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彙編5篇

才智咖 人氣:2.79W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我覺得新時代的師德師風應該是與傳統的標準揉在一起的。平易近人、嚴中帶慈、公平待人、勤奮好學。嚴厲並不是苛刻,老師也是有七情六慾的,但不把學生當作發洩的物件,這不是教育學生。我覺得傳統中的師德師風與新時期的師德師風都應該是一樣的,但現在存在的區別在於:師生關係的變化。以前的學生對教師要絕對服從,但現在則要求教師對學生也應尊重,這是個進步。因此,新時代的教師在關愛和嚴格要求學生上要提出新的標準。

【熱門】教師學習心得體會彙編5篇

我主要就脾氣控制上怎麼修養自己,談自己的感受。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費了好大功夫精心準備了一節精品課,然而,當我們興沖沖地走進教室時,卻被一片打鬧不止的混亂景象攪得興致全無。這時您是怒氣灌頂高聲訓斥,還是巧作歡顏溫文爾雅?

我認為,如果高聲訓斥,至少有以下幾點害處:一是人在氣頭上往往容易出言不當,不但會破壞教師自身的形象,也會破壞師生感情,有時甚至還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情感隔閡。二是破壞教師自己的情緒,影響正常授課。如果教師一進教室就生氣發火,上課時情緒就會一落千丈,無法投入熱情,學生也會受到影響而產生壓抑情緒。因此,這時教師情緒的自我控制和調節就顯得非常重要,這也是衡量優秀教師的一項重要指標。

一、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及由這些情緒造成華考的心理氛圍,必然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自身的心理健康。與開朗活潑的教師朝夕相處,學生必然會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也會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緒狀態。反之,如果老師經常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或經常發脾氣,學生必然會感受到壓抑與沉悶。積極的心境來源於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如果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胸懷開闊,興趣廣泛,為人友善,心態自然就會平和。

二、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過錯。

所謂寬容就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能容納。教師的教育在心理上從來不是單向流動的,在這個流動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態度一經轉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對待教師的態度就會產生相應的改變。一旦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與受教育者的學生之間有了情感的溝通,學生就會信任教師,這就為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礎。而寬容能夠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架起情感溝通的橋樑。法國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只要我們多一點寬容,我想我們收穫的也許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三、及時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如果我自己怒從心頭起時,最好先不要說話,可以做幾次深呼吸,或者暫時離開現場,讓自己有時間冷靜下來。當然,教師要能及時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它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同時真正把學生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用愛心、誠心和耐心對待每一個學生。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不辜負“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怎樣才能完成黨賦予的培養人才的責任,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並要用實踐作出回答的問題。

我認為,好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第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教師的具體工作在於“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教師要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懂得、各種事理。這就要求教師應具有“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來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並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淺夠默化的影響和薰陶。這樣,才能培養出祖國需要的,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競爭形勢的有用之才。

第二,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物件——學生。

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並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於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束縛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後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第三,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

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為之,什麼不可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可以向學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可以向學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經過這次師德師風學習,我受益良多;師德師風的建設對於一個學校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師德師風良好的環境學生才能健康茁壯成長;老師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我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有幸參加了教師遠端研修教育培訓,這次遠端研修培訓使我們在自己的家中就能聆聽名師的的教誨,通過聽講座、看視訊和教程的設計以及學習討論,掌握了更深層次的幼教知識,大大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教學知識,為今後的幼兒教育更好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遠端研修教育的學習期間,自己頗多感言,也深有體會,現總結如下:

1、通過遠端研修,拓寬了我們幼教老師眼界並瞭解到更多更好有關於幼兒教育。

我作為一名幼教老師,我們的培訓是有限的,甚至是很少有這樣的機會,這次遠端研修教育,給我們多了一次參與培訓的機會,這樣使我們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的修養,增強了自己的教學能力。通過網路這個平臺,我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同時,並且也提高了自己的計算機能力。這樣的創新教學是前所未有的,從理念上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題材形式多樣,駕馭效果明顯。特別是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講座,讓我受益匪淺。通過次培訓學習,我的實踐教學有所提高,教學技藝有所增長,收穫頗多,非常感謝老師。

