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這麼煩躁焦慮

才智咖 人氣:2.28W

在生活中,你是經常覺得煩躁焦慮的人嗎?為何你會覺得這麼煩躁焦慮呢?為何你這麼煩躁焦慮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何你這麼煩躁焦慮

  

煩躁的人容易給他人壞印象,苦瓜臉不會討人喜歡。我們通常都喜歡那些開朗、快樂的人,無法喜歡那些不開心的人。社會中人際關係都是單純的以“個人好惡”為標準,即便是說同一句話,可人們就是想贊成自己喜歡的人的意見,而對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人,哪怕理性明白“這可能是個好主意”,在情感上也不願意老老實實地贊同。人的情緒特點就是如此,面對自己喜歡的人,就想幫助對方,也願意與之分享資訊,支援對方,希望能和對方一起工作,即便對方有些許失敗,也會說“沒關係”。

易煩躁、愛生氣的人在人生中太吃虧,因為:首先生氣、煩躁更容易浪費時間;第二這種情緒會白白浪費你的能量;第三煩躁生氣會使你判斷力消失;第四容易煩躁的人很難給人留下好印象。

有川真由美在《整理情緒的力量》一書中就給出了減少煩躁的7個理由:

一、避免進入老好人的誤區,否則容易讓自己變得煩躁。

有的時候,好員工、好女友、好妻子、好丈夫、好兒女、好朋友,只要想一味做對方眼裡的好人,我們就容易勉強自己,強忍住自己想說的話拼命努力,因為太希望勝任各種角色,結果卻不堪重負,就像緊繃的皮筋啪的一聲斷了一樣,疲憊不堪的我們很容易進入另外煩躁的。

二、一味被動地等待會讓人煩躁。

等待很容易讓我們變得煩躁不安,等待聯絡、等丈夫回家、等待公佈結果、等待診室叫號,著急的時候就連等公車、等紅綠燈都能讓人心急火燎,改變被動的'等待,在等待對方的時間裡不再單純等,而是積極的把它變成自己的時間,比如和人相約的地點可以定在書店、咖啡館這樣悠閒的地方,即使對方來晚了一會兒,你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學會在等待的時候,安排自己的時間和行程,可以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平和。

三、貪心無益,把日程安排的太滿很容易煩躁。

如果給自己的安排太過緊張,就會因為“還沒有做完”而焦慮;一旦進行的不順利,就會變得焦躁。越是對人生有著一番精密打算的人,就越容易把自己的日程排得太滿,不要貪心,重視優先事項,有時也需要「敢於不做那些不用做的事情」的勇氣,快樂地去蕪存精。

四、幽默和笑容,能幫助我們擊退煩躁。

笑容是人際關係的潤滑油,笑有個奇妙的作用,就是你會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感到好笑的事情。為什麼只有人類會笑?或許是因為只有人類深陷在痛苦的深淵中,所以才有必要發明這種行為。

五、不拘泥於小事,容易減少煩躁。

因為糾結某件事情,比如人際關係或者職場中強勢的上司,沒用的同事,只想著自己出人頭地的後輩,種種原因讓人心情煩躁。有一位船長曾經這麼說過:所有的問題都是小問題。在船上雖然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問題,但絕大部分問題並不都是生死攸關的,即便在危機之下,想想問題其實很小,就會更容易冷靜下來,專心解決問題了。在人生更大的目標之下,活得大度一些,問題就會出乎意料地微小。

六、過度苛求也會導致煩躁。

那些被公認幸福感很高的國家,有的方面說好聽點叫“豁達”,說得不好聽點就是“隨便”,但是在那些國家笑容隨處可見,人們對待他人也非常寬容。「幸福度」與「嚴格度」是成反比的,保持嚴格的一面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到自己煩躁的極限,快要越過臨界點時就放鬆下來,採取「就先這樣吧」這樣的態度,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七、看清對自己真正重要的,可以避免煩躁。

我們沒有必要讓自己去配合在身邊不斷氾濫的資訊,有時我們面對各種資訊時,需要捂住耳朵;傾聽自己心中真正渴求的東西,選擇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這樣主動的態度可以創造自己的生活,不為不必要的資訊困擾。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東西,真正重要的東西,應該沒有那麼多。

生活是多變的,有時候即便我們處理的很好,內心仍然會滋生煩躁情緒,這個時候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第一招,轉換心情,暫停煩躁。

喝喝茶,聊聊天,運動一下,讀讀書……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所處的場所,可以有效地轉換心情。平時有意識地準備兩三個適合自己的方案,比如特別能讓自己心情好轉的地方和事情,需要的時候就拿出來用。

第二招,停下來,覺察煩躁的緣由。

學習自己跟自己對話,稍停下來,問問自己為什麼會這麼煩躁?嘗試覺察埋在心底的聲音。

第三招,分開考慮「可以解決」和「無法解決」的事項。

如果是可以解決的事項,就積極地考慮如何應對;如果是無法解決的情況,就勇敢地接受它,然後繼續積極地前進。當你有所前進的時候,煩躁情緒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第四招,以上都無效,就要大規模地消除壓力。

做一些可以讓自己專心的事,心情會更變好;可以向信任的人傾訴;也可以通過一個人痛快地大哭一場,疏解情緒;催淚電影或者感人的書和音樂也可以幫助我們。

TAGS: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