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英語備課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74W

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英語備課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國中英語備課教學反思

英語備課教學反思篇【一】

一向以來,人們中學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中學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麼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現代英語的變化,特別是口語方面的變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1、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更因為國際網際網路的形成,人們之間的交際變得越來越簡捷。說話簡單快捷,是現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徵。現代英語在這方面的變化表現為“一字多用”。

2、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英語詞彙急劇增加,並且我們發現,現代英語詞彙有相當一部分是取得新義的舊詞,如,“input”(輸入電子計算機的資料),“store”(電子計算機的儲存器),“drive”(計算機驅動器)等。

3、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也許是美國對世界政治、經濟影響日益強大的原因,美國英語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們以使用美語和發美國音為時髦。

4、口語不斷侵入書面語。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有正式、非正式、書面語,口語,方言,俚語之分,然而當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我們的英語教師不跟上時代的步伐

英語備課教學反思篇【二】

一、英語備課有幾個必要環節

1)吃透教材內容、知識中難點;

2)理解教材設計意圖,是在語境中呈現知識,讓學生感知,還是要求學生根據語言結構操練;是聽力輸入接受資訊,訓練聽力,還是閱讀輸入資訊,加強閱讀理解;還是在接受新知的基礎上機械操練、意義操練或用語言完成任務;

3)分析學生情況,原有認知基礎,學習態度,學習風格和習慣等;

4)確定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在本節課結束時能夠達到的標準;

5)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設計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教學環節,以及在教學環節中有遞進層次的主要教學活動(可以在教案中寫出主要教學活動的設計意圖)

6)作業設計

7)板書、教學資源準備

8)可有課後反思,或課後在教案中的活動或教學環節旁註上靈感、啟發、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建議等。

二、備課時還應該考慮以下問題:

1)寫出教學流程圖,更明確教學環節和主要活動順序與相互間的關係;

2)考慮教師活動同時,要考慮學生活動,不能只是看、聽和重複,要有思考和實踐;

3)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活動可以有幾種不同的預設;

4)課前考慮好匯入的活動、教師所用語言;呈現新知的方式、途徑、教師引導的語言;操練過程中學生有哪些體驗、感知、理解和學習、運用的活動;

5)要考慮遇到偶發事件如何應對,哪些環節容易引發學生分心、走神或躁動;

6)考慮學習活動的多樣性,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學習的具體形式;

7)年輕教師備課易細,避免課上漏掉內容和環節,有經驗的教師不必過細,備課時考慮好,細想整個過程、活動和語言,但不要每句話都寫出,特別是學生要說、要回答的內容不可能事先知曉,教師應是大致估計,不致使教學完全按教師預設的一字不變地進行。

8)做好課前準備,包括寫卡片、準備實物教具、圖片、照片、課間、錄音等,不要因缺教具和學具影響教學效果。

三、老師平時很容易忽視的問題:

1.確定教學效果評價、預測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幾個方面是我以前是忽視的,沒有在備課時所考慮的。儘管老師們備課的方式因人而異,但備課中所需要考慮的一些要素我想都應該是共同的:熟悉教學內容,瞭解學生需要,確定教學路子,明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步驟,確定教學效果評價,選擇和準備教具,預測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案等。在考慮這些因素時,不同的教師可能在備課的詳略上有所差異。但是往往有些老師將確定教學效果評價、預測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幾個方面給忽視了,在備課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學生課上說的什麼,我能在備課中全寫出嗎,其實你可以預設、或期望在相應情境中,預期、期望學生能說出什麼、想說出什麼、可能會說出什麼,這樣在課堂上發現學生輸出的語言與所學內容有差異時,才能根據學生的基礎、理解、記憶、想像發揮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設計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教學環節,以及在教學環節中有遞進層次的主要教學活動,這個教學活動包括了主要活動和可選擇活動。我以前設計的活動就是以主要活動為主的,很少涉及到可選擇的活動。我一直誤認為,根據我的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完成我所設計的主要的活動已經很不錯了,上課的時候是沒時間再做可選擇的活動,這可選擇的'活動是沒有必要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這個可選擇性活動可能是我們很多老師沒有注意到的吧?只有參賽或者要show的教案才考慮到的吧?這個其實還是很必要哦,很多時候,我們甚至需要好幾套方案,就像鳥巢的供電就有4套獨立系統,防範意識超強啊。上課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沒有內容可上了,或者有些太難或者太乏味,需要做調整,要是事先有選擇“備案”的話,就不會那麼慌張了吧?

3.忽視了教學反思的作用。做教師時間長了,肯定在教學思路和教學習慣上開始固化,包括教學反思的方式和範圍,不想動筆寫。我以前還就給自己找來一個有利的藉口:沒時間。針對這一問題,我覺得可以通過與他人交流、利用外出觀摩學習、校內老師們相互聽課、評課等方法去開闊思路,但最關鍵的是事實求是的分析自己每節課的效果,適當放大一個或幾個教學環節,沒準能看到平時看不到的東西呢!堅持寫教學反思,多則多言,少則少言。不會反思的老師永遠成不了名師。葉讕教授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假如一個教師寫三年的教學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美國教授巴里斯在《培養反思力》一書中說 : “那些喜歡反思,並且在此基礎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效果的教師,也會成為勝人一籌的教師,他們可以指導一般的教師成長。”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 = 經驗 + 反思。也有的專家認為:優秀教師 = 教育教學過程 + 反思。

可見,課後反思是教師提高自我的有效措施,其實許多名師就自覺地進行著這一行動,且收到顯著的成效。課後反思實際上是一次避免教學重複的失誤,總結推廣成功的經驗的再備課,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完成由實踐到認識的飛躍過程,對於教師的備課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應成為教師一種自覺的教學行為。