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習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1.66W

1月4日至5日,我在******參加了*****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培訓班。通過聆聽專家們的講座,不僅使我進一步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明確了幼兒園的發展方向,還懂得了許多管理策略,業務知識和工作技巧。加之課餘與各區縣園長進行了一些交流,讓我瞭解到了幼兒園之間的差距和成功的辦園經驗。對於一個剛剛走上學前崗位的新手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其中,董旭花教授講述的《迴歸與重構——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分析與反

幼兒園學習心得體會

思》,對我觸動極大,就此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和認識。

一、重構幼兒教育新理念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是為一個人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為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教育。所以要站在教育的原點看幼兒教育,那就是促進幼兒的發展,培養有個性的人。區域活動是幼兒在有準備的環境中進行的自由、自主、自選的活動,是我們現在較為普遍採取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同時也是符合兒童為本,改變幼教國小化傾向的捷徑。我們還要主動通過園內講座、家長會、公開信、區域活動展示與講解等途徑改變家長的育兒觀念,摒棄知識為本的觀念,最大限度理解和支援我們更多的進行區域活動。通過區域活動課程的落實把幼兒從被動的學習中解救出來,凸顯其主體價值,在自由活動中保護兒童的創造性,促進其各種能力的發展。

二、重新定位教師角色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該做什麼?這是我們必須弄清楚的首要問題。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支援性指導是有別於集體活動中教師的主導式指導的。也就是從活動的臺前到後臺,從一個引領者變成一個尊重幼兒意願的支持者和推動者。這就要求老師們要關注幼兒探索學習的整個過程,這樣才能充分了解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水平,有利於正確指導和幫助不同層次的孩子。

一是教師介入指導要適宜。幼兒的探索學習需要得到老師的支援、幫助,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可以不分情況的隨意提供幫助。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理念:只有當幼兒確實因其本身經驗與能力的侷限,致使探索活動難以繼續的時候,才給予一定的支援。所以這就要求老師一定要具有敏銳地觀察力和判斷力。比如當孩子在很專注、很順利地進行製作活動時,老師最好不要在此時去打擾他,以免中斷孩子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活動。如:當孩子用橡皮泥在捏一個蘋果時,不要去問:你在幹什麼呀?捏的是什麼呀?這些問題的提出不僅不能推動幼兒的活動,反而會影響孩子。

二是要注重教師的隱性指導。皮亞傑曾經指出:“在遊戲中, 兒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動區中,如果老師的指導太突出,完全處在一種主導、主動、主持的地位,有時反而會限制、影響幼兒的活動。比如在指導創造性遊戲時,當面對孩子的`無所事事,老師此時的適時引導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師的隱性參與指導 要適度,只要達到引發、深入遊戲的目的即可,不必長時間參與遊戲,尤其是對中大班孩子。而且這種長時間的參與還會影響老師對其他孩子的觀察和指導。我覺得,老師本身還應該注意指導個別孩子時的音量,儘量不要影響其它正在活動的幼兒。區域活動時,教師應以自然觀察為主,要做到:靜心、細心與耐心。靜心是儘量不打擾幼兒自然的行為過程,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細心是注意捕捉幼兒行為表現中的有益資訊和其發生的時間、背景等,必要時可做一定紀錄。耐心是不要怕多花費時間,觀察有時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後才能獲得一些有價值的資料。觀察是教育的先導,只有充分觀察、瞭解幼兒,教育指導才能有更好的針對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適應、 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觀察者。

三、為區域活動落到實處提供保障

一是重構幼兒園課程。要讓教師和家長認識到區域活動是幼兒課程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可或缺。因此幼兒園要為這門課程的開設提供保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區域活動安排到一日作息時間表中去,使之成為幼兒一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一次甚至兩次,讓孩子們在這種自由、自主、自選的活動快樂成長,全面發展。

二是提供適宜、豐富,富有層次性的材料。每個幼兒的能力水平不同,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顧每個層次幼兒,不能都簡單,也不能都複雜,要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兼顧兒童的興趣。比如美術區操作材料、益智區投放的拼圖等都應該堅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體現層次性。就像董教授著作的名字“小區域,大學問”。幼兒的自主發展需要有自由的活動空間。

讓我們一起為幼兒創設、提供這樣的空間,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