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才智咖 人氣:2.47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裡,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感恩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感恩活動心得體會1

感恩節教育活動一直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感恩節教育活動的目的是要求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學會關愛自己,關愛他人,有一顆感恩的心。

為了做好這次感恩節教育活動,我精心設計了主題活動的流程,並從網上收集了相關的圖片,歌曲等,努力為學生創造一種感恩的氛圍,讓學生真正意識到人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節教育活動開始前,我播放了《感謝》這首歌曲,隨著歌曲旋律的響起,字幕的現實,學生很快地投入到了一種關注平靜欣賞的情境之中,有的還跟著歌曲輕聲的唱著。

歌曲播放完畢後,我問學生我們應該感謝誰,學生興奮了,七嘴八舌的喊著:“父母,老師,大自然,和平……”我知道他們只不過把歌詞中所提到的感謝的元素不假思索的重複了一遍罷了,並沒有真正的體會到“感謝”一詞所包涵的情感。

我接著說道:“我們要感謝的人和物很多很多,那我們最應該感謝的是……”。學生大多數喊著說:“父母”,有少數聲音很低說:“老師。”“那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要感謝自己的父母吧”。“父母很辛苦”“父母關心我們”“父母每天大清早起來為我們做飯,還有洗衣服。”“父母給了我生命。”

我知道這對於一個六年級的孩子來說,回答這樣的問題太簡單了,為了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瞭解到父母對自己那份無私偉大的愛。我在螢幕上出示了一些感人的圖片。圖片很有順序性,敘述的是一個嬰兒成長成少年的過程。

第一張圖片是一個五六個月大的嬰兒正在甜蜜的熟睡,母親深情的守護著他,誰知一出示後,學生一片譁然,有些調皮的男生還不由的說道:“好酷的貝貝。”女生則有些茫然。我知道可能是這張圖片太溫馨了,學生可能不知道我的意圖所在了。我趕緊說道:“你知道那位呵護孩子的母親心裡想的是什麼嗎?”“你是我的寶貝,你要快樂成長”“你是我的希望,你要健康成長。”

學生反應的很快,隨著圖片的一張張顯示(風雪途中的母女,陪伴殘疾孩子的父母,做勞工的父親),一次次的心靈交流,學生的思想漸漸地有了一些思考感悟,因為隨著圖片的顯示,相互的交流,班裡變得沉靜了,學生變得沉默了。少了課初的一些騷動和興奮,多了一份凝重與深沉。

看著學生的情感被漸漸的調動起來,我們進入了下一個環節——回想親情。說說在自己的生活學習中,父母的那些做法讓你最難忘最感動。一個一向活躍的學生郭子健站起來了,說:“父母在他上五年級的時候,把他送到了私立學校,在一個下著大雪的早晨,母親不顧路途遙遠步行踏雪為他送棉衣的事讓他難以忘記。”說著說著他的眼睛已經溼潤了。

我知道他是一個很懂事的學生,感情很豐富也很細膩,我正要加以昇華他的情感以帶動大家情感時,誰知有七八學生緊跟著嘀咕說:“郭子健真會演戲,什麼破事,還流淚。”由於這意想不到的插曲,剛才那和諧美妙的氛圍又一次被打破。我只能示意他坐下,說:“他母親做的這一切不值得他感謝嗎?”可能是我的語調高了點,學生又陷入了沉默。我知道這次不是思考,不是回憶的沉默,因為他們的頭是低下的,眼睛也沒有了那份自信和光澤。為了再次調動他們的情感,我說我向你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以前一位母親,因家窮,一次遇大雨,孩子鞋溼了,為使孩子早上穿上乾燥的鞋,她竟然把溼漉漉的鞋穿在自己的腳上一夜未睡。”

感恩活動心得體會2

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當今社會,由於物慾膨脹、價值觀扭曲及虛擬世界的衝擊,孩子中普遍存在著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卻了感恩,以為父母的養育和老師的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社會也因此變得不太和諧。

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中學部於20xx年11月25日舉辦了“學會感恩 與愛同行”—— 感恩教育主題活動,目的.就是讓同學們在“知恩、感恩、報恩”的活動中養成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熱愛學校、回報社會的崇高道德風尚。

