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企業文化個人心得體會5篇

才智咖 人氣:1.5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習企業文化個人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企業文化個人心得體會5篇

學習企業文化個人心得體會1

企業文化對於企業大部分人來講一個比較生澀的概念,對於我本人來講也比較模糊。7月3日,通過聽董權教授的《企業文化建設》課程之後受益匪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對今後的工作方向也有了清楚的定位。

其實,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企業文化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看作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國內一本權威的商業雜誌在談及管理時也曾提及:三流的企業靠經驗,二流的企業靠管理,一流的企業靠文化。足以見得企業文化建設,現在已經被眾多企業提及到一個新的高度,也逐漸被現代企業接受和認可,並逐步開始投入實踐中,讓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起一定的推動作用。

既然談到企業文化,什麼是企業文化呢?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我們不得而知。所謂企業文化——或稱公司文化,一般指企業中長期形成的共同目標、基本價值觀、作風、生活習慣和行為規範的總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對企業成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眾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是企業長期文化建設的反映。包含價值觀、最高目標、行為準則、管理制度、道德風尚等內容。這是書上給的一個明晰的解釋,那如何讓企業文化落地,發揮實際效用呢?通過學習之後,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做起:

一、打好企業文化落地的基礎

首先要從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廣泛宣傳,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的關注度。通過企業內刊、報刊欄、員工手冊、講座等形式,進一步推動企業文化的落地,並進行廣泛、全面、深入的宣傳。

其次加大宣傳和學習力度,提高企業員工的認同感,從而為企業文化的推行奠定基礎。可以通過專題講座,集中學習,集中分享心得,讓員工通過對企業CIS的瞭解和認識,在一定程度上認同企業文化建設的深遠意義。

二、找準企業文化落地的切入點

首先要從員工的觀念上入手,從細節上入手,強化員工的品質。例如:我們從員工佩戴廠牌、穿著工衣、作息時間、日常習慣等等方面著手,一點一點的去改變員工的陋習和習慣,教育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進一步克服每一個缺點。

其次抓住企業內部的典型事件、突出事件大做文章。例如:我們以前在給優秀員工發獎金的時候,都是各部門主管代領。而在學習課程之後,我們在給優秀員工頒發獎金的時候會集中所有員工,舉辦優秀員工頒獎儀式,加大宣傳擴大整個事件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樹立了典型,也影響了很大一部分員工。

三、領導做好企業文化建設的表率

一個團隊的領導,對於一個團隊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領導人重視什麼,部屬就會注意什麼;領導喜歡用什麼樣的人,企業就會展現出什麼樣的做事風格。當然,在企業文化建設一定要走在員工的前面,做好帶動作用,從而才有一定的說服力,才能讓員工效仿和學習,才能在一定程度促進整個集體的團結和穩定。

四、企業文化推行須反覆的教化

一個企業文化的養成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逐漸形成習慣,而習慣的形成須靠頻率的加速,以及日積月累。在一定時間更應該利用多種手段宣傳企業的相關精神(如會議、培訓、橫幅標語、),從根本上加強員工對企業精神的認知和執行。

當然,有時候還要不間斷的灌輸,並在潛隱默化下去做相應的干擾,讓企業文化能有效的執行下去。

五、企業文化須融入相關的活動之中

要想更好的落實企業文化建設的須以人為本,為廣大員工提供輕鬆愉悅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才能讓其很自然的接受企業文化的相關內容,並可以順利的執行。例如:舉辦公司籃球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拔河比賽、生日晚會等,從一定程度上豐富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從而促進員工之間的團結和穩定,使員工能更好的體會到企業帶來的溫暖,推動企業文化和諧發展。

六、共創雙贏,提升工作效率

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講,員工的穩定性和工作積極性,才能從一定程度上給企業帶來效益和利益。而企業相對也要給員工一定合理的報酬,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員工對於企業的忠誠度,降低員工的離職率。與此同時,企業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描繪出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願景,以及企業的`發展目標,這樣員工才能跟隨企業的發展步伐,與企業共同成長。例如,我們企業在基層管理人員招聘時會首先從普通員工中提拔,這樣會給更多有能力員工的一個機會,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員工之間的競爭,給員工有一個發展的平臺,從而增強企業競爭的核心力量。

