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試題如何找準“題眼”答題技巧

才智咖 人氣:2.45W

所謂“題眼”,是指試題考查的重點或主旨所在。找準了“題眼”就是找到了解題的關鍵、解題的突破口,這為理清解題思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審題時要努力挖掘題目中顯性的或隱性的“題眼”。下面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政治種學習方法,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高中政治試題如何找準“題眼”答題技巧

【高中政治試題如何找準“題眼”答題技巧一】

1.選擇題的“題眼”推定

選擇題由題乾和題肢共同組成,其答題要求是根據題乾的規定性從所給題肢中選擇恰當的,即常說的以幹取肢。因此,選擇題的“題眼”,總體上可以認為是題乾的答題指向。這種答題指向往往通過一些關鍵詞、限定條件、設問的切入點和側重點體現出來,要摳準“題眼”,就必須抓住這些關鍵詞、限定條件、設問的切入點和側重點。對於所給出的題幹比較簡單的選擇題,主要就是通過抓關鍵詞來確定答題的指向。現在的選擇題,題幹部分更多的是採用材料加設問的方式。從材料的呈現形式上看,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圖、表格等,其中文字材料又可具體分為時事、名言警句等。從設問方式上看,設問方式也是多樣化的,而且,在設問中還會加上諸如“現階段”“該市”“主要”“根本”等限定條件。要準確把握“題眼”,明確答題指向,就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重點研讀設問,根據設問的切入點和側重點進行推定。 一般來說,設問能直接表明題目要考查的方向。如“說明”“體現”等是要求選擇題肢中與題乾材料相符合的道理;“是因為”“基於”等是要求選擇導致題乾材料中這種結果(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利於”“意義在於”等是要求選擇題乾材料所述事實能帶來的積極影響。

(2)重視隱性“題眼”的挖掘。 大部分試題的“題眼”通過設問中的關鍵詞都可以明確把握,但有些試題的“題眼”卻在題幹設問中不能完整地表現出來,僅從設問上不能判斷出答題的指向,需要結合題肢才能明確看出。

(3)結合限定條件進行推定。 抓住限定條件是把握“題眼”的前提,在審題時,對於時空(現階段、在這裡等)、程度(最、根本、主要等)、主體(黨、政府、企業、公民等)、知識範圍(認識論、辯證法等)等限定條件以及其他一些限定條件,考生必須高度重視。

(4)根據題乾材料與設問的邏輯關係進行推定。 大多數試題是以全部題乾材料作為設問基礎的,這些題目在最後通常用“這說明”“這體現了”“材料表明”等進行設問。這樣在推定“題眼”,把握答題指向時,必須對題乾材料進行全面準確的分析。對於層次單一的材料,要注意在把握關鍵詞的基礎上分析材料的中心意思;對於複雜的材料在分析時要注意分層,把握能夠體現每一層資訊的關鍵詞,在分層的基礎上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

2.主觀題的“題眼”推定

一般來說,除辨析題外,主觀題的“題眼”同選擇題一樣,也可認為是答題指向。在主觀題“題眼”的推定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審設問範圍。 這就要求明確答題時所依據的知識範圍,看這個知識範圍屬於經濟、哲學、政治,還是選修模組知識。在回答時要注意兩點:第一,設問範圍是隱性的,需要結合設問與題乾材料來確定;第二,答題所依據的知識可能具體到某一模組的某一知識點上,因此答題時不能超過這個範圍。

(2)審設問中的主客體。設問的主客體不同,答題的方向就不同。一般來說,經濟學的主體通常有國家(政府)、企業(經營者)、個人(消費者)等,哲學的主體通常是各種具體的哲學觀點,政治學的主體通常有國家(國家機關)、黨、公民、各類組織(含國內國際)等。另外,試題中的相關材料也可能成為設問的主體。設問的客體就是設問中要求分析的物件。

(3)審設問的指向。 要弄清設問究竟是要求回答“是什麼”“為什麼”,還是要求回答“怎麼辦”。如果是要求根據材料歸納問題、道理、啟示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體現的.某一知識等,則是要求回答“是什麼”;如果是要求運用某個知識分析說明材料,則是要求回答“為什麼”;如果是要求針對材料提供的資訊探討措施、提出建議等,則是要求回答“怎麼辦”。

【高中政治試題如何找準“題眼”答題技巧二】

“中等生普遍存在偏科現象,比如很多文科生在數學上會弱一點,而很多理科生的語文或者英語會拖後腿。”

高三中等生分成三個型別:勤奮型、浮躁型和智力型。“勤奮型的學生學習時間多而思考總結少;浮躁型的特徵是缺乏恆力且落實不夠;智力型的特徵是領悟能力強而踏實度不夠。”勤奮型學生要重視練後反思,掌握解題規律;浮躁型學生要重視聽課,認真做作業且及時總結;智力型則要夯實基礎和把握規律,切忌“眼高手低”。

複習要補弱科

中等生要提高成績,“首先要樹立正確的策略,那就是‘單科不在高,平衡則靈’。”在複習紮實基礎的同時,中等生要花更多時間在弱科上,“每次統考之後,結合試卷,認真分析自己的知識薄弱點,並引申到薄弱的知識模組,找到後,就要想辦法花時間去提高。”

“在紮實基礎上,首先要抓主幹和重點,這些知識在大學聯考中佔80%左右的分值,難度也不大,中等生有能力掌握好。可以通過考綱熟悉每一個考點,做到心中有數。”

無論文理科,將知識系統化有利於理解和運用。中等生要重視知識網路的建構,特別是對理科綜合的複習,“中等生不必等老師在複習中構建網路,最好是自己現在就開始構建。”

嚴格按照時間表複習

中等生學習一般計劃不足,建議學生排一個時間表,按照計劃嚴格執行。“比如每天要留多少時間做作業,各科的作業時間如何分配等。此外,每天至少要抽出兩個小時作為自由複習時間,鞏固自己的弱科或者做總結。週末也要花時間總結自己上週的學習情況。”

除了每天的學習計劃,學生首先要制訂一個全面的複習計劃,綜合把握各個學科的複習時間,時間表要相對完善,也要留有餘地。

“中等生要主動找老師溝通,你的老師最瞭解你的各方面情況,平時作業、考試試卷都可以找機會請老師面批。”,“學生太多,老師很難主動去關照每一個,因此學生一定要主動,你找到老師,沒有老師會拒絕你,中等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老師點撥一下往往就能進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