的語言,接受教師的要求和教師所施加的教育影響。反之,教師無論有怎樣的良苦用心,學生都難以接受,並從內心深處對教師產生很大的牴觸感,所以做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已勢在必行。

一、要善於與學生溝通

那麼,怎樣做才能讓學生信任你,喜歡你呢我認為,今天的教師,首先要做到 “ 五個學會 ” ,即學會鼓勵、學會尊重、學會公正、學會賞識、學會呵護。首先,我們要善於鼓勵學生,你的每一聲鼓勵,會讓學生找回那份本已失去失去的自信,會帶給學生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去勇攀高峰、摘奪桂冠。其次,我們要想贏得學生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他們更渴望得到尊重,他們更渴望在和諧的陽光下汲取雨露。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我們時刻應該懷著一顆平常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花兒離不開陽光雨露的呵護,學生更離不開我們廣大教師的呵護,正視缺點,明確不足,指明方向,引發動力,用愛心撐起一把小傘,用誠心搭起一座小橋,用信心發出一束亮光,讓學生踏平坎坷,繼續出發。

二、展現人格魅力,塑造高尚品格

教師的形象與品格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對學生思想的形成與品格的塑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高尚的人格形象會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量,直接影響學生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學生往往喜歡講課風趣幽默,對待學生寬嚴有度的老師。講課風趣幽默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體現。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講課善於用具體生動的事例引入新課,深奧的道理講得深入淺出,淺顯易懂。在學生感到疲勞時就會來幾段風趣幽默逗學生快活,讓學生樂學。特別善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就學得輕鬆愉快而且效率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學生作為被教育者,在接受文化知識教育的同時,他們更關注他們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尤其更注意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善於審時度勢,張弛有度。首先我們廣大教師要有寬廣的胸襟,要將心比心,善解人意,要善於按照他們的成長規律,給與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不能一味的批評和指責,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同時老師還應該做以身作則的老師,這種老師是學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學生一下子難以做到的,從不強求學生。教學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總是實事求是,循序漸進,作好學生的表率。

三、平易近人的態度、鎮定自信的心態

作為一名教師,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必將增強教師對學生的吸引力。無論一名教師的教育經驗多麼豐富,當他第一次出現在學生面前時,實際上已經為今後的工作埋下了伏筆。首先,作為一名教師在步入課堂時,要儀表端莊,舉止大方,面帶微笑,讓學生感覺到你的平易近人從心理上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其次,教師應當表現的自信,幽默風趣的談吐。鎮定自若的心態,必將對學生產生深深的吸引力,從而使學生對教師的課程深深著迷。

四、學會批評學生的藝術

學生因為自己的年齡特點,活潑好動,自制力差,缺乏毅力,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往往犯下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這恰恰是影響師生關係的關鍵時刻。此時如果教師適時的採用一定批評藝術,將心比心,把握分寸,掌握手段,既可以教育學生,又贏得了老師的信任,真可謂一箭雙鵰。批評學生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考慮到學生的合理要求,注意學生的自我尊嚴。例如在指正學生時,可以先從自己曾經犯下的類似的問題談起,指出行為的過錯;同時批評前先表揚學生、鼓勵學生,使學生產生改正缺點的信心。總之,在採用恰當的批評手段後,師聲之間的關係會進一步融洽。

著名詩人藏克家為斯霞老師作過一首小詩:“一個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靈永遠活潑像清泉。一個熱情培育小苗的人,她會欣賞它生長風煙。一個忘我勞動的人,她的形象永遠在孩子們的記憶中鮮活。一個用心去溫暖別人的人,她自己的心必然感到溫暖。”我們

只有享受教師這一份工作,享受與自己的學生在一起,那我們就會成為受孩子們歡迎的教師。因此,無論是為了學生,還是為了自己,修行自己,豐富自己,調整自己,使自己具有獨特人格魅力的人,應是我們的理想,也是學生對師者的訴求。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2

通過這次培訓,我在教育教學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乃至課外的教與學活動中。

這次培訓,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專家們分別從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office辦公軟體的實際操作應用、資料的統計處理、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微課的製作和應用、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等方面展開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導與幫助。在這次的培訓,我深深的體會到:

一、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身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二、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需要。

隨著社會,需要更多的高素質、複合型的創新性人才參加競爭。同時,資訊社會呼喚資訊人才,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捕捉資訊的能力、有效利用資訊迅速發現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要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而這些人才培養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直接由教師的資訊素養的高低來決定。