此次活動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全校師生也積極地參與。我們首先是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等活動,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感恩,為什麼要感恩。我們還精心策劃了由師生、家長共同參與互動的感恩活動:如感恩箴言和感恩作文版面展、優秀感恩箴言評選、歌曲《感恩的心》的歌唱與手語表演、系黃絲帶、給父母寫感恩信、“學會感恩 與愛同行”簽名儀式等。活動中,同學們以真摯的感情和動人的語言表達了對父母、學校、老師的感懷之情。一段段發自肺腑的朗誦和演講,一句句源於心底的歌唱,感染了在場的領導、師生和家長,許多人都不由地發出了“情到深處淚自流”的感嘆。

我們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薰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這些“感恩活動”從感性的品評,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靈的碰撞,讓孩子們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心中不禁蓄滿了深深的感恩情結,釋放出了他們積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經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學生們懂得了“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一個人對祖國、對社會、對父母、對親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情感回報。感恩的主題是永恆的,新時代不僅需要技術人才,社會更需要懂得感恩、懂得合作、懂得生活的素質人才。

如今,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知、完善自我,已成為我校構建和諧校園的一大重要舉措。感恩文化也將成為校園內最亮麗的風景線,成為校園內最和諧的生活篇章。

感恩活動心得體會3

當我們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我們是極易夭折的;當我們青春年少不諳世事時,我們也極易誤入歧途。今天,我們能強健而正直的生活著,我們應該對那些在我們生命歷程中用關愛扶持我們的人,用智慧啟迪我們的人,用美德陶冶我們的人,用真情沐浴我們的人,心存感激。

心存感激,是一種朗朗的心境,一種人性的光輝,天空因此而變得湛藍,空氣因此而變得溼潤,美好的事物因此而變得離我們很近很近。感恩就是對自己擁有的一切要心懷感念,並應該從內心自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感恩是道德養成的過程,最終生成一種道德自覺。

我們在父母的厚愛中成長,我們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同事,你有沒有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現象?我們都曾在父母的溺愛中生長,有許多人,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平時同事之間的相處,學會與人合作、互相支援、互相諒解,需要付出、或者可能要做出某種犧牲。我們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在社會大家庭中,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處理好同事之間的關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愛學生愛集體。大愛無邊!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僅僅是感謝愛過我們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時,以同樣的愛意和熱情去回報周圍的人,回報生活和社會。

在工作中,在生活上,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困難,一定都需要別人幫助。“人心齊,泰山移”。我們為何不能伸出友愛之手,幫助別人一把呢!生活需要我們幫助別人,需要我們感激幫助我們的人!你在感激別人的時候,把這種力量用到其他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我們身邊的人,多好啊!我們回報幫助我們的人,我想還可以把這種感恩的心用在別的地方不使我們的光陰虛度,來回報關心我們的人。

一個經常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會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而那些不會感恩的人,血是涼的,心是冷的,帶給社會的只能是冷漠和殘酷,這樣的人如果多了,社會就會變成冷酷而毫無希望的沙漠。我們鄙視他們,不屑與他們為伍。

感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有“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說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關於“感恩”的傳說故事。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也包含著感恩情結。這些優秀的道德文化,曾經薰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們生活在先輩們用智慧和汗水改變了的世界中,我們遠離了矇昧和野蠻,遠離了茹毛飲血、風餐露宿的時代。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先輩,心存感激。

我們不必去捕魚狩獵,卻能品嚐到美味佳餚;我們不必去採桑織布,卻能享受到錦衣華服。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同輩,心存感激。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貪婪與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與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虛榮;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獻。對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感恩活動心得體會4

品味清茶可以一杯一杯,品味自己卻要一生一世。 為積極響應市委號召,在深入開展“黨政機關下基層、黨員幹部進萬家”活動中,關景龍校長、李豔和我一行三人於6月17日第一次走訪了家住平山區建平街低保戶王翠霞。

當我們走進這戶人家,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是一戶很勤勞的人家。當我們說明來意後,她非常高興,熱情地把我們請到屋裡。通過聊天,我們從她那語倫無次的話語中全面地瞭解貧困家庭的貧困原因及生活狀況。我所幫扶的低保戶王翠霞沒有工作,她一人和女兒生活在32平米的樓房裡。她的頭部曾做過開顱手術,現在有腦血栓,高血壓等病,勉強在外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久前父親去世了,她還要照顧年邁的母親。孩子在遼寧科技大學上二年級。我瞭解此戶情況後,鼓勵她要樹立生活的勇氣,相信黨和政府不會放棄他們,會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生活會越來越好。我們把她的聯絡方式留了下來,以便今後的幫扶和聯絡,決定從解決她需要的實際困難做起,儘自己的所能為她服務。

