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問題多與家教有關

才智咖 人氣:7.88K

今年7月,黑龍江省精神文明辦、哈爾濱市精神文明辦與省心理諮詢師協會開通了“96311”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熱線,截至目前共接待諮詢者2000餘人次,在對來電諮詢者進行調查後顯示,孩子的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性心理、學習壓力、網路依賴、早戀等方面,其中九成孩子心理問題與家長教育方式有關(待診精神障礙除外)。

孩子心理問題多與家教有關

孩子反感盯防式教育

王明今年高一,臨近期末測試,孩子突然說不想上學,要出去打工賺錢。父母親友幾經勸阻後,王明乾脆躲在屋裡睡覺、看電視。王明的母親焦急地找到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協會專家瞭解到,王明每天晚上9點多放學回到家後還要學到後半夜,第二天5點就要起床上學。在王明眼裡自己就像個“犯人”。

“爸媽晚上還能看電視,我回家就只有學習。”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孩說,每天在學校有老師看著學習,放學後媽媽在家看著學習。“現在耳邊總能響起老師和媽媽的話:考不上重點校,你這輩子就完了……我真想離家出走,太累。”

單親家庭孩子問題多

“上網聊天交朋友有什麼不好,你和爸爸離婚了還找朋友呢,憑什麼管我?”剛上國中的月月最近在網上談起了戀愛,但當母親管她時,她竟說出了這番讓母親難堪的話。

無獨有偶,單身母親王女士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一個人帶著兒子生活,只要他好好唸書,我什麼要求都答應。想要什麼也都給他買,為了這些我沒白天沒黑夜地在外面跑業務,就是想多賺錢供他上學。誰知道這次會考他竟拒考了兩科。”王女士說,她知道後罵了兒子兩句,誰知兒子笑著對她說,“你不是有錢嗎?你不是能賺錢嗎?那我就讓你花個夠,我才不考試呢。”

記者從省心理諮詢師協會了解到,協會每月都能接收3至5個孩子仇視家長的案例。

協會副會長朱廣雨研究員認為,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根源在於家長家庭教養方式存在偏差以及家長自身心理存在問題。

家庭是孩子個性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場所,家長的教養方式、健康狀況、夫妻關係及父母的`品德行為等因素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過程中有重大影響。

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另一半的關愛,面對這樣的情況多數單親家庭的家長都會格外溺愛,導致孩子任性,甚至有的孩子根本不理解父親或母親的這種愛。

專家:家長也應接受心理教育

“去年,我們在全省挑選了1.2萬個家庭進行調查發現,家長通過工作或自學途徑掌握心理及教育知識的僅佔1%。被調查的家庭中不少還是高學歷家庭,比方說父母都是教師,或本科學歷以上的。”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專家介紹說,一次他們在某地進行家庭教育講座,問聽課的家長,有誰看過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書籍,在座200餘名家長只有十幾人看過此類書籍。“目前,大部分家庭教養方式都存在誤區,主要表現在家長重視對孩子身體素質的培養,卻忽視心理素質培育;重智力開發,輕非智力因素培養;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等。把考分當成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如此的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人格的形成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心理諮詢師協會在接待來電諮詢過程中發現,如今的父母對待孩子要麼事事管、時時管,但事倍功半,效果不好;要麼什麼都不管,放任自流,結果更不好。教育孩子要管,但不能全管,講究“有所為,有所不為”。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應當盡力對已存在的縫隙進行善意的彌補。

“孩子在八九歲便會有所謂的敵對情緒,我們稱之為‘心理反抗期’。但到了十五六歲又會出現一次心理反抗期,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青春期’。此時,因為孩子已有了自己的思想,如果父母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加以抵制,極易引起孩子反感。”

對此,協會常務副會長朱廣雨建議,家長要更新觀念,多看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書籍,根據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和孩子的個體特徵因材施教。家庭教育引導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是關鍵,出現問題是試著進行“換位思考”。“舉個簡單的例子。不少父母來協會諮詢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得了自閉症,該怎麼辦?我當時就問這些家長,老師講的課程孩子學得怎麼樣?老師講的內容他都會嗎?家長回答說,孩子都會。我隨後問他們,如果他們面對已經會了的內容是選擇認真聽呢?還是不聽?這些家長就恍然大悟了。”朱廣雨講,很多時候,如果家長換位思考問題,或許就能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給孩子以寬鬆、尊重、支援、鼓勵的發展空間,促進其人格的健康發展,為孩子未來具有良好的生存環境奠定基礎。

TAGS: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