三、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通過培訓,使我掌握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知識、研究方法,教學媒體選擇和使用方法,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資訊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設計的模式依據、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前期分析、確定目標、制定策略、選擇資源、確立步驟、時間分配、分析評價),教學資源與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

通過培訓,使我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優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總之,在未來的工作中,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和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與能力,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合格教師。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3

x月xx日,我有幸參加了常德淮陽中學國中部教師培訓,經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此次培訓內容相當豐富,主要有師德師風學習、規章制度學習、班主任工作交流會,集體備課等。

特別是聽了各位班主任的經驗交流之後,我對班級工作也有了新的看法與思考:

第一,走進學生,和學生做朋友。作為班主任就應該走進學生,親近學生,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用心去了解學生的一切,用愛去管理班級。

第二,和學生一起共同管理好班級,形成班集體榮譽感。對於班規,一旦形成就要嚴格執行,特別是對班幹部,既要樹立他們的威信,又要加以嚴格要求。

第三,豎立良好的班風,形成正確的輿論。好的環境能夠激勵人,可以改造人,因此這個集體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你追我趕、愛班好學的爭優精神。在交流會中,老師們多次提及小組評比制度,有助於提高學生們的競爭意識。

第四,做好家校溝通。多與家長溝通,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要想真正把一個孩子教好,需要班主任與家長的及時溝通、互相配合,在這次交流會中,各位老師都提出了要與家長和諧溝通,換一種和家長溝通的思路與方式,用平等、融洽、真誠的方式去和家長交流,讓班主任與家長之間建立“體諒、關心、配合”的橋樑,只有如此,大家才能齊心協力引領孩子不斷進步。

通過這次班主任工作交流會,讓我深深的體會到: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瑣的工作,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得到每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心血;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育人無止境,管理無邊界,作為班主任,累中也有很多快樂。

再就是集體備課,作為一名新老師,我認為集體備課,可以吸收到別人的優點來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學不斷進步,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集體備課,促進了教師從意識間的合作走上了行為上的'合作,從單一的知識結構形成了集體智慧的結晶,形成了教師間平等、互助、合作,共進步的良好風尚。

二、在集體備課的時候,由於相互交流、討論,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經驗、成果,調動了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讓我們對課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集體備課,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的不足,讓我在交流過程中,更能認識到在課程中有幾點不足:課程設計中,核心能力訓練必須貫徹行動為導向,以學生為主;活動的設計要更符合任務目標,具備可操作性等等。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自己感覺就像和所有的老師融合在一起,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中,陶醉不已,流連忘返。為此,我希望以後會有更多類似的培訓機會。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通過這兩天的培訓,我感觸特別深,只能用受益匪淺這四個字來形容。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來為班級管理刻畫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給了我們為人、為師的道理。下面就談談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愛始終貫穿教育。

看到門票上的“好老師”幾個字,忽然想起我曾經在一次培訓會上聽過這樣的說法:好老師一定是懷揣著虔誠與悲憫之心、敬畏與神聖之感做人做事的人;一定是生活價值觀與職業價值觀相契相諧的人了;一定是離功利最遠、離孩子最近的人;一定是把教與學毫不牽強的融為一體的人。

在聽著每一位老師和他們學生的故事時,發現他們每一位都是這樣的好老師。一心為了學生好,不功利,他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一些特殊的學生,也讓我感到這些老師對待每一位學生都是真誠的愛。

李老師說“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以談起”,可見教育離不開情感。同時李老師告訴我們,愛心應該是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種情感和行為。

對學生的愛,並不一定需要什麼催人淚下的“愛的奉獻”,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實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學生,並不是真心愛學生。所愛的一部分學生實際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自私的。”李老師的話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們真心愛學生,從日常教育教學中,把愛化成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們平常的言行去感動學生,那麼,我們就算成功了。所以讓我們真正做到愛學生吧!愛每一個學生。

二、尊重每一個孩子。

記得李鎮西老師說的,當時由於要去開一個特別重要的會議,所以無法參加學生們的聯歡,他沒有一走了之,而是找到孩子們,真誠的說出具體的原因,並希望孩子們能夠諒解。這樣的一個小細節,我想當時的孩子們一定不會因為他沒有出現而失望,相反能感受到校長對他們的重視。李鎮西老師說,你知道如果不能參加某項活動你會第一時間和領導解釋,那麼對於孩子們你為什麼做不到?讓人感動,每一個案例都讓我真切的感受到李鎮西教授真的如他所說,“我就是要做學生滿意的教育”!他的座右銘“讓別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看到照片上那麼多孩子的笑臉,孩子們是幸福的,參加那麼多自己喜歡的活動,孩子們是幸福的。那麼多學生因為一個老師改變成才,變成像老師那樣的人,我想那些孩子們是幸福的,而那個改變孩子們的他也一定是幸福的。

