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學習方法的感想

才智咖 人氣:5.28K

科學學習方法的推廣是為了培養學生們多方面的發展。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科學學習方法的感想,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科學學習方法的感想

科學學習方法的感想 篇1

新課標用高度概括的語言,表述了科學課程的性質是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基本理念是國小科學課程改革總的思想和原則。它是現代科學、現代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觀念的反應,是課程標準其他部分的總綱。全面認識和理解課程的基本理念,就能從整體上把握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這對於學習、掌握、實施課程標準其它部分的內容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標準》強調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基本理念。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從“以教師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為中心”。

國小科學新課標指出:國小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活動的本質在於探究,科學教育只有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來發展其科學素質,才能實現科學本質與教育宗旨的內在統一。因此,國小科學課程應以探究為基礎,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科學習慣,是向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一種手段,是以從培養學生科學習慣出發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從這個意思上講,科學課的科學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進行有效性的科學探究,也間接地影響著科學習慣、科學方法、科學能力、科學態度及科學精神等科學基本素養的養成。

1、探究是科學學習的目標。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只有培養具有一定科學素養,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的人,才能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慾,對他們進行科學知識學習的啟蒙教育是適合其身心發展規律的。所以培養科學素養是科學課程在國小生素質發展中所應起作用的科學定位。科學素養的內涵在科學課標中,包含為:“科學探究,情感與態度,科學知識”三個方面。

2、探究是科學學習的方式。以往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學習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生是通過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和方法來學習的,死記硬背得到的結論,掩蓋了學生在學習方式上存在的問題,所以關注學生探究的過程與方式是引導學生學會探究的關鍵。科學教學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主動去探索,體驗未曾經歷的獨特經歷。科學課程應該為兒童提供充分探究的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科學學習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因此,科學探究是學生科學學習的核心方式。

3、親身經歷探究活動是科學學習的主要途徑。在教學中運用“探究”給我的啟發很大,使我覺得這樣真的會讓學生走出課堂,面向社會,關注環境,關注自然,關注人類的發展,關注自己的發展。科學探究活動也由教室擴充套件到社群乃至整個社會,使課內、課外、生活、社會互相結合。真正在體現了“做中學”。讓科學成為做的科學,而不是紙上談兵。發展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我們的科學課才是真正地在關注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

二、從“封閉的課堂模式”轉向“開放的課堂模式”。

在課堂上,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關係,老師是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共同探討,這樣才會使孩子們的身心得到徹底解放。因為多問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所以他們的許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合常理的。教師要打破常規,千萬不能怕課堂紀律“亂”而過多地限制他們,要讓學生放開膽子活起來,課堂上允許學生提出質疑,還可以隨時發表個人的見解,同學之間的辯論。在這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中,學生當然會感到新鮮、很刺激。才能以良好的心態去主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有了,學習的自覺性就會提高,學生主動探索真理的能量就會被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科學學習方法的感想 篇2

全縣《科學》教研會在城內國小召開。與其它學科教研會不同的是,《科學》教研會不是對新課標進行培訓,而是科學課高效課堂的培訓。原因是新擬定的《科學課程標準》還沒有正式頒佈。這次會議,全縣專兼職老師一共100多人,觀摩了三節高效課堂教學,聆聽了龔主任所作的“構建自主探究式的高效課堂”專題講座。

會議上,本人將前不久錄製的《誰吃誰》一課,放映給老師們觀摩,現場反響良好。現對這節課的教學進行反思,順便談談自己對科學課高效課堂的一些思考。

一、先說說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首先,精心選擇並設計問題情境。開課時,我選擇了草原上動植物之間發生的吃與被吃的真實事件,剪輯了一段視訊。這有利於引起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這段視訊能夠真實反映出草原這個環境中,動植物之間的食物聯絡。教材中,是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典故引入。在自然界中,很難有人捕捉到真實的捕食畫面,過去,也有教師採用動畫片。但個人認為,真實的畫面要比動畫片更有說服力。在學生觀看這段視訊的同時,要求學生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出現了哪些動植物,它們在幹什麼?二是你認為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係?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訊,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這兩個問題也是由淺入深,遵循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

其次,精心選擇自然環境,引導學生抽象食物鏈、生產者、消費者概念。草原環境只是個引子,要想抽象概念,必須要從個體到一般。於是,我選擇了菜園裡、森林裡兩個環境,讓學生鞏固用圖例表達食物聯絡的方法,並學習如何在圖片中表達食物聯絡,為後續活動打下基礎。

當三條食物聯絡板書在黑板上,教學到達了研討環節,即抽象概念。在這裡,我採用了學案導學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引導學生得出科學的概念。先是出示了兩個問題,即:給三條食物聯絡取個名字,觀察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學生通過討論,一般都能解決這兩個問題。接著,我要求學生代表小組在全班交流。交流時,注重了啟發和引導作用的發揮,如:大家同意他們組取的名字嗎?有沒有不同的意見?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引向深入。