2、遠端研修,促進了我們教學網路知識的不斷提升

在培訓中我懂得了多媒體計算機系統是能對文字、聲音、圖形、影象、動畫、視訊影象等多種媒體進行獲取、編輯、儲存、處理、加工和表現的一種計算機系統,完整的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由兩部分組成:多媒體計算機的硬體和與多媒體計算機配套的軟體。還學會了多媒體環境的使用;素材的處理及加工;多媒體課件製作教學評價功能的使用;資訊科技與幼兒園課程整合案例等知識。使我深深體會到了,教學的網路傳授過程是需要豐富的知識和靈活多變的經驗,這些都是我要學習的典範,也是我今後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3、遠端研修,拓寬了我們教學知識的視野

遠端研修搭建的這個學習的平臺,使我們積極投身於緊張而又繁忙的學習中,雖然是在工作期間,我們還是要認真地學習著,研究著,解析好的教學題材,提取對自己有益處教學優點,點評著其他老師的教材,從中汲取營養。在評比對照中瞭解更多的'知識點,掌握切合自身實際的教學方法,對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積澱了豐厚的基礎。通過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強化自己,提高自己,幫之自己的教學理念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4、遠端研修,激勵著自己的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這次特別的“培訓”,留給自己的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我要以這次遠端研修為基點,在深思中不斷改進自己,在教學中不斷完善自己,在幼教工作中不斷豐富自己,使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幼教工作有新的起色,在教學事業上再上新的臺階。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教育工作中,我會更加珍惜每一次教育培訓,利用學習的機會,創造自己熱愛的幼教事業。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能夠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課,是好課;讓大多數甚至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相當程度上實現有效學習的課,是最好的課;而不能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或不能讓大多數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課,則是不好的課,是失掉了課堂教學價值的課學習。

經過前幾周的業務學習,確實對今後的課堂教學敲響了警鐘,課堂教學中的十個不等式,對實際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現就其中一點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

每次上完課,教師在說自己的教學設計時,都明顯地表達了全面關注學生的願望,從各個可能的環節來滲透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但是,在課堂現場實施的時候,教師仍然不自覺地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自己身上,這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上的緊張和壓力。

例如,在學生分小組活動時,老師注意到,各個小組的學習程序出現了差異,小組的討論也非常熱烈,他們甚至提出很多的問題。這時,老師的第一個想法可能是:呀,我駕馭不了啦,會不會說我的課堂太亂了,而不是想,學生在做什麼,他們的學習進行得怎麼樣了,他們需要什麼,我得想辦法幫助他們。如果老師能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就會忙於深入各個小組的討論,瞭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從而靈活地組織安排下一個活動,緊張感也將不復存在。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5

校長給我們老師開會時,經常會說:“我們教師尤其作為特教老師,就是一種良心的職業,是一筆良心賬。”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精力,完全是取決你個人的態度。面對學生,特別是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經常聽到有些老師說,自己已經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問心無愧。良心本來是一個模糊且抽象的概念,沒有一定的標準,很難做出確切的評價,好在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這顆“良心”進行了量化,提供了參照物。所以當從你口中說出“問心無愧”這四個字時,參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的相關要求,你得捫心自問,“我真的問心無愧了嗎?還是在逃避責任?”。假如你真的做到了,我想不管教育的結果如何,你都能坦然面對,心安理得!

我認為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是對從事教師這一職業的人員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師都必須自覺遵守的。規範的內容既有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也有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有對教師寄予的厚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對《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的第6節終身學習感受最深。《規範》第6條是這樣說的: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論,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作為教師職業專業化的條件之一,教育工作者需要學科專業素養: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關係;瞭解學科發展的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專業素養不僅包括專業知識,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

由於我們所從事的工作的物件是充滿生命力、千差萬別的個體;隨著網路的發展,學生接觸世界的方式與速度比之前有質的飛躍,但是學生面對的解疑者還是僅有教師這一條路徑。因此我們面臨著比過去更大的壓力,自我學習充實的壓力。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我們都必須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教學相長在此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教學過程中傳授的內容是不斷髮展變化的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現今的知識成倍數地增加,對教學內容的產生了深刻的變化。有些問題直接影響到教學內容的修正;而更多的是對教學內容的解釋形成新的方向。這就要求教師時刻注意本學科、鄰近學科的發展動向;瞭解社會發展中的新問題,在組織教學的時候更新教學內容。

教育過程又是一個複雜的動態變化過程。前述中的教學物件、教學內容發生了重大變化,決定教師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以一種變化發展的觀點、研究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物件、工作內容和各種教育活動。這仍然要求教師都注意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多注意瞭解教學一線的新成果,新問題,在本班級、本學校尚未發生這些問題時有所預料、有所準備。

綜上所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終身學習是一個必要條件,我認為終身學習是是一個教師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優秀教師的外在表現之一,也是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