三、責任心。

時常以為責任心就是從早到晚一直守著學生,學生成績好,考上好的學校這就是責任心的表現。郭文紅老師讓我明白,所謂真正的責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認真細緻、絕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著眼於未來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和行為習慣。

班主任每天在學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談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我們今天怎樣對待學生,今天怎樣做學生的榜樣,明天的學生就怎樣對待他人,我們手中培養的是未來的人才。教育者具有怎樣的思想行為就會培養出怎樣的人,她真正的讓我感受到教育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教育無小事,這需要我們每位教師用心去呵護每一個孩子的心。名師們的“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響人格,用愛心感染愛心,用心靈照亮心靈”的“以情育情”教育風格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榜樣。我要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時刻向名師學習,吸取經驗,並能不斷的實踐學習,對我們而言,那是一種幸運。有名師為伴,以敬業樂業為境界,教學相長,定會享受到幸福快樂的教育人生。特別感謝教育局領導為我們組織的這次培訓,希望自己在名師的引領下一輩子學做好老師!最後我想用李鎮西老師的一句話來結束“希望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一、概念教學的內涵

概念是指通過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對事物的本質屬性的反映。概念是思維的一種基本形式,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徵。概念教學、探究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兩條途徑,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現在兩條途徑有機整合到一起,成了一條寬廣大道,通向科學探究的寬廣大道。它以糾正、補充、完善學生的前概念,建構正確的認知為己任,意在給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及以後的人生產生有意義的影響。概念教學注重學生前概念的瞭解,並基於學生的認識來設計教學,幫助孩子建構概念。學生掌握概念的過程就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直接認識到間接認識的逐步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因此,要使學生深入理解概念,靈活運用概念,教學中就必須注意概念的引入、形成和鞏固的過程。

二、概念教學在現實課堂中的運用

1、學會區分事實與概念

事實是可以觀察、觸控到的是一種對物質的直觀認知,是可以通過文字、符號等形式加以描述的。概念是思維活動的結果,是具體事件經過大腦思維加工後的抽象認知,概念是以事實為基礎的。

2、學會確立核心概念

(1)參考課程標準,看看課程標準對此部分的內容要求,並分析與其他主題中的概念的聯絡;

(2)參考選用的教材,看看教材中重點設計了哪些核心概念;

(3)老師本身對生物科學的理解,這也正是新課改對老師們的挑戰,每個老師應該對生物學科有一個整體認識,在這個學科知識構成的大樹上,哪些是主幹,哪些是側枝,心裡應該是很清楚的。

3、教學過程的有效設計

學生的學習不僅是對新知識的理解,而且是對新知識的分析、檢驗和批判。知識在各種情況下的應用並不是簡單套用,因為具體情境總有其自身的特異性,所以,學習知識不能滿足於教條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斷深化,把握它在具體情境中的複雜變化,使學習走向“思維中的具體”,這就要求教育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環節的有效設計。

一是設計探究的問題要有助於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教師是學習環境的建構者,教學應注重調整現有的教學材料、佈置適當的問題情境,製造學習者在認知上的衝突,以引起學習者的反省與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不能照本宣科。要鼓勵學習者反省與思考,科學課程教材的安排雖然無法兼顧多樣性的學習者之間的個體差異,但教學時應注意提供適合學生經驗背景的教材次序,以促使學習者對學習物件有建設性的理解。

二是設計探究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生活情境。在這種建構過程中,一方面學習者對當前資訊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為知識經驗基礎,超越外部資訊本身;另一方面對原有知識經驗的運用又不只是簡單地提取和套用,個體同時需要依據新經驗對原有經驗本身也作出某種調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順應兩方面的統一。

三是要助於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的凸顯。知識並不能像貨物一樣直接傳輸給學生,因此,學習科學概念必須由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再建構自己的意義,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式不一定是恰當的。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需要多方面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如教學過程中融入學生自主參與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對生物學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

四是建立合理的即時評價機制。採取以紙筆測驗為主,多種測驗方式並存的考評方式,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對枝節內容、零散知識、單純的生物學事實等簡單僵硬的測評方法,重點以測評對於核心內容、相關的知識結構、生物學概念、原理的理解,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能通過已學知識解決實際生產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

