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範文2500字

才智咖 人氣:1.66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範文25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範文2500字

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1

在工作之餘讀《職責比潛質更重要》這本書,感觸頗深,此書運用形象生動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深入淺出的闡釋了職責是人類的生存基礎,能夠說沒有職責人類就難以存在,職責心是人生中最用心的態度,決定著一個人的成敗,每個人只有做一個有職責心的人,社會才能進步,每個人只有做一個有職責心的人,社會才能和諧的道理。

職責到底是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飾演不一樣的主角,無論擔任何種職務,做什麼樣的工作,他都對他人負有職責,這是社會法則,這是道德法則,這還是心靈法則。從某種程度上說,對主角飾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對職責的完成。職責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職責是永恆的職業精神,如果潛質像金子一樣珍重,那麼勇於負責的精神更為可貴;缺乏勇於負職責的精神,就沒有期望;一個組織不負職責,就會作繭自縛,一個人不負職責,就會被人輕視,失去信任,碌碌無為。

對於每個人而言,只有選取職責、承擔職責、堅守職責,才能真正增強內控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對於一名公務員來說,職責就意味著忠於黨,忠於人民,意味著務必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繫百姓,情牽民生,讓自己的工作得民心、順民意,踏踏實實為民辦事,真真切切為民服務。

國家稅收事業發展的成果,是我們承擔職責的體現。從我們本單位而言,最近幾年收入規模由小到大,隊伍素質由弱到強,各項管理逐步規範,社會地位日益提高。我們地稅事業的發展主要得益於經濟社會的發展,但與大批勇於承擔職責、堅守職責的幹部職工的團結拼搏和敬業奉獻是分不開的。

當前,我們的工作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我們的發展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但客觀地說,我們履職盡責方面還存在不少與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一是激情不再。有些幹部職工只愛崗不敬業,只講待遇不講工作,不愛學習,能不幹就不幹,混一天算一天。二是執行不力。工作做不到位,不注重細節,馬虎了事,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有的檢查只是走形式,不能及時發現問題,有的問題屢查屢見,就是得不到整改。三是不敢擔責。少數幹部職工遇事能躲則躲,能拖則拖,儘可能少幹事或不幹事,怕出事、怕擔責。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我們日常的發展極為不利。解決這些問題,就是要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加強教育引導,營造願意承擔職責、敢於承擔職責的環境,讓每個人都樹立強烈的職責意識,如果每一位同志都能堅守崗位,恪盡職守,勤奮敬業,紮實工作,把工作當事業幹,把事業當學問來做,發奮幹到最優最佳,那麼我們的各項工作必將能夠大發展大繁榮!

職責勝於潛質,不是說潛質不重要,而是正因職責比潛質更重要,潛質或許能夠讓你勝任工作,但是職責卻能夠讓人創造奇蹟。作為一名地稅徵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我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圍繞組織收入,發揮地方稅收職能作用,做好各項徵管基礎性的工作,沒有什麼驚天大事,有的只是具體的小事,但如果想把平凡的、具體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追求卓越,就需要有強烈的職責心,盡職盡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把心思真正用到做好工作上來,把上級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使納稅人的合理需求真正得到滿足,從而體現自己的價值。正如一本書中寫到:“如果你能真正釘好一枚鈕釦,這就應比你縫製出一件粗糙濫造的衣服更有價值”。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他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業,務必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在這天,隨著現代化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和專業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一個要求精細化的管理和生活時代已經到來。因此,要擔負起自己的職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從細節做起,從我們徵管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做起,從每個工作不足改起,不斷總結經驗,克服不足,持續改善工作。作為一名地稅幹部,做好工作,履行職責,就是要從調查每一個納稅人、寫好每一個通知,耐心準確答覆一個涉湯姆叔叔的小屋好詞好句稅諮詢,製作好一份稅務文書、收集完整一份徵管檔案等基礎的事情做起,把這些工作做細,做到無差錯。

職責勝於潛質,不是說潛質不重要,是正因職責感的缺失比潛質不足的後果更嚴重。一顆道釘足以傾覆一列火車,一個菸頭足以毀掉一片森林,一次決策失誤可能給國家帶來百萬千萬的損失。在稅收徵管工作中,對稅收政策的一次不經意的錯誤解釋往往會使我們失去納稅人的信任,一次馬馬虎虎的稅務檢查,往往讓疑點擦肩而過,使國家稅收利益受到損失。職責勝於潛質,並非潛質不重要,而是正因潛質永遠承載於職責,職責心強,潛質不足,能夠透過加強學習,用心主動的工作使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而潛質強,缺乏職責意識則使潛質失去了用武之地,甚至能讓精明幹練的棟樑之才變成國家的蛀蟲,人民的罪人!