學習企業文化個人心得體會2

通過對企業文化的學習,我深受感動,倍受鼓舞。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形式和行為模式以及與之相應的制度和組織結構,體現了企業及其成員的價值準則、經營哲學、行為規範、共同信念和凝聚力。因此,一個企業只要存在一天,企業文化就同時存在。XXXX公司的企業文化核心是“同心文化”,“心氣足、人氣旺、風氣正”是同心文化的基本特徵。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是要用先進的觀念管理企業,使員工的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再先進的技術,如果沒有掌握再訓練有素而對工作充滿熱情的員工手上,也難以發揮作用。真正先進科學的企業文化,使能高讓每一位員工認同企業目標併為之奮鬥的文化。

企業文化的樹立,不僅僅是一種公司的宣傳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將其落實下去,讓公司裡面的每一名員工都能深刻的體會到企業文化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只有當員工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符合企業文化要求的,處處以企業文化來嚴格要求自己,那麼企業文化才能真正的發揮其最終的效果。

企業形成了優秀的企業文化,也就為企業打造了高素質的員工隊伍,而這支優秀企業文化武裝起來的員工才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氣,陶冶情操,塑造知識型職工,培育奉獻精神,為提高基層的凝聚力,戰鬥力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而要實現這一功能,就必須不斷增強企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

力。這是因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發揮的程式最好,最終取決於文化是否能夠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為廣大職工所接受並轉化為強大的精神動力。 增強企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須解決好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為職工服務的問題。我們發展企業文化的目的,就是要為廣大職工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產品,不斷滿足幹部職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業文化建設,只有緊緊圍繞廣大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們凝聚到先進文化建設上來。

XXXX公司的“以人為本、追求卓越、和諧發展、同心跨越”充分體現了XX文化的人文和諧可持續發展。而其中的核心價值觀“人為本、和為貴、效為先”更是對成長中XXXX公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通過學習《企業核心價值觀》,使我清楚了什麼是價值觀?企業價值觀的內涵是什麼?對企業核心價值觀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現代的企業價值觀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提供了衡量內聚力的尺度,沒有核心價值觀的企業無異於一盤散沙,沒有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就像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隻。它為企業在樹立品牌、建立商譽、建立聲望中起著主導作用。我們要做大與做強XXXX企業,就應該確定有自己特色的企業價值觀,用不變的企業價值觀來迎接瞬息萬變的市場挑戰。面對廣大市場,我們要樹立能夠指導企業集體行為的獨特的價值觀。核心價值觀作用的最集中的體現便是當企業或者企業個人在企業運營過程中面臨矛盾,處於兩難選擇時應當如何做的時候,這樣做可以,那樣做也可以,但必須有個決定,支援這個決定的便是核心價值觀。我們的價值觀“人為本、

和為貴、效為先”,並非是指成就,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工作倫理。它掌握著一個人或一家企業的生命和靈魂,使之走向成功,使企業的一切工作都以卓越的成效完成,真正做到“更上一層樓”。總之,企業的建設,最終經營的是人的思想,最終的落腳點是武裝人,塑造人,鼓舞人,通過XXXX公司的企業核心來體現企業的價值,實現企業和諧,促進企業發展。

以上是我一些個人的心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用XXXX公司的企業價值觀來提醒自己、激勵自己,把企業價值觀溶入到工作中,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企業文化的餞行者。

學習企業文化個人心得體會3

先說說企業精神吧,按照徵求意見的要求,認為應該是企業全體成員共同一致,彼此共鳴的內心態度、意志狀況和思想境界。我提出的是“知行合一、兼愛求利、增效求勝”。我感覺,現在企業必須有一種及時應對內外環境變化調整自己的機制,自我調節決定競爭力。特別是大企業或者國有企業,往往在認知和行動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效率難於提高。最高的境界,知與行應該儘可能地同步,這樣才有活力、才有效率、才有和諧。同時,企業必須正確對待社會利益和經濟利益的關係。我們過去往往強調,不僅要重視經濟效益也要重視社會效益,實際還是認為企業利益與客戶、社會的利益存在矛盾。現在的情況是,微觀上可能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衝突的情況,但巨集觀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利益和社會和諧是沒有區別的。

我也在想,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在微觀上出現矛盾的時候恰恰證明你的管理有問題,管理完善也就不會出現那種局面了。而且,不要總是把行業的人當成對手。賣當勞不把肯德基當對手,中國企業為什麼總是把行業內的朋友當對手?我們幹企業必須堅決地反對麻將文化。我們必須倡導兼愛,倡導雙贏和共贏,在共同利益中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和長期化。效率則更是一個關鍵問題,很多資產規模大的企業沒有資產規模小的企業效益好,原因不管是體制、機制、人才、文化、市場、行業等等因素,歸根結底都是反映在效率上,而我們企業必須通過多種手段不斷提高效率,從而保持優勢,奪取勝利。我想,作為一個企業精神,解決了決策和行動問題、認識市場的問題、增強競爭力的問題,這個精神應該是可行的。是不是就可以沿這個方向設計企業精神?