五是深化概念圖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概念圖(conception maps)是組織和表徵知識的工具,它包括眾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係。概念圖是由節點和連線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結構化表徵。概念圖的節點表示某一命題或領域內的各概念;連線則表示概念間的內在邏輯關係,每兩個概念之間的關係通過連線線和連線線上的詞表示。教學過程中強調圖文、圖表之間的轉換,幫助學習者把同類的知識前後聯絡起來,形成一條線,進而使知識縱向、橫向聯絡起來形成一個面,從而把整個學段的知識縱向、橫向聯絡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六是教學形式要多樣。注重互動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的運用,有效的科學學習必須通過學習者與教師、學習素材,以及學習夥伴的互動來進行。學習者、教師和學習夥伴等形成學習社群,通過對話、溝通的方式,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個體反省思考,在互動質疑辯論的過程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澄清疑問,逐漸形成能夠在學習社群中達成共識的科學知識。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討論式、小組探究式、實驗操作等符合學生心理年齡和興趣導向的教學方式。

七是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策略。學會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歸納演繹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裡所說的歸納式策略,不是傳統意義上由教師進行的歸納,而是在講授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歸納的策略。教材中具有明確表述的核心概念,基本上按照“先例項後概念、先感性後理性、先具體後一般”的原則編寫。因此,教學中最好採用歸納的方法,讓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歸納出同類事物的共同特徵,從而參與到概念的形成過程之中。同時演繹式策略還可以更多地讓學生運用概念去進行判斷、推理,認識新問題、獲取新的知識。

總之,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育者需要一種對課程意義的敏感性,能夠自覺地從課程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學問題,正確的理解課程、詮釋課程意義、為學生提供發展機會。教育者要加強對教育目的和意義的終極思考,培養課程實踐的主體意識、課程參與意識、課程資源意識、課程研究與開發意識。有了這種課程意識,教育者就能夠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教學問題,而不會為了某種“工具性目的”而犧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6

為期15天的國小英語轉崗教師培訓已結束,在這緊張、充實而又快樂的半個月裡,我感受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雖然我不是專業的英語教師,但是培訓的內容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聽了遊海燕老師和其他一些名師的理論指導,也觀看了一些優秀教師的教學例項,親身體驗了一些活動,讓理論聯絡了實際,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徹的領會了老師所講的內容,為今後的英語教學奠定了基礎,下面我就談談本次國小英語轉崗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一、 重新認識了自我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個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有淵博的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在英語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英語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英語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夥伴和知心朋友。即便我現在是一個非專業的英語教師,但是我也懂得,教師在教學中不是簡單地“知識灌輸”或是“知識移植”的過程。

二、 對英語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聽王老師講的詞彙教學之“三元變序”的一些教學技能及課堂教學的一些經驗和感悟,我對英語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讓我知道上好英語課的前提首先要去領會英語課程標準,上課的第一天就得到了遊老師的指導,讓我們認識到英語教學的基本理念,遊老師還展示了新課標下的國小英語課堂教學,這樣我們對英語教學有了一定的模式輪廓,找到感覺。田老師那甜美的歌聲及古靈精怪的遊戲也受到我們全部學員的熱烈歡迎,因為想把課上的生動,我們太需要這些教學技能了。總之,感謝這些老師們的細心精心的指點。

三、 如何去上好一堂英語課

英語是母語之外的語言,受母語的影響,學好它不是簡單的事,因此,首先不能讓學生覺得頭痛,要努力去激發他們的興趣。通過這次培訓,我懂得了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

(1)熱身: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2)複習:激發學生已學過的相關知識,為新的學習做好鋪墊;

(3)呈現:呈現新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感知;

(4)操練:讓學生通過參與操練活動,達到內化新學知識的目的;

(5)評價:對學生應用新知識技能的表現能力進行評價。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能通過遊戲,學到實質的東西。

四、 觀看優質課和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

觀摩課是學習別人的可取之處,這次培訓也安排了許多優秀教師的教學模擬課,讓我看到了這些優秀教師單詞呈現的新形式,使我知道,在單詞教學中,要求教師以遊戲、猜謎語、簡筆畫、實物等方式引出單詞,這樣既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又使學生在新奇的同時無意識的集中了注意力,自然而然的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後來就是進入了實際操練,就是看看自己如何去組織英語教學,這樣能更好地認識自己,哪方面還需不斷加強的,我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但也看到了自己在一步一步提高。總之,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和可操作性,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語言知識水平,發展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我經過15天的培訓學習後的心得體會。今後,我會多結合教授講的理論,多用在實際教學中去,努力上好一節高效的英語課。最後也希望我們這個培訓班的同學相互之間常聯絡,並且能夠學以致用,學有所成。

xx年8月28日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7

今年寒假我校老師有幸參加了縣裡教師計算機教育技術能力培訓。通過幾天培訓老師認真的講解、不厭其煩的答疑,同班學習的各校同行們激烈的討論交流,使我收穫頗豐。我不僅明白了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應用,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職業的專業性。而且清楚地認識到隨著以微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是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微機網路,以及利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影等電設施開展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資訊科技與各學科的密切聯絡,資訊科技今後將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想法,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

