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資訊工程學院

才智咖 人氣:1.38W

安徽資訊工程學院是2016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的獨立設定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安徽資訊工程學院

安徽資訊工程學院簡介

2012年,在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亞太地區最大的語音上市公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與省屬重點高校安徽工程大學合作舉辦機電學院。2016年經教育部批准為獨立設定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並轉設更名為安徽資訊工程學院。學院位於享有“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系列美譽之稱的安徽省次中心城市——蕪湖市。目前擁有文津、新蕪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約1300畝,在校生近9000人。學院以“產業工程師、創業企業家的搖籃”為辦學願景,依託安徽工程大學優質教學資源及科大訊飛以智慧語音為核心的世界頂尖技術、產業優勢和社會資源,致力於打造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高校。

辦學沿革

1978年國務院批准將原合肥工業大學教學點升格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安徽機電學院;

2001年安徽機電學院更名為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2003年安徽工程科技學院舉辦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機電學院;

2010年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原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機電學院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

2012年在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安徽工程大學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舉辦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並由現代高科技企業科大訊飛主導機電學院的辦學,開啟中國應用型本科真正面向人才市場和企業所需要轉型發展新篇章;

2016年經教育部批准為獨立設定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並轉設更名為安徽資訊工程學院。

理念特色

學院以產業、行業和企業需求、職業能力要求為人才培養導向,重點強化學生的設計、開發等綜合實踐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發展潛力,從而顯著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通過一系列重大改革與創新舉措,致力於打造與科大訊飛品牌齊名的、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高校。

學院持續推進應用型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借鑑歐美應用型、工程型高校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理論課程和實踐專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借鑑SE2004等研究成果,構建課程體系和課程設定;運用ADDIE教學設計模型理論和方法,推進教育教學尤其是課程的改革;以美國ABET等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理念、標準和流程,構建學院的培養目標、教育實施、評價和改進機制。目前學院實施的以“三﹒三制”為主體的培養模式以及一些重大的改革舉措,得到了學生與家長、企業與社會的普遍認可。

1以“三﹒三制”創新模式貫穿始終

(1)“三階段、三明治”式的培養模式。

學院採用“數理基礎和專業核心基礎課+專業技能和專案實踐+企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三段式培養模式。數理基礎是工科和管理等學科基礎,專業技能是實踐動手能力的核心,企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同時,學院借鑑歐洲工程師大學的培養模式,保證學生在四年的學習過程中有4-6個月與專業直接相關的企業實習,整體上構成“先學再練,練後再學,學練一體”的“三階段、三明治”培養模式。

(2)“三學期制”的教學安排。

學院在暑期設定為期40天左右的夏季學期,安排實訓課程、專業技能強化訓練、管理類案例分享、行業產業講座、職業技能輔導等課程,通過“三學期”制的教學安排豐富學生學習內容,強化學習效果。

(3)“三中心”的平臺支撐。

學院建成了大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中心(簡稱:素培中心),負責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類課程的建設與實施,目前已構建了企業文化與職業素養、交流與寫作能力、專業實踐技能、專案實踐、設計與開發能力等五個知識領域的培養目標,其中專業實踐技能、專案實踐、設計與開發三個知識能力領域的培養任務由各系(部)負責承擔。企業文化與職業素養和交流與寫作二個知識能力領域的培養任務主要由該中心承擔,同時,該中心還承擔各類文化科技活動的綜合素質學分認定,以及相應的社會職業資格考試認證工作。

學院建成了大學生“創意與創新中心”(簡稱:“雙創”中心),是一個跨專業學科的院級綜合平臺,為師生開展專利發明、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業等活動提供實踐環境工作平臺以及相關指導與支撐。

學院建成了“大學生創業與就業競爭力促進中心”(簡稱:創促中心),在學生“走出去”到企業實習的同時,採取“引進來”,將企業平臺和專案引進校園,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企業環境和專案應用平臺,通過“師徒制”模式,在工程師的帶領和指導下進行真實的'專案策劃、設計、開發、運營管理等工作,使部分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參與企業真實的運作並從中為企業貢獻價值,同時實現個人能力提升。

2以綜合素質教育促進“准入職式”的能力養成

學院綜合素質教育將改革傳統高校通識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現有課程設定和教學模式,以企業對人才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需求為導向,以培養畢業生成為職業人為目的。綜合素質教育由多個經過科學研究和設計的現代職業人綜合素質與能力單元領域組成,要求每名本科生必須在每個知識能力領域中必修和選修若干學分該知識能力領域定向的課程,並達到學院認證要求。現已確定並劃分的五個綜合素質與能力領域包括:

組織文化與職業素養;

應用型的溝通與表達(含應用寫作);

專業實踐技能;

專案實踐能力;

獨立設計與開發能力(僅對優秀學生)。

基於企業對於用人標準中關於知識、能力、態度之間的關係模型 “C=(K+S)A (C:核心競爭力 K:知識 S能力 A:態度)”,通過綜合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倍增學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

3以“個性化培養、適時試行學分制”推進本科教育的國際接軌

(1)個性化分流培養。

學院為學生提供一年後自主選擇專業的機會,部分課程和專案實踐採用分類分班教學,對立志考研的學生採用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實施優秀學生榮譽培養計劃等措施,以實現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培養,為學生提供根據興趣和志向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