核心價值觀也在徵求意見範疇內,我大概寫了四條。一是“心動更要行動,效率決定效益”。我們往往是心動了、想到了,但是在實踐上卻比較緩慢,決策過程比較複雜。風險意識必須有,但要克服風險只能靠實踐,依靠職責分解量化。同時,員工也應該有這樣的習慣,想到的事一定要通過行動去驗證,放棄高談闊論,多一些腳踏實地,多一些主動性。效率決定效益則更應該讓我們意識到效率這個核心因素。特別是企業做到一定程度,想破產其實很難,而效益則取決於你的效率。同時,也就能理解要成果必須要付出,有利於調動工作熱情。第二條是“遠慮化解近憂”。現在的考核是目標考核,領導人忙於算計今年利潤多少,頂多算一下明年的情況,至於幾年後,就不用管了。對未來的預見和研究不足,甚至對今天的情況也不關心,則使問題不斷暴露。

現在我們遇到的困難如果在幾年前重視了,可能根本就不會出現。第三條是“客戶的利益決定企業的利益”。有了這條,我們的管理和服務才能從自己跟自己叫勁向對接市場轉變。企業和客戶是依存關係,不是說你打折了就是滿足客戶利益,客戶利益應該是全方位的,對企業而言就是商業機會。第四條是“滿足需求多走一步,創造需求先行一步。”現在,一個行業很多企業在做,大家的產品往往差不多。那麼就不能實現差異化麼?肯定可以,你只要比行業大多數企業多走了一步,就可能形成優勢。同樣,現在來講,企業不僅應該能夠滿足需求,而且應該發現和引導需求,這方面你先走了一步,就是率先開闢和佔領市場。比如,乳罩並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英國婦女在勞動時發明了,結果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正式場合都要穿西裝,為什麼不能開發出一個半袖的正裝夏天用?正裝一定是西服麼?所以,這一條很關鍵,其實講的是創新。

至於企業使命和企業願景,我感覺自己提的很難出新。但是我感覺,這類理念一定應該不僅是企業領導人的共鳴,更應該引發員工和市場的共鳴。企業使命告訴員工我們要幹什麼,見解說明怎麼幹。企業願景則是藍圖,可以說是“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本質是告訴員工“跟著我幹有什麼”。企業使命其實應該是從產品品質、服務、追求著手,提出自己的特色來,而願景只能是依託戰略提出,最好把你的企業搞成一句話說得很響亮的企業。當然,在業務比較多的情況下,只能抽象點。我也提了一條抽象的願景,叫“創造城市夢想,投入美麗人生”。城市夢想可以理解為你的產品價值和創造力的集中體現,美麗人生則可以針對客戶和員工。客戶用了我們的產品就是美麗的人生,員工投身這個企業也是創造美麗人生。

對於企業使命,也不見得非要是精神層次的、感性的,完全就可以只以管理論。中石油集團的企業使命就是“持續穩定的能源供應”“清潔安全的生產運營”,“促進員工發展”等,比較科學地詮釋了企業經營的主旨。我個人也認為,企業使命“實在”一點更有利於影響員工和客戶。

我感覺企業文化理念必須與市場對接。企業文化不僅應該有凝聚隊伍、直到發展的作用,也應該具有市場滲透效能。國內國外,搞文化營銷的企業眾多,企業的文化理念首先就可以成為廣告語,可以上LOGO,可以直接印在大牌子上感染人。

寫完了才知道遠沒那麼簡單,對於一個大企業而言,在發動自己員工的同時,還是應該積極地引入一些外腦的智慧,把事情辦好。海爾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領導者倡導並被全體員工認同的價值觀”,可見企業文化要值得領導者提倡,能夠被員工接受,需要在制定和實施中付出巨大努力。

學習企業文化個人心得體會4

5月30日,董事長充滿激情的8個小時的精彩講解和培訓,把經過十四年的積澱、沉蘊的企業文化,提煉了出來,展現在大家面前,讓人耳目一新、為之一振、歡欣鼓舞,我深深地感到,新的企業文化體系的建立和推廣,必將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當前企業發展的瓶頸一定會由此而突破,企業一定會由此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企業的基業長青得到了切實保障!