當我們把慰問物品和200元錢送到王翠霞的手中時,眼神中滿是感激,看得你心裡很酸很酸。面對王翠霞,我的心靈深處受到了一次震撼,作為一名已有十幾年黨齡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今天我第一次以一名黨員幹部的身份踏上了幫扶之路,未去之前,我是抱著為了完成黨支部佈置的任務的心態去的,回來之後,此期間的一幕幕浮現在我眼前,我作為一名幫扶戰線的新兵能根據他們的需要去幫助他們,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這次活動使我真正的瞭解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所肩負的責任,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不只是一個口號,應該落到實處,我們應該多走進這些困難群眾,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也許他們需要的並不是物質上的慰問,更多的是我們的關愛。

幫扶活動——重在行動,貴在落實。如今,我們都已經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裡失去了太多的東西,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覺得希望渺茫,有的時候覺得生活不公,有的時候怨天尤人,有的時候……但想想我們的幫扶物件,會讓我們頓然醒悟,原來是我們已經對幸福的感覺麻木了,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演繹“幸福”二字的含義。作為一個人,一個生活在芸芸眾生中的個體,也有必須要為那些生活貧困的人做點什麼,這也是一種責任。更何況我們是黨員,黨的女兒,當然,我們所能夠做的事情,也許會很渺小,也許會微不足道,也許不能改變他們的生活,但是我們做了,讓他們體會到了黨的溫暖,樹立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在回去的路上,我在想,如果沒有這次活動,我們也許永遠也沒有機會走進這些困難群眾的家,心貼心地感受他們的疾苦,面對面的與他們交流,永遠也不會理解在追求奢華享受的年代,還有這樣一群生活如此貧困的人們,在感受他們困苦生活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也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洗禮,同樣身為人子的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呢?是常常抱怨自己父母沒有給自己更多?還是時常因為一些小事與父母堵氣?我想我們應該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對於生活心存感恩,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與王翠霞相比,我們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要優越得多,但我們心中總懷著不滿情緒,抱怨工資不漲、埋怨工作太累,父母給自己的太少,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是否在本職崗位上已經全力以赴、是否已經習慣了攝取而忘記怎樣回報?在兩種處境之下進行比較,引發了一系列的反省—— 我們應該學會施愛,懂得感恩。當碰上不順意時,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為改變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感恩之心足以稀釋我們心中的狹隘和偏激,幫助我們度過苦痛和不順。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如果我們心存感恩,則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與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我們要感激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要感激學校的老師給予我們的教誨與溫暖;感激同事們給予我們的友愛和幫助。讓我們學會感恩,為父母留下一個真心的微笑;學會感恩,為朋友留下一雙支援的友誼之手;學會感恩,為陌生人留下一絲心靈的溫暖。只要我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便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的和諧和美麗!

感恩活動心得體會5

感恩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表現,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各個方面獲患上更大的情感回報在自然界中有“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中華五千年文明孕育的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等許多傳統美德,如“知恩不報非君子”、“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處世信條《史記》中寫的荊軻、曹沫等,其實都為報恩而甘願獻身的豪傑,這是一種公認的社會美德現代社會,經濟發達了,物質文明瞭,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也多元化了,但不知感恩,這是一種潛在的危機新課程也要修業生在知識技術,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患上到同 和諧的發展因此,因此我們舉行感恩教育讓自己感恩父母、感恩教員、感恩祖國、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擁有。影視書刊、網路虛擬世界的不健康因子這就是我們必需舉行不鬆懈的感恩教育的原因地點不要讓“哎呀,不養兒不知道報娘恩!”成為遲來的感慨感恩教育是一種以人道喚起人道的教育。我們要形成蓬勃向上的態度、意志和情感,存眷社會、存眷自然、愛護保重生命感恩教育也是社會、家庭、學校的系統工程感恩教育更是構建學校德育的重要元素,學校德育的基礎,因此,從教育的層面,必需切實地開展感恩教育學校可以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動通過班會課、主題班會課、閱讀課等途徑立志求學生傳道輸送為什麼要感恩,如何感恩使學生知道報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 知恩與圖報是每個人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涵養使學生懂患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生活、對親人、師友、社會、祖國、人類、自然心存感激學會如何用正當的方式給予報答其次,建立感恩文化、激發感恩情感。