《職責勝於潛質》這本書還告訴我們:職責源於忠誠。一個人,只有對他所從事的工作充滿職責感,他才能做到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忠誠。有人把忠誠看作管理者愚弄下屬的工具,認為向員工灌輸忠誠和敬業思想的受益者是單位和管理者。其實不然,忠誠並不僅僅僅有益於單位和管理者,其最終和最大的受益者是幹部自己。你忠誠於你的單位和崗位,單位才會發展的更好,才會給你更大的發展空間。反過來說即使你有驚世之才,即使你潛質超群,但你並不忠誠於你的職業,你的單位,誰會把重要的崗位交給一個朝三暮四、疏乎大意的幹部呢?誰敢把一個關聯到單位形象的崗位交給一個沒有忠誠度的人呢?作為一名地稅幹部,怎樣做到忠誠,我認為,一是要忠誠於國家稅法,透過我們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與服務措施把國家的稅收政策落實到每個具體行業、每個納稅人,真正發揮稅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調節收入等職能作用。二是要忠誠於納稅人,牢固樹立徵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務理念,帶著真情,認真傾聽納稅人呼聲,準確把握納稅人合理需求,真心為納稅人服務,加大稅法宣傳廣度和深度,讓納稅人真正明白稅法,避免稅收風險,提高納稅滿意度和稅法遵從度。

這是個要負責的新時代,這個時代不是逃避職責,而是要擁抱職責!我們的單位需要職責,正因職責讓單位更有凝聚力。我們的單位需要職責,正因職責讓單位更有戰鬥力和競爭力。我們的社會需要職責,正因職責能夠讓社會平安、穩健地發展。我們的家庭需要職責,正因職責讓家庭充滿愛。只要我們勇敢地扛起職責的大旗,無論所處的是什麼工作崗位,從此刻開始承擔起職責,為單位各項事業的不斷髮展做出應用的貢獻。

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2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讀一本好書後的讀後感。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世界文學盡在此西遊記讀後感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1、自由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2、神話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3、英雄"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鬥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出其英雄本色。復讀《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3

《窗邊的小豆豆》以真實、稚嫩的語言,講述了作者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生動有趣而又天真爛漫的兒童世界。它讓我們通過孩子的視角瞭解到:小林先生--“巴學園”的校長偉大而樸實的教育思想。該書出版後,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成為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

故事的內容講的是:小豆豆剛上國小一年級,但卻讓老師頭痛萬分。她總是不停地開關她的書桌,“她把書桌的蓋子開了關,關了開,足有上百次。她把筆記本、文具盒、課本等一樣一樣地全部放到書桌裡面,然後又把它們一樣一樣拿出來”。可是,小豆豆為什麼要這樣呢?老師不理解,甚至為之生氣,因為這影響了其他孩子的正常學習。只有媽媽明白,因為小豆豆第一天放學回來後,就興奮地向媽媽報告:“哎,學校就是了不起!家裡桌子的抽屜,是這個樣子地往外拉。但是學校的桌子,卻是把蓋子往上提。就像垃圾箱的蓋子那樣,要光滑得多。桌子裡裝得下好多東西,棒極了!”

她把自己最珍愛的錢包掉進了學校的廁所裡。小豆豆沒有哭鬧,而是立刻跑到校工叔叔放工具的庫房裡,扛了灑水用的長把舀子出來。她找到廁所的掏口,開始了她的浩大工程。結果,地面上堆起了一座挺高的小山,而便池卻幾乎被掏空了,但那個錢包仍然無影無蹤。但是,這時小豆豆已經覺得“即便錢包沒有了也挺滿意的”,因為自己幹了這麼多的活兒。實際上,在小豆豆的滿足之中,還有一點是因為“校長先生對自己做的事情沒有生氣,很信任自己,把自己當做一位很有人格的人來尊重”,因為校長見到後,只是輕輕地說一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 小豆豆有一天單臂吊在樹上,校長走過來問她在幹什麼。小豆豆說,她看見牛肉也是這樣整天被掛著,她今天想做牛肉。校長聽完,只是輕輕地哦了一聲就走開了。小豆豆愛鑽籬笆,衣服總是弄得破破爛爛的,校長很瞭解孩子的樂趣,為了讓他們毫無顧忌地玩耍,他請家長們給孩子穿上最破爛的衣服到學校裡來……

