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常青公益社七名研究生入滇進行社會實踐

才智咖 人氣:1.91W


  “他們沒有假期,每天從早到晚的幹農活,更不知道如何面對成長中的困難和挫折,只能靠自己磕磕絆絆地在嚴酷現實中爭取希望。在這種性格與心靈發育的關鍵期,缺乏正確的引導與關懷,更容易出現抑鬱、孤獨、自閉等傾向。正是這樣,我們研究生能夠把僅有的專業知識好好利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這才是我們的‘中國夢’。”
  2013年7月20日,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青公益社的七名碩士研究生來到祖國西南美麗的邊陲之境——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開展為期七天的心理幫扶活動。此次活動屬於教育部推動直屬高校參與滇西扶貧開發工作之後,重慶大學落實對口扶貧綠春縣的暑期實踐活動之一。
  針對時下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流動兒童的社會認同等突出的社會問題,常青志願服務隊以“我的中國夢”為契機,在少數民族聚集地的學校和社群開展“繪畫治療——房樹人測驗”、“意義治療”、“敘事治療”、“家庭系統排列”等心理分析與治療活動,通過投射測驗、行為觀察、問卷調查等方法,篩選和識別出心理韌性相對較差的兒童,並引導他們感恩親人、感恩社會、感恩生活,塑造兒童“中國夢”,使其將自身夢想和祖國未來緊密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崇高遠大的理想。

  留守兒童的艱辛與堅持
  陳健(化名)是平河鄉中學八年級的學生。她的父母早年外出務工,她生活在一間搖搖欲墜、家徒四壁的泥土房中,並且還需時時照顧年事已高、病痛纏身的爺爺奶奶。但在承擔起家庭重擔的同時,她仍刻苦學習名列前茅。
  在繪畫治療中,心理專業的隊員張昊根據陳健的畫分析道,“她的整幅畫面缺乏生命力,自我很渺小,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但她選擇代表自己的樹是竹子,顯示出雖然此刻困難重重,她仍然希望生活可以越來越好。”
  志願者們通過家庭系統排列療法,使她心靈的隱痛得以釋放,被阻塞的愛的能量得以流通,讓她感知到父母對她深厚的愛與艱苦謀生的無奈,從被拋棄的心理中走出來。在後續的交談中,陳健告訴志願者們她的夢想是將來考上大學,然後回到綠春縣當一名中學教師。因為當地的升學率不高,能上大學的寥寥無幾,她希望憑藉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渴望上大學的孩子。
  “看到本應天真爛漫的孩子卻生活得如此艱辛,還不忘堅持夢想,這樣的堅持足以讓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挫折的時候選擇前行。”隊員侯凱南在離開平河中學時向大家感慨道。

  流動兒童的孤獨與渴望
  “如果不是這次帶孩子來參加心理健康輔導,我和他父親根本就沒想到孩子會有交往障礙傾向。他整天和玩具說話,不愛和同伴交往,我們也只當他性格內向,沒引起重視。”文昊媽媽在參與了“敘事治療”之後,緊緊的抱著孩子,眼裡全是淚水。
  李文昊(化名)今年七歲。一年前,父母為了讓他得到更好的教育,從偏遠的山村舉家搬遷到綠春縣城,讓他進入全縣最好的大興鎮國小學習,如今就讀國小一年級。作為一個典型的流動兒童,文昊由於無法融入新的環境,與同齡的小朋友逐漸產生了隔閡,寧願一個人呆在家與玩具對話,寧願坐在視窗看其他小夥伴玩耍,也不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與普通兒童相比,流動兒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情緒消極,在性格上表現為任性、冷漠、內向和孤獨。甚至還有一部分孩子由於對不良社會行為和生活方式缺乏認知能力,受外來不良社會因素影響成為了“問題孩子”。
  針對這個現象,志願者通過敘事療法,逐步引導文昊找出問題的癥結,打破對與同學交流的恐懼,逐漸從一個人的獨孤感中感受到朋友的力量,在五天的心理諮詢與輔導之後,初步改善了他的交往障礙。
  “流動兒童是中國一個龐大的被邊緣化的群體,他們渴望得到父母與朋友的關愛與保護,更渴望得到社會的關注與認同,只要我們每個人對他們多一點關懷,就能使他們融入到快樂的大家庭,擁有前進的希望。”隊員俞飛傑在日記中這樣寫到。
  短短几日的奔波是淚水與汗水的交替,不論是留守兒童還是流動兒童,不論是偏遠的少數民族還是繁華大城市,孩子們的成長總是牽動社會的心。在與綠春縣告別的時候,隊長陳孟秋與志願者們分享說,“學了十幾年的理論知識,現在能把理論變成實踐,用在國家、地區需要我們的地方,這才算是真真正正的‘用武之地’!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學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用青春踐行自己的‘中國夢’。”
 

重慶大學常青公益社七名研究生入滇進行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