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學習方法介紹

才智咖 人氣:1.75W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1、 高中物理學習不同於其它學科,學習物理應該懂得知識和能力是不可宰割的,個別說,高測驗題對知識和能力的考核是聯合起來進行的。一道試題既考查了知識,同時又考查了能力,而且經常是考查了多少種能力。我們不應該把某些知識與某種能力簡單地對應起來。顯然,一個知識貧乏的人不可能有很強的能力,所以,考生應該全面複習物理知識,不要漏掉。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介紹

全面溫習不是機械地、簡略地閱讀全部知識。由物理現象、物理概念、規律等組成的物理理論比如一棵大樹,各部分內容是嚴密接洽構成的一有機的整體,有骨幹、支幹、樹葉等。在逐章逐節複習全體知識時,要注意深入理解和體會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絡,樹立知識構造,使本人具備豐盛的、體系的物理知識,逐漸體會各知識點的位置、作用、分清主次,理解實踐的本質,這是進步才能的基本。

大學聯考試題知識籠罩面廣,考生應答全部考試內容當真複習,該記憶的應該記憶,物理知識點雜而多,不另外要猜題、壓題,不要以為不是重點內容就不會考,也不要認為有的知識陌生、冷清就不會考,應該紮紮實實地全面複習。

2、全面、深入、準確地輿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

(1)要在更廣泛的知識和更廣泛的背景資料上掌握物 理概念、物理規律。

理解和控制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就需要對概念、規律的提出、建破有一定的瞭解,對概念、規律內容的各種表白形式(文字的和數字的)有明白的認識,能理解它們確實切含義,理解它們的成立前提和實用範疇,理解它們在物理理論大廈中的地位,會利用它們剖析解決問題。在複習前考生對此已經有必定的認識、理解,然而應該曉得,根本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揭穿了客觀事物的實質,是人類經由長期波折的歷史過程的結晶,存在深刻的、豐碩的意義,對它們的實質和意思的理解是分檔次的,在高中一、二年級學習時的理解是低層次的,在複習過程中要盡力提高一個層次。

(2)概念與規律緊密聯絡。

應該知道,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揭露物理現象的本質,物理規律建立了有關物理量間的聯絡,它們之間是緊密聯絡的。如果把它們隔離開來,脫離物理規律、死背概念定義或脫離概念、形式上對待規律內容,是不可能很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規律的。我們應該重要通過規律來理解概念,通過概念來掌握規律。例如:功的概念除抓住功的定義式外,應該側重從動能定理、功能關係、熱力學第一定律、普遍的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等角度來理解,即從能質變化、轉化的角度來理解。在電學中、光學中,我們越來越著重從能量轉化來理解功,如光電效應中電子脫離金屬的逸出功是從能量轉化來理解的;動量概念應聯絡動量定理、特別是動量守恆定律來理解;電阻概念應聯絡歐姆定律、焦耳定律等來理解。電阻的定義是:R=U/I,按歐姆定律,我們來體會電阻的妨礙作用。串聯電阻、並聯電阻的等效電阻也由U與I的比來理解。從焦耳定律來體會電阻是耗費電能轉化為內能的元件;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掌握不能分開磁通量概念和感應電動勢概念等等。

(3)比較易混的物理概念、規律。

比擬輕易混雜的物理概念、規律的異同、差別和聯絡有利於準確理解概念、規律的準確含義。例如:動量和動能都是描寫物體活動狀況的,都與物體的品質、速度有關。但動量是向量,與動量有關的規律是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定律,動能是純量,與動能有關的規律是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功效關聯等。做功與傳熱都是轉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在使物體內能變更上功與熱量是等效的,功、熱量、能量的單位也雷同。但傳熱產生在存在溫度差的兩物體之間,是物理間內能傳遞的一種方式。做功與兩物體間的溫度差無關,是物體間其餘情勢能與內能轉化的一種方式。