豆豆在學校,不是被媽媽當著校長的面“揭瘡疤”,也不是“要是再那樣的話,你就沒學上了”之類的恐嚇、聳聽之危言。而是校長把媽媽打發走之後,把椅子拉到小豆豆麵前,面對小豆豆坐下來,說:“好了,你跟老師說說話吧,說什麼都行,把想說的話,全部說給老師聽。”然後,小豆豆就把陳穀子爛麻的事情都搬了出來,甚至把“擤鼻涕、鑽籬笆”的事都說了出來,當小豆豆因絞盡腦汁仍找不到有什麼可說的而傷心時,校長摸著她的頭說:“好了,從現在起,你是這個學校的學生了。”校長的一上午4個小時的時間就這樣“浪費”了,但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校長先生不但“一次呵欠沒打,也沒有露出一次不耐煩的樣子,而且像小豆豆那樣,把身子向前探出來,專注地聽著小豆豆的話”。雖然小豆豆非常開朗,不把什麼事情放在心上,但她還是感覺到了“只有校長一個大人這麼認真地聽小豆豆說話”、“和這所學校的校長在一起的時候,她感覺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能和這個人永遠在一起就好了”。

孩子是好奇的,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無忌的。所以,教育就要給孩子一個觀察、表現、挑戰的環境,讓孩子充分地發揮個性、張揚自我。巴學園的周牆是各種各樣的樹木;巴學園的校長可以在任何場合和任何學生說話甚至學生可以坐在他身上;巴學園教室裡的位置是可以挑著坐的;巴學園的大樹一人一棵,隨便地爬……。所有的這些怎麼能不讓孩子高興?怎麼能不讓孩子盼望天快點亮、早點到學校?孩子的成長,教育的發展,都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如果把孩子封閉起來,孩子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長、自然地成長。在小林校長的觀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禮堂裡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讓孩子在晚上看“新來的電車”是教育,露營、走夜路試膽量也是教育;運動會是教育,茶話會是教育,學種莊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醫院慰問受傷的軍人是教育,參加同學的葬禮也是教育。總之,要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讓孩子在陽光下、空氣中、社會上成長,這是自然的成長、健康的成長。小林校長經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所以,小豆豆每天都有好心情;對高橋一直說的是“你絕對能做到”,所以,身體有殘疾的高橋後來成了某公司的要員;而每天呆在酒精燈、燒瓶、試管邊的阿泰則成了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當然了,到學校第一天就給校長說了4個小時話的小豆豆則成了電視主持人和社會活動家。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真的瞭解我們的教育物件嗎?其實有時學生們做的一些事情就是出於好奇,並沒有像我們所想的那些複雜的思想。我捫心自問,感到如此的汗顏,我們何曾嘗試著去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去傾聽學生們的心聲,以一個平等的身份去同孩子們進行交流呢?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大多數做的只是制止學生的錯誤,讓學生認識到錯誤,而沒有深究學生之所以犯錯的原因。作為教師,我們簡單地制止甚至是約束學生的行為不去犯錯,僅僅起到了管理的作用,而沒有起到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作用。那麼,不難想象,長此以往,我們的學生又怎能在學校順利地完成社會化的過程呢?行動起來,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做一名瞭解自己教育物件的教育者吧。

在我們眼中,小豆豆純粹是一個問題兒童。在巴學園中,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眼中的問題兒童。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會自卑,好像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的,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聯絡自身,我們可以去思考一下,今天班上的小朋友為什麼不願上學,是家庭因素還是老師的原因?是學校原因還是整個教育制度的原因?孩子屢教不改的毛病,是我們的教育方法不對,還是……

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善於傾聽,我們為什麼就不能認真、專注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呢?傾聽孩子,這才是愛!這才是責任!。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與孩子平等對話,理智地順應孩子的發展,還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吧!

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4

封面上那對幽綠的眼睛在黑夜的襯托下,是多麼陰森,頓時有一種強大的氣場向我逼近。《狼圖騰》,我隱約覺得這不僅是一部描寫狼的奇書,裡面一定蘊含著一個民族的信仰。我滿懷期待地翻開第一頁,享用著狼圖騰的精神盛宴。

這本書,以一個漢人的角度,把他對狼的深刻認識,他和狼朝夕相處的故事一篇一篇的用日記寫下來。他筆下的狼像精靈一般呼嘯而出,躍然紙上。讓人感到欲罷不能。《狼圖騰》給人帶來了一種草原的荒涼,一種異域特有的豪邁。讀者很快便能被帶入那遼曠的草原。可這樣一本書卻飽受社會的爭議,為什麼?可能不是很多人都能讀懂這本“奇書”,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這本書面對的問題又很尖銳,直逼儒家性格深處的弱性。所以能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是正常的。而我卻選擇了這本棘手的書,希望從中得到別樣的收穫,下面是我自己的三個感悟。

“狼”性和“羊”性得成比例

《狼圖騰》給人帶來了一種草原的荒涼,一種異域特有的豪邁。作者姜戎將他對草原狼的崇拜敬仰描寫的生動傳神,同時又對現代社會農耕文化入侵草原感到悲痛與惋惜。是啊,時代在進步,社會在變革,人類也在跟著它前進。當原子代替了弓箭,就把遠古的豪邁雄壯的氣勢抹去,現代國人有了一種普遍的性格——“羊”性病。他們生性軟弱無能,仍人擺弄,貪得無厭。更有那些中國的特產,“羊”性“狼”性變換著對不同的群體用,試想,由這些社會人構成的中國社會群體又該是怎樣的。國人的病根都沒治好,還怎麼跟著共產黨去走偉大復興的道路,那豈不成了中國人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嗎?