在這次培訓中,有許多新進教師都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技術水平。讓我們這些老教師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們在培訓過程中很熱心的幫助一些不太熟悉技術的老教師,讓每個教師對培訓中的各個模組製作,小組討論,全班討論,以及作業任務上都積極的完成,使每個老師都弄清楚了Word,Excel,Powrpoint的功能,從而達到了很好的培訓效果。

幾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卻使我受益匪淺。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學習,把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的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教師。技能培訓讓我收穫到欣慰,我仍將繼續學習有關資訊科技的知識,不懈的努力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能力。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我縣在雙語實驗國小開展了以“網路大集體備課”為主題的暑期培訓活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培訓活動。培訓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精彩紛呈。有朱建淑老師的“如何搞好集體備課”、林鵬飛老師的“集體備課經驗介紹”、夏萍老師的“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與認識”、王慧老師的外出學習彙報、名師課堂觀摩以及臺上臺下的互動交流活動。這是與時俱進的、是迎合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適時培訓。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積極認真的投入學習,可謂收穫頗多,感受頗深。

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教學的基礎,備課是將學生、課本、課堂與課程聯絡起來的橋樑。但是我們的備課現狀不得不令人反思,其中有諸多不足之處:如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備課,對於某一篇文章要進行解讀可能花的時間並不是很多,但還要將思考的內容撰寫下來,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老師們的課餘負擔,再說語文老師基本都兼任班主任工作,且班主任工作瑣碎、繁多,如此這般,現狀就是大家都以抄寫成冊的教案集來應付檢查,對於自身的專業發展沒有些許提高。於是,大家紛紛提出了當下操作得比較火熱的網路備課,並想到了結合定時定地的集體備課,避免只有網路交流而造成人際交往的扭曲。

這次網路大集體備課的開展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發展要求的,是當前教育形式所必需的,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我覺得網路集體備課有諸多的優勢:

(1)開闊教師眼界,拓展教學思路。教師查閱網上教案、選擇優與劣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深入分析教材的過程。教師原本在頭腦中已經對教材有了自己的理解,在閱讀到同一節課不同的教學方案時,他人的教學設計與自己的預設方案(包括設計過程、教材內容的把握等)在頭腦中相互碰撞,在對碰中容易產生自己的新見解。

(2)營造研究氛圍,提高業務能力。網路備課過程就是與更多教師交流互動的過程。以往備課是教師個人的工作,教師對著一本或多本教參,沒有合作也無法合作;如今借鑑網路資源就不同了,它將校內、校外的教師相互連線起來,間接地、直接地實現了相互對話與合作。通過相互交流與切磋,參與網路備課的教師既可以學習到他人的長處,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過揚長避短,實現共同提高。同時,網路備課的開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師儘快成熟起來,另一方面也促進老教師不斷進取與提高。

(3)制定教學方案,服務於教學。通過網路備課最終形成的教學方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與個人備課相比,對教材的把握更加準確,對學情的分析更加細緻。因此,網路備課預設的教學方案會更切合學生的實際要求,更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減輕教師負擔,增加工作熱情。網路備課減輕了教師寫教案的負擔,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學習理論、收累資料、總結經驗、提升業務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了教師的工作責任心和研發教學資源的自覺性。

(5)瞭解教改動態,加速素質提升。以前,教師僅僅參考一本教參,根本不能瞭解外面的世界,更別說學習新的方法和理念了。而網路的高速度資訊流動,可以時刻展示給我們新的先進教學思想、教育理念。組織教師通過網路備課的查閱(尤其是查閱名師的教學設計),就能及時捕捉到這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以及優秀的教學方案。

(6)網路反思開放,易於課後改進。課後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網路備課反思為教師開闢新的反思天地。這樣的反思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對自己、對別人的專業成長提高都很有好處。同時也為下一年度的備課者提供寶貴的經驗,真正實現備課、反思資源共享。

網路備課優勢甚多,而最主要的還是我們老師們的重視與堅持!我想我會努力使自己樹立終身學習觀,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堅持搞好網路集體備課。我想這也是我們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