企業文化體系中的五大應用理念:人力資源理念、經營理念、管理理念、服務理念、營銷理念。是企業各個環節的實操行為規範,每一部分都包含有宗旨、目標、措施、策略,這些行為規範,不僅是企業價值的心靈取向、外在表現,更是企業要達到目標的理性選擇,具有明確、清晰、健康、向上、實操性強的特點。

可以說新的企業文化體系的建立在企業的發展史上應該是劃時代的標誌,它的推廣必將成為企業的動力之源、治理之本、凝聚力之魂,是企業取得成功、不斷髮展壯大的關鍵。

企業文化體系的確立後,如何推廣宣傳、落地生根,應該是下一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後我們應持續不斷地將企業文化理念滲透到每個員工心中,滲透到大家的服務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貫穿於每個工作流程、工作標準、工作考核中,把企業文化理念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讓所有員工都能夠共有企業文化所體現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如此,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才能輕易實現,企業內部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增強。只有當員工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符合企業文化要求的,處處以企業文化來嚴格要求自己,那麼企業文化才能真正的發揮其終極的效果。

我相信,在新的企業文化的指引、薰陶下,大家一定會在萬果園大家庭裡充分發揮個人的潛力,心情舒暢地得到發展、得以創新,不斷完善自身素質、素養,不斷提升自身的價值、含金量,齊心合力將企業規模做大、實力做強、形象做優!願每一個萬果園人在萬果園大家庭裡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願萬果園企業健康發展基業長青!

學習企業文化個人心得體會5

透過參加培訓,讓我深刻的瞭解和感受到了我們公司企業文化的魅力,讓我學習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使得我的大腦經受了精神洗禮,受益匪淺。

企業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是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構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價值觀、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的總和。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構成的,只有長期的經營過程中,在員工中構成共同擁有的理想、信念、行為準則才是企業真正的文化。企業透過不斷的企業變革,拋棄不利於企業成長的習慣和管理方式,學習和利用有利於促進發展的管理方法和制度,構成企業真正的文化。

我們公司企業文化正是貼合這一特點,是廣大員工群眾智慧的結晶,是實踐和時光沉澱的結果。所以,企業文化和企業的成長和建設息息相關,相得益彰。企業文化中的“價值觀基石”——信任、包容、建設,及“工作基石”——創新、尊重、樂趣,短短几個字,高度概括了我們公司文化的精髓。

我們每個人從小都樹立自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樣企業作為一個組織,也有自我的價值觀,承擔著社會職責。信任是員工歸屬感的重要方面,沒有信任也就無從談起建設,公司對員工的信任,才能讓員工殫精竭慮,全力付出。信任是基於職責的信任,上級對下級的信任才能讓下級有足夠的空間和資源去處理事情,才能激發下級的創造力,同樣,只有下級能好好工作,不斷創新,做好領導交代的任務,才能讓上級去信任你,把更多更重要的事情放手讓你去做。這種彼此之間的信任,才能讓企業,上下級,員工之間都能建立起一種和諧的工作人文環境。

包容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種境界。一個不能包容他人的缺點和錯誤的人,也將得不到別人的寬容和幫忙。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個人要有虛懷若谷的胸襟,企業也要有包容萬物的情懷,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江河。

但是,包容絕不能縱容和包庇,出現了問題就要承擔職責,而不能矇混過關。沒有獎勵和懲罰,企業的規章制度就將流於形式。大家做事情都不能嚴格的要求自我,上下級之間相互包庇,大打人情牌,這是要不得的,長期以往,企業也就面臨著關門歇業的命運了。

當我們企業廣大員工做到了基於職責的信任,做到了有正確性的包容,才能談起公司建設問題。而只有把公司建設好,才能讓員工有歸屬感,讓員工有依靠。所以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就要求我們員工和企業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不是在為企業賣力,而是在為自我的生活和人生而不懈奮鬥。我們工作的好處和人生的方向也就不會迷失了。

但是,企業文化也不是停留在工頭上,也不是萬能的,需要落到實處。海爾集團的企業文化是從砸冰箱開始的,砸冰箱事件強烈的震撼了員工,也因此成為海爾成長的契機,從改善產品質量到全面質量管理,透過不斷深入的企業變革,來實現企業的價值理念和員工的價值理念的融合。海爾不斷變革,不斷創新的歷程,就是海爾個性的企業文化構成的過程。

所為,透過學習,讓我的思想更加成熟,境界提升很多,工作更加用心,人生的方向更加明確。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把這種精神和認識轉化到工作中去,加強學習不斷創新,和同事搞好關係,為公司的發展壯大貢獻自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