最後,以稻田環境為例,深化對食物網的認識,注重對學生進行生態平衡教育。對食物網的教學,既是新知教學,也是對食物鏈的表達進行強化訓練的教學環節。教學時,先讓學生自由談稻田裡的.生物,然後為它們發了一張卡片,讓他們用箭頭表達出複雜的食物鏈關係。在這裡,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大家共同商量、配合完成。再選擇一組,將情況反映在黑板上,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有沒有錯誤的地方?你覺得在哪些方面容易出錯?你覺得它像什麼,有什麼特點?在學生談的基礎上,抽象出食物網的概念。

在課的最後,以吃蛙肉為例,引起學生的思考,對學生進行維持生態平衡的教育。

二、說說這節課“高效”的地方。

1、設計了較為合理的教學過程。教學仍然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的發生與發展規律。教學比較流暢,是因為學生的思維水到渠成。

2、教學時,嘗試使用了“學案導學”的方式,以學案,引起學生的合作學習,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面向了全體學生。教師在三個環節設計了學案。第一處:學生在觀看視訊時,提出兩道思考問題,要求學生帶問題有目的觀看。第二處:學生在觀察了菜園、森林兩個環境中的動植物後,出示兩個自學提示,(1)這些動植物之間有怎樣的食物聯絡?(2)用圖例表達出食物聯絡。第三處:研討環節,出示了三道思考題,(1)觀察這三條食物聯絡,它像什麼,能不能取個形象的名字?(2)觀察這些食物聯絡,它們有哪些共同點?(3)動物為什麼要吃食物,植物需要的營養從哪裡來?通過這些精心設計的學案,將學生的思維緊緊抓住,將教學不斷引向深入。

3、教學中,充分發揮了學習小組的作用。小組建設是高效課堂的關鍵,本節課,小組合作學習共有三次。一是在研討環節,二是在繪製食物網環節,三是討論吃青蛙會怎樣,你能想到什麼?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才是組內交流,最後是全班彙報。這樣做,實現了獨立、對學、群學學習方式的轉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機會,面向了全體學生,杜絕了一問一答式的單向交流。

三、說說這節課的不足之處。

1、教學語言和學案設計不準確,造成學生誤解,影響了教學。教學中至少有兩處出現了與教學預設不一樣的生成。第一處,才開課時,我問到:它們之間存在的食物聯絡,能不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進行表達呢?這時,有學生舉手,站起來後一下子說到食物鏈,這出乎我的意料,這時,我鎮定地說:“說說看,什麼是食物鏈?”當另一個學生突然說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後,我意識到學生曲解我的提問,但仍然對他的回答給予鼓勵,此時,不能花過多的教學時間,於是,我說到:今天我教給大家一種表達食物聯絡的簡捷方法。將學生的思維引到教學正途上。第二處,抽象生產者和消費者時,出示了問題:“肉食動物為什麼要吃肉,草食動物為什麼要吃植物?”此時,學生同樣被我的學案問題誤導,回答也不是教學需要的,但學生的思維很活躍,老師同樣給予了鼓勵,並及時用語言將教學引向正途。課後反思,教學之所以出現問題,跟老師設計的問題、與老師的教學語言不準確有直接關係。

2、老師形象不好,有些駝背,不錄相可能平時都不知道。老師普通話不標準,地方口音濃厚,聽起來不舒服。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和意識也需要提高。

四、談談對當下高效課堂的看法。

1、教案必須是“導學案”的格式嗎?導學案倡導三段式教學,將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以表格分開,但是相互呼應的。這樣做,目的是改革備課模式,引領廣大教師儘快走進高效課堂。但個人認為,幾十年的傳統備課形式並非一無是處,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應該是完美的統一體,沒必要在形式上被生生區分。另外,三段式教學是否過於呆板,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課型,硬往三段標題裡塞內容,也不合適。我覺得,以傳統的備課模式,同樣可以建設高效課堂。

2、學案導學,是否變相的牽引學生?教學以學案來引領,學案都是教師課前預設的,學生在學案的引領下,開展小組學習,進而全班交流,教師點撥,解決問題。總覺得,教學少了靈動和生成。我們是否在變相的牽引學生?

3、小組合作學習過頻好嗎?如果頻頻使用小組合作學習,且不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表達,我們固然做到了面全體學生,但我們卻也培養不出有獨立個性、聰慧的學生。個人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必須把握時機,需要用時方可用,並且在組織形式上要體現層次性。還有,小組的評價固然重要,但如果花許多教學時間來做這項工作,也必定會影響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