(4)靈活應用物理概念、規律。

只有通過實際、通過應用才能檢討出我們對物理概念、規律是否真正理解,哪些內容理解了,哪些內容還沒有理解。解題是物理概念、規律的一種應用。我們根據概念、規律對題意進行具體分析、確定研究物件,分析物件所處的物理狀態和發生的物理過程,弄清楚題目標物理情景、現象產生的起因、條件,而後確定具體的物理量,建立解題方程、關係,求出最後謎底,必要時進行討論。依據物理規律的內容、特點,我們得出應用規律的一些基本步驟,但我們不應該逝世套基本步驟,而應該理解基本步驟起源於物理規律自身,對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並靈活應用。那種把物理題形式分成許多"型別",對某一"型別"的題套用"解題步驟"的做法,不能很好培育自己獨立地、靈活地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牛頓定律是對質點的某一時刻說的,根據定律和有關力、質量、加速度的概念應該理解,應用牛頓定律首先要明確研究物件是哪一物體或一組物體,它們要能看成一個質點。研究的質點明白了,質量m才能定下來,加速度a和受力才可以分析明確。質點的受力分析和加速度分析除了根據力是物體間彼此作用、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安培力、洛侖茲力公式和加速度定義、運動學公式外,在許多問題中還需要把力和加速度結合起來分析,應靈活運用;動力學有 5個重要規律:牛頓定律;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動量守恆定律;機械能守恆定律。這些規律在研究物件、內容、適用條件、受力分析等方面各有特點。對一個具體的力學問題研究應該選用哪個或哪幾個規律求解要根據規律特點和題意的詳細分析確定。大抵說來,如求某一時刻(位置)物體受力或加速度可考慮用牛頓定律,如果問題只涉及力、時間而與位移無顯著關係可考慮用動量定理,如果問題只波及力、位移而與時間無顯明關係可考慮用動能定理,如果能判斷系統合乎動量守恆或機械能守恆條件可斟酌用守恆定律。在理解概念、規律的基礎上,只有不斷通過解題實踐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總結解題經驗教訓,才能靈活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和技巧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比較難學,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物理課國中、高中、大學各講一遍,國中定性的東西多,高中定量的東西多。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淺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一、端正學習態度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學們提出的普遍問題,即為什麼上課聽得懂,而課下不會做?我作為學理科的教師有這樣的切身感受:比如讀某一篇文學作品,文章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對人物心裡活動的描寫,都寫得令人叫絕,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讓自己提起筆來寫,未必或者說就不能寫出人家的水平來。聽別人說話,看別人文章,聽懂看懂絕對沒有問題,但要自己寫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就不那麼容易了。又比如小孩會說的東西,要讓他寫出來,就必須經過反覆寫的練習才能達到那一步。因而要由聽懂變成會做,就要在聽懂的基礎上,多多練習,方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和奧妙,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正是學習高中物理應該下功夫的地方。

要想學好物理,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分付出,就應當有幾分收穫。關於這一條,請看以下三條語錄:

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後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幹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狄更斯(英國文學家)

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道爾頓(英國化學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高爾基(蘇聯文學家)

功夫如何下,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哪些具體要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下面我們分幾個層次來具體分析。

二、要注意學習上的八個環節:

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這裡最重要的是: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這五個環節。在以上八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匯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儘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係。 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儘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複習、鞏固。儘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儲存。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儲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閱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七)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說,可以利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以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一節地回憶,這樣重複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學習物理的人腦子裡會經常有幾道做不出來的題貯存著,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會有所突破,找到問題的答案。

(八)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在學習方面要有幾個好朋友。

(九)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十)數學。物理的計算要依*數學,對學物理來說數學太重要了。沒有數學這個計算工具物理學是步難行的。大學裡物理系的數學課與物理課是並重的。要學好數學,利用好數學這個強有力的工具。

(十一)體育活動。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好的保證,旺盛的精力是學習高效率的保證。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要會一種、二種鍛鍊身體的方法,要終生參加體育活動,不能間斷,僅由興趣出發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地搞體育活動,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好處。要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鍛鍊身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以減少睡覺的時間去增加學習的時間,這種辦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為代價去換取一點好成績,不能動不動就講所謂衝刺、拼搏,學習也要講究規律性,也就是說總是努力,不搞突擊。

三、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

記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複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準確地說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我不敢絕對說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對你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說,這對你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對你整個物理系統知識的形成都有內在的不良影響,說不準哪一次考試的哪一道題就因為你概念不準而失分。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積累:是學習物理過程中記憶後的工作。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蒐集來自課本和參考資料上的許多有關物理知識的相關資訊,這些資訊有的來自一題,有的來自一道題的一個插圖,也可能來自一小段閱讀材料等等。在蒐集整理過程中,要善於將不同知識點分析歸類,在整理過程中,找出相同點,也找出不同點,以便於記憶。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鬥爭的過程,但是要通過反覆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絡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絕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複勞動,不加思考地機械記憶,其結果只能使記憶的比遺忘的還多。

綜合: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能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絡,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這個過程對同學們能力要求較高,章節內容互相聯絡,不同章節之間可以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就逐漸從綜合中找到知識的聯絡,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再進行認真綜合,就能在解題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謂提高能力,說白了就是提高解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一題目,首先要看是什麼問題--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還是原子物理,然後再明確研究物件,結合題目中所給條件,應用相關物理概念,規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級,二級結論,才能順利求得結果。可以想象,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確,題目中既給的條件或隱含的條件看不出來,或解題既用的公式不對或該用一、二級結論,而用了原始公式,都會使解題的速度和正確性受到影響,考試中得出高分就成了空話。提高首先是解決問題熟練,然後是解法靈活,而後在解題方法上有所創新。這裡麵包括對同一題的多解,能從多解中選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還包括多題一解,一種方法去順利解決多個類似的題目。真正做到靈巧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綜上所術,學習物理大致有六個層次,即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用,漸逐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從基礎知識最初目標,最終達到學習物理的最高境界。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依照從簡單到複雜的認知過程,對照學習的六個層次,逐漸發現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進而確定自己改進和努力方向。高中階段的學習是為大學學習做準備的,對同學們自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所述的物理學習的基本過程--記憶,積累,綜合,提高就是對自己自學能力的培養過程,學會了學習方法,對物理科有了興趣,掌握了物理這門實驗學科與實際結合比較緊密的特點,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定會把高中物理學好。

以上粗淺地談了一些學習方法,更具體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別人的方法也要通過自己去檢驗才能變為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