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普遍心理問題的自我調節方法

才智咖 人氣:1.72W

一旦駕車上路,就變成了“衝動的魔鬼”,髒話不斷;下車後,又恢復成彬彬有禮的“好好先生”。有這兩種極端表現的駕駛人,或許已經成為駕車族中的一個分支:“路怒族”。因為駕車時遭遇不快,“路怒族”輕則罵人,重則跟人“頂牛”,甚至有揮拳相向的傾向。對此,交警提醒廣大駕駛人,“路怒族”應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別讓情緒左右自己的方向盤。

駕駛員普遍心理問題的自我調節方法

一、現象觀察:“好好先生”一路爆粗口

“開車時,每當看到路面上的交通違法行為,我都忍不住破口大罵!”被身邊朋友喻為“好好先生”的田先生如是說。

田先生說,自從兩年前買了小車之後,他的好脾氣已經在罵聲中逐漸消弭。每當自己駕車上路,看到前方突然竄出一輛電動車,或者在正常排隊等候綠燈時,被其他車輛插隊,他都會罵上兩句,否則心裡就憋得慌。尤其是遇到他趕時間時,更是一路罵聲不絕。“也許,我該去看看心理醫生才行。”對於自己越來越失控的情緒,田先生有點無奈。

“不罵幾句心不爽”,這是不少有車一族的“路怒症狀”之一。據南寧市交警支隊事故科一名資深民警介紹,隨著駕車族日益壯大,因為開車而誘發心理問題的人越來越多,體現在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諸如碰刮的小事故,就是因為駕駛人遭遇其他交通違法者或“插隊”、闖紅燈等交通違法,一時情緒失控互不相讓地“頂牛”導致的。

二、探尋原因:是誰造就了“路怒族”

說起“肝火旺盛”的原因,大部分“路怒族”都歸咎到路面上屢見不鮮的交通違法行為上,尤其是其他交通參與者的交通違法還侵犯了自己正常行駛的合法權益。

私家車車主趙先生稱,在每天的上下班途中,雖然因為車流量大導致道路較堵,但如果大家都循規蹈矩,即使行駛得緩慢些,這個都能理解。可是總有一小部分人不願排隊,隨意變更車道插隊到前面,這就不能容忍了。在路窄且車流量大的路段,經常看到一些車主隨意將車子停在路邊,給道路添堵等行為。

除了“插隊”、亂停放等致怒因素,的哥黃師傅還羅列了部分“找罵”的交通違法行為,如泥頭車撒泥、貨車長時間佔據超車道、逆行、行人橫穿馬路等。黃師傅稱,看到這類現象,如果不發洩一下,心情很難輕鬆。

據介紹,造就“路怒族”的,除了外來因素干擾,駕駛人心理調節不當也是一個原因。在醫學上,開車時易怒的反常舉動被歸類為“陣髮型暴怒障礙”。在連續長時間駕駛後,由於精神緊張、情緒壓抑的狀態,途中一旦遇到不快的'情況,被壓抑的情緒極易爆發,這與行為人的個人素質無關。

三、交警建議:學會自我心理調節

據瞭解,“路怒族”屬於一種心理問題,通過自我調節可以改善。患有“路怒症”的人,多源於工作壓力過大,身心經常處於亞健康狀態,缺乏容忍,容易焦慮,在開車時遇到外界刺激,就容易產生比平時更為激烈的發洩形式。

對於增長趨勢明顯的“路怒族”,交警部門除了建議駕駛員冷靜駕駛之外,還給出如下提醒:

“路怒族”偶爾在自己車內罵兩句也是一種放鬆,但如果過度了,反而會對自身的心理健康不利;同時,司機朋友們平日裡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開車時即使遭遇不快,也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別讓情緒控制了自己手中的方向盤;儘量合理安排時間,把路上的時間準備得寬裕一點;堵車時多聽聽音樂放鬆心情,或者換位思考,看到別人變更車道插隊,可以理解成他是要急著上班,而不是惡意挑釁;此外,儘量避開容易引發“路怒症”的特定時間和地點;人車擁擠的集市、施工地段、學校門口以及上下班高峰,這些特定的地點、時間行人和車輛較多,車行速度較慢,應儘量避免;更不要酒後駕車,以免憤怒情緒被酒精點燃。

上海一名九年級男生墜樓,其死因已被學校定性為“意外身亡”。記者調查後發現,事發前,陳女士曾接到兒子的班主任電話,班主任曾表示:因該學生“早戀”,“要沒收他的團徽。”陳女士稱:“我建議老師淡化處理,畢竟他們兩人已斷斷續續交往了二三年。”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突然墜樓而死,是不是因為“早戀”受到懲罰,已死無對證。但老師曾粗暴地禁止過這名學生的“早戀”,卻是事實。

早在19世紀末,美國教育學家霍爾在《論兒童的撒謊現象》一書中,就表示不贊成用成人觀念和道德偏見看待兒童行為。他在討論兒童的“誠實”問題時指出,不應簡單地把撒謊視為一種錯誤,而應把它看做一種複雜的行為方式。在大多數情況下,“撒謊”的兒童需要的不是懲罰,而是理解。

我們的社會習慣於把兒童和少年當作成年人對待,教育對他們要求與成人沒有區別的正確思想,學習同樣的報刊文章,呼喊同樣的政治口號,用同樣的方式批評與自我批評。其結果往往是,孩子變得早熟、勢利、圓滑、狡黠,善於把真實的想法和感情小心翼翼地隱藏起來。

少年是一個人可塑性最大、最富於青春活力、感情最真誠的時期,正如霍爾所說,青少年“等待著播種、發芽、從苗圃移入大田……這段既非兒童也非成人的發育需要更長的時間……把這段時期說成僅僅是童年的延續,或是從大學的年齡單純減去幾年,正是導致了許多大弊病的根本性錯誤,我們如今仍在身受其害。”

“愛戀”在青少年的正常發育過程中應該是有其作用的,對這種感情需要,家長、老師可以關心、引導,但更要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粗暴地懲罰。

80%的孕婦都會出現心理焦慮和抑鬱的狀況,其中很多是“杜拉拉”式的職場孕婦。下文就是教給在職場獨當一面的準媽媽們如何排解孕期壓力。

四、80%的孕婦心理焦慮抑鬱

凡是可以想到將來有可能發生在寶寶身上的事情她都想到了,例如孩子會否有兔脣、將來會不會生活不開心,甚至因國小生跳樓事件而擔心孩子長大後會否跳樓她常因為這些擔心而睡不著覺。懷孕還讓她錯過了升遷機會。她在待產時就常常在半夜哭泣,把老公拉起來大吵大叫。她說自己有產前抑鬱症,但又怕吃藥影響寶寶健康,這就產生了更多的心理負擔。

“80%的孕婦都會出現心理焦慮和抑鬱的狀況,其中很多是‘杜拉拉’式的職場孕婦。”做了孕婦的“杜拉拉”們,比一般孕婦更易有心理問題,這是身體生理情況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面對工作上額外的壓力和挑戰時所產生的。

五、職場孕婦常見四大心理壓力

“20XX年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發現,職場孕婦主要有四大心理問題。”職場孕婦中最普遍的心理壓力是擔心寶寶是否會健康;第二常見的心理壓力是發生在高齡職場孕婦中,她們過了30歲以後懷孕,因此很擔心以自己的生理狀況能否生一個健康寶寶;第三常見的擔心是害怕懷孕對職場生涯的改變;排第四的心理壓力是怕產後身材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