感恩就在我們的和諧生活之中,深化人們的感恩意識,強化感恩實踐,使成為事實道德內化在學生獲患上感恩知識,體驗感恩情感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把感恩意識和情感貫徹到學生的行動中去,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使感恩成為一種習氣。在新課程違景下,將感恩實踐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機地聯絡在一路,納入課程管理,然後我們自覺報恩習氣的養成感恩實踐列入社群服務課程舉行管理,成立感恩檔案要修業生從最基本和最基礎的感恩報恩活動做起如給養育自己的父母,培養自己的教員寫感恩信,親手建造最簡單的賀卡等雙休、假節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報答恩人、親人、社會、家鄉的事情,並記錄下來,整理步入個人成長記錄袋,同時,我們對活動舉行小結與反思。感恩對於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感恩教育,使我們明白了愛從來就是雙向的,誰都沒有隻奉獻無回報的義務,也沒有隻索取而不支付的權力人人每一時每一刻都在享受著父母、他人、社會、祖國、大自然恩惠,要用感恩心來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養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樂於助人的品德同時也使我們深知感恩不僅是物質上的,還包孕情感上的回報,並且情感的回報是雙向的真正的“知恩”是發自內心的,是流淌在人的血液中的,是一種自然和本性的流露只有專心去感受、品味生活中、學習中的美好,從中獲患上愉快的情緒體驗,才能患上到幸福感從而精神更自由,精神生活更拓展、豐盈。

感恩活動心得體會6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每當我的耳畔響起這首《感恩的心》,心中總會湧起一絲溫暖。是呀,感恩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字眼。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感恩的真正含義呢?。 感恩有許多種,有對幫助過你的人感恩,因為他(給予了你心靈上的撫慰;有對挫折的感恩,因為它煉就了你一顆敢於拼搏、不屈不撓的心;有對不起眼事物的感恩,因為它用自己小小的身軀,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感恩是一種美好的品質,當你學會感恩時,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祥和;當你學會感恩,你會發現別人對你的譏諷也變得友善;當你學會感恩,你會發現遇到挫折你已不再懼怕。 這就是感恩,只有你學會感恩,才會發現人生的真諦,譜寫出人生最華麗、無憾的篇章。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要感恩,感恩我的老師。

不知是哪個花開的時刻,悄悄地,悄悄地,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就來到了世上,慢慢地,慢慢地到了上學的年齡。我們永遠忘不了那人生的第一次,是多麼地高興、快樂。原來是老師和藹的微笑,溫和的話語就像快活的音符一樣奏出美妙的樂章,讓我們如痴如醉。

就這樣,老師在我們心裡播下了快樂的火種,校園裡時時響著我們清脆、明亮的聲音。那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啊!於是,我們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因老師的愛而起。老師把所有的希冀寄託在我們身上。當我們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時,他們在叮嚀:同學們,別忘了奮進呀;當我們在學習上失敗時,他們在鼓勵:成功是從這裡起步的;當我們悲傷時,他們在安慰:同學們振作起來呀!多少個難忘的日子呀!是您——光榮的人民教師,讓我們學會如何面對困難,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發展。您不僅帶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要學著去感恩別人。這其中的點點滴滴,一個個動人的情景把我們的生活點綴得精彩美麗,也把我們的記憶鞏固得刻骨銘心。

感恩老師,並不需要我們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這個月,我們積攢了點點滴滴: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下課後,在走廊裡看到了老師,一聲禮貌的“老師好”,放學了,向老師招招手,說上一句“老師再見”,考試後,展現在老師面前的是一份份優異的成績……這些都表達了我們對老師的感恩,讓老師心情舒暢。

我們從哪裡來?聽到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回眸我們的人生,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永遠沐浴在父母的愛河裡。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才使我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感恩的人。

其實,感恩並不難,在爸媽下班後遞上一杯熱茶,寫完作業後和他們嘮嘮知心話,在業餘時間多幫他們幹一些家務活,努力學習,給父母一份優異的成績……都是對他們的回報。

感恩,是一種多樣的藝術。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於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學會珍惜你的幸福,學會感謝你身邊的一切,因為珍惜才會擁有,感恩才能天長地久……這個感恩月讓我知道了太多太多。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恆的話題。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