而我們再來縱觀中國這幾千年來的歷史,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有成吉思汗帶領草原蒙古騎兵橫掃了亞歐大陸的蒙古大汗國,有奮起的突厥兵建立了巨大的奧斯曼大帝國,這些榮耀的時刻竟都來自草原遊牧民族——那個盛產狼的地域

當這段歷史逐漸被遺忘時,總有人把它重新提起,總有人讓他又一遍印在你的腦子裡,幫你回顧這段往事。用古老的鑰匙來開現代的鎖,那就是以《狼圖騰》為代表的“狼“學。他解開了中國人的病根,《狼圖騰》以野蠻的筆調再現狼的洶湧豪邁,不顧一切奮鬥的精神,狼的氣節與法則,團結與專一,都會發人深省!

《狼圖騰》一經走進我的視眼,我便被這束強光刺痛眼睛,我在尋找我心中狼的影子。一種更強烈,更活躍,更精神的血湧入我的血管,一遍又一遍地衝擊這我的神經,觸動著我的靈魂。我想,每一個人都應該看看這部《狼圖騰》,思考身體裡“羊”性和“狼”性的比例,用“狼”性去衝擊“羊”性,轉換自己的角色,考慮自己的站位。當達成3:2的比例時,就會使我們每一個個體強大起來,個體強大的中國人組成的中國才是最強大的,那麼,國家的根基必也穩固起來。

給自己競爭的機會

草原上是生存競爭更殘酷,更無奈的地域。只有最強者才能存活下來。而額侖那威猛的狼,就是草原磨練出來的豪傑,草原狼在冬季漫長、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中學會了在冰窖雪窖中儲存食物;在捕殺獵物中學會了氣象與戰術;在生存的危機中學會了選擇生育地點的隱蔽與逃生;在精裝減負中選擇了殘殺弱病傷員。狼,凶猛、強悍;狼,也更智慧與善戰。他們每天都在一端是生、一端是亡的繩索上跳躍,“弱肉強食’才是自然生存法則。

為什麼漢人會被草原大漢比作鼠膽一般的羊?因為草原人一生的劇本漢人只有在電影中見到;為什麼城裡的孩子比山裡的孩子柔弱?因為山中大媽強迫孩子上山砍柴時,城中的阿姨給孩子手中塞人民幣;缺少了和大自然搏鬥的機會,失去了在人群中磨練的機會,就是在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深淵,因為日後你也會因不會走路而掉下去。

現實是殘酷的,上帝不會輕易賜給你寶貴的生存機會,但是你能夠自我去尋找這種機遇。上帝的決定你不能改變,但你的命運掌握在你手上,不斷的給自己任務,壓力,你就想在就讀一所學校一樣,學費是你的時間與精力,當然學費越多,成就越高,技能越多,當你真正畢業時,你已是一名成功的人了!

給自己找奔跑的機會,給自己獲勝的智慧和勇氣。只有屁股後有頭狼,你才會去想明天該怎麼躲過、甚至戰勝它!

人源於自然,自然不歸於人

其實姜戎花這麼多年時間研究狼,在寫成這樣一本風靡全球的鉅著,不僅僅是為了告訴我們狼不是壞東西,而另一個發自他內心的聲音也在書頁中表達的淋漓精緻,那聲音以文字呈現在眼前,可卻讓我覺得十分遙遠,如果“人類,停止你們對自然一切的傷害“這句心聲可以實現,近期的生態問題不就引迎刃而解了嗎?

人類的生命是大自然賜給的,生活的一切條件也是自然中造就的,但卻不是說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你的,就是因為人類的思想上對這一方面是麻木的,所以才造成的大自然對我們的咆哮,對我們的怒吼。世界土地沙漠化越來越嚴重,二十多年前油油的綠地,現在只是一望無際的黃沙,城市中的霧霾越來越嚴重,各種物種急劇減少…..繼續這樣下去只有一個可能就是食物鏈斷掉,人類將毀在自己的手中。

放下手中的屠刀,卸下槍中的子彈,別把汙水排入家鄉的小河,別帶大批人口去改造土地,若每個人心中都能記下印第安人的話,這美麗的地球,或許可以長壽些

是的,人類屬於大地,是大地的子民。而大地,不屬於人類。

輕輕合上《狼圖騰》,從封面上那對幽綠的眼睛裡,我讀到了:什麼應該拾